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
(1)根据匀变抄速直线运动公式得袭: a=
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保持F 1 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当F 1 >F 0 时,木板才产生加速度.随着继续向瓶中加水后,矿泉水瓶的质量不断增加, 矿泉水瓶的质量不能远小于木板的质量,那么水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差值越来越大.故选C. (3)A、不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A错误. B.缓慢向瓶中加水,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故B正确. C.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故C正确. D.并没有获得很大的加速度,可以获取多组实验数据以提高实验精度.故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1)
(2)C, (3)BC. |
B.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
(1)①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保持F1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内均值.容
②当F1>F0时,木板才产生加速度.随着继续向瓶中加水后,水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差值越来越大.故选C.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故选BC.
(2)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待测金属丝
②先将选择开关旋至直流电压10V,再将红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b、c、d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 0、E、E.
故答案为:(1)①保持F1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c
③bc
(2)①待测金属丝
②直流电压10V、红、0、E、E.
C.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氧化亚铜不是很稳定吧,在氧化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后,应该很快氧化亚内铜就会被容还原成铜了,也就是说更可能是三者共存而不是只有纯的氧化亚铜
所以大致的过程主要是氧化铜——氧化铜+氧化亚铜+铜——铜
细分一点的话,应该是氧化铜——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铜+氧化亚铜+铜——氧化亚铜+铜——铜,不过第二和第四种的过程应该比较短
当然,要是氧化铜的量极少,氧化亚铜还没来得及被还原,氧化铜就反应完了,也不是没可能,即反应过程是氧化铜——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亚铜——氧化亚铜+铜——铜,只是相对极端一点的情况,题目答案一般就不考虑了
D. (2013许昌二模)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中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请你分析这个
(1)氢氧化钠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来进行实验,应该选择氢氧化钠的专浓溶液来替属换氢氧化钠固体来进行实验;
(2)反应若放出热量,则会使烧瓶中的气体受热而膨胀,从而将红墨水向右推移,所以若观察到红墨水右移,则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故答案为:(1)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来代替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
(2)若观察到红墨水右移,则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E.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用于果酒和果醋发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细胞中产生酒精的场
(1)酵母菌进行无来氧呼吸产生酒精,自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其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
(2)果酒发酵时需要无氧环境,该装置弯管中的水可以阻止空气进入,创造了无氧环境,也可以将产生的CO2排出;
(3)用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进行果醋发酵时需要供氧,该装置在没有充气口及充气装置的情况下,将弯管中的水去除能够保证空气(氧气)进入,弯管也能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而造成污染.
故答案为:(1)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