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无纺布受压吸收性能测试仪有几种测试方法
你好,题主:关于无纺布受压吸收性能测试仪的测试方法有四种分别为:雨淋法、喷淋法、芯吸法、静水压法。
下面就是这四个方法的详细介绍:
1、雨淋法:
雨淋法是模拟大雨时,测试织物露在空气中的拒水性。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经过或未经过拒水整理的织物。在不同的速度水的冲击强度下,测量单层织物或复合织物的抗冲击渗水性。测试结果与织物中的纤维、纱线、织物结构的拒水性能有关。其原理就是将测试样品包住已称重的吸水纸,测试结束后再次称量吸水纸,两次重量差就是样品的透水量。要求吸水纸测试前后质量差不超过1g;若是质量差大于5g,说明织物抗水性很差。
实验中用雨淋测试仪测试,AATCC35-2006测试方法是将试样的后面放一个15.2cm×15.2cm的标准吸水纸,称重标准吸水纸,精确到0.1g。在垂直的刚性面上,将试样夹在试样夹持器上,试样放在喷淋的中间位置,距离喷嘴30.5cm,水平地将(27±1)℃的水流直接喷淋到试样上,持续5min。喷淋结束后,小心的取下吸水纸,迅速称重,精确至0.1g。计算吸水纸在5min喷淋时间内重量的增加,取其测试数据的平均值。若是大于5.0g,则报告为+5.0g或>5.0g。
2.喷淋法:
喷淋法是通过连续喷水或滴水到试样上,观察试样在一定时间后表面的水渍特征,与各种润湿程度的样照对比,来评定织物的防水性。喷淋法是模拟衣物在淋到细雨时被淋湿的程度。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经过防水处理的织物和未处理的织物,测得的防水结果与纤维、纱线、织物的处理以及织物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采用喷淋式拒水性能测试仪测定。在AATCC22—2005测试方法中,将测试样用直径为152.4mm的铁环固定样品,样品处于张紧状态,表面平整没有皱。将250mL蒸馏水从标准喷头以45°喷淋,在喷嘴下方150mm处的试样,喷淋时间25~30s。将带样品的铁环底部轻敲固体物一次,测试面与固体物相对,然后再将铁环旋转180°轻敲一次后,将喷淋的试样表面与标准图卡进行对照、评级,评价织物的拒水性。评价级别有5个等级,5级为最好,1级为最差。5级——测试的样品面上没有沾水滴;4级——测试的样品面上有轻微的湿点;3级——测试的样品面上有明显的雨淋点滴;2级——测试的样品面上有部分湿润;1级——测试的样品面全部湿了。
3.芯吸法:
芯吸法是目前最常用、最简单地直接测试织物的吸水性方法。通常将测试样剪成长条形,测试样品一端悬挂在铁架台上,另一端接触水面(或浸入水中一定高度),浸一定时间(t)后,测量水通过织物的毛细管和纤维孔隙所爬升的高度(h)。导水性好的织物,吸水性强,吸水速度(即芯吸速度)快,单位时间内爬升高度大,即导水高度高。若是在测试过程中,由于织物结构、纤维、纱线和颜色的关系,水的爬升过程不是很明显,肉眼不能很好观察,此时可以在水中加入一点着色剂。芯吸速度(v)在微观上取决于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液体分子的热平衡过程;在宏观上取决于孔隙的形态与方向。芯吸速度为水在单位时间内上升的高度值,即v(cm/s)=h/t。导水性的强弱关系着芯吸速度的大小。故可以用芯吸来测试织物的导水能力。
4.静水压法:
静水压法是指在一定的水压下织物的渗水能力,它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织物,包括那些经过防水整理的织物,一般可用织物耐静水压测试仪测定。
织物的防水性与纤维、纱线和织物结构的抗水能力有关,所测结果与水喷淋和雨淋到织物表面是不一样的。用静水压法测织物的防水性,有静压法和动压法。静压法是在织物的一侧施加静水压,测量在此静水压下的出水量、出水滴时间、在一定出水量时的静水压值。静水压值可以是水柱高,也可以是压强。实测中,采用测定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透水量(mL/cm2.h)。对于防水性织物,测量当试样另一面出现水滴所需的时间,或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另一面所出现的水珠数量。
以上是我为你讲述关于上海千实无纺布受压吸收性能测试仪的相关问题,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② 做实验室设备的哪家好天津永源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你说的这个还可以的,做实验室仪器设备公司 比较多,至于哪家好,好不好,谁更好的问题是见仁见智的。
建议你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般都是要把公司的资质、行业经验、外部资源、成功案例情况等综合来评估和考量。更重要的是需要从当前自己关心的方面去衡量。行业内的口碑,售后服务等都是考虑因素。
③ 化学实验室必备仪器
化学实验室的常用器材有:
试管、烧杯、蒸发皿、坩埚、酒精灯、漏斗、洗气瓶、干燥管、托盘天平、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玻璃棒、量气装置等。
④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是什么,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水器的材料一般都是食品级的,对人体没有危害,但是要是材料到达了饱和期,而你又没有及时更换,就会造成2次污染。
选择什么样的净水器,主要根据居住位置的水质,个人的饮水需求,及处理效果来决定。目前市面上的净水器种类繁多,下面就为您分析一下各种净水器的优缺点
1、 滤芯式净水器:
这种净水器采用的是滤芯结构,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搭配不同的滤芯,优点是价格比较便宜,过滤精度比较高(含有超滤芯的)。缺点是滤芯寿命比较短(例如PP棉的寿命在3-5个月,活性炭寿命在半年左右,超滤寿命1-2年),出水量小,只适合饮用。
2、 纯水机:
这种净水器采用的是RO反渗透技术,最早出现在航空事业中,是为了为航空员解决饮用水而研发的,优点是出水精度高(除了水分子,任何物质都过不去),缺点是净化后的水过于纯,缺少都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平均出一杯纯水,要产生3杯废水,同时必须用电。
3、 离子水机:
通过电解的方式,将水电解为酸碱两种水,碱性水用来饮用(因为人体人是酸性结构,经常饮用碱性水,可以调节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酸性水用来洗浴(或者用来杀菌消毒),同时通过电解,改变水的分子团(将水改变为6个分子团的小分子团)。这种水机最早是被用来做医疗器械,对于常见的皮肤病有一定的疗效。他的缺点是成本高(普通的大概在6千多),同时水的酸碱值也取决于电解版,需要用电。
4、 磁化水机:
优点:通过磁化,改变水的分子团,更利于人体吸收。缺点:有肠胃疾病的人慎用,因为磁化水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
5、 中央净水器:
将净水器安装在家里的总进水管上,使家里的所有用水都净化,优点是滤料寿命长(最短的也有5年),操作方便,同时带有反冲洗功能,可以延长滤料寿命。缺点是净化精度不是特别高,如果用来处理饮用水,效果不是特别好
根据上面的对比,最后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一款单一的净水器,可以处理家庭的所有用水(正常家庭应该有3种水,一种是原来的生活用水,用来洗车、拖地、洗抹布,一种是净化后的软化酸性水,用来洗浴,一种是高度净化的偏碱水,用来饮用),最科学的处理方法,是安装一套净水组合,一个全屋净水,用来将全屋的水都净化(包括洗浴水),然后再在全屋净水的基础上,在厨房安装一个厨房净水器(控制水中的微生物,达到直饮的标准)这样就比较科学了。同时建议您,如果有条件的话,将家里坐便水管与总水管分开单走,因为坐便用水没有净化的必要,如果净化,反而会影响净水器滤料的寿命(坐便用水占家庭用水的60%)
网络一下,酷影模式,你懂得
⑤ 我们实验室的制水机出两种水:RO和UP,UP接有0.22um滤膜,想问一下,这两种水对应GB/T6682-2008中的那种水
RO是反渗透的缩写,UP是超纯的缩写。一般单级RO的出水水质达不到GB/T6682-2008中三级水的指标,但双级RO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这要看您所选机型的配置。UP出水水质在18.2兆欧每厘米,超过GB/T6682-2008中一级水的指标(大于10兆欧每厘米)。
⑥ 纺织品防水性能测试仪有几种测试方法,它们的区别大吗
1.雨淋法:
雨淋法是模拟大雨时,测试织物露在空气中的拒水性。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经过或未经过拒水整理的织物。在不同的速度水的冲击强度下,测量单层织物或复合织物的抗冲击渗水性。测试结果与织物中的纤维、纱线、织物结构的拒水性能有关。其原理就是将测试样品包住已称重的吸水纸,测试结束后再次称量吸水纸,两次重量差就是样品的透水量。要求吸水纸测试前后质量差不超过1g;若是质量差大于5g,说明织物抗水性很差。
实验中用雨淋测试仪测试,AATCC35-2006测试方法是将试样的后面放一个15.2cm×15.2cm的标准吸水纸,称重标准吸水纸,精确到0.1g。在垂直的刚性面上,将试样夹在试样夹持器上,试样放在喷淋的中间位置,距离喷嘴30.5cm,水平地将(27±1)℃的水流直接喷淋到试样上,持续5min。喷淋结束后,小心的取下吸水纸,迅速称重,精确至0.1g。计算吸水纸在5min喷淋时间内重量的增加,取其测试数据的平均值。若是大于5.0g,则报告为+5.0g或>5.0g。
2.喷淋法:
喷淋法是通过连续喷水或滴水到试样上,观察试样在一定时间后表面的水渍特征,与各种润湿程度的样照对比,来评定织物的防水性。喷淋法是模拟衣物在淋到细雨时被淋湿的程度。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经过防水处理的织物和未处理的织物,测得的防水结果与纤维、纱线、织物的处理以及织物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采用喷淋式拒水性能测试仪测定。在AATCC22—2005测试方法中,将测试样用直径为152.4mm的铁环固定样品,样品处于张紧状态,表面平整没有皱。将250mL蒸馏水从标准喷头以45°喷淋,在喷嘴下方150mm处的试样,喷淋时间25~30s。将带样品的铁环底部轻敲固体物一次,测试面与固体物相对,然后再将铁环旋转180°轻敲一次后,将喷淋的试样表面与标准图卡进行对照、评级,评价织物的拒水性。评价级别有5个等级,5级为最好,1级为最差。5级——测试的样品面上没有沾水滴;4级——测试的样品面上有轻微的湿点;3级——测试的样品面上有明显的雨淋点滴;2级——测试的样品面上有部分湿润;1级——测试的样品面全部湿了。
3.芯吸法:
芯吸法是目前最常用、最简单地直接测试织物的吸水性方法。通常将测试样剪成长条形,测试样品一端悬挂在铁架台上,另一端接触水面(或浸入水中一定高度),浸一定时间(t)后,测量水通过织物的毛细管和纤维孔隙所爬升的高度(h)。导水性好的织物,吸水性强,吸水速度(即芯吸速度)快,单位时间内爬升高度大,即导水高度高。若是在测试过程中,由于织物结构、纤维、纱线和颜色的关系,水的爬升过程不是很明显,肉眼不能很好观察,此时可以在水中加入一点着色剂。芯吸速度(v)在微观上取决于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液体分子的热平衡过程;在宏观上取决于孔隙的形态与方向。芯吸速度为水在单位时间内上升的高度值,即v(cm/s)=h/t。导水性的强弱关系着芯吸速度的大小。故可以用芯吸来测试织物的导水能力。
4.静水压法:
静水压法是指在一定的水压下织物的渗水能力,它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织物,包括那些经过防水整理的织物,一般可用织物耐静水压测试仪测定。
织物的防水性与纤维、纱线和织物结构的抗水能力有关,所测结果与水喷淋和雨淋到织物表面是不一样的。用静水压法测织物的防水性,有静压法和动压法。静压法是在织物的一侧施加静水压,测量在此静水压下的出水量、出水滴时间、在一定出水量时的静水压值。静水压值可以是水柱高,也可以是压强。实测中,采用测定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透水量(mL/cm2.h)。对于防水性织物,测量当试样另一面出现水滴所需的时间,或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另一面所出现的水珠数量。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⑦ 实验室超纯水机的设备工艺
实验室超纯水机工艺流程
1、预处理-反渗透-水箱-阳床-阴床-混合床-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精制混床-精密过滤器-用水对象。
2、预处理-一级反渗透-加药机(PH调节)-中间水箱-第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0.2或0.5μm精密过滤器-用水对象
3、预处理-反渗透-中间水箱-水泵-EDI装置-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0.2或0.5μm精密过滤器-用水对象
4、预处理-反渗透-中间水箱-水泵-EDI装置-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精制混床-0.2或0.5μm精密过滤器-用水对象为满足用户需要,达到符合标准的水质,尽可能地减少各级的污染,在工艺设计上,取达国家自来水标准的水为源水,再设有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等预处理系统、RO反渗透主机系统、离子交换混床系统等。
⑧ 回流焊接时,什么器件可能发生芯吸缺陷
常见的缺陷有空焊、短路、氧化、锡膏熔点未达到没能完全融化。
缺陷及原因汇总:
桥接
桥接经常出现在引脚较密的IC上或间距较小的片状元件间,这种缺陷在我们的检验标准中属于重大不良,会严重影响产品的电气性能,所以必须要加以根除。
产生桥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焊膏过量或焊膏印刷后的错位、塌边。
焊膏过量
焊膏过量是由于不恰当的模板厚度及开孔尺寸造成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使用0.15mm厚度的模板。而开孔尺寸由最小引脚或片状元件间距决定。
印刷错位
在印刷引脚间距或片状元件间距小于0.65mm的印制板时,应采用光学定位,基准点设在印制板对角线处。若不采用光学定位,将会因为定位误差产生印刷错位,从而产生桥接。
焊膏塌边
造成焊膏塌边的现象有以下三种
印刷塌边
焊膏印刷时发生的塌边。这与焊膏特性,模板、印刷参数设定有很大关系:焊膏的粘度较低,保形性不好,印刷后容易塌边、桥接;模板孔壁若粗糙不平,印出的焊膏也容易发生塌边、桥接;过大的刮刀压力会对焊膏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力,焊膏外形被破坏,发生塌边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对策:选择粘度较高的焊膏;采用激光切割模板;降低刮刀压力。
2.贴装时的塌边
当贴片机在贴装SOP、QFP类集成电路时,其贴装压力要设定恰当。压力过大会使焊膏外形变化而发生塌边。
对策:调整贴装压力并设定包含元件本身厚度在内的贴装吸嘴的下降位置。
3.焊接加热时的塌边
在焊接加热时也会发生塌边。当印制板组件在快速升温时,焊膏中的溶剂成分就会挥发出来,如果挥发速度过快,会将焊料颗粒挤出焊区,形成加热时的塌边。
对策:设置适当的焊接温度曲线(温度、时间),并要防止传送带的机械振动。
焊锡球
焊锡球也是回流焊接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通常片状元件侧面或细间距引脚之间常常出现焊锡球。
焊锡球多由于焊接过程中加热的急速造成焊料的飞散所致。除了与前面提到的印刷错位、塌边有关外,还与焊膏粘度、焊膏氧化程度、焊料颗粒的粗细(粒度)、助焊剂活性等有关。
1.焊膏粘度
粘度效果较好的焊膏,其粘接力会抵消加热时排放溶剂的冲击力,可以阻止焊膏塌落。
2.焊膏氧化程度
焊膏接触空气后,焊料颗粒表面可能产生氧化,而实验证明焊锡球的发生率与焊膏氧化物的百分率咸正比。一般焊膏的氧化物应控制在0.03%左右,最大值不要超过0.15%。
3.焊料颗粒的粗细
焊料颗粒的均匀性不一致,若其中含有大量的20μm以下的粒子,这些粒子的相对面积较大,极易氧化,最易形成焊锡球。另外在溶剂挥发过程中,也极易将这些小粒子从焊盘上冲走,增加焊锡球产生的机会。一般要求25um以下粒子数不得超过焊料颗粒总数的5%。
4.焊膏吸湿
这种情况可分为两类:焊膏使用前从冰箱拿出后立即开盖致使水汽凝结;再流焊接前干燥不充分残留溶剂,焊膏在焊接加热时引起溶剂、水分的沸腾飞溅,将焊料颗粒溅射到印制板上形成焊锡球。根据这两种不同情况,我们可采取以下两种不同措施:
(1)焊膏从冰箱中取出,不应立即开盖,而应在室温下回温,待温度稳定后开盖使用。
(2)调整回流焊接温度曲线,使焊膏焊接前得到充分的预热。
5.助焊剂活性
当助焊剂活性较低时,也易产生焊锡球。免洗焊锡的活性一般比松香型和水溶型焊膏的活性稍低,在使用时应注意其焊锡球的生成情况。
6.网板开孔
合适的模板开孔形状及尺寸也会减少焊锡球的产生。一般地,模板开孔的尺寸应比相对应焊盘小10%,同时采用一些模板开孔设计。
7.印制板清洗
印制板印错后需清洗,若清洗不干净,印制板表面和过孔内就会有残余的焊膏,焊接时就会形成焊锡球。因此要加强操作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心,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加强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立碑
在表面贴装工艺的回流焊接过程中,贴片元件会产生因翘立而脱焊的缺陷,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立碑”现象(也有人称之为“曼哈顿”现象)。
“立碑”现象常发生在CHIP元件(如贴片电容和贴片电阻)的回流焊接过程中,元件体积越小越容易发生。特别是1005或更小钓0603贴片元件生产中,很难消除“立碑”现象。
“立碑”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元件两端焊盘上的焊膏在回流熔化时。
1.预热期
当预热温度设置较低、预热时间设置较短,元件两端焊膏不同时熔化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从而导致两端张力不平衡形成“立碑”,因此要正确设置预热期工艺参数。根据我们的经验,预热温度一般150+10℃,时间为60-90秒左右。
2.焊盘尺寸
设计片状电阻、电容焊盘时,应严格保持其全面的对称性,即焊盘图形的形状与尺寸应完全一致,以保证焊膏熔融时,作用于元件上焊点的合力为零,以利于形成理想的焊点。设计是制造过程的第一步,焊盘设计不当可能是元件竖立的主要原因。具体的焊盘设计标准可参阅IPC-782《表面贴装设计与焊盘布局标准入事实上,超过元件太多的焊盘可能允许元件在焊锡湿润过程中滑动,从而导致把元件拉出焊盘的一端。
对于小型片状元件,为元件的一端设计不同的焊盘尺寸,或者将焊盘的一端连接到地线板上,也可能导致元件竖立。不同焊盘尺寸的的使用可能造成不平衡的焊盘加热和锡膏流动时间。在回流期间,元件简直是飘浮在液体的焊锡上,当焊锡固化时达到其最终位置。焊盘上不同的湿润力可能造成附着力的缺乏和元件的旋转。在一些情况中,延长液化温度以上的时间可以减少元件竖立。
3.焊膏厚度
当焊膏厚度变小时,立碑现象就会大幅减小。这是由于:(1)焊膏较薄,焊膏熔化时的表面张力随之减小。(2)焊膏变薄,整个焊盘热容量减小,两个焊盘上焊膏同时熔化的概率大大增加。焊膏厚度是由模板厚度决定的,表2是使用o.1mm与0.2mm厚模板的立碑现象比较,采用的是1608元件。一般在使用1608以下元件时,采用0.15mm以下模板。
4.贴装偏移
一般情况下,贴装时产生的元件偏移,在回流过程中会由于焊膏熔化时的表面张力拉动元件而自动纠正,我们称之为“自适应”,但偏移严重,拉动反而会使元件立起产生“立碑”现象。这是因为:(1)与元件接触较多的焊锡端得到更多热容量,从而先熔化。(2)元件两端与焊膏的粘力不同。所以应调整好元件的贴片精度,避免产生较大的贴片偏差。
5.元件重量
较轻的元件“立碑”现象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不均衡的张力可以很容易地拉动元件。所以在选取元件时如有可能,应优先选择尺寸重量较大的元件。
关于这些焊接缺陷的解决措施很多,但往往相互制约。如提高预热温度可有效消除立碑,但却有可能因为加热速度变快而产生大量的焊锡球。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一个折衷方案。
⑨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研究成果
HT-7装置1995年投入运行,经过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装置运行的整体性能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13年来,物理实验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获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或独具特色的成果。
在中心等离子体密度大于2.2×1019/m3条件下,最高电子温度超过5 000万度;获得可重复大于60秒(最长达到63.95秒)、中心电子温度接近500万度、中心密度大于0.8×1019/m3的非感应全波驱动的高温等离子体;成功地实现了306秒的稳态等离子体放电,等离子体电流60kA,中心电子密度0.8×1019/m3,中心电子温度约1 000万度;2008年春季,HT-7超导托卡马克物理实验再次创下新纪录:连续重复实现了长达400秒的等离子体放电,电子温度1 200万度,中心密度0.5×1019/m3。这是目前国际同类装置中时间最长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同时,还在HT-7上开展了石墨限制器条件下的运行模式、等离子体物理特性和波加热、波驱动高参数等离子体物理特性以及高参数、长脉冲运行模式等世界核聚变前沿课题的研究,出色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和中科院重大课题研究任务。HT-7实验的成功使中国磁约束聚变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也使HT-7成为世界上(EAST建成之前的)第二个全面开放的、可进行高参数稳态条件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公共实验平台。
EAST在2007年1-2月的第二轮等离子体放电实验中,获得了稳定、可控具有大拉长比的偏滤器位形等离子体放电,最大等离子体电流达0.5MA,在0.2MA等离子体电流下最长放电达9秒,并成功完成了磁体、低温、总控和保护、等离子体控制等多项重要工程测试和物理实验。
2016年2月,中国EAST物理实验获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这也是截至2016年2月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中国在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方面继续走在国际前列。 发展目标:通过15年(2006-2020)的努力,使EAST成为我国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发展战略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源头,使我国核聚变能开发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消化、吸收、掌握聚变堆关键科学与技术,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储备技术,使得我国有能力独立设计和建设(或参与国际合作)聚变能示范堆。
HT-7装置是国际上正在运行的(EAST投入正式运行之前)第二大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配合EAST的科学目标开展高温等离子体的稳态运行技术和相关物理问题的研究,其稳态高参数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结果和工程技术发展对EAST最终科学目标的实现和国际聚变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直接意义。
EAST的科学研究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3-5年):长脉冲实验平台的建设;第二阶段(约5年):实现其科学目标,为ITER先进运行模式奠定基础;第三阶段(约5年):长脉冲近堆芯下的实验研究。
EAST将对国内外聚变同行全面开放,结合国内外聚变的科学、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展磁约束聚变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培养国内磁约束聚变人才,为中国聚变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⑩ 求实验室减压蒸馏装置图
实验室减压蒸馏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实验原理
1.减压蒸馏适用对象
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2、减压下的沸点
(1)通常液体的沸点是指其表面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
(2)液体沸腾时温度是与外界的压力相关的,即外界压力降低沸点也降低;
(3)利用外界压力和液体沸点之间的关系,将液体置于一可减压的装置中,随体系压力的减小,液体沸腾的温度即可降低,这种在较低压力下进行蒸馏的操作被称为减压蒸馏。
注意事项
1.真空油泵的好坏决定于其机械结构和真空泵油的质量,如果是蒸馏挥发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其蒸气被油吸收后,会增加油的蒸气压,影响泵的抽真空效果;如果是酸性的蒸气,还会腐蚀泵的机件;
另外,由于水蒸气凝结后会与油形成浓稠的乳浊液,破坏了油泵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真空油泵的使用中,应安装必要的保护装置。
2.测压计的作用是指示减压蒸馏系统内部的压力,通常采用水银测压计,一般可分为封闭式和开口式两种。使用时必须注意勿使水或脏物侵入测压计内。水银柱中也不得有小气泡存在。否则,将影响测定压力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