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和气体体积或相同时间内放出气体所占的体积(或一定时间内右侧水面上升的高度);也可以指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2)干燥管;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干燥管,看是否复燃
(3)证明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4)分别取加入双氧水前后的氧化铜,进行与H
2 (或CO、C等还原剂)的反应或与酸溶液的反应的性质实验比较
(5)使塞子上的凹槽对准瓶壁上小孔;左右两端液面相平;反应前后容器温度相同
⑹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也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
(1)本题中要注意:不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形成液封.方法一必须夹上弹簧夹,还要加水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形成液封.方法二和方法三中要注意针筒或吸球造成的内外的压强差.第二个装置中也要注意内外压强差.加药品的先后顺序:先加CuO后滴加H2O2.
故答案为:方法一:在乳胶管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在试管内加入适量水,形成液封后,用针筒接在乳胶管上,当针筒外拉或内推时,若看到试管内有气泡或长颈漏斗下端出现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针筒进行如上操作.)
加药品的先后顺序:先加CuO后滴加H2O2.
(2)因为1升水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因此防止氧气溶在水中.
故答案为:防止O2溶于水.
(3)本实验的设计意图是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实验时间均以生成30mL气体为准.
故答案为:生成30mL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4)本题要抓住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即改变其它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就可以设计有关的实验步骤.
故答案为:(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 |
把上述混合物,过滤所得固体晾干后称重 | 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
将所得固体重新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观察是否依旧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 CuO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
.
⑺ 请用图中所示实验装置证明氧化铜能加快约7%的双氧水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即比较反应速
(1)此图表反映的是催化剂不同时其他因素相同时反应的快慢,因此应该通过回测量答反应的速度,验证结论,
故答案为:时间和气体体积或相同时间内放出气体所占的体积(或一定时间内右侧水面上升的高度);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2)从图中可看出B仪器为干燥管,检验氧气的存在一般采用带火星的木条,若复燃为氧气,故答案为:干燥管;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干燥管,看是否复燃;
(3)判断一种物质是催化剂,除能改变反应速度外,还要验证:一是质量不变,二是其化学性质不变,
故答案为:证明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4)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振荡,能完全溶解并且溶液变成蓝色,说明是氧化铜,
故答案为:分别取加入双氧水前后的氧化铜,进行与H2(或CO、C等还原剂)的反应或与酸溶液的反应的性质实验比较;
(5)内外压强相同时液体可以顺利滴下,所以采取的措施是使塞子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瓶壁上小孔;测量气体体积的时候,两侧的压强应该相同,且温度也应该相同,
故答案为:使塞子上的凹槽对准瓶壁上小孔或使塞子上的小孔对准瓶壁上小孔;左右两端液面相平;反应前后容器温度相同.
⑻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图中
(1)装置中反应流程是需要制备氧气和乙醇蒸气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乙醛,通入氢氧化铜中需要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所以需要加热的装置有:F是加热制氧气,A需要得到乙醇蒸气需要加热;B处乙醇的催化氧化需要加热;乙醛通入E氢氧化铜溶液需要加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故答案为:ABEF;
(2)B处的反应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催化剂 |
⑼ 化学实验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如图实验装置:请根据题意填空.(1)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
(1)B装置适用于常温下,固液反应制取氧气,故为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故填:2H2O2 MnO2 | .
⑽ 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带支管的试管改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
(1)苯与液来溴在铁催化下反应生成自溴苯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溴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用C来吸收吸收溴化氢中的溴和挥发的有机物蒸汽,防止对溴化氢的检验造成干扰, 故答案为:吸收溴化氢中的溴和挥发的有机物蒸汽; (3)B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密度比水大,该反应中有溴化氢生成,溴化氢溶于水得到氢溴酸,氢溴酸是酸性物质,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溴酸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溴化银,所以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是D管中变红,E管中出现浅黄色沉淀, 故答案为:③⑤;④;①; (4)装置D和E导管口在液面上方,能防止倒吸,倒置漏斗增大了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接触面积,有缓冲作用,能够防止倒吸,故答案为:DEF; (5)F用于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尾气吸收.
与多功能催化反应实验装置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新豪五金制品
发布:2025-10-03 22:51:51
浏览:557
仪器有哪些名称
发布:2025-10-03 22:49:46
浏览:96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