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制冷工程师资格证怎么考,会考哪些方面
制冷冷藏工程师招生简章 职业定义:从事制冷、冷藏系统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修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冷、冷藏系统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修能力。 职业概况:热能报考制冷冷藏工程师系列,最对口的专业是制冷冷藏技术。其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机械基础、制冷原理、制冷机器与设备、食品冷加工工艺、制冷装置自动化、制冷装置安装管理与操作、小型制冷装置、冷藏库设计、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基本训练、制冷空调测控技术实训、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实训、制冷设备安装与检修实训等课程。设置的专业方向,包括制冷设备维护;制冷、冷藏系统运用。就业领域,是在冷藏库、中央空调系统的企业、食品加工行业中,从事制冷系统或冷冻、保鲜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等工作。 职业资格:该职业资格共分三级:助理制冷冷藏工程师、制冷冷藏工程师、高级制冷冷藏工程师。 深圳市博文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职业技能认证及鉴定的咨询顾问,为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JYPC)代理,可代理颁发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的职业资格鉴定证书证书项目包括下面内容:土建类、法律类、交通运输类、公安类、文化教育类、材料与能源类生化与药品类、电子机算机类、水利类、环保气象安全类、旅游类、农林牧渔类、制造类、财经类、轻纺食品类、医药卫生类、资源与测绘类、几乎涵盖了全部职业领域共计200多项职业岗位.
❷ 求建筑设备安装行业施工规范、标准、注意事项、重难点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阐明了制订本规范的目的。本规范是对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要求的统一技术规定,以保证该设备的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同时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促进安装技术的不断发展。
第1.0.2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国家定型的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的安装。由于制冷设备和空气分离设备的安装具有与其他机械设备安装不同的特性,本规范中的安装是从设备开箱起,至试运转合格工程验收为止,其试运转中,以空气(水)为介质与其他介质,常温与高、低温,单机空负荷、负荷与成套负荷等均很难绝对分开或单独进行。故对制冷设备,安装单位一般负责到系统充灌制冷剂,并配合建设单位进行系统负荷试运转,考核系统在最小热负荷情况下降至设计温度为止,而不考核其他属于设备性能或工艺设计上的技术指标。对空分设备,安装单位负责进行系统裸冷试验合格,而成套系统试运转则配合建设单位进行,配合至系统工况稳定后,连续测量各项参数持续4h为止。至于单机的空负荷、空气或水为介质的常温下试运转,在安装中应由安装单位负责进行,建设单位参加;而在高温或低温下其他介质进行试运转时由建设单位进行,安装单位参加。无论单机还是成套设备的试运转,发现确实是安装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均由安装单位负责处理;即使在办理了交工验收手续发现属于安装造成的问题,也应由安装单位负责处理。在试运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动力、设备、油料、材料(介质)等,均由建设单位提供。上述情况是多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形成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行各业体制与管理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为此关于试运转也可由安装单位与建设单位在合同上协商决定。
第1.0.3条按设计进行施工是安装现场施工的基本要求。制冷和空分设备安装管路系统复杂、工艺流程严格,故以此条强调其重要性。
第1.0.4条在制冷设备、空分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施工共性技术要求,如施工准备、设备放线就位及调平,地脚螺栓、垫铁及灌浆和装配等内容,在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中已有详细规定,本规范不再重复规定。
在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中涉及到其他工程和辅助设备、装置、部件等的安装时,因均有相应的国家现行标准如:《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故本规范不再重复规定。
第二章制冷设备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本规范的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所包括的内容为:以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为主机的压缩式制冷设备,溴化钾吸收式制冷机组和组合冷库。不包括蒸汽喷射式、氨--水吸收式制冷设备,对于制冷剂,活塞式设备主要使用R717、R22、R502、R12,螺杆式设备主要使用R717、R22。R12,离心式设备主要使用R717、R12、Rll;使用其他制冷剂的制冷设备安装可参照本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第2.1.2条制冷机组或压缩机组在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进行拆洗时,其拆洗的程度应按检查的情况来确定;拆卸的顺序、清洗的方法在设备技术文件中都有要求,应按其要求进行。
第2.1.3条在本规范中,制冷机组系指出厂时具备完整的制冷系统,其主机、附机等设备基本上都在同一公共底座上的制冷装置,产品主要有大中型空调器、冷水机组、盐水机组等。本条是制冷机组安装工序上的一般要求,具体规定见本规范其他章节。
第2.1.4条制冷剂氨对铜和铜合金都具有腐蚀作用,只有磷青铜除外,为了防止安装中因材料混淆而造成事故隐患,所以在条文中没有具体指明。其他制冷剂对铜和铜合金无腐蚀作用,安装时可以应用。以铝作为密封材料使用时,要求用较高纯度的铝,这里是指含镁量及其他杂质较低,使用时不易断裂且不致于影响密封性能的铝。
第2.1.5条制冷设备安装时所采用的阀门和仪表必须符合相应介质的要求,即必须采用与制冷剂不发生腐蚀作用的专用阀门和仪表。因此在设备安装时,应进行检查核实以避免造成事故隐患。条文中所列的密封材料,为多年的实践证明其性能可靠,目前较普遍地被采用,其中耐油橡胶石棉板主要用在润滑油管路和制冷剂管路上,一般管道可采用其他橡胶石棉板。
第2.1.6条氟弧焊封底、电弧焊盖面的焊接工艺,可有效地提高焊缝质量。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输送制冷剂管道的焊缝是应进行射线探伤检查的。此外制冷剂的渗透性比较强而制冷系统的气密性要求又很高,采用该焊接工艺,则可以提高焊缝探伤的合格率,并有效地保证焊缝的气密性,且焊后管道内部无焊渣。
氧化皮存在,比较清洁。经许多单位的应用证明其效果很好,故在条文中予以推荐。这里的氮弧焊是指钨极或其他金属极氛弧焊。第2.1.7条由于氟利昂气体对地球大气臭氧层有危害作用,国内制造厂以后也将逐渐减少氟利昂制冷产品的生产量。在施工中,为防止污染环境,应尽量不向大气排放氟利昂气体,上述虽然是一般常识,但为引起人们的注意,特作为规定列入条文。
第二节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和压缩机组
第2.2.1条本规范中,单台压缩机是指无公共底座,出厂时未与电动机连在一起的压缩机;压缩机组是指压缩机、电动机及其他一些附件在同一底座上,出厂时未构成完整制冷系统的机组,也包括压缩冷凝机组。本条对解体出厂的压缩机的规定,是指压缩机本体的组装应按相应规范的规定执行,其试运转的内容仍应按本节的有关内容执行。
第2.2.2条安装水平是设备安装最基本的要求。为防止漏检现象,故单独制定本条规定。
第2.2.3条在连接压缩机与电动机时,需要调整联轴器或皮带轮来找正电动机,一般设备技术文件中均有规定,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2.2.4条压缩机的空负荷试运转、空气负荷试运转、抽真空试验为压缩机负荷试运转前应进行的重要试运转内容。通过这些试运转能尽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压缩机投入负荷试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小型开启式压缩机,出厂前应经过上述试运转检验的,安装时应检查核实有无上述试运转的记录;对无上述试运转记录的压缩机,为保证试运转质量,则应按本条规定进行试运转。大型的或解体出厂的压缩机,上述试运转出厂前均未进行,故应按本条要求进行各项试运转。用于氟系统的半封闭压缩机,因出厂试验要求及内部残留水份要求都很高,现场安装时一般不进行上述运转检验。压缩机的抽真空试验,是指压缩机本机的抽真空试验。
第2.2.5条明确其试运转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必要的检查事项,为试运转做好准备,防止发生质量和人身事故。
第2.2.6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技术条件》、《中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试验方法》和国家现行标准《活塞式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将必要的空负荷试运转的技术要求和检查项目作了明确规定,目的是检查设备进行空负荷试运转时,运转状况及各部位情况是否正常,同时使运动部位产生跑合作用,为带负荷试运转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2.7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修订了压缩机的空气负荷试运转的要求。压缩机各部位的温升为同一时间相对于环境温度而言;对主轴承、外侧面、轴封外侧面温度一般可用点温计来测量。
第2.2.8条抽真空试验为试运转应进行的工序。其中,曲轴箱压力、油压等数值均参照现行国家标准《中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试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第2.2.9条本条为压缩机负荷试运转的规定,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中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其中氟利昂压缩机启动前应加热曲轴箱中的润滑油,其目的是使溶解在润滑油中的氟利昂分离,提高润滑和制冷效率,加热温度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开启式压缩机运转时,轴封处应有一定的渗油量,但应不大于规定值为好。
第三节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
第2.3.1条本条明确了本节的适用范围。对螺杆式制冷机中的主机试运转也应按本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2.3.2条本条是对压缩机组安装水平的规定,并指明了测量位置。
第2.3,3条明确其试运转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必要的检查事项,为试运转做好准备。其中由于螺杆式压缩机不允许反转,在检查电动机的转向时,强调脱开联轴器,使压缩机与电动机分开后,单独检查电动机转向。
第2.3.4条本条为压缩机组负荷试运转的要求。参照了国家现行标准《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机技术条件)和《螺杆式冷水机组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其中由于制冷剂R12、R22当温度较低时,会大量地溶解在冷冻机油中,这样启动运转时会影响润滑效果及降低制冷效率,因此机组启动前,特别是在冬季,应对润滑油进行加热。参照制造厂及安装单位的试车经验,加热温度一般应以45~50℃为佳,使制冷剂R12、R22从润滑油中分离。
第四节离心式制冷机组
第2.4.1条本条是对本节适用范围的规定。解体出厂的压缩机这里是指压缩机本体的组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范执行,其试运转应参照本规范的有关内容执行。
第2.4.3条本条为离心式制冷机组试运转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必要的检查项目。对润滑系统的冲洗,各个制造厂冲洗的要求及方法都不太相同,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润滑系统加入冷冻机油后,开动油泵进行循环冲洗,直至冲洗洁净为止,冲洗时间没有要求;另一种是润滑系统加入冷冻机油后,加热油温至35~45℃,并开动油泵进行循环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24h,直至冲洗洁净。冲洗前均应拆除轴承供油管或采用其他方法防止脏物冲入轴承内,冲洗后均应更换新油。冲洗方法和要求大多是按制造厂的具体规定。
第2.4.4条本条为离心式制冷机组空气负荷试运转的规定。五款中电机为通氟冷却的机组,在进行空气负荷试运转时,由于机组未充氟,电机无冷却源,其运转时间应加以限制,故规范作了相应的规定;六款中,导叶开度大于40%的试运转时间应尽量缩短的规定,是为了防止机组运转以空气为介质而承受负荷过大,发生过热现象。
第2.4.5条本条为机组负荷试运转的规定,参照了国家现行标准(离心式冷水机组技术条件)等有关规定。五款中快速通过喘振区,是指压缩机启动后,为了防止产生喘振现象,应将导叶迅速开大到15%~30%的开度(以主电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为限),然后再逐步开大导叶开度,加大负荷使机组投入正常运转。
第五节附属设备及管道
第2.5.1条本节的适用范围只包括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附属设备及管道,且这些设备及管道是在现场进行安装的,而不是指不需在现场安装的、出厂时已连接装配好的制冷机组上附属设备及管道。
第2.5.2条本条指附属设备就位前应进行的检查内容。在检查中,如发现与设计不符之处,应与建设单位或设计部门联系解决,施工单位不应自己擅自处理。
第2.5.3条本条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修订的。附属设备出厂前一般均进行过气密性试验,出厂后经运输、保管到现场安装时再进行气密性试验,其目的是为了及早发现和解决设备由于运输、保管不善而造成的或出厂时就存在的问题,保证设备安装时的质量,避免设备在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时,因设备问题而造成检漏困难和返工。附属设备进行单体气密性试验时,高压系统中的设备应按高压系统的试验压力进行,低压系统中的设备应按低压系统的试验压力进行。表2.5.3中气密性试验压力参照了现行国家标准《中型活塞式单级制冷压缩机技术条件》、《制冷设备通用技术规范)和国家现行标准(离心式冷水机组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其中高压系统的试验压力是按制冷剂最高冷凝压力,低压系统的试验压力是按最高环境温度时制冷剂的饱和蒸汽压力制订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目前制冷产品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按老标准设计生产的,试验压力照行业过去做法一般都选的较低,标准也不尽统一,所以本规范对气密性压力数值的规定,一般应先以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为准。无规定时,应以本规范的规定值为准,在以后的第2.5.11条、第2.6.4条中也是这样规定的。附属设备的单体吹扫,目的是为了清除设备在运输、保管过程中造成的内部污染物、水份等。
第2.5.4条本条是对制冷剂泵安装中常见问题的规定,对安装所要求的其他内容应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
第2.5.5条本条是对制冷管道安装前管道内部除锈等内容的规定。除锈的方法较多,例如:喷砂法、酸洗法、机械除锈法等,应按不同的要求选用,规范中不作具体规定。
第2.5.6条本条对制冷管道安装中需注意的问题作了规定,属于常见问题。
第2.5.7条本条对液体管和气体管的安装要求,目的是为了避免因管道配置不当而在管内造成气囊或液囊。
第2.5.8条对吸、排气管道敷设时的要求目的是为了减少吸、排气管道间的热影响。
第2.5.9条设备之间管道的连接坡向对制冷系统安装后能否顺利进行试运转十分重要。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订的。对其坡度值,工程设计中一般均应有规定,无规定时,应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第2.5.11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修订的。阀门进行单体气密性试验时,阀体外部的密封处应无泄漏,阀门内部阀盘与阀座的密封面只允许有微量泄漏。
第2.5.12条对阀门安装中常见的问题作了规定,其中附件系指阀门附件。
第六节压缩式制冷系统试运转
第2.6.1条明确了现场组装的制冷系统投入试运转前应进行的工作内容。其中第四款,氨系统一般属较大的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抽真空试验后,充灌制冷剂前,要进行系统保温工作,为了检查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在气密性试验中未发现的微量泄漏,消除隐患,对现场组装的氨系统还应单独进行充少量氨检漏,合格后方可进行系统保温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在系统的保温工作完成后充灌制冷剂时,一般也要进行检漏,这两次检漏在做法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在两个不同的工序上各有不同的目的。前者是为了查寻系统中存在的微量泄漏,为下一道工序绝热保温工作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后者主要是为了消除保温期间可能造成的某些连接部位松动发生的泄漏。
第2.6.2条目前国内制造厂生产的一些大型制冷机组(如冷水机组等)出厂时是未充制冷剂的,而只进行充氮密封,机组运到现场至系统试运转前才充灌制冷剂。
第2.6.3条制冷设备及管道在现场组装后,对制冷系统进行的吹扫排污,目的是将组装过程中混入系统中的焊渣、氧化皮、水份等吹扫排除,保持系统洁净,使以后的试运转能顺利进行。
第2.6.4条气密性试验为制冷设备安装中的一项重要施工工序。
一、高、低压系统区分有困难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1.高、低压系统无法分开的某些制冷机组,如离心式制冷机组;
2.高、低压系统虽然能分开,但由于高、低压系统之间的分隔阀门较少或存在微量内泄,保压时高压系统的压力降超出规定值,而又查不出外泄现象。
根据上述情况,规定保压可统一在低压系统试验压力下进行。
二、气密性试验的结果是以试验前后的压力降作为评定的依据。
压力降计算公式的意义是扣除温度变化影响后的实际泄漏压力降,即将试验结束时的实际压力值,换算成试验开始时的温度下的压力,与试验开始时的压力之差即为其压力降。压力降应不大于试验压力的1%是参照有关技术资料和施工的经验提出的。
第2.6.5条系统抽真空的目的,一是为了进一步检查系统的严密性,二是为充灌制冷剂做准备,并消除系统中的水分。许多单位对系统抽真空后的剩余压力,氟里昂系统应小于40mmHg,而氨系统应小于60mmHg,有的设备技术文件也有放宽至110mmHg的。抽真空保持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但最短一般也超过24h所以条文中不作具体规定,而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
第2.6.6条、第2.6.7条此两条为氨系统克氨检漏及充灌制冷剂的具体要求。是在原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修订的,以便指导正确地进行充氨检漏和充灌制冷剂,防止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
第2.6.8条在原规范的基础上将制冷系统负荷试运转应具备的条件和检查项目作了明确规定,为负荷试运转能顺利地进行做好准备。
第2.6.9条本条基本接负荷试运转的先后程序排列,对有关的技术要求和检查项目作了明确规定,其中第四款为制冷设备安装工程负荷试运转到什么程度的规定,即能够在最小外加负荷下,使温度降至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温度为止。因为其他试验如满负荷降温,制冷机的产冷量、降低速度等为制造和设计性能,不属本规范的范围。对有多台压缩机组组成的制冷系统,试运转降温过程中,每台机组均应经过试运转。
第2.6.10条试运转结束后应处理的事项,为下次制冷设备运转或投人使用做好准备。
第七节溴化镁吸收式制冷机组
第2.7.1条本节适用于热源为蒸汽或热水的溪化理吸收式制冷机组,采用其他热源的机组可参照本节内容执行。
第2.7.2条对机组安装水平的要求是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修订的。
第2.7.3条本条是对机组中真空泵的安装要求。三款是检查真空泵的性能,以满足机组的需要,保证其正常运转。
第2.7.4条本条是指出厂分为几大件的大型机组,安装时需连接其内部管道的要求。
第2.7.5条系统的气密性试验为必要的检漏工序。充氮气或干燥压缩空气检漏时,其试验压力0.ZMPa(表压)指试验压力的上限,实际应用中一般取0.15~0.2MPa(表压)。本条参照了国家现行标准(吸收式冷水机组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第2.7.6条系统抽真空试验也是必要的检漏工序。参照了国家现行标准《吸收式冷水机组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第2.7.7条本条是对机组内部冲洗的要求。冲洗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机组加水后,开动机组中的水泵进行循环冲洗;二是在前一种冲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机组加热的热源对循环水加热进行循环冲洗,施工中可按要求和条件而定。
第2.7.9条在原规范基础上又参照了国家现行标准《吸收式冷水机组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对系统加液的具体要求作了修订。
第2.7.10条在原规范基础上结合多年施工经验和参照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修订。其中混有溴化理以后的冷剂水比重不应超过1.04是参照有关设备技术要求修订的。
第八节组合冷库
第2.8.1条组合冷库是8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一种产品,为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增加了本节内容,比原规范扩大了适用范围。
第2.8.3条本条规定了库板检查的内容,其中库板板芯泡沫塑料物理机械性能的检查,不是要求安装单位去检验这些性能指标,而是按供货部门或建设单提供实物的实际性能指标进行核对复查,防止返工现象发生。表2.8.3系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组合库用隔热夹芯板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第2.8.4条本条对组合冷库的库体安装的基本要求作了规定。
第2.8.5条~第2.8.7条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组合冷库性能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了气调冷库安装的技术要求,气调冷库是组合冷库中的一种库体。
第2.8.8条本条是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组合冷库性能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制订的。其中第四款是对新设计的组合冷库需要在现场安装后进行空库降温考核的规定,定型成批制造的组合冷库不进行此项考核。
第三章空气分离设备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本条规定本章的适用范围包括大、中、小型空气分离设备的安装,但不包括有特殊技术要求的空气分离设备,如军用、船用、移动式和生产液态产品的空气分离设备。
第3.1.2条本条参照施工经验制订。由于成套空分设备特别是大、中型所涉及的设备,材料、阀件以及控制仪表等规格品种很多,故必须按发送清册和装箱清单仔细清点、检查和验收。本条规定为常规的施工程序,作到事先检查发现问题,防止中断施工和影响质量。
第3.1.3条本条规定强调抗冻基础不论哪个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都必须有检验和试验的合格资料,设备安装前应经检查并办理手续移交给安装施工单位。
第3.1.4条目前国内空气分离设备中的石头蓄冷器已被其他型式换热器和分子筛所代替,故石头填料不作规定;如遇有石头填料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3.1.5条充氮气密封部分高、低压腔应保持的压力参照国家现行标准《铝制空气分离设备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第3.1.6条脱脂方法和脱脂剂在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第五章及附录中有明确规定;零件表面油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与评定标准在国家现行标准《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技术条件)附录C中也有明确规定,本规范不再另行规定。本条规定了有关空分设备的脱脂要求,有利于安全运行,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
第3.1.7条参照了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有关受压设备就位前强度试验的问题,考虑到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系铝制结构、板翅式换热器小型空气分离设备系钢结构和管式换热器,具有的受压设备为非独立的承压部件,如吸附器等;这些受压设备在制造厂均进行过强度试验,经严格检验合格并随设备带来具有质量合格证的产品。受压设备在质量上有了保证、且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多次反复进行强度试验没有多大好处,故本条规定制造厂已作过强度试验并有合格证的可不作强度试验,但必须作气密性试验。有关存放时间问题,由于防锈方法、保管条件、存放场地等多种原因难以明确规定,故本条不作存放时间的规定,可视其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强度试验。
第3.1.9条本条根据国家现行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条规定因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各厂略有不同,故强调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3.1.11条本条是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大中型空气分离设备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制定的。本条规定的吹扫所用介质的要求,目的是防止已脱脂的设备再次受到油污染。
第3.1.12条参照国家现行有关焊接规范、规程,为了在执行中不至于发生矛盾,强调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目前焊丝和焊条标准已颁布实施,故本条不再作重复规定。
第3.1.13条空分设备中的压缩机、风机、泵的安装要求与现行国家标准《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相同,本规范不再重复规定有关内容。其中关于以空气或水为介质常温下的负荷试运转应由安装单位负责进行,建设单位参加,以其他介质负荷试运转的则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安装单位参加并解决属于安装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如单机负荷试运转技术上不允许以空气或水为介质进行常温下试运转时,则单机负荷试运转与成套空分设备试运转合并进行。
第二节分馏塔组装
第3.2.1条本条适用于整体出厂的分馏塔的安装。
第3.2.2条本条适用于解体出厂的分馏塔的安装。
第3.2.4条本条规定的目的是要求采取正确的吊装方法,防止损伤设备和管道。
❸ 制冷机的主要装置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1、蒸抄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
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两部分组成。加热室向液体提供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促使液体沸腾汽化;蒸发室使气液两相完全分离。
2、冷凝器(Condenser),为 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
3、膨胀阀是制冷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一般安装于储液筒和蒸发器之间。膨胀阀使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其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湿蒸汽,然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达到制冷效果,膨胀阀通过蒸发器末端的过热度变化来控制阀门流量,防止出现蒸发器面积利用不足和敲缸现象。
4、压缩机 (compressor),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❹ 制冷装置在拆卸调换部件时,在充注制冷剂之前必须干嘛
制冷装置在拆卸调换部件时,在充注制冷剂之前必须抽空。
❺ 三管轮考试船员电气自动化咋没有第六章的内容
2021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二/三管轮·一等)》易考宝典软件(沿海航区)(手机/网页版)
2021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二/三管轮·一等)》易考宝典软件(沿海航区)(手机/网页版)
题库套餐 ID:3362
298 298
版本
Ver6.0
产品详情
功能介绍
套餐包含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2021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主推进动力装置8203)》在线题库
2021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主推进动力装置8203)》在线题库 在线题库ID:1456
2021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船舶辅机8303)》在线题库
2021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船舶辅机8303)》在线题库 在线题库ID:1457
2021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船舶电气与自动化8403)》在线题库
2021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船舶电气与自动化8403)》在线题库 在线题库ID:1459
2021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船舶管理8506)》在线题库
2021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船舶管理8506)》在线题库 在线题库ID:1516
是《易考宝典》考试系列软件之一,是专门为参加全国海船船员考试的朋友量身定做的自我测试系统,是个人、培训学校进行考试前训练、备考冲刺的提分技巧考试平台,题型丰富,图文并茂,内容全面,题库设计符合考试新大纲,海量试题。软件包括了富有价值的模拟考场,有计时打分等功能,就像亲身体会考试一样。软件中的题型和题量详细介绍如下:
适用对象:适用于沿海航区,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千瓦及以上船舶的二/三管轮
备注:申请职务晋升的全考,申请航区扩大的只考船舶管理,申请功率提高的只考主推进动力装置、船舶辅机和船舶电气与自动化。
各科目题量列表
1.船舶辅机8303
题型:单选题
题量:3040道
模拟试题库共有3040道试题,可以任意组成模拟考场试卷练习20套,历届真题有7套,还有各章节练习试题及相关考试指南。
2.船舶管理8506
题型:单选题
题量:2880道
模拟试题库共有2880道试题,可以任意组成模拟考场试卷练习19套,历届真题有8套,还有各章节练习试题及相关考试指南。
3.船舶电气与自动化8403
题型:单选题
题量:3960道
模拟试题库共有3960道试题,可以任意组成模拟考场试卷练习27套,历届真题有6套,还有各章节练习试题及相关考试指南。
4.主推进动力装置8203
题型:单选题
题量:3220道
模拟试题库共有3220道试题,可以任意组成模拟考场试卷练习22套,历届真题有6套,还有各章节练习试题。
各科目历届真题列表
1.船舶辅机8303
2009年第5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8期)《船舶辅机》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7年第6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4期)《船舶辅机》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7年第2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3期)《船舶辅机》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7年第1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2期)《船舶辅机》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3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1期)《船舶辅机》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2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0期)《船舶辅机》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1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39期)《船舶辅机》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船舶管理8506
2008年第6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6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8年第1期海船船员适任统考试题(总第45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7年第6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4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7年第2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3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7年第1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2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3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1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2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0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1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39期)《船舶管理》75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3.船舶电气与自动化8403
2008年第6期海船船员适任考试(总第46期)《船舶电气》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7年第2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3期)《船舶电气》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7年第1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2期)《船舶电气》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3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1期)《船舶电气》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2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0期)《船舶电气》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1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39期)《船舶电气》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4.主推进动力装置8203
2007年第6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4期)《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7年第2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3期)《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7年第1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2期)《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3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1期)《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2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40期)《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2006年第1期海船船员考试(总第39期)《主推进动力装置》3000KW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试题及答案
各科目章节练习列表
1.船舶辅机8303
1. 基础理论知识
机械制图 (题量:484 道)
流体力学 (题量:728 道)
仪表与量具 (题量:805 道)
单位及单位换算 (题量:849 道)
2. 船用泵
基础知识 (题量:57 道)
往复泵 (题量:179 道)
齿轮泵 (题量:271 道)
螺杆泵 (题量:337 道)
离心泵 (题量:613 道)
旋涡泵 (题量:659 道)
喷射泵 (题量:709 道)
3. 船舶辅助管系
管系的基本知识( 题量:5 道)
舱底水系统( 题量:5 道)
压载水系统( 题量:4 道)
消防系统( 题量:5 道)
日用海、淡水系统( 题量:4 道)
通风系统 (题量:15 道)
4.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理论基础 (题量:36 道)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和控制 (题量:78 道)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管理 (题量:120 道)
5. 船舶制冷装置
理论知识 (题量:73 道)
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设备 (题量:175 道)
6.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理论知识 (题量:43 道)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的主要设备 (题量:76 道)
船舶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 (题量:105 道)
空调装置的使用管理和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题量:10 道)
7. 船舶液压设备
液压元件 (题量:311 道)
液压舵机系统 (题量:423 道)
甲板机械 (题量:590 道)
8. 造水机
船舶对淡水水量和含盐量的要求( 题量:2 道)
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 题量:10 道)
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 题量:3 道)
典型设备 (题量:33 道)
工况分析 (题量:70 道)
维护管理 (题量:91 道)
9. 船用锅炉
锅炉的性能参数和结构 (题量:77 道)
锅炉燃油系统 (题量:160 道)
锅炉汽、水系统及其管理 (题量:228 道)
锅炉的管理 (题量:323 道)
废气锅炉管理 (题量:332 道)
2.船舶管理8506
1. 船舶结构与适航性控制
船舶的发展与分类 (题量:62 道)
船舶强度和构造 (题量:256 道)
船舶适航性控制 (题量:421 道)
船舶抗沉性 (题量:456 道)
船舶摇荡性 (题量:477 道)
船舶操纵性 (题量:515 道)
2. 船舶防污染管理
防污染公约和法规 (题量:111 道)
船舶防污染技术与设备 (题量:215 道)
船舶防污染文书 (题量:277 道)
船舶污染事故及处理 (题量:300 道)
3. 船舶营运安全管理
我国海上交通管理法规 (题量:71 道)
船舶证书与船舶检验 (题量:227 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 题量:45 道)
4. 船舶安全应急处理
船舶搁浅、碰撞后的应急安全措施 (题量:26 道)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轮机部安全管理事项 (题量:69 道)
全船失电时的应急措施 (题量:92 道)
航行中舵机失灵时的应急措施 (题量:114 道)
弃船时的应急安全措施 (题量:132 道)
轮机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题量:250 道)
船舶应变部署 (题量:306 道)
机舱应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题量:333 道)
使用船内通信系统 (题量:361 道)
5. 船舶人员管理
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题量:22 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的有关规定( 题量:33 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的有关规定( 题量:51 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则》的有关规定( 题量:34 道)
其他我国船员管理的有关规定( 题量:24 道)
我国轮机部船员职责和行为准则 (题量:131 道)
6. 船舶维修管理
船机故障及船舶维修体系 (题量:210 道)
船机维修过程 (题量:335 道)
船机零件的修复工艺 (题量:631 道)
船机零件的缺陷检验 (题量:662 道)
修船管理 (题量:824 道)
7. 船舶油类、物料及备件管理
船舶油料种类及特点 (题量:71 道)
燃油管理( 题量:96 道)
备件管理( 题量:21 道)
8. 机舱资源管理
概述( 题量:11 道)
管理的基本职能( 题量:18 道)
管理的领导职能( 题量:25 道)
轮机部团队( 题量:10 道)
通信( 题量:35 道)
人为失误与预防( 题量:43 道)
3.船舶电气与自动化8403
1. 船舶电子、电气基础( 题量:582 道)
2. 船舶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 题量:565 道)
3. 船舶发电机和配电系统( 题量:801 道)
4. 船舶电气、电子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题量:280 道)
5. 船舶反馈控制系统基础( 题量:795 道)
6. 船舶计算机及船舶网络基础( 题量:291 道)
7. 船舶机舱辅助控制系统( 题量:201 道)
8. 船舶蒸汽锅炉的自动控制( 题量:161 道)
9. 船舶机舱监测与报警系统( 题量:201 道)
10. 船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题量:82 道)
4.主推进动力装置8203
1. 基础理论知识
理论力学 (题量:32 道)
材料力学 (题量:109 道)
机构与机械传动 (题量:414 道)
金属材料及其工艺 (题量:794 道)
船机零件的摩擦与磨损 (题量:1014 道)
船机零件的腐蚀及其防护 (题量:1256 道)
船机零件的疲劳破坏 (题量:1394 道)
2. 船舶柴油机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题量:139 道)
柴油机主要部件及检修 (题量:916 道)
燃油的喷射与燃烧 (题量:1210 道)
柴油机的换气与增压 (题量:1388 道)
船舶动力系统 (题量:1524 道)
柴油机的调速装置 (题量:1625 道)
柴油机的启动、换向和操纵 (题量:1698 道)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 (题量:1728 道)
柴油机的运行管理与应急处理 (题量:1826 道)
考试介绍列表
全国海船船员考试:海船船员的附则(解释说明)
全国海船船员考试:海船船员的法律责任
全国海船船员考试:海船船员的承认签证
全国海船船员考试:海船船员的适任考试
全国海船船员考试:适任证书的签发
全国海船船员考试:海船船员类别划分
全国海船船员考试:适任证书等级分为
轮机长、轮机员、值班机工、高级值班机工适任考试理论考试科目
考试指南列表
海船船员适任考试理论考试各科目及格分数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11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理论考试大纲(轮机部船员)
❻ 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现在从事制冷设备设计的工作需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啊请推荐几本入门书籍。谢
主要学好三大方面:1,电器类,这个是你的专业就不讲了,但是还是要学习一下内空调方面的控制系统容硬件、软件;2,制冷专业类《制冷原理与装置》郑贤德主编,《制冷压缩机》缪道平 吴业正编3,机械制造类,机械设计等。
❼ 常用的制冷剂有哪些它们的工作温度、工作压力怎样
R22 R134a R407C R717 等
http://..com/question/24225374.html
❽ 自动化专业考研(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向)都考哪些科目
考研的时候,具体考什么专业课,要根据各个高校的要求来,一般来说,各个高校在考研报名的时候会出一本手册,手册上有报考专业对应的考试课程。数学、英语、政治,全国统考,而专业课,则每个高校的要求不一样,是自己确定考试科目、内容的。所以,专业课一定要跟报考的学校联系起来。一般来说,内容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信号系统,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等。但是肯定得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科目了!
❾ 制冷设备是否正常运转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判断
为了防止货物的畅销以致于形成经济损失,越来越多的商家用上了重庆制冷设备,来贮藏多余的货物或者反时节销售。很多时候,重庆制冷设备不能正常运转也会给制冷工程商们带来很多烦恼。
很多人说不能正确的判断重庆制冷设备能否正常运转,下面以冷库设备为例,重庆川龙冷库设计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判断制冷设备正常运转的方法。
1、汽缸中应无杂声,只要吸气阀片正常规律的冷库起落声。
2、冷凝器冷却水应足够,水压0.12MPA以上,水温不能太高。
3、新系列产品,油泵压力表读数应比吸气压力高0.15-0.3MPA。
4、汽缸壁不应有足部发热和结霜状况,外表温差不大于15-20度,冷藏或低温系统,吸气管结霜普通可到吸气口;关于高温工况,吸气管应不结霜,普通结露为正常。
5、曲轴箱油温氟制冷机不超越70度,最低不低于10度。氟制冷机光滑油可有泡沫6、排气温度不能太高,R22产品不超越135度。太高接近国产冷冻油的闪点(160度)会对设备不利。
7、冷凝压力不易太高,R22水冷不超越1.37MPA,冷凝压冷库施工力上下受水源、冷凝方式及制冷剂影响而变化。
8、曲轴箱油面不低于视油镜程度中心线的1/2。
9、氟油别离器自动回油管时冷时热为正常,液管冷库过滤器前后不应有明显温差,更不能结霜,否则为梗塞。汽缸盖应半边凉半边热,各接头不应渗油。
10、手摸卧式储液器和油别离器应上部热下部凉,冷热接壤处为液面或油面,平安阀或旁通阀按低压一端应发凉,否则上下压串气。
11、运转中蒸发压力与吸气压力应近似,排气压力、冷凝压力与储液器压力应相近。
12、冷却水进出应有温差,如无或温差极微,阐明热交流器有污垢,需清洗。
13、制冷机应密封,不得渗露制冷剂或光滑油,氟制冷机轴封不许有滴油。
14、制冷机轴封及轴承温度不超越70度。
15、收缩阀阀体结霜或结露平均,但进口处不能有浓重结霜。流体经过收缩阀时,只能听到沉闷的微小声。
16、系统各压力表指针应相对稳定,温度指示正确。
❿ 冷库制冷设备的自动控制装置有哪些功能
冷来库制冷设备的自动控制是冷库自运用新技术的具体体现,它通过遥测、遥控按程序进行操作,不但节省了冷库制冷设备的辅助维护费用,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食品加工的质量,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故障发生。
(1)制冷工艺参数的自动检测它利用继电器节流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浮球阀等进行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湿度等的自动检测。
(2)工艺流程的自动控制它利用高低压继电器、电磁阀、制冷压缩机、氨泵、冷风机、水泵等设备的停开,以及制冷系统中各回路的工艺自动化流程的程序进行自动控制。
(3)制冷装置的自动调节它利用液位、压力、温度、湿度和时间等控制元件,对库房的温度、湿度、容器中的液位、压力、流量和压缩机能量进行自动调节。
(4)自动保护控制即利用保护装置的故障显示安全报警和断电停机等功能,对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进行自动保护控制。目前,我国冷库的自动控制有继电器元件控制和逻辑元件控制两种。且逻辑元件控制部分正在逐步增加,以简化电控线路,提高自动化控制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