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明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小华
答:(1)如图1所示,实验时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难于操作,同时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对运动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比较困难.
(2)图2所示实验,木块用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墙上,拉动木板,让木板相对木块滑动,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拉力与滑动摩擦力作用而静止,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实验时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弹簧测力计静止,易于对弹簧测力计读数.
由以上分析可知:应该使用图2所示实验装置,因为图2所示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方便,易于对弹簧测力计读数.
㈡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上述的A~C三个实验装
(1)①B装置内发生抄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C装置内产生的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因此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B装置内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
②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 .
㈢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也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
(1)本题中要注意:不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形成液封.方法一必须夹上弹簧夹,还要加水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形成液封.方法二和方法三中要注意针筒或吸球造成的内外的压强差.第二个装置中也要注意内外压强差.加药品的先后顺序:先加CuO后滴加H2O2. 故答案为:方法一:在乳胶管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在试管内加入适量水,形成液封后,用针筒接在乳胶管上,当针筒外拉或内推时,若看到试管内有气泡或长颈漏斗下端出现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针筒进行如上操作.) 加药品的先后顺序:先加CuO后滴加H2O2. (2)因为1升水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因此防止氧气溶在水中. 故答案为:防止O2溶于水. (3)本实验的设计意图是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实验时间均以生成30mL气体为准. 故答案为:生成30mL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4)本题要抓住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即改变其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就可以设计有关的实验步骤. 故答案为:(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 | 把上述混合物,过滤所得固体晾干后称重 | 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 将所得固体重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依旧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 CuO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
.
㈣ 某科学小组的同学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其中在装置甲的烧杯中放有新鲜金鱼藻
(1)O2. (2)B。 (3)N2.
㈤ 小忻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 2 和验证CO 2 能与NaOH反应。 (1)装置B的作用是
(1)干燥二氧化碳(补充答案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分) (2) (3)AB 饱和碳酸氢专钠溶液 (4)溶液变为红色 (5)2NaOH + CO 2 = Na 2 CO 3 + H 2 O 烧E中导属管内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 (6)稀盐酸(补充答案 稀硫酸) 验证生成了碳酸钠
㈥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夹子夹住激光笔,桌面上放置两块平面镜...........
选B 感觉应该是道物理题。。。
㈦ 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如图2的冰的熔化图象.(1
(1)碎冰比较大的冰块受热更均匀,所以应选择碎冰实验; (2)由图象知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 故答案为:(1)碎冰;碎冰受热更均匀;(2)晶体;不变.
㈧ 某科技小组的同学将16克氧化铜和过量的炭粉均匀混合,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仪器
①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试管,b是酒精灯. ②装置a中,在高温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的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在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c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③解:设实验中最多能得到铜的质量为x 2CuO+C 高温 | .
㈨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以研究甲状腺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步骤1:将一定数量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从实验装置的图示及题干中的提示可知:甲装置水槽内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而乙装置水槽内放的是清水,由于探究的是甲状腺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故将B装置中的清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控制实验变量,做到惟一.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一般地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减少误差. (3)通过要实验可知,若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则甲装置中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较大. (4)动物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该装置是测定动物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氧气,而呼吸作用防除的CO 2 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广口瓶内气压下降. 故答案为:(1)将B装置中的清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 (2)控制变量,减少误差; (3)大于; (4)氧气. |
与小科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