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水土流失实验装置

水土流失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8-02 19:12:31

A. 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设计并进行了河水含沙量的研究.第一阶段是理论分析:分别以

(1)设含沙量为x,则体积为V的泥沙水中,沙的质量为xV,
沙的体积为

xV
ρ沙

水的体积为:V-
x
ρ沙
V,
水的质量为:ρV(1-
x
ρ沙
),
水与沙的总质量为:ρV(1-
x
ρ沙
)+xV,
泥沙水的密度:ρ泥水(1-
x
ρ沙
)+x=ρ+x-
ρ水
ρ沙
x=ρ+(1-
ρ水
ρ沙
)x,
设k=1-
ρ水
ρ沙
,则ρ泥水+kx,
泥沙水的密度随含沙量x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1.014?1)×103kg/m30.583=24kg/m3
答:(1)泥沙水的密度随含沙量x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2)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为24kg/m3

B.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实验

分析: 为了保持水土,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 观察实验得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是:植树种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解答即可.

C. 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被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反思和修改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
按照已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用实验结果推测自然界的情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洪水灾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注有关洪水带来的灾害,及人们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等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有植物生长的土、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分别扎大孔、小孔)、水、接水容器。
教师演示:有关水土流失、黄土高原、黄河水的图片或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制定了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看看,我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二、交流、讨论实验方案
1、小组交流展示实验方案。
2、全班讨论,评价、修改或完善实验方案。
3、思考: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
三、探索侵蚀的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明确实验方案和注意事项,教师特别要提醒注意实验中的公平性、操作的规范性;准备实验装置
2、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用容器接住“径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的现象。
3、小组交流:实验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4、全班交流汇报。
5、小结: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四、拓展延伸
1、刚才我们进行了探索侵蚀的实验,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河水”、“水土流失”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2、土地在被侵蚀的过程中地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出示“黄土高原”等相关图片和录象。
3、思考: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
学生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
事物都有双面性,侵蚀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一下,并找找有关资料。

D.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教案怎么写 实验怎么设计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案和实验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地泥土带走,是土地受到侵蚀;

2、在实验中发现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能够用文字、图画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3、能够对实验及过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4、能够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难点:在实验中发现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表

教学具准备:

地形实验箱、铁架台、雨水模拟器、水瓶、记录纸、面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科学课中的实验要求大家要学会观察,下面我们做个小实验,看谁的观察最仔细

2、出示面粉装置,用滴管在空中向面粉滴水。

3、师:你都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模仿的是大自然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雨水对土地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新授

(一)预测雨水对土地的影响

1、师:现在请大家观察,我们今天实验的土地是什么样?

2、学生观察回答

3、师:请大家预测一下,雨水对这样的地形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将你们的预测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并记录

(二)设计模拟实验验证推测,得出概念

1、师:怎样验证你们的推测?

2、学生讨论本组的验证方案。

3、师:今天我们做的是什么类型的实验?你们观察我们的实验材料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哪些因素?

4、学生观察回答。

5、师:出示实验要求:A、雨水降落的地点不要变;B、模拟土地的实验盒保持静止状态;C、雨量要均匀,模拟器中的水不要超过水线;D、小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实验结束讲记录整理完成。

6、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7、学生汇报

8、小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的力打散并溅起地表的土壤微粒,雨水在流动时携带走这些土壤微粒,这就是侵蚀。

9、师∶水有什么变化?

10、学生回答:

11、小结:雨水一部分被土地吸收,一部分在地表流动,叫径流。

(三)用概念验证,形成初步的观念

1、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雨水和径流会对地形造成影响,在自然界也确实发生着这种现象。出示黄土高原的图片。

2、师:你能不能分析一下这种地形形成的原因?

3、小结: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它不仅对生物的生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造就地表丰富形态的主要自然力,水是怎样创造出了其他地形,将在后面继续研究。

E. 科学高手们进!!!初一的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过程:
提出问题:地表植被对水土的流失多少的影响
建立假设:地表植被越多,水土流失量越少
设计实验方案:取两块泥土,一块长着草,另一块无植被,但体积,质量,含水量基本相同,取一个玻璃容器,从中间隔开,两边放上泥土,做成30度左右斜坡,在中间挖一条水沟,两边都要,然后取200毫升左右的水用一些仪器,均匀地进行浇灌,观察两边水沟的水土量.
得出结论:地表植被越多,水土流失量越少
意义:植被对保持水土有很大作用,我们应保护植被.
采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
与同学交流.
完成实验

F. 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的,设计实验探究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实验目的,不同条件,相同条件,实验步骤

门市网络设计实验探究造成水土流失的盐黄豆水睡完了是因为水中有大量泥沙,然后的话设计实验的话可以用力。往来锅里。

G. 水土流失的问题!

1植被覆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2大于。没有植被覆盖的地区水土流失比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严重
3植树造林,增加地表覆盖

H. 选择并设计影响土壤侵蚀因素的实验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或者叫潜在因素,人为因素则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气候:气候因素特别是季风气候与土壤侵蚀密切相关.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降雨量大而集中,多暴雨,因此加剧了土壤侵蚀.最主要而又直接的是降水,尤其是暴雨的引起水土流失最突出的气候因素.所谓暴雨是指短时间内强大的降水,一日降水量可超过50mm或1小时降水超过16mm的都叫做暴雨.一般说来,暴雨强度愈大,水土流失量愈多.
2.地形: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而坡度的大小、坡长、坡形等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其中坡度的影响最大,因为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主要因素.坡耕地植使土壤暴露于流水冲刷是土壤流失的推动因子.一般情况下,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大,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3.土壤: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因而土壤本身的透水性、抗蚀性和抗冲性等特性对土壤侵蚀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土壤的透水性与质地、结构、孔隙有关,一般地,质地沙、结构疏松的土壤易产生侵蚀.土壤抗蚀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它们的分散和悬浮的能力.若土壤颗粒间的胶结力很强,结构体相互不易分散,则土壤抗蚀性也较强.土壤的抗冲性是指土壤对抗流水和风蚀等机械破坏作用的能力.据研究,土壤膨胀系数愈大,崩解愈快,抗冲性就愈弱,如有根系缠绕,将土壤团结,可使抗冲性增强.
4.植被:植被破坏使土壤失去天然保护屏障,成为加速土壤侵蚀的先导因子.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试验结果,光板的泥沙年流失量为26902kg/公顷,桉林地为6210kg/公顷,而阔叶混交林地仅3kg/公顷.因此,保护植被,增加地表植物的覆盖,对防治土壤侵蚀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植被破坏(如滥垦、滥伐、滥牧)和坡耕地垦植(如陡坡开荒、顺坡耕作、过度放牧),或由于开矿、修路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等,都会加剧水土流失.

I. 什么是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水土保持(soilandwaterconservation)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工作。运用农、林、牧、水利等综合措施,如修筑梯田,实行等高耕作、带状种植,进行封山育林、植树种草,以及修筑谷坊、塘坝和开挖环山沟等,借以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面覆盖,防止土壤侵蚀,促进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对于发展山丘区和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减免下游河床淤积、削减洪峰、保障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保证交通运输、工矿建设、城镇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
水土保持是指防止山区、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工作。包括农、林、水利等方面的措施。
农业措施有:修梯田,培地埂,等高耕作,合理轮作、间作、套作、深耕,合理密植等。
林业措施有:封山育林,造林种草,按地形的不同部位营造护坡林、护沟林、护滩林、固沙林等。
水利措施有:修建塘坝,沿等高线开挖截流沟;进行沟壑治理、护岸固滩等。
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
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
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
指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J. 污水处理厂的实验室都有什么仪器,哪些是必须的具体的流程是什么

污水处理复厂一般采用制二级处理,其流程包括:
粗格栅—提升—细格栅—(粉碎)—沉砂—初次沉淀—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氧化沟等)—二次沉淀—(后曝气)—消毒—出水
当然现在有些处理厂还包括后续的深度处理和回用部分。
污水处理厂的实验室主要做国家排放标准里说的各项指标的实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pH、悬浮物SS、BOD5、COD
氨氮、总氮TN、总磷TP等。
对于污水处理厂,常规测样只监测进出水就可以了,只有在调试或者工艺有问题时才会监测各单元。
关于仪器,每种指标污染物都有自己的相关仪器(pH计、COD快速消解仪 、BOD5测试仪等),也可以采用简单的分析化学实验的方法测出,具体见国家环保总局编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对于污水处理厂用的一般比较简单的国产设备,高校会有更好的研究设备。
你说的水质分析应该就是标准中提到的各项污染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只是其中某一个方法而已,一般用于测定离子含量(金属等),污水处理厂不大可能有,很贵的。
关于具体的设备,你可以看看各个设备商的网站,都有具体介绍和使用手册的。

阅读全文

与水土流失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简易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浏览:803
分离轴承转速多少合适 浏览:119
健身器材有哪些用字打出来 浏览:745
衡水什么机械 浏览:639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装置 浏览:406
联合创科机械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浏览:579
机械表时钟调不成什么原因 浏览:638
设备平台和主楼为什么留下间隙 浏览:933
实验室制取氨气完整装置 浏览:570
导向装置设计说明书 浏览:243
定额中设备费取多少 浏览:323
扬州钢阀门厂 浏览:867
梧州市五金机电城 浏览:399
汽车制冷球喷什么 浏览:750
摩托车传动轴轴承多少钱 浏览:869
半自动磨边的调节功能装置有哪些 浏览:567
奶牛自动喂水装置 浏览:275
阀门lc是什么意思 浏览:950
下面实验装置哪个更省力 浏览:177
两相电机的轴承怎么拆 浏览: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