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改革开放背景是什么
1、政治背景
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回顾了建国以前28年历史,对建国30年历史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作了基本估计和评价。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2、经济背景
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5]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重大命题: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见证过无数重要历史时刻。1982年9月1日,1545名正式代表和145名候补代表在这里齐聚一堂,参加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大会意义重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在神州大地吹起,中国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新政策逐步确定,新探索不断涌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蓬勃向前。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许多地方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甚至翻了一番或两番。希望的田野显现生机活力。
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正在推进。1979年6月25日,四川省宁江机床厂一则广告在人民日报刊发。随后,积压的机床成为畅销产品。
开放大潮涌动。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成为实行对外开放的伟大创举。
实践是孕育思想的土壤。在这个历史时刻,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怎样在中国继续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人们思考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二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邓小平同志致开幕词。热烈的掌声不时响彻会场。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的明确提出,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改革开放
B. 四川宁江机床厂在哪里刊登
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
成都宁江机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18日,公司前身是具有35年历史的国营宁江机床厂;公司地处国家级著名风景区--四川省都江堰市,专业从事精密机床和精密机械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具有很强的精密机床研究开发能力和丰富的精密制造经验。
70年代末,四川宁江机床厂实行产销直接见面试点以后,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了用户的信任,经营效果越来越好。
为了提高竞争能力,这个厂开展了质量‘信得过’活动,狠抓产品质量。1979年生产的自动高精度纵切机床,有一半以上达到了一级品标准。他们还根据用户需要,努力试制新产品。他们把10台高精度自动纵切机床,送到八个手表厂试用一年,好用就付钱,不好用就退回。
试用情况表明,这种纵切机床灵便、可靠、适用。后来八个手表厂都高高兴兴地把机床买了下来。宁江机床厂还十分注意交货期,1979年提前一个月完成任务,百分之百履行合同。
宁江机床厂的服务工作也做得很好。他们派人到用户去搞调试,帮助用户大修设备。在西安、天津、上海设立技术服务点,随叫、随到、随修。用户要的配件,厂里尽量保证满足需要。
宁江机床厂采取上述做法后,取得了用户的信任,订货越来越多。1980年时已经订购各种型号的机床2,300多台,按当时的生产能力,生产任务可排到1982年。1979年上缴利润达到550多万元,超过计划22%。1980年安排的计划,比前一年实际增长33%,其中出口机床比前一年增加31%。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
C. 四川江宁机床厂在什么地方刊登
《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广告。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1979年6月25日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起订货广告业务。该起广告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生产资料广告,在花费了5000多元的广告费以后,该机床厂一个月内就收到纵切自动车床700台订货单。
依据人民网官方网站2018年发布的消息显示,该机床厂在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右下方刊登出的广告内容是“本厂各种精密、高效单轴自动车床专供钟表、仪器仪表等,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
四川普什宁江机床厂刊登生产资料广告的背景信息:
1、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前身是国营宁江机床厂,1965年从南京内迁至都江堰,是新中国最早从事机床生产的国有企业之一。
2、在当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内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产需双方难以有效对接,机电产品按国家计划指标分配。
3、一方面,机床厂开工不足,不断减产;另一方面,手表、自行车等厂家却买不到机床等生产设备,无法扩大生产,产量难以提高。
4、面对窘境,1979年时任宁江机床厂领导班子经过集体讨论,萌发了在新闻媒体上打机床销售广告,寻求“以销定产、产需直接见面”的大胆想法。顶着犯错误的风险,宁江机床厂成了“吃螃蟹的人”。
5、打广告前,5年没涨过工资。打广告后,连涨5年工资。订单的到来,也让冷清的生产车间顿时热闹了起来。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很快就成了当时成都市少有的年利税超过千万元的企业。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一纸广告刮起生产资料改革“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