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化学常考的实验装置

化学常考的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1-12-15 03:38:26

1.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写出实验室可用C装置制

(1)仪器①是分液漏斗;C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实验室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方程式是:2H 2 O 2
Mn O 2
.
2H 2 O+O 2 ↑,还可用此装置制取氢气,方程式是:Zn+H 2 SO 4 =ZnSO 4 +H 2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需加热,所以可用B或C装置制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3)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所以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A;
(4)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D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b端进;
(5)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用F装置吸收可防止水倒吸和增加吸收面积;
(6)B装置中添加液体使用了分液漏斗,分液漏斗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
(1)分液漏斗;2H 2 O 2
Mn O 2
.
2H 2 O+O 2 ↑或Zn+H 2 SO 4 =ZnSO 4 +H 2 ↑;(2)B或C;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3)A;(4)b;(5)可防止水倒吸和增加吸收面积;(6)可控制反应速率.

2. 以下是化学实验室里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请写出图中a、b的仪器名称:a &nb...

(1)长来颈漏斗 锥形瓶
(2)②③⑤自
(3)易于控制反应速度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复燃,则证明集满。
(5)B D

3. 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化学实验

(1)图中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
(2)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A装置内需要加热,操作容实验中既麻烦又浪费能源,而B在常温下反应就可以,故A装置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若采用B装置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水,方程式是:2H2O2

MnO2
.

4. 化学实验室的常用器材有哪些

化学实验室的常用器材有:

1、烧杯:烧杯是指一种常见的实验室玻璃器皿,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热玻璃制成。烧杯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有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烧杯广泛用作化学试剂的加热、溶解、混合、煮沸、熔融、蒸发浓缩、稀释及沉淀澄清等。

2、量筒: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外壁刻度都是以 mL为单位,1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

3、试管:试管,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用作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加热之前应该预热,不然试管容易爆裂。)使用。试管分普通试管、具支试管、离心试管等多种。普通试管的规格以外径(mm)×长度(mm)表示,如15×150、18×180、20×200等。

4、酒精灯: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由于其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烟雾,因此也可以通过对器械的灼烧达到灭菌的目的。又因酒精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对其他实验材料加热。它的加热温度达到400—1000℃以上。

5、滴定管:滴定管是指在滴定操作中盛装滴定剂溶液的量器。滴定管是一种细长、内径大小均匀而具有刻度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玻璃尖嘴,有25ml、50ml等不同的容积。

5. 右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套实验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是 ( 1 ) 。...

(1)铁架台(2)由蓝色变成白色(3)C (4) 底部
(5)H 2 +CuO 2KCl+3O 2 ↑(9)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复燃

6. 高中化学常考的实验装置的作用

一般高中化学常考的实验装置大多都是气体的干燥、除杂,以及避免内尾气的污染,还有就是防止容倒吸、有些生成的物质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等等,关键得看题意是怎么问的,你得根据题目,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来解答,一般高中化学考这些方面的知识就是为了提升你个人解决一些制备等相关的问题。遇到这种问题要有自信,调理要清晰,思路要正确,一般的高中化学题还是很容易解决的。
祝你学习越来越好!

7. 初中所有化学实验及其装置名称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 + CO2 === CaCO3↓+ H2O(复分解)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 === 2MgO(化合)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 水通电分解

2H2O === 2H2↑ + O2 ↑(分解)

现象:阴极、阳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4. 生石灰和水反应

CaO + H2O== Ca(OH)2(化合)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 === 2KCl + 3O2↑( 分解)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溶解、过滤、蒸发。

②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 K2MnO4 + MnO2+O2↑

相关知识点: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C + O2 === C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是发出白光;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S + O2 === S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 Fe3O4( 化合)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相关知识点:在做此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爆裂。

9.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 2P2O5(化合)

现象: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

相关知识点: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10.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 + O2 === 2H 2O(化合)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

C + 2CuO === 2Cu + CO2↑(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木炭;氧化剂:氧化铜

12.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 Cu + H2O (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复分解)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14.煅烧石灰石(或碳酸钙高温分解)

CaCO3 === CaO + CO2↑(分解)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2 === 2CO2(化合)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一氧化碳;氧化剂:氧化铜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 CO2 + 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

H2+Cl2 === 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2SO4 === ZnSO4 +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 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CO2 + H2O=== 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碳酸。

22.碳酸受热分解

H2CO3 === H2O + CO2↑

相关知识点: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H2O

现象:喷出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如果喷到火上就可以灭火。

24.金属和水的反应

①2K+ 2H2O ==== KOH + H2↑

② 3Fe + 4H2O ===Fe3O4 + 4H2↑

25.水于非金属的反应

C +H2O === CO+ H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

①SO3 +H2O == H2SO4

② Na2O +H2O==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 === NH3↑ + H2O + CO2↑(分解)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复分解)

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Fe + CuSO4 === FeSO4 + Cu(置换)

现象:铁丝表面有一层光亮的红色物质析出。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uSO4+ 2NaOH === Cu(OH)2↓+Na2SO4(复分解)蓝色絮状物

8.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A装置中铁丝燃烧的现象为______,

(1)A装置中铁丝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放出大量热.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底炸裂.
(2)由通电分解水的B装置可知,①针管收集的是电源的正极生成的气体,为氧气.
(3)C装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由此可知CO 2 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利用D装置进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刚开始加热时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气泡,是由于试管中空气受热热膨胀排出,所以石灰水未变混浊.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黑色粉末中逐渐出现红色物质,原因是: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C
高温
.
2Cu+CO 2 ↑.
故答为:(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放出大量热,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底炸裂;
(2)①;
(3)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里的空气,不是生成的二氧化碳,2CuO+C
高温
.
2Cu+CO 2 ↑.

9.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资料:①为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反应物体的量)(1)

(1)该发生装置适合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棉花,因此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10. 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若制取的

(1)图中①是试管;②是酒精灯.
故答案为:试管;酒精灯.
(2)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CDE.
(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如同制取二氧化碳;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应密闭收集.
故答为:B;E.

与化学常考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液碱罐阀门用什么比较好 浏览:993
东莞八达路螺丝五金市场 浏览:341
工程小区供水设备哪个好 浏览:288
大型机械设备怎么跑订单 浏览:575
数控斜车机床都有什么系统 浏览:910
酷派大神f2工具箱 浏览:157
孔雀牌全自动机械表是什么机心 浏览:951
电气阀门定位器原理 浏览:814
雷电防护装置安全检测协议样本 浏览:655
新豪五金制品 浏览:557
仪器有哪些名称 浏览:968
高级工热工自动装置检修 浏览:815
辽宁节能烘干设备哪里有 浏览:30
机械课程设计做什么产品好卖 浏览:520
音叉是一种什么仪器用来测试乐器和测试什么 浏览:634
两个设备共用一个串口如何连接 浏览:578
机械硬盘耗电多少a 浏览:771
机械表怎么校对时间都慢五分钟 浏览:898
图示是一个用来研究静电除尘的实验装置 浏览:185
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PPT 浏览:678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