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多工位自动夹紧装置的分析与设计

多工位自动夹紧装置的分析与设计

发布时间:2021-12-13 03:06:09

Ⅰ 用摇臂钻床怎样设计一个夹紧装置

做L型工装,一边压于摇臂钻床上(若下面垫两块支架,更方便铁屑清理),另一边打螺纹孔(上压板用)。压在摇臂钻上的一面要打一个大于20的通孔,方便打通时钻头通过及排屑。

Ⅱ 求多工位机械转位装置设计论文,有人有支援么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有的请密,万分感谢

工位机械转位装置设这个设计内容很关键的
看如何对待

Ⅲ 数控铣床自动夹紧装置设计

正如前面所说,需要设计成气动的或液压的,主要要看是用什么样工件的夹紧,如果要求切削抗力大的,需要液压夹具,如果切削抗力不大,气动夹具可以节约成本,也好做一些。
如果选用液压方式,千万不要以为有个液压泵就可以解决液压源的问题,准确地说要有一个液压单元才可以,液压单元包括泵、油箱、散热器、空气滤清器等,往往控制用的电磁阀也安装在液压单元上。
如果选用气动方式,相对来说就简单一些,只要接到工厂气源(一般是0.5~0.9Mpa)上就可以了。但千万不要忘记进气的地方要加除水过滤器和调压阀。

控制元件采用各种电磁阀,执行元件采用气缸/油缸来带动相应的卡压机构,如果必要的话,还需要使用行程开关或接近开关来反馈动作的执行结果。注意相应夹紧力的计算(通过额定压力,气缸/油缸的缸径等参数来计算)。至于电磁阀控制线路、阀的安装位置、布管布线等都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需要使用数控M代码来控制夹具的话,还需要对原来PLC中的梯形图进行修改,控制部分由PLC的输出点控制中间继电器,由中间继电器来带动电磁阀。这种情况下记住如果使用交流电磁阀的话,在阀的线圈上并联灭弧器,如果使用直流电磁阀的话,在阀的线圈上并联续流二极管。

呵呵,我做过几年数控加工中心的电气设计。

好好设计吧,祝你好运。

Ⅳ 如何自动控制数控车床卡盘夹紧

自动控制数控车床卡盘夹紧的方法:装个液压卡盘就可以了,M10是夹紧M11松开。回
数控车床、车削中答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 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CNC”是英文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的缩写。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主轴转数、进给量、背吃刀量等)以及辅助功能(换刀、主轴正转、反转、切削液开、关等),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如穿孔纸带、磁带、磁盘、磁泡存储器),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Ⅳ 在经典控制理论时期,分析和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分别基于什么样的原理和思想方法

看看网络的解释:

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系统运动的稳定性、时间域和频率域中系统的运动特性(见过渡过程、频率响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校正方法(见控制系统校正方法)。经典控制理论包括线性控制理论、采样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理论(见非线性系统理论)三个部分。早期,这种控制理论常被称为自动调节原理,随着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和以最优控制理论为特征的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在1960年前后),开始广为使用现在的名称。

控制理论的形成远比控制技术的应用要晚。古代,罗马人家里的水管系统中就已经应用按反馈原理构成的简单水位控制装置。中国北宋元初年(1086~1089)也已有了反馈调节装置──水运仪象台。但是直到1787年瓦特离心式调速器在蒸汽机转速控制上得到普遍应用,才开始出现研究控制理论的需要。

1868年,英国科学家J.C.麦克斯韦首先解释了瓦特速度控制系统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指出振荡现象的出现同由系统导出的一个代数方程根的分布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开辟了用数学方法研究控制系统中运动现象的途径。英国数学家E.J.劳思和德国数学家A.胡尔维茨推进了麦克斯韦的工作,分别在1875年和1895年独立地建立了直接根据代数方程的系数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准则(见代数稳定判据)。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H.奈奎斯特运用复变函数理论的方法建立了根据频率响应判断反馈系统稳定性的准则(见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这种方法比当时流行的基于微分方程的分析方法有更大的实用性,也更便于设计反馈控制系统。奈奎斯特的工作奠定了频率响应法的基础。随后,H.W.波德和N.B.尼科尔斯等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进一步将频率响应法加以发展,使之更为成熟,经典控制理论遂开始形成。

1948年,美国科学家W.R.埃文斯提出了名为根轨迹的分析方法,用于研究系统参数(如增益)对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运动特性的影响,并于1950年进一步应用于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构成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另一核心方法──根轨迹法。

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被推广用于研究采样控制系统和简单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标志着经典控制理论已经成熟。经典控制理论在理论上和应用上所获得的广泛成就,促使人们试图把这些原理推广到像生物控制机理、神经系统、经济及社会过程等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美国数学家N.维纳在1948年出版的《控制论》最为重要和影响最大。

经典控制理论在解决比较简单的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方面是很有效的,至今仍不失其实用价值。存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只适用于单变量系统,且仅限于研究定常系统。

以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为核心的控制理论。[1]频率响应理论对于分析,设计单变量系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工具。设计者只需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就能够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给出稳定裕量的信息,同时又能非常直观地表示出系统的主要参数,即开环增益与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关系。频率响应法圆满地解决了单变量系统的设计问题。1948年,伊万斯(W. R. Evans)提出了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根轨迹法。

Ⅵ 夹紧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确定夹紧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 准则有哪些

要求:
工作不移动
工作不变形
工作不振动
安全,省力,方便
自动化,复杂化足生产纲领一致
准则:
方向就是靶向,作用点就是靶点

Ⅶ 机械制造基础的一个题目,定位元件为序号几夹紧装置3为何如此设计序号1序号2分别叫什么

定位元件为序号5。

夹紧装置3是个开口的压板,

这样设计便于快速装夹。

序号1是钻套,

序号2是模板(钻模板)。

整体是最最简单的一个钻孔模。

Ⅷ 简述夹紧装置的设计原则

夹紧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确定夹紧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
准则有哪些
要求:工作不移动工作不变形工作不振动安全,省力,方便自动化,复杂化足生产纲领

Ⅸ 夹紧装置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比较各类的优缺点

1、楔块夹紧装置
楔块夹紧装置是最基本的夹紧装置形式之一,其他夹紧装置均是它的内变形。它主要用容于增大夹紧力或改变夹紧力方向。
2、螺旋夹紧装置
螺旋夹紧装置是从楔块夹紧装置转化而来的,相当于吧楔块绕在圆柱体上,转动螺旋时即可夹紧工作。
3、偏心夹紧装置
偏心夹紧装置也是由楔块夹紧装的一种变形。
4、定心夹紧结构
定心夹紧结构是一种利用定位夹紧元件等速移动或弹性变形来保证工件准确定心或对中的装置,使工件的定位和夹紧过程同时完成,而定位元件与夹紧元件合二为一。

阅读全文

与多工位自动夹紧装置的分析与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山市致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83
装置设计论文提纲 浏览:346
2019电动工具生意惨淡吗 浏览:586
厦门名诚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92
九号仪表盘电池怎么调百分比 浏览:735
荥阳的五金机电城 浏览:603
机械硬盘有系统如何安装方法 浏览:729
dnf机械召唤师怎么样 浏览:403
qq怎么省略设备锁 浏览:410
没没有器材怎么练 浏览:522
液碱罐阀门用什么比较好 浏览:993
东莞八达路螺丝五金市场 浏览:341
工程小区供水设备哪个好 浏览:288
大型机械设备怎么跑订单 浏览:575
数控斜车机床都有什么系统 浏览:910
酷派大神f2工具箱 浏览:157
孔雀牌全自动机械表是什么机心 浏览:951
电气阀门定位器原理 浏览:814
雷电防护装置安全检测协议样本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