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型号的内燃机车有电阻制动
东风4DJ型客货运内燃机车,是我国第一种应用交流电传动技术的铁路干线内燃机车。传动装置应用西门子公司的IGBT功率元件的变流器、ITB2630型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和SIBAS32微机控制装置。机车设计轴重为23土3%t,机车的计算整备重量为138土3%t。机车的最大速度145km/h,持续速度为 19.9km/h。两台交直交传动的东风4DJ型样车的设计意图;是要验证交流传动的性能和优越性。因此,在设计结构上除传动系统使用交直交装置以外,所有其他装置都保持与东风4D型机车完全一致,以尽量避免由于传统结构设计改变而导致整台机车发生故障带来的不良影响。
2000年6月28日,首批2台东风4DJ型机车在大连厂落成。
机车的总体布置同东风4D型机车基本相同,即最前端为1司机室,依次为电气室、动力室、冷却室、辅助室和II司机室。两个司机室具有完全相同的布置。
·司机室基本保持东风4D型机车的原貌。前端设有左侧操纵的操纵台。操纵台上布置有司机控制器操纵手柄、制动操纵手柄、微机显示屏、监控装置显示器、轴温检测显示器及各种开关、按钮、仪表、电炉、双针速度表及机车牵引力表等。司机室内装备有机车信号显示器、司机座椅、吹风式电取暖器、空调装置、风扇、刮雨器、顶灯等。前窗采用电热玻璃,侧窗采用铝合金拉窗。司机室顶棚采用平顶式结构,内部进行装修处理。
·电气室申主要安装有电阻制动柜、主逆变器柜及起动变速箱,通过起动变速箱驱动起动发电机、为主逆变器辅助系统提供电源的辅助交流发电机及交流牵引电动机的通风机。在起动变速箱上部,装设有行车安全装置的控制柜及电气柜等。主逆变器柜由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制造。主逆变柜内包括两套独立的整流装置、逆变装置(采用IGBT大功率逆变元件)、微机控制装置、辅助冷却水系统。辅助冷却系统设有由异步交流电动机驱动的水泵及冷却风扇,并设有散热器。冷却通风采用外通风的方式,即从车体大盖两侧相应位置开设有专用风道,并设有滤清装置。为主逆变器柜辅助冷却水系统提供电源的辅助交流发电机,由西门子公司提供。该发电机为永磁式励磁,并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其水系统与主逆变器柜的辅助冷却水系统,通过软管串联在一起。电阻制动柜采用东风4D型机车的外形结构,内部结构重新设计。
·动力室的布置与东风4D型机车完全相同,装有16V2402JD型柴油机发电机组。其输出端通过万向轴驱动起动变速箱,自由端通过传动轴驱动静液压变速箱。在柴油机自由端装设有机车辅助系统的机油热交换器、机油滤清器、起动机油泵、燃油预热器、膨胀水箱及各种阀、管路等。柴油机两侧装有燃油泵电机组、辅助机油泵等。两侧墙上装有柴油机进气空气滤清装置、车体通风机及测量仪表等。主发电机带有无刷自励磁系统。
·冷却室的布置与东风4D型机车基本相同。上部设有冷却装置、冷却风扇、静液压马达、散热器及连接管路等;下部装设有静液压变速箱、静液压泵、静液压油箱、静液压油热交换器及空气压缩机、后转向架牵引电机通风机、预热系统电加热器等。
·辅助室装设一组辅助柴油机发电机组,作为机车的预热系统。上部装有风源净化装置及工具箱等。
·机车下部的布置与东风4D型机车完全相同。牵引电动机采用由西门子公司提供的交流电动机,并采用滚动轴承抱轴的安装方式。
(2)机车电传动
机车主传动采用交直交电传动系统。它主要由主发电机、主逆变装置及交流牵引电动机等组成。主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经主逆变器柜中的两组整流装置整流后,分别供给两组主逆变器。每组主逆变器由微机系统控制,经调频处理后供给一台转向架上的 3台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架控式)。主逆变器采用IGBT逆变元件。
主发电机型号为JF216,带有无刷自励磁系统,不设专用励磁机。
牵引电动机采用由西门子公司提供的 ITB2630型交流牵引电动机。
逆变器柜(包括整流装置、微机控制系统)及其辅助系统,全部由西门子公司设计并提供。
机车采用无级控制。其电控装置采用微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牵引控制、电阻制动控制、机车自负荷控制等功能。机车设有辅助发电电压控制及调速器步迸电机驱动电源控制的电控装置。
机车具有必要的柴油机及电气保护功能。微机显示屏具有各种工况有关参数及与机车运行状态有关的各种监控参数的显示功能。
机车还设有电阻制动装置。
2. 东风11型机车的设计特点
设计改进
在生产过程中,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也对东风11型机车进行了改进。早期的东风11型机车微机控制系统采用黑白显示屏,显示清晰度低,从1998年开始生产的东风11型机车开始采用大屏幕彩色液晶显示屏。东风11型机车原设计空气制动风源系统采用了2台供风量为1.6立方米/分钟的W-1.6/9型空气压缩机,但投入运营后发现提速客车的空气弹簧、塞拉门、集便器等车用设备大量使用压缩空气,使得空气压缩机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因而研制了供风量为2.4立方米/分钟的V-2.4/9型空气压缩机,从1999年开始使用。同时空气管路改用双管供风系统,一路供列车制动用风,另一路供客车设备用风,以确保列车制动用风的需要。由0367号机车起,改用标准化司机室。
由于中国铁路在2000年10月21日开展第三次大提速,兰新铁路特快旅客列车速度提升至最高140公里/小时。兰新铁路具有风沙大、高海拔、温差大、坡道大四大特点,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对配属乌鲁木齐铁路局、兰州铁路局的东风11型高原型机车作出了相应改进。机车安装完善的双侧进风空气滤清/滤沙装置,柴油机空气滤清器系统2级滤清改为4级滤清,进风口增设了一道防沙网。但由于这些措施增加了进气阻力,故每个增压器改从机车两侧同时进气以加大进气面积,增加空气流量满足柴油机对进气量的要求。另外又修改了柴油机微机控制软件的功率因数修正参数,以保护柴油机和涡轮增压器。由于兰新线长大坡道多,故加大了齿轮传动比,由76:29改至65:22,并加大了增压器的功率,机车最大起动牵引力从原来的245kN提高到277kN,提高了13.1%;持续牵引力从原来的160kN提高到181.5kN,提高了13.5%,但最高运行速度降至153公里/小时。 东风11型机车是大功率、准高速干线客运内燃机车。
机车装用标定功率为 3860kW 的 16V2802JA型柴油机、JF204C型同步主发电机及ZD106型牵引电动机,走行部采用高柔圆弹簧旁承、具有牵引电动机架悬式、双级六连杆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转向架。
机车装有微机控制系统、速度分级控制系统、带有自负荷功能的电阻制动装置、电空制动系统及轴温检测显示装置。
机车上部车体以5道间壁将其分隔为6室;第一司机室、电气室、动力室、冷却室、辅助室和第二司机室。
考虑到机车在广深线特定环境下运用的需要,按人·机工程学要求,在参照国际铁路 联盟有关标准规定和国外舒适型司机室设 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司机室内部设备的选型、 布局、装饰和色彩等进行了优化设计。
第一司机室和第二司机室的布置基本对称,仅仅是第二司机室增设有手制动装置。
操纵台上安置全部驾驶和信息控制设备。左侧为正司机操纵台,右侧为副司机操纵台。正司机侧布置有制动阀、控制手柄、换 向手柄、控制开关、按钮、仪表、故障显示板、 TVM300速度显示屏及微机显示屏等设备。副司机侧设有控制开关、TVM300速度显示屏及轴温检测控制仪等信息控制设备及生活用电炉,机车装用16V2802JA型柴油机。车体为桁架式承载结构,司机室头部为25°倾角的适度流线型结构。机车采用基于英特尔80C186微处理器的微机控制系统,具有恒功励磁控制、防空转防滑行控制、故障诊断显示功能,能使机车在任何工况时处于最佳状态下恒功率运行,并具有全功率自负荷试验功能的电阻制动系统,以及电空制动系统、TVM-300机车信号系统、移频机车信号及轴承温度检侧等新技术。 东风11型机车是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由16V280ZJA型柴油机直接驱动一台同步主发电机,型号为JF240C。主硅整流柜是由24只硅整流元件组成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柜两侧各安装3个整流桥臂,每一整流桥臂由4只整流元件并联。整流元件为风冷式ZP2000/28型。
主硅整流柜输出的直流电,分别经电空接触器,供给6台ZD106型直流牵引电动机。牵引电动机在主电路中采用全部并联电路形式。
牵引电动机在转向架上架悬式安装,顺置排列,有利于减轻机车在运行时的轴重转移和提高机车粘着重量的利用率。
由于采用了微机控制等新技术,使电气系统具有新的特性。
(1)采用微机控制系统,能在机车各种工况(牵引、电阻制动、自负荷)运行时,综合、分析、比较来自机车各系统的信号,并用来控制机车,使其尽可能按最佳状态运行。
(2)选用TVM300机车信号及旅客列车速度分级控制系统。当机车正常运行时,系统不参与控制。当司机失去警惕或错过控制时机时,列车速度分级控制系统参与控制,使机车卸载,同时采用紧急制动,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3)微机恒功励磁控制系统和防空转、防滑行控制系统,使柴油机能在工作范围内保证恒功运行。
(4)故障诊断显示装置,对机车各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控显示和进行保护及记录。
(5)自负荷试验功能,可在机车静止状态下对机车进行自检试验。
(6)采用轴温监测控制仪,对轴箱、空心轴、牵引电动机等的轴承温度自动进行检测,提高了机车运行的可靠性。 车体采用栅式承载式结构,为适应准高速运行的要求,在外形及结构上采取了如下措施:
(1)减少高速运行的空气阻力
·车体头部采用适度流线型的结构,司机室前端突出,前窗倾角增大,顶盖呈圆弧形。
·尽可能减少车体外露凸出部件,便车体外侧尽可能平滑。为此,将风喇叭安装于电阻制动顶盖两端,百叶窗安装在侧壁平面内,叶片上下开闭,车体顶盖电阻制动处的凸出部分采用圆滑过渡,以减小其迎风面积。
(2)减轻重量
·按东风。型机车静强度试验结果,对强度与刚度富裕部分进行调整设计,
·对非受力部位的构件,大量采用轻质材料。
·充分利用间壁结构,将主整流柜、微机控制柜、空气净化装置及更衣箱等部件吊挂在间壁上,以简化安装架,减轻机车重量。8·2·6机车辅助系统 (1)机车各有关部件的进出口及主要管道走向,在机车总体图中统筹安排,管道走向合理,线路短而直,以减少流动阻力小,简化布管工艺。
(2)油、水系统管道与部件设备间的连接,采用可挠球橡胶接头,以隔离振动和提高管路的互换性。
(3)静液压油的冷却由水冷改为风冷,减少低温水系统的冷却能力。
(4)预热系统的控制方案的改进,将原辅助供油箱供油改为机车燃油箱直接供油,选用具有51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水冷却系统中增设温度传感器,预热锅炉增设安全保护设施;使系统具有全自动控制和连续工作的能力。使机车冬季运用时,该预热系统可实现对柴油机的油、水进行预热和保温。
3. DF11G的详细照片和图纸
东风11型(DF11)内燃机车
一、简介
东风11型内燃机车,是为广深线开行时速160公里旅客列车而研制的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3040kW,最高运行速度为170km/h。1991年底完成试制后,先后通过了型式试验、研究性试验和15万km线路运用考核试验,最高试验速度为186km//h,牵引13辆客车,最高速度达162km/h。1994年12月22日厂深线正式开通,由东风11型内燃机车担当准高速旅客列车的牵引任务。自 1995年10月起,先后在沪宁、京秦、沈山、京沪等线牵引客运列车,进行提速试验。牵引 450t,最高运行速度为173.5km/h,达到预期效果。为1997年4月1日和1998年10月1日两次全路大提速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东风11型内燃机车的研制成功和大范围投人运用,是我国客运内燃机车技术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创了我国铁路客运向高速发展的新时期。1 j) b, X( o; P: W J7 ?0 j
二、设计特点
) ?- {, U6 T; b/ t
1、机车总体布置
东风11型机车是大功率、准高速干线客运内燃机车。
机车装用标定功率为 3860kW 的 16V2802JA型柴油机、JF204C型同步主发电机及ZD106型牵引电动机,走行部采用高柔圆弹簧旁承、具有牵引电动机架悬式、双级六连杆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转向架。# K) m- w; H( _' t
机车装有微机控制系统、速度分级控制系统、带有自负荷功能的电阻制动装置、电空制动系统及轴温检测显示装置。! y% B+ o( R7 D/ K: P
机车上部车体以5道间壁将其分隔为6室;第一司机室、电气室、动力室、冷却室、辅助室和第二司机室。
: P" e6 E) v* m" i- w- b: G! n
考虑到机车在广深线特定环境下运用的需要,按人�6�1机工程学要求,在参照国际铁路 联盟有关标准规定和国外"舒适型司机室"设 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司机室内部设备的选型、 布局、装饰和色彩等进行了优化设计。
+ P9 t* Y9 z0 c# c( R* z
第一司机室和第二司机室的布置基本对称,仅仅是第二司机室增设有手制动装置。( K* a# n$ _) u8 f# h" h
9 L1 \( ]0 z; ?+ J" b3 h' {1 f: `<br>操纵台上安置全部驾驶和信息控制设备。左侧为正司机操纵台,右侧为副司机操纵台。正司机侧布置有制动阀、控制手柄、换 向手柄、控制开关、按钮、仪表、故障显示板、 TVM300速度显示屏及微机显示屏等设备。副司机侧设有控制开关、TVM300速度显示屏及轴温检测控制仪等信息控制设备及生活用电炉。<br><br>2、机车动力装置<br><br>机车装用16V2802JA型柴油机。<br><br>3、机车电传动# M3 h' d" h8 I9 z# L: k! z% S5 a<br><br>东风11型机车是交直流电传动内燃机车。由16V280ZJA型柴油机直接驱动一台同步主发电机,型号为JF240C。主硅整流柜是由24只硅整流元件组成的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柜两侧各安装3个整流桥臂,每一整流桥臂由4只整流元件并联。整流元件为风冷式ZP2000/28型。 {. t7 B# X* ^) b5 E* |$ R<br><br>主硅整流柜输出的直流电,分别经电空接触器,供给6台ZD106型直流牵引电动机。牵引电动机在主电路中采用全部并联电路形式。<br><br>牵引电动机在转向架上架悬式安装,顺置排列,有利于减轻机车在运行时的轴重转移和提高机车粘着重量的利用率。) Z1 y$ n$ G$ X" }
0 m6 W7 z. O. i, V- d7 _
由于采用了微机控制等新技术,使电气系统具有新的特性。
$ V4 T" m: S; b- z7 u, D8 ~' r) s
(1)采用微机控制系统,能在机车各种工况(牵引、电阻制动、自负荷)运行时,综合、分析、比较来自机车各系统的信号,并用来控制机车,使其尽可能按最佳状态运行。
7 c2 ?3 y; p) Z x2 q' f
(2)选用TVM300机车信号及旅客列车速度分级控制系统。当机车正常运行时,系统不参与控制。当司机失去警惕或错过控制时机时,列车速度分级控制系统参与控制,使机车卸载,同时采用紧急制动,以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 R" r2 M2 N" {- E0 Y' }# x
(3)微机恒功励磁控制系统和防空转、防滑行控制系统,使柴油机能在工作范围内保证恒功运行。2 U- M( Q( }6 m3 m4 F1 j. F+ Y _
(4)故障诊断显示装置,对机车各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监控显示和进行保护及记录。- \/ r* z! d" L3 r
(5)自负荷试验功能,可在机车静止状态下对机车进行自检试验。
3 x% }" c X7 d
(6)采用轴温监测控制仪,对轴箱、空心轴、牵引电动机等的轴承温度自动进行检测,提高了机车运行的可靠性。$ W! ] [/ {6 e# B- |4 g<br><br>4、机车走行部4 P! @! V2 i; u<br><br>机车转向架由构架、轴箱、轮对、弹簧悬挂装置、牵引杆、架悬式牵引电动机、双级六连杆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和单元制动器基础制动装置等组成。<br>" j9 `# k* _2 B# V E<br>5、车体<br><br>车体采用栅式承载式结构,为适应准高速运行的要求,在外形及结构上采取了如下措施:<br>6 d1 d9 k) L7 I z) }% M- r
(1)减少高速运行的空气阻力
o; k, w5 r" i' b. O* e# ~
�6�1车体头部采用适度"流线型"的结构,司机室前端突出,前窗倾角增大,顶盖呈圆弧形。
�6�1尽可能减少车体外露凸出部件,便车体外侧尽可能平滑。为此,将风喇叭安装于电阻制动顶盖两端,百叶窗安装在侧壁平面内,叶片上下开闭,车体顶盖电阻制动处的凸出部分采用圆滑过渡,以减小其迎风面积。/ t7 H3 i @4 A7 u
2 M- y/ j' s' A# v- f6 r4 [
(2)减轻重量
$ ]$ G* ?/ C2 b! `( ^8 {
�6�1按东风。型机车静强度试验结果,对强度与刚度富裕部分进行调整设计,
9 k- V# K, F `+ j7 T6 J# A
�6�1对非受力部位的构件,大量采用轻质材料。
; q8 }, K3 @9 S* f
�6�1充分利用间壁结构,将主整流柜、微机控制柜、空气净化装置及更衣箱等部件吊挂在间壁上,以简化安装架,减轻机车重量。 8�6�12�6�16机车辅助系统
机车辅助系统的主要特点:
" n c7 B! N. t) C
(1)机车各有关部件的进出口及主要管道走向,在机车总体图中统筹安排,管道走向合理,线路短而直,以减少流动阻力小,简化布管工艺。
(2)油、水系统管道与部件设备间的连接,采用可挠球橡胶接头,以隔离振动和提高管路的互换性。) m) T2 o) h2 l- M; X( O/ q1 j
% U0 L4 w+ U6 G2 l
(3)静液压油的冷却由水冷改为风冷,减少低温水系统的冷却能力。
(4)预热系统的控制方案的改进,将原辅助供油箱供油改为机车燃油箱直接供油,选用具有51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水冷却系统中增设温度传感器,预热锅炉增设安全保护设施;使系统具有全自动控制和连续工作的能力。使机车冬季运用时,该预热系统可实现对柴油机的油、水进行预热和保温。
三、技术改迸
对机车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N. j) I7 ]3 I1 [
(1)加装了重联装置、双管供风、防寒装置等。并且将空气滤清器改为双侧迸风,加装了纸质滤清器的四级滤清结构;电阻制动装置进出口风口增设风动百叶窗;对侧百叶窗滤清加强了密封性等。采取了一系列防风砂措施。. f: [2 s, j4 B' D* L+ S% J
% P( A: ^7 g8 C" R5 b
(2)为适应长大坡道牵引的要求,可采用机车齿数比改为65/22的牵引齿轮。
r: Y6 p3 f5 }: @8 N1 T( u+ y- o
(3)将高、低压柜改为正压通风。
% T0 Y2 f* J/ y
(4)为适应旅客列车用风量的增加,机车改用Z台V-2.4/9型空气压缩机,替代原 V-1.6/9型空气压缩机。 |2 o% F0 f; G/ j$ f( @
(5)取消用于单机的二级紧急制动。
DF11型内燃机车基本数据:- z; `$ g! o3 W1 S
最大速度:170km/h% Q4 K5 E; i' Y7 Z; D1 n1 i
实验速度:183km/h3 F1 }) A2 }8 g
轴式: Co-Co
4. 求轴温报警器的操作要求
轴温报警器的操作要求如下:
1、在列车运行中,轴温报警器应保持开机状态,不得关闭。
2、听见报警信号应确认轴温、轴位,立即使用传呼法通知车辆乘务员到现场处理
3、在车辆乘务员没有到达现场以前,必须坚守岗位,按报警轴位监视运行情况,如发现明显燃轴,立即使用紧急制动阀迫使列车停在安全地带。
集中轴温报警器外观结构标准要符合要求:
1、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应结构合理,性能稳
定可靠,操作简便,安装方便。紧固件应
采用标准件
2、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各按键、开关性能良
好,数值显示正常
3、数字传感器元件采用 DS18B20 / DS8S20
及升级型号的温度传感器。各种传感器应
互相兼容
4、控制显示器、记录仪采用钢质外壳,钢板
厚度 1mm。外壳表面喷塑,颜色应与规定
的色卡一致
5、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外壳应光洁平整,不应有毛刺、气泡、裂纹、划痕、锈斑等缺陷;
6、温度传感器材料采用铜质,连接螺杆采用
M16 普通螺纹,导线连接端应采用镀银焊
片或筒式端子,传感器导线采用橡胶电缆
以上内容参考国家铁路局-集中轴温报警器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
5. 机车专业是干什么的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根据岗位的需求分二个专门化方向—电力机车方向、铁道车辆方向。(1)电力机车方向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具有电力机车检修、运用、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主干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PLC应用技术、铁道概论、电力机车车体和转向架的检修与维护、电力机车电机的检修与维护、电力机车电器的检修与维护、机车电力电子装置的检测与维护、电力机车制动系统的检修和维护、电力机车控制系统的检修与维护、电力机车运用与管理、机车安全规章等。获得的专业资格证书:电力机车钳工或机车电工。就业方向:主要面向铁路电力机车运用、检修部门,从事电力机车运用、检修以及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2)铁道车辆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熟悉铁道车辆制造、运用、检修生产管理体系,熟练掌握车辆检测、监控、维修知识,具有铁道车辆检修、运用、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在车辆工厂、车辆段等铁道车辆制造、检修、运用部门从事检车员、发电车乘务员、列车轴温检测员;车辆钳工、车辆电工、制动钳工、轮轴装修工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主干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PLC应用技术、铁道概论、铁道车辆机械检修
6. 电力机车轮对上的红外线轴温传感器是什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测运行列车车辆热轴防止其燃轴事故确保运输安全的铁路专用红外线轴温传感器。它主要由红外元件接收轴箱外壳表面辐射能量,使其光栅片温度始终保持低于轴箱表面温度。优点在于半导体致冷器件可带走光栅定片固定环的热量,降低其上的温度;采取隔热措施,仅对光栅定片固定环部分进行小范围局部致冷,以节省致冷能耗;以外壳为散热体,将致冷器件发出的热量传导给外壳,保证了致冷效果。
一种红外线轴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光栅定片固定环上装有一个半导体致冷器件,该半导体致冷器件上还装有“u”形散热片,在光栅定片固定环的前端装有光栅动片,红外元件与光栅定片固定环的后端相接,其间装有绝热套,前镜筒通过密封胶圈固定在面板上,红外元件固定在整体支架组合上,面板通过螺钉与外壳连接构成本传感器。
7. 机车行车安全装备包括那些
机车行车安全装备包括: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臵(简称监控装臵)、机车自动停车装臵(简称自停装臵)、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简称无线列调)以及与之配套的传感、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和连接设备等。
根据《铁路机车行车安全装备管理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3条
铁路机车行车安全装备是指装设于机车、动车以及自轮运转特种设备上,用于直接防止列车运行事故或辅助机车乘务员提高操纵列车运行安全能力的装备,主要包括: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臵(简称监控装臵)、机车自动停车装臵(简称自停装臵)、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简称无线列调)以及与之配套的传感、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和连接设备等。铁路机车行车安全装备是机车的组成部分。监控装臵同时是实现铁路机务行车安全科学管理的重要设备。
8. 铁路机车轴温高引发什么故障
切轴
9. DF4CK的机车介绍
机车总体长度21100mm,设双司机室,机车上部布置与东风4C型机车基本相同,即由五道隔墙将机车分为六室:Ⅰ司机室、电气室、动力室、冷却室、辅助室、Ⅱ端司机室。
该机车主要电气设备与东风4C型机车通用,其主发动机采用TQFR-3000E型同步牵引发电机,牵引电动机采用ZD106型直流电动机,整流柜采用了大功率元件新整流柜。为保证机车行车安全,安装了行车安全装置,安装了轴温检测装置对牵引电动机轴承、空心轴套、轴箱等处轴温进行监测。机车采用420Ah全密封免维护蓄电池,机车操纵台按人机工程原理设计,便于观察和操纵。机车设有重联电控装置,使机车能应用于干线准高速列车牵引。 机车燃油、预热系统与资阳机车有限公司生产东风4C型机车相同。冷却水系统采用了高温冷却技术,机车转向架为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先期开发研制的A1A轴式,牵引电机全悬挂轮对空心轴驱动转向架。一系悬挂采用独立轴箱拉杆定位圆弹簧加液压减震器,二系悬挂采用高柔度圆弹簧加橡胶垫串联结构,并装有垂向、横向、抗蛇行减震器。
使用环境条件:应符合GB3314-82《内燃机车通用技术条件》中有关环境条件的规定广铁三段的DF4CK参数,不同于DF4C(来自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在考虑与东风4C型内燃机车通用、可靠、方便的情况下,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开发了东风4CK型内燃机车。该车装用16V240ZJC型柴油机、采用了交—直流电力传动,机车标称功率2165kW,机车轴重21t,最大恒功速度160km/h,最大试验速度176km/h,通过最小曲线半径145m,采用单拉杆低位牵引、轮对空心轴全悬挂A1A轴式转向架,轴式A1A-A1A。
机车总体长度21100mm,设双司机室,机车上部布置与东风4C型机车基本相同,即由五道隔墙将机车分为六室:Ⅰ司机室、电气室、动力室、冷却室、辅助室、Ⅱ端司机室。
该机车主要电气设备与东风4C型机车通用,其主发动机采用TQFR-3000E型同步牵引发电机,牵引电动机采用ZD106型直流电动机,整流柜采用了大功率元件新整流柜。为保证机车行车安全,安装了行车安全装置,安装了轴温检测装置对牵引电动机轴承、空心轴套、轴箱等处轴温进行监测。机车采用420Ah全密封免维护蓄电池,机车操纵台按人机工程原理设计,便于观察和操纵。机车设有重联电控装置,使机车能应用于干线准高速列车牵引。
机车燃油、预热系统与资阳机车有限公司生产东风4C型机车相同。冷却水系统采用了高温冷却技术,机车转向架为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先期开发研制的A1A轴式,牵引电机全悬挂轮对空心轴驱动转向架。一系悬挂采用独立轴箱拉杆定位圆弹簧加液压减震器,二系悬挂采用高柔度圆弹簧加橡胶垫串联结构,并装有垂向、横向、抗蛇行减震器。
1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机车)毕业设计题目
基于PLC五层电梯控制系统
目录
前言 3
一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选择 4
1.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4
1.2 FX2N系列 4
1.3 输入输出点数 4
1.4 步序和容量计算 4
1.5 FX系列PLC输入特性表如(1.5.1) 5
1.6 输出形式 6
二 PLC及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6
2.1系统结构框图 7
2.2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优点 7
2.3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8
2.4 PLC的特点 8
三 电梯发展动态 9
3.1电梯的分类 9
3.2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 10
3.3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10
3.4电梯的发展动态 11
3.5电梯技术发展概况 11
四 系统硬件设计 12
4.1电梯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 12
4.2电梯操作方式 13
4.3输入/输出接线列表 13
4.4PLC外部接线图 14
4.5控制流程图 15
4.6电梯控制系统模拟 16
4.7梯形图程序 17
4.8工作过程 22
论文总结 28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摘要]:本文针对PLC及电梯教学的需要,介绍了由PLC控制的自我设计的十六层电梯模型的构成、设计要求、编程方法及程序等。对电梯模型采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描述,并通过实际教学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教学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电梯模型 PLC控制 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