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个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时,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装置: (1)你认为这一实验要检验
(来1)根自据实验控制的变量条件可知酶的催化效果与温度有关. (2)唾液淀粉酶是人体内的生物催化剂,如其效果受温度影响,一定是在体温时催化效率最好. (3)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体温时催化效果最好,由于甲装置温度远低于37℃,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糊中的淀粉未被分解,淀粉遇碘变蓝. 故答案为:(1)温度; (2)甲; (3)由于甲装置温度远低于37℃,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糊中的淀粉未被分解,淀粉遇碘变蓝. |
『贰』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
(1)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但这两类植物又有重要区别,玉米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而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
(2)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小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幼苗所处的环境中缺乏二氧化碳,幼苗会因缺少原料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当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吗?要使这个问题更科学合理,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清水.
(4)实验过程中,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塑料罩内壁上形成小水珠.因此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叶是这种生理活动的主要器官.绿色植物的这种功能对于维持生物圈中水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5)玉米的胚乳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制造淀粉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长时间贮存的玉米营养价值会下降,主要进行了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所以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且还能释放出能量.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水+能量.
故答案为:(1)种子有果皮包被;
(2)澄清石灰水 黑暗
(3)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水
(4)蒸腾 叶 水
(5)二氧化碳和水 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叁』 (2014松江区模拟)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氧气
A、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因此②③都不可行,故专选项错误;
B、②用KMnO4固体加属热后制取氧气,因此不可行,故选项错误;
C、①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④④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D、③用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因此不可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肆』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各步骤中的填空:(1)小华
(1)小华将系于小纸板M两边中点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使纸板M在水平方版向上受到权两个力F1、F2的作用,在两个盘子里装有质量相同的砝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纸板处于平衡状态.当右边盘子里砝码的质量大于左边盘子里砝码的质量时,纸板将会向右加速运动;
(2)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4)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
小明实验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选择A.
故答案为:
(1)相等;相反;能;向右加速运动;
(2)转动;在同一直线上;
(3)A.
『伍』 1个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装置:(1)你认为这一实验要检验的是
(1)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条件可知酶的催化效果与温度有关.
(2)唾液淀粉回酶是人体内的生物催答化剂,如其效果受温度影响,一定是在体温时催化效率最好.
(3)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体温时催化效果最好,由于甲装置温度远低于37℃,唾液淀粉酶活性降低,淀粉糊中的淀粉未被分解,淀粉遇碘变蓝.
(4)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小肠中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故答案为:(1)温度;
(2)甲;
(3)唾液淀粉酶;
(4)麦芽糖;葡萄糖
『陆』 如图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1)将甲、乙两支试管放在37℃环境中保持
①该实验探究来的是唾源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唾液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甲试管与乙试管对照.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②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唾液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故列表入下:
操作步骤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入0.1%淀粉溶液
4毫升
4毫升
2
设置对照
2毫升唾液
2毫升蒸馏水
3
温度处理
37℃温水中水浴加热10分钟
4
滴加碘夜
1滴
1滴
5
观察结果
不变蓝
变蓝色
③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有可能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所以设计上述实验时,应确保甲、乙两支试管中的ph相同.但不必考虑ph大小的说法错误.因为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实验失败.
故答案为:①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②
操作步骤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入0.1%淀粉溶液
4毫升
4毫升
2
设置对照
2毫升唾液
2毫升蒸馏水
3
温度处理
37℃温水中水浴加热10分钟
4
滴加碘夜
1滴
1滴
5
观察结果
不变蓝
变蓝色
③不正确;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实验失败.
『柒』 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①用H2O2溶液与MnO2制取O2②用KMnO4固体制取O2③用金
①、用过氧化抄氢溶液与二氧化锰袭混合制取氧气时,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
②、用KMnO4固体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不能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③、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此装置的发生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而不能用此装置;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
故选:A.
『捌』 如图所示A、B、C、D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的实验装置.请仔细阅读后回答:(
(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顺序如图所示:因此这四个装置专的顺序是属B、D、C、A.
(2)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在实验中常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存在.实验现象是
1号试管中的液体变蓝,2号试管中的液体不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酶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活性最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酶的催化效率;唾液淀粉酶在体温下活性最强,因此水浴加热的温度应该是37℃.
(4)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除了唾液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要相同;因此在1号试管加上与2号试管同样多的清水的目的是控制单变量形成对照.
(5)1、2号试管的变量是唾液.
故答案为:(1)B、D、C、A
(2)碘液;淀粉遇碘变蓝色;1;
(3)37℃;
(4)控制单变量形成对照.
(5)唾液
『玖』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
①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v5=
x46 |
2T |
0.1101+0.0900 |
0.2 |
x9?11?x7?9 |
(2T)2 |
(0.0660+0.0460)?(0.106+0.0861) |
(2×0.1)2 |
『拾』 如图所示,分析实验:(1)该实验是观察______对______的消化作用.(2)若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
(1)分析题干中的抄图示可知,该实验以袭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从图示中可知,2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浆糊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将实验装置放在5℃的环境下,酶的活性受到影响,2号试管中的淀粉也没有被分解或分解不彻底,因此滴加碘液后两个试管中的液体都会变蓝色.
故答案为:(1)唾液;淀粉;(2)都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