① 工业给排水:快滤池管廊布置要点有哪些
1、进水、清水、冲洗水和排水渠,全部布置于管廊内。优点是渠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管渠集中紧凑。缺点是管廊内管件较多,通行和检修不太方便。
2、冲洗水和清水渠布置于管廊内,进水和排水以渠道形式布置于滤池另一侧。优点是节省金属管件及阀门。管廊内管件简单。施工和检修方便。缺点是造价稍高。
3、进水、冲洗水及清水管均采用金属管道,排水渠单独设置。
4、对于较大型滤池,为节约阀门,可以虹吸管代替排水和进水支管。冲洗水管和清水管仍用阀门。
② 管廊上是否应该设置操作平台
看实际情况吧,我这里管廊上有些阀门处于悬空状态,操作人员操作时不方便也不安全,只能踩着横梁或单根管线开关阀门。现在我们正在考虑在管廊的这些地方加平台呢
③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上的检修阀门怎样安装
建规8.4.2.6条: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对于单层厂房(仓库内)和公共容建筑,检修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不应超过5 个。对于多层民用建筑和其它厂房(仓库),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上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的竖管不超过1 根,但设置的竖管超过3 根时,可关闭2根。
阀门应保持常开,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或信号;(后面条文解释是:消防管道上应设有消防阀门。环状管网上的阀门布置应保证管网检修时,仍有必要的消防用水。单层厂房(仓库)的室内消防管网上两个阀门之间的消火栓数量不能超过5个。布置多层、高层厂房(仓库)和多层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上阀门时,要设法保证其中一条竖管检修时,其余的竖管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
给排水技术措施中提到:室内环状管网上阀门的设置,除满足规范上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述原则设置:
应在每根立管上下两端与供水干管相连处设置阀门;水平环状管网干管宜按防火分区设置阀门,且阀门间同层消火栓的数量不超过5个(不含两端设有阀门的里关上连接的消火栓);任何情况下关闭阀门应使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一个消火栓能正常使用。
④ 阀门安装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阀门安装的一般要求、最适宜的安装高度、水平管道上阀门、阀杆方向如下:
(l)阀门应设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维修的地方。成排管道(如进出装置的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考虑设置操作平台及梯子。平行布置管道上的阀门,其中心线应尽量取齐。手轮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Qmm,为了减少管道间距,可把阀门错开布置;
(2)经常操作的阀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距离操作面1.2m上下。当阀门手轮中心的高度超过操作面2m时,对于集中布置的阀组或操作频繁的单独阀门以及安全阀应设置平台,对不经常操作的单独阀门也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链轮、延伸杆、活动平台和活动梯子等)。链轮的链条不应妨碍通行。危险介质的管道和设备上的阀门,不得在人的头部高度范围内安装,以免碰伤人头部,或由于阀门泄漏时直接伤害人的面部;
(3)隔断设备用的阀门宜与设备管口直接相接或靠近设备。与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有毒介质的设备相连接管道上的阀门,应与设备谷口直接连接,该阀门不得使用链轮操纵;
(4)事故处理阀如消防水用阀、消防蒸汽两阀等应分散布置,且要考虑到事故时的安全操作。这类阀门要布置在控制室后。安全墙后、厂房门外、或与事故发生处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地带;以便发生火灾事故时,操作人员可以安全操作;
(5)除工艺有特殊要求外,塔、反应器、立式容器等设备底部管道上的阀门,不得布置在裙座内;
(6)从干管上引出的水平支管的切断阀,宜设在靠近根部的水平管段上;
(7)升降式止回阀应安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应安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旋启式止回阀应优先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也可安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底阀应安装在离心泵吸人管的立管端;为降低泵出口切断阔的安装高度,可选用蝶形止回阀;泵出口与所连接管道直径不一致时,可选用异径止回阀;
(8)布置在操作平台周围的阀门的手轮中心距操作平台边缘不宜大于450mm,当阀杆和手轮伸入平台上方且高度小于 2m时,应使其不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和通行;
(9)地下管道的阀门应设在管沟内或阀井内,必要时,应设阀门延伸杆。消防水阀井应有明显的标志;
(10)水平管道上的阀门,阀杆方向可按下列顺序确定:垂直向上;水平;向上倾斜45°;向下倾斜45°;不得垂直向下;
(11)阀杆水平安装的明杆式阀门,当阀门开启时,阀杆不得影响通行。
⑤ 消防工程中,管道,阀门,支架的安装具体有什么要求
消防工程管系部分可分消火栓系统与自动喷淋系统两大部分,其管道,阀门,支架的安装具体要求如下:
与管道安装有关的建(构)筑物已经基本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并向安装单位提供必须的资料,能满足安装要求。关联设备就位安装完毕。
管子、管件、阀门等已经校验合格,并具备合格证、质量保证书等有关技术证件。管材、管件、阀门等已按设计要求校验无误,内部已清理干净,无杂质。
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管道支架的焊缝宽度除设计注明外,均不得小于4mm,并应全长满焊。管道支架的防腐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无设计要求,管架应在除锈后刷红丹一遍、面漆两遍后才能进行支架安装工作。

(5)管廊上有阀门怎么布置扩展阅读:
消防工程中的相关要求规定:
1、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个;当喷头之间距离小于1.8m时,可隔段设置吊架,但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
2、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耐火等级、建筑构造、安全疏散、消防给水、消防电源及配电、消防设施等的消防设计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3、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对申报的消防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出具消防设计审核合格意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出具消防设计审核不合格意见。
⑥ 如何配置水泵管道及阀门安装
不同水泵在不同使用情况下的管道选择: 1、为了提高水泵的吸入性能,管道泵吸入管路应尽可能缩短,尽量少拐弯(弯头最好用大曲率半径),以减少管道阻力损失。为防止泵产生汽蚀,泵吸入管路应尽可能避免积聚气体的囊形部位,不能避免时,应在囊形部位设DN15或DN20的排气阀。当泵的吸入管为垂直方向时,吸入管上若配置异径管,则应配置偏心异径管,以免形成气囊。 2、为了避免管道、阀门的重量及管道热应力所产生的力和力矩超过泵进出口的最大允许外载荷,在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上须设置管架。泵管口允许最大载荷应由水泵制造厂提供。 3、 单吸泵的进口处,最好配置一段约3倍进口直径的直管。 4、对于双吸入泵,为了避免双向吸入水平离心泵的汽蚀,双吸入管要对称布置,以保证两边流量分配均匀。垂直管道通过弯头直接连接,但泵的轴线一定要垂直于弯头所在的平面。此时,进口配管要求尽量短,弯头接异径管,再接进口法兰。在其它条件下,泵进口前应有不小于3倍管径的直管段。 5、垂直进口或垂直出口的泵,为了减少对泵管口的作用力,管口上方管线须设管架,其平面位置要尽量靠近管口,可以利用管廊纵梁支吊管线,所以常把泵布置在管廊下。 6、 输送密度小于650Kg/m?的液体,如液化石油气、液氨等,泵的吸入管道应有1/10~1/100的坡度坡向泵,使气化产生的气体返回吸入罐内,以避免泵产生汽蚀。 安装管道阀门应注意的事项: 1、 非金属泵的进出口管线上阀门的重量决不可压在泵体上,应设置管架,防止压坏泵体与开关阀门时扭动阀门前后的管线。 2、 泵出口的切断阀和止回阀之间用泄液阀放净。管径大于DN50时,也可在止回阀的阀盖上开孔装放净阀。同规格泵的进出口阀门尽量采用同一标高
⑦ 求助:消防管道上的分隔阀门如何设置
室外消防管网应设阀门,阀门按管网节点管道数(n-1)的原则布置。阀门将管网分隔成若干独立的管段,井保证某一管段故障时其余管段仍能正常工作。两阀门间管道上室外消火栓数量不超过5个。建筑物室外消防管道的管径不应小于DNl00。
⑧ 给水管道一般多少米设置一个阀门井
1、阀门位置可结合连接管以及重要的供水支管的节点设置,干管上的阀门间距一般为500-1000m。
2、一般 干管上的阀门, 设在连接管下游, 以使关阀时尽可能的减小对支管的影响。
3、支管和干管相连处, 一般在支管上设阀门, 以使支管检修不影响干管供水。
4、消火栓前要设阀门。
5、支干管上阀门的布置: 两阀门间最多5个消火栓为宜, 俩消火栓间隔最大120m, 那就是说差不多500m左右就得再设另一个阀门。
⑨ 室内消火栓系统管道上阀门如何设置
建规抄8.4.2.6条: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袭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对于单层厂房(仓库)和公共建筑,检修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不应超过5 个。对于多层民用建筑和其它厂房(仓库),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上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的竖管不超过1 根,但设置的竖管超过3 根时,可关闭2 根。
阀门应保持常开,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或信号;(后面条文解释是:消防管道上应设有消防阀门。环状管网上的阀门布置应保证管网检修时,仍有必要的消防用水。单层厂房(仓库)的室内消防管网上两个阀门之间的消火栓数量不能超过5个。布置多层、高层厂房(仓库)和多层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上阀门时,要设法保证其中一条竖管检修时,其余的竖管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
给排水技术措施中提到:室内环状管网上阀门的设置,除满足规范上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述原则设置:
应在每根立管上下两端与供水干管相连处设置阀门;水平环状管网干管宜按防火分区设置阀门,且阀门间同层消火栓的数量不超过5个(不含两端设有阀门的里关上连接的消火栓);任何情况下关闭阀门应使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一个消火栓能正常使用。
⑩ 可燃介质管道在管廊布置上有哪些要求
管廊上的管道布置可按下述原则考虑。
1、大直径、重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
2、小直径、气体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宜布置在管廊中间。
3、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管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
4、需设置Π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侧,且Π型补偿器宜集中设置。
5、低温管道和液化石油气管道不应靠近热管道布置。
6、双层管廊,一般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宜布置在下层;公用工程管道、泄压总管、火炬干管及仪表和电气电缆汇线槽宜布置在上层。
7、当管道出装置管廊与其它装置相接时,向右拐的宜布置在右侧,向左拐的的宜布置在左侧。
8、对有坡度要求的管道,宜布置在柱子顶端,另设调节支架来满足坡度要求。
9、氧气管道应布置在一侧,不宜与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管道正上正下敷设。当平行敷设时,氧气管道宜用不燃物料管道将其与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管道隔开,或其净间距不小于2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