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K-2主战坦克的四大系统
主要武器及弹药XK2的主要武器是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一门Rhl20/L55型55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配套有尾仓式自动装弹机。据估计,该型号自动装弹机是引进法国技术研制的。装弹机弹舱内的待发弹药约15发,可快速选择弹种进行装填,战斗射速至少能达到12发/分。一旦装弹机出现故障,炮长人工操作排除故障,或者选择进行人工装填。由于车体和炮塔内部空间的改变,弹药在坦克内部存放的布局也跟着发生变化。而且因为减少了一名装填手,空间得到释放,主炮弹药基数增加到了40发,部分主炮弹药实现了隔舱化。
Rhl20/L55型滑膛炮具有膛压高、初速高、威力大的特点,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在使用合适的穿甲弹的情况下,譬如德国最新的DM63穿甲弹,该炮能在2000米距离外洞穿8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板。不过,如今韩国尚未能从德国引进这种新型穿甲弹,所以在早期引进DN23的技术基础上自行开发了一种新型120毫米钨芯穿甲弹,型号为K276。在K1A1上面进行测试时,该弹可击穿1000 米外700毫米均质钢装甲。另外,韩国的科研人员还为K1A1和XK2研制了一种多用途破甲弹,型号为K277。
韩国已经跟以色列达成协议,引进该国生产的炮射导弹。这是由以色列IAI公司研制的“LAHAT”(“拉哈特”)激光制导导弹。据IAI公司称,拉哈特激光制导导弹的稳定陀螺导引头,采用半主动激光寻的制导技术。它能为导弹提供引导以及灵活的作战模式、弹道编程和精确的运动目标拦截能力。导弹可以采用或高或低的飞行剖面,还可根据射程和气候条件编定不同的弹道,能摧毁8000米距离内的重型装甲目标或直升机目标,甚至具备俯冲攻击坦克顶装甲的能力。“拉哈特”精度非常高而且进行攻击的时候隐蔽性强,其引进必将极大地加强XK2主战坦克的远距离攻击能力。
XK2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为1挺炮长操纵的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车长操纵的12.7毫米K6高射机枪。高射机枪的枪架采用可升降式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不让其遮挡车长周视瞄准具的视野。 XK2主战坦克采用猎-歼式火控系统,是在美国休斯公司协助下研制的,由K1A1的火控系统改进而来。该系统保留了K1A1火控系统反应迅速的特点,能有效地对付多个目标。车长周视瞄准镜跟K1系列一样,采用韩国特许生产的SFIM公司的VS508-13双倍率稳定周视昼间瞄准镜的改进型。韩国的设计人员还特别为该瞄准镜配备了一具热成像仪,使车长具备全天候的观察搜索能力。车长可全天候通过该周视瞄准镜观察搜索并首先捕捉到目标,然后按动按钮,驱动炮塔和火炮,对准目标。此时,车长可将该目标交给炮长而去捕捉下一个目标,也可完成从捕捉到射击目标的全部工作。
XK2主战坦克的炮长主瞄准镜是一种双向稳定的双倍率昼/夜潜望式瞄准镜,它跟车长周视瞄准镜一样,也是K1A1主战坦克的改进型。该瞄准镜配有1个双向稳定、带有夜间观察用热像仪的双目镜。炮长的辅助瞄准镜继续沿用M939型辅助瞄准镜。
数字式弹道计算机也是在加拿大计算设备公司协助下进行改进,是K1A1所用的同类型号的改进型。炮塔后部安装有与K1A1相同的横风传感器。XK2的炮控系统采用全电式火炮俯仰和炮塔旋转驱动系统。由于有优良的火控系统和双向稳定系统,行进间射击精度较高。
XK2主战坦克的驾驶员跟K1A1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一样,配有一个昼用潜望镜。同样,在夜间驾驶时,XK2主战坦克的驾驶员也使用AN/VAS-3型被动式热成像仪。
K-2采用的主炮为德国莱茵金属集团生产的Rhl20-L55型120毫米口径滑腔炮。弹药包括普通高爆弹、自行研制的钨合金脱壳穿甲弹以及智能攻顶弹药。该坦克还装备韩国自研的一种称为“自锐”的120毫米新型钨芯穿甲弹,可在2000米外“同时穿透并排的两辆日本90式坦克”。K2坦克重约 55吨,性能远远胜于日本、朝鲜及中国的任何坦克装备。 XK2主战坦克没有继续采用K1系列的MB873系列4冲程8缸水冷柴油发动机,而是换用德国MTU公司的MB883型4冲程8缸水冷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103千瓦。发动机功率的提高,使XK2的单位功率和公路行驶速度高于K1A1坦克,达到70公里/时。由于发动机油耗降低,XK2的最大行程估计要高于K1系列。另外,MB883系列发动机的体积较MB837系列小,估计能在动力室节省出不少空间给油箱。如果这样,XK2的最大行程会更高。 XK2主战坦克继续沿用德国ZF公司的LSG3000型全自动传动装置。这种全自动传动装置的液力变矩器在所有排档均可机械闭锁。该装置设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由微机控制自动换档。行车制动器包括液力制动器和多片式机械制动器,后者安装在传动装置外面,停车制动器独立于行车制动器。转向机构采用液压机械复合转向装置,既具有机械转向部分较高的转向传动效率,也具备液压转向装置无级变化的转向半径的能力。
XK2主战坦克的行动装置依然采用K1系列的设计,每侧各有6个负重轮,主动轮在车体后部,诱导轮在车体前部,每侧有3个托带轮。不过悬挂系统改为全部采用液气式悬挂装置,均为外置式液气悬挂。XK2主战坦克保留了K1系列通过液气悬挂可使用坦克前后倾斜、通过调节车体俯仰角可以加大主炮的高低射界的能力。该能力使坦克的火炮俯角得到增大,符合朝鲜半岛多山的客观情况。此外,全液气式悬挂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车辆行驶性能,增强了XK2主战坦克的机动能力。 XK2主战坦克的车体和炮塔采用了钢装甲板和复合装甲,材料和结构与K1系列主战坦克的相同。虽然炮塔的外观已经明显作了修改,增加了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不过防护能力估计只能跟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看齐。但是,由于采用了比K1主战坦克外形更低矮的炮塔,中弹面积下降,生存能力有所增强。
炮塔正面两侧均装备带装甲保护的蜂窝式烟幕弹发射器,估计是引进法国的技术在韩国按许可证生产的。烟幕弹发射器、激光警告装置和炮塔周围的储物箱可起到间隔装甲的作用,间接增加了炮塔的防护能力。车体两侧装有装甲裙板,且后部裙板较高,使动力舱侧部受到保护。
由于复合装甲技术尚无法摆脱依赖美国的传统,所以XK2主战坦克防护能力提高的程度连韩国人自己也不放心,依然觉得不够安全。为了继续增强坦克的防护能力,韩国的设计人员为XK2主战坦克配备了主动防护系统。该系统属于硬杀伤系统,由探测系统和杀伤榴弹发射器组成。该系统跟德国AWISS系统十分相似,通过毫米波雷达探测和发现来袭的导弹和火箭弹,并自动控制霰弹发射器发射榴弹迎击。不过该系统如今还只是一个设想,其研制计划将在2010年正式展开,预计在2011年才有可能达到实用化阶段。 其他车载系统包括:车载信息系统、惯性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核生化探测系统和敌我识别系统。其中,惯性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敌我识别系统能够通过1555数据总线向车载信息系统传输本系统的数据信息,再通过车载系统向车长和驾驶员显示坦克的自身方位和其他信息。
作为亚洲地区新研制的一种主战坦克,XK2主战坦克在先进性方面是无需质疑的,无论火力、机动都可以说是地区内一流水平。与90式和T-90型主战坦克相比,技术水平要高不少,性能也全面超越这两型主战坦克。不过,由于XK2主战坦克上使用的技术更多是外购或者通过许可证在韩国国内生产的仿制品,所以还不能说韩国完全具备整车所有系统的研制能力。在防护上,XK2主战坦克存在不足;火力上,如果无法引进DM63就无法完全发挥L55火炮的威力。虽然通过引进技术可以降低风险和缩短研制时间,但是过分依赖引进技术往往会给自己的产品留下或多或少的缺陷。一旦某些系统因为一些人为原因就可能因为本国技术力量不足而不得不放弃。
2. 88C式有哪些外形特征
88C型主战坦克是在吸收了85IIM/85IIAP成熟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进而成的,为批量装备我军现役的准三代主战坦克。正式定型时被命名为96式主战坦克。
88C型坦克的外型尺寸与85IIM基本相同,战斗全重大约为41.5吨,坦克全长10.65米,宽3.3米,高2.3米,乘员三人。
该车采用传统的总体布局方式和全焊接常规炮塔结构,在车体左侧是驾驶室,驾驶室内装有驾驶操纵装置。昼夜观察装置、仪表检测、指示报警装置、潜渡方位仪和可调式驾驶椅等。
战斗室位于坦克的中部,前面与驾驶室相通,后部与动力室用隔板隔离。战斗室内装有武器系统、火控系统、通信系统,以及低压自动灭火抑爆系统。战斗室为两名乘员,车长位于炮塔右侧可作360度旋转的指挥塔下方,车长的舱门盖上安装有昼夜二合一观察镜。
炮长位于炮塔的左侧,其前方安装有昼夜瞄准和激光测距三合一的稳像式瞄准镜,用四连杆机构保证镜炮同步,可在计算机的协调下,使火炮随动于瞄准线。
在车长指挥塔和炮长舱口后部中央是弹底壳抛出窗。
动力室位于车体后部,室内安装有推进系统,主要部件有发动机、弹性联轴节、传动箱、主离合器、变速箱、行星转向机、制动器及侧传动装置等。
这些部件均布置于动力传动室的前部和下部,传动装置上面是动力装置的散热与冷却系统。室内还装有独立的自动灭火系统。
88C型主战坦克的火炮是一门48型口径125毫米滑膛炮,火炮俯仰角为负4度至12度,其身管上带有五段多层轻质合金结构的气隙式热护套和低压引射式炮膛抽烟装置。
在炮口上端装有射瞄基准装置,身管具备可由防盾口向前抽出的能力,这对战时抢修具有重要意义。该炮炮钢采用电渣重熔冶炼技术,身管采用液压自紧工艺制造,内膛表面经镀铬硬化处理后,大大提高了炮管的疲劳强度,磨损寿命和防腐蚀能力,战技性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
从外形看,该炮与俄式2A46M型火炮非常相似。其配备的弹种包括:次口径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尾翼破甲弹和多用途杀伤榴弹,其药筒均为半可燃式,采用分装式定角自动装填、分装式药筒和弹丸上下叠放于弹匣内,弹匣呈放射状平放在可相对炮塔吊篮底板转动的旋转弹舱的弹架上,弹药基数为41发。
早在多年前我国就设计定型了第一代125毫米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长径比为20:1,初速为1730米/秒。在2000米距离上足以击穿460毫米厚的均质装甲,穿甲能力与美军M1A1坦克所用M829AI型贫铀穿甲弹不相上下,优于俄式T-72坦克配备的BM-9型和BM-12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在火控系统上,88C型主战坦克采用的是ISFCS-Z12改进型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属指挥仪型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并同时具有稳像式火控和自动装表简易火控两种工作状态。
该系统包括:下反射镜稳定的昼夜观瞄、测距三合一瞄准镜(现采用YAG固体激光测距机,测距范围:二百至一万米,精度五至十米;后续生产型或改进型可能换装成上反射镜稳定的1.54微米喇曼频移激光测距机或能与热成像仪兼容的10.6微米远红外仪、气体激光测距机)、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炮耳轴倾斜传感器、目标角速度传感器、炮塔水平角速度传感器、横风传感器和火炮电液复合式双向稳定器及操作台等。
并没有允许射击门,先进的火控系统具备了车长超越炮长调炮和射击功能,使坦克无论在昼夜均具有行进间射击运动目标的能力,在2000米距离上对运动目标具有较高的命中率,坦克从搜索、发现、跟踪瞄准到击中目标的反应时间小于六秒。
88C型主战坦克的夜视器材采用的是第二代像增强式观瞄仪,由于热成像观瞄仪已投入批量生产,估计在后期装备部队的88C型主战坦克上,装备炮长热成像观瞄仪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
在防护性能上,科研人员对88C型坦克的防护重量比与坦克全重进行了优化设计,使该型坦克具有较高的防护能力。
88C的车体由国产新型轧质装甲铜板焊接而成,车体首上甲板采用新型复合装甲,车体两侧挂有八毫米厚可拆卸式多层夹布橡胶屏蔽裙板,能有效地防止破甲弹击穿车体侧装甲。
炮塔为模块式焊接结构,外型低矮,装甲倾斜角度合理,有较强的结构防护能力。在炮塔前半部火炮护盾的左右,各有两块可更换式复合装甲块,其固定方式与85ⅡM略有不同。
车体首上甲板和炮塔前部采用的是我国研制的新型间隙式复合装甲,其防护效能优于世界著名的英国“乔巴姆”装甲,该复合装甲的面板、背板为高抗弹性不等厚度的均质装甲钢板,夹层是由少量非金属材料和一层超高硬度装甲钢板组成。炮塔正面和顶部装甲厚度比铸钢结构的88A/B型主战坦克有较大的加强。
据估计,炮塔正面装甲防动能穿甲弹的能力大于600毫米,防破甲弹水平大于900毫米,在中国周边地区尚无一种坦克能够用常规弹药击穿88C的正面装甲。必要时还可在车首和炮塔上披挂附加装甲或安装FY系列反应装甲来进一步提高防护能力。
炮塔两侧栅栏前部各有六具84式76毫米电动烟幕弹发射器,配有多功能宽频谱干扰弹。另外,在88C型主战坦克的车体外表喷有防可见光、近红外、远红外及毫米波探测的宽频谱迷彩涂层,具有一定的低探测伪装功能。
国产型的88C型主战坦克在炮塔上还安装有JD-3型车载红外干扰机,可有效地干扰并压制敌方的红外半主动制导反坦克导弹,使88C型坦克具有光电对抗能力。
88C型主战坦克在火力、火控系统、夜战能力和防护性能上,要优于俄军T-72和T-80的早期型号,在机动性上与T-72大致相当,其总体性能在T-72之上,具有抗衡T-80U/90、M1A1、“豹”D等世界一流坦克的能力,并能在多种复杂战术背景下执行战斗任务。
基本实现了设计人员以赶超T-72为目标的设计思想。与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如M1A2/“豹”11AS/A6、勒克莱尔和日本90式相比,88C型主战坦克在火力、防护能力和环境适应性上毫不逊色,但在通信指挥系统、火控系统、动力传动装置、机部件可靠性、制造加工工艺水平和使用维修性上与上述先进车型尚有一定差距。
88C型主战坦克并不代表我国主战坦克的最高水平,它是低成本的,而效能极佳的一种主战坦克,适合大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即便是这种对我军来说并不太先进的88C坦克的技术水平对台湾来讲,也至少领先其十年。对台湾陆军的装甲部队来讲,88C将是其短期内无法抹去的一场恶梦。
3. 一什么舰艇
一艘舰艇
4. 轰炸机的弹舱里是怎样挂呢么多炸弹的有图片更好。
轰炸机弹仓分为:
“单筒式”弹仓
“转轮式”弹仓
“单筒式”为老式轰炸机弹仓。这种弹仓结构简单。载弹量较小,而且单次投弹量难以控制。
至于“转轮式”弹仓,其原理类似于左轮手枪。多枚导弹/炸弹被挂在在一个轮式的机器上
发射后转到下一个。 这种弹仓模式也是现在大部分主力轰炸机的弹仓模式
代表机型:B-2 B-1b TU-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