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研究如下:(1)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电源A端是______极,试管D中的气体是______,
(1)电解水实验,观察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为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为氧气,两气体体积比为2:1,所以电源A端是正极,试管d中的气体是氢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 .
Ⅱ 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A、B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1)
(1)电解水实验的现象是“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小于1:2的原因有: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2)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3)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故答案为:(1)氧气; 1:2; 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2)增强水的导电性; (3)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Ⅲ 电解水实验装置图
某些工业对物质的纯度要求高。当然牺牲一点成本 水电解制氢氧因其产生的氢氧纯度高,而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Ⅳ 电解水实验中电解所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什么
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电源是 直流电 (填“交流电或直流电”)
Ⅳ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1)电源A是______极.(2)试管中气体气体d是______.(3)若
(1)与A电极相连来的试自管中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A是正极.故填:正. (2)d气体比c气体多,是氢气.故填:氢气. (3)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若收集到c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是44.8ml.故填:44.8. (4)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H 2 ↑+O 2 ↑. 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改变.故填: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5)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Ⅵ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b,请回答:(1)气体a为____
(来1)气体a的体积较多是氢气;故自填:氢气; (2)气体b的体积较少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检验气体b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故填:带火星的木条; (3)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填:增强水的导电性; (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通电 |
Ⅶ 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1)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电源是______
(1)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电源是直流电; (2)水通电生成无色气体氢气和氧气,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是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的2倍,所以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若a中的气体体积是20mL,则b中的气体体积是10mL;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号表达式2H2O 通电 | .
Ⅷ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正极为: ______ (填A或B).(2)与负极极相连
(1)B; (2)氢;2:1;1:8; (3)增强水导电性; (4)2H 2 O 2H 2 ↑+O 2 ↑; (5)①氢元素、氧元素;②分子;原子. |
Ⅸ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1)通电后a、b试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电源A为______极.
(1)通电后a、b试管内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多,电源A为正极.a与专b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2:1,故属填:a、b试管内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a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多;正;2:1; (2)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检验氧气使用的带火星的木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3)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从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原子不可以再分,故填:2H2O 通电 | .
Ⅹ 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1)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电源是____
(1)图甲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电源是直流电. 故填:直流电. (2)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则b中的气体是氧气,体积是10mL;检验氢气的操作是: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故填:氢气;10;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