⑺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有哪些方法
1、乙酸正丁酯,复简称乙酸丁酯。制无色透明有愉快果香气味的液体。较低级同系物难溶于水;与醇、醚、酮等有机溶剂混溶。易燃。急性毒性较小,但对眼鼻有较强的刺激性,而且在高浓度下会引起麻醉。乙酸正丁酯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对乙基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氯化橡胶以及多种天然树胶均有较好的溶解性能。
2、制备方法:在250mL的三口烧瓶上,中口装上分水器,分水器上口装上回流冷凝管.三口瓶一侧口装上200℃温度计。在三口瓶中加入冰乙酸29mL,正丁醇51.3mL。催化剂5.5mL及沸石少许。仪器装好后,通入冷却水,加热回流反应。在回流反应过程中,在分水器中不断有水滴生成,要不断分出生成的水,以免流回反应器影响反应的进行。到分水器中无水滴出现,反应液温度恒定不再上升,停止加热,整个反应过程约lh左右。稍冷后放净分水器中的水,去掉分水器,改为蒸馏装置,收集125.127℃的馏分,即为产物。
⑻ (2012江苏三模)乙酸正丁酯是常用的食用香精.实验室用正丁醇和乙酸制备乙酸正丁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加
(1)在干燥的50mL的A中,加入11.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振荡混合均匀后加入1~2粒,装置图中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烧瓶中加入沸石房子和暴沸;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沸石;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分离生成物会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分离出酯化反应生成的水,提高反应产率,
故答案为:及时分离出产物水,使化学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3)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原来的高度,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反应结束;
故答案为: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
(4)酯不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分层静置后减小分液,酯在上层,水在下层,依据“上吐下泻”分离,步骤2中从分液漏斗中得到酯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层从上口倒出;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层从上口倒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⑼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中,所用分水器的使用有什么前提条件
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使反应向右进行,可增加反应原料或是不断蒸出生成物。正丁醇、乙酸丁酯和水可能生成以下几种恒沸混合物。因此,本实验利用恒沸混合物蒸馏方法将反应生成的水不断从反应物中除去。
虽然蒸出的水中会夹有正丁醇等有机物,但含水的恒沸混合物冷凝后分层,由于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重又较小,浮于水层之上,上层主要是正丁醇和乙酸丁酯,下层主要是水。
故在控制反应温度的条件下,反应在装有分水器的回流装置中进行,借分水器使大部分的正丁醇自动连续地返回反应瓶中继续反应使生成的水或水的共沸物不断蒸出,促使可逆反应朝有利于生成乙酸丁酯的方向进行提高产率。

(9)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来源
除合成外,还天然存在于苹果、香蕉等果品中。
制备
由正丁醇与乙酸酐在硫酸催化下酯化而得。
乙酸丁酯专利技术 。
从青霉素发酵液萃余相废水中分离乙酸丁酯的方法及设备。
单一精馏塔生产高纯度乙酸丁脂的装置与流程。
糠醛废水治理及回收乙酸丁酯、硫酸铵、醋酸铵、乙酰胺和乙腈方法。
糠醛工业废水治理及制备乙酸丁脂工艺。
连续法乙酸丁酯生产工艺。
连续生产乙酸丁酯的方法。
一种回收抗生素生产过程中的乙酸丁酯的方法。
一种气相催化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丁酯的方法。
⑽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平衡的移动原理,方法有二:增加某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以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蒸出乙酸正丁酯降低生成物浓度促使平衡正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