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 答案是C求解析!!!
解析:在双缝干抄涉实验的装置中,缝的宽度跟光的波长相差不多.在双缝分别放上红色和绿色滤光片之后,由于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相等,在光屏上不可能再出现干涉条纹了.但由于满足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所以在屏上将同时出现红光和绿光的衍射条纹,故选项为C.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狭
△x=lλ/d
l为缝到屏的距离
d为双缝的间距
λ为波长
自己分析吧!
3. 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
你知道B对就应该知道D对,二者一模一样的,介质决定波速,这是机械波的结论,对光不适用,因为光的传播不依赖介质。在介质中的速度取决于折射率,而不管是哪种介质,包括空气,都是红光折射率最小,紫光最大,其他按规律排列。折射率越小,波速越大。
4. 杨氏双缝实验中,若做如下调节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
(1)条纹变疏;
(2)条纹变密;
(3)条纹变疏;
(4)条纹变密;
(5)零级明纹在屏幕上作相反方向的上下移动;
(6)零级明纹向下移动.
5. 大学物理,在双缝干涉装置中,用一很薄的云母片(n=1.58)覆盖其中一条缝,结果使屏幕
解:设云母厚度为h,原来不加云母的时候,光在空气中传了h,所以原来这段的光程是h,现在传播的时候,经过了h厚的云母,光程是nh,比原来的h多了nh-h的光程,这个时候零级条纹移动了7级,所以这个光程差的变化,引起了7个光程差的变化,所以:
h(n-1)=7λ
所以0.58h=7*550
所以h=6.638μm=6638nm
6.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幕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间距x=dλ/d,其中d为缝到屏的距离,d为缝间距,所以要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需要增加屏到缝的距离,或者减小缝宽度。
7.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屏幕与双缝相距①米
设条纹间距X.
X=D*入/a=1.2*500*10^(-9)/[0.3*10^(-3)]m=2*10^(-3)m=2mm
第一暗纹中心到O点距离为X/2=1mm
P点是第5级暗纹的中心,则O、P间的距离是
OP=(4+1/2)X=4.5*2mm=9mm
8. 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采取什么办法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屏与双缝间距离变大,入射光波长变大。在量子力学里,双缝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
在这种更广义的实验里,微观物体可以同时通过两条路径或通过其中任意一条路径,从初始点抵达最终点。这两条路径的程差促使描述微观物体物理行为的量子态发生相移,因此产生干涉现象。另一种常见的双路径实验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验。
(8)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屏幕扩展阅读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提出惠更斯原理表明,波前的每一点可以认为是产生球面次波的点波源,而以后任何时刻的波前则可看作是这些次波的包络,这是光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可以预测光波在介质中的传播。从光源释出一连串的光波,就好似浮在水面上的浮标,被重复的拉起来,放下去,制成了水波在水面传播。
惠更斯想出一种预测波前位置的方法,绘制一组圆心包含于一个波前的同半径圆圈,它们的切线,经过连接与平滑后,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预测的波前位置。依照这方法,可以展示出一个平面波波前或一个圆形波波前怎样持续延伸。将惠更斯原理加以数学论述,奥古斯丁·菲涅耳证明了光波动说与光在介质内以直线传播的射线行为相符合,不存在任何矛盾之处。菲涅耳又对于衍射与干涉现象,给出一个合理、完整的解释。
9.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上的P点处是明条纹,若将缝S2盖住,并在S1、S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反射镜M,
10.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该怎么办
增大双缝与光屏间的距离。
依据双缝干涉相邻条纹间距规律,可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么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即增大λ,要么增大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L,要么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d。
双缝干涉实验就是为了演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而做的实验。其具体方式为连续发射单个的电子穿过有着两条缝隙的障碍物,最后这些电子会落在用于观测的屏幕上,以便于观察。
(10)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屏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当空间频率与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不变的两束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在波重叠区域,某些点振动加强,某些点振动减弱,因而在空间形成强弱相间的稳定明暗或彩色条纹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光的波动性的最好说明。
日常生活出现的一些现象,比如小孩用肥皂吹出来的泡泡上,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五颜六色,还有下过雨后的柏油路面上,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可能观察到油膜的彩色图案等,都是由于光的干涉而形成的现象,都可以波动性来解释。
要产生光的干涉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两束光的频率要相同,其次两束光的振动方向也要相同并且两束光的相位差必需恒定,具备这样的两束光称为的相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