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阀门知识 > 阀门制度是什么朝代的

阀门制度是什么朝代的

发布时间:2021-10-09 09:09:27

『壹』 中国所有朝代的制度..

夏商周的时候应该是分封制,所以才会有春秋战国,严格的来说春秋属于东周。 春秋时期已有郡县的设置,大体分两种——楚和秦的县都直属于君主;晋、吴的县多是卿大夫的封邑。两者都是直属于国君的别都,具有边防重镇的作用。楚武王灭掉权国,将其改建为县,是为设县之始。春秋后期,县制开始逐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 ,并转变为作为地方政权而实行官僚制度的县制。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 。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 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而后,晋、赵、吴相继设置了郡。这一时期的郡地位比县为低,但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的关系。到了战国时期,有名可考的最早设置的郡当为魏文侯时的西河郡(吴起曾为西河守)、上郡和楚悼王时的宛郡。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充任,有征兵领军之权。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 秦统一中国的时候郡县制推行至全国 西汉初期(汉高祖至武帝前期)由于认为“秦亡于郡县”,因此改回分封制,也由此引发了“七王之乱”,后武帝改回郡县制。东汉末年,原监察区性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地方行政制度始成州郡县三级。隋开皇三年(583), 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至元,郡名完全废弃。 隋朝:三省六部制 唐朝:六部尚书制(与三省六部制稍有区别) 宋朝: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另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管行政,设三司使管财政。 明朝:1.府省县三级制 2.南北两直隶 明朝地方行政制度 明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就元朝的十行中书省,改为十三布政使司区。简称为十三省,另设南北两直隶,犹如元朝的“腹里”。 清朝: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清初,分全国为18行省。

『贰』 中国各朝代的制度

春秋以前是封建制度,战国时期封建制度趋于崩溃,秦以后是中央集权下的宗法专制制度

『叁』 什么是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亦称:门第制度,也是“门第”与“阀阅”的合称),是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及世家贵族,也是中国封建制度里的另一种形式。此制度形成于东汉,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要维护他们的政治权益而在当时得到了确立,至南北朝时达到极盛。

兴起

1、政治因素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2、经济因素

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

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发展过程

由东汉建立者刘秀开始,他于建国后大封功臣造就了第一批贵族。

在东汉后期有大量农民破产,土地兼并的严重现象造成了第一批大地主的出现。直到九品中正制的出现,里头的统治阶级皆由等级较高贵族与地主,造成门阀制度的确认。

到了隋唐时期,当政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而决定对门阀世家造成沉重的打击,提拔寒门子弟而采用科举制度,门阀制度正式宣告没落。

选官制

门阀制度成就中国史上两汉到隋唐最为重要的选拔官员制,如南北朝时行九品官人法,直到唐朝才被以文化水平为标准的科举制度取而代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门阀制度

『肆』 中国历史朝代实行的制度依次是什么

夏商周:分封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秦:中央是三公九卿制,地方行使郡县制。

汉: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内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

隋:三省六部制。

唐:沿用隋制而有所改进

北宋: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军政长官),另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三司掌管财政。

在地方,推行用文官代替武将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县官原由地方任命,改由朝廷委派;州官之下,另设通判。

元朝:行省制度,将三省改成一省。

明朝: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和丞相,把相权分给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

在地方,明太祖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司法、和军政。三司长官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央集权脉络: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县制)——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厂卫制)。

君主专制脉络: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魏晋南北朝(三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制)——明(废宰相、设内阁、司礼监)——清(南书房、军机处)。

选官用官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科举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明朝开始限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采取八股取士)。

拓展资料

1、中国古代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历朝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

2、三公九卿制

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中央行政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其中丞相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3、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

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彼此相互监督和牵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有力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伍』 制度最初在哪个朝代出现

《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孔颖达]疏:“王者以制度为节,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时,则不伤财,不害民也。”

『陆』 中国每个朝代具体的每个制度及具体内容

中国历史朝代实行的制度依次是什么

夏商周:分封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秦:中央是三公九卿制,地方行使郡县制。
汉: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内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
隋:三省六部制。
唐:沿用隋制而有所改进
北宋: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军政长官),另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三司掌管财政。
在地方,推行用文官代替武将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县官原由地方任命,改由朝廷委派;州官之下,另设通判。
元朝:行省制度,将三省改成一省。
明朝: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和丞相,把相权分给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
在地方,明太祖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司法、和军政。三司长官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央集权脉络: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郡县制)——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唐(节度使)——宋(收精兵、文官制)——元(行省制)——明清沿用(明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厂卫制)。
君主专制脉络: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魏晋南北朝(三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制)——明(废宰相、设内阁、司礼监)——清(南书房、军机处)。
选官用官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察举制、征辟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科举制)——唐至清沿用(唐武则天首创武举、殿试,明朝开始限定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采取八股取士)

『柒』 编户制度是不是每个朝代都有

编户制度一种户口登记制度,始自西汉,既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也是一种赋税制度。西汉政权建立后,为加强对人口的控制,下令逃散在外的农民一律返回本乡,进行人口登记,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建立周密的户籍制度。根据土地和人口多少征收赋税和徭役,这种造册登记户口的办法称为编户制度。

『捌』 中国古代朝代各有什么制度

1、夏商周时期的封王制度

这一时期是从原始的部落联盟向统一国家转变,因而封王制度有着部落时期的特征。其中西周建立时期的分封制度最为完善,周王把王族、功臣和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西周分封七十一国,五十三是姬姓国,其中周王的近支分布在镐京,洛阳附近拱卫。外姓诸侯国主要是夏、商以及上古其他圣人的后代。这一制度确立了周王的绝对权威,周朝800年也是中国最长的朝代。

2、秦汉时期的郡县制

经过春秋战国,秦国统一天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秦国能统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采取了郡县制,县字同“悬',就是中央直属的意思,秦朝没有封王,能够集中全国力量进行战争。

到文景时期,诸侯国占据全国三分之二领土,影响着中央集权,在七国之乱之后,通过推恩制手段将诸侯国逐渐削弱。同样,东汉建立后也实行了同姓封王制和推恩制,东汉再没出现西汉那样的七国之乱。

3、金朝的猛安谋克制

金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它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猛安谋克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推进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4、元朝的行省制

元朝是当时地域空前辽阔的封建国家,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的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5、明朝土司制

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实行土司制度,这些由当地少数民族担任的土司官,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且可以世袭,拥有很大的权力,逐渐演变成一种割据势力。

『玖』 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拾』 了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

秦朝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度,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事,御史大夫主要负责检查百官

阅读全文

与阀门制度是什么朝代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连接是什么设备 浏览:525
启辰D50分离轴承多少钱 浏览:386
牙机雕刻机与电动工具 浏览:208
外汇期货交易实验装置 浏览:791
设备投资怎么算 浏览:95
好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浏览:463
温州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93
锦州五金机电城出租出售 浏览:417
卡尔蔡司公司有哪些医学器材 浏览:261
重庆市机械凿打岩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557
阀门外面加个框是什么意思 浏览:756
会议设备系统哪里有 浏览:340
打印室需要哪些设备多少钱 浏览:577
通用型机床设备加工用于什么 浏览:290
书画工具箱套装 浏览:772
燃烧固体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969
2213ktn1是什么轴承 浏览:640
电脑固体硬盘怎么加机械硬盘 浏览:197
昆山汽车门板超声波焊接机怎么样 浏览:787
发说说怎么隐藏设备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