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机床零件加工课题简介怎么写

机床零件加工课题简介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5-09-05 10:25:00

⑴ ca6140车床后托架机械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

[原 文]
摘 要

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薯简巧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本课题研究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规程。首先通过对零件图的分析,了解工件的结构形式,明确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从而对工件各数键组成表面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再拟订较为合理的工艺规程,充分体现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统一。
机床夹具设计是工艺装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夹具除了夹紧、固定被加工零件外,还要求保证加工零件的位置精度、提高加工生产率。
本课题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深入生产实际,咐巧进行调查研究,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进行具体设计。

关键词 产品设计,后托架,加工工艺,夹具

ABSTRACT

He machine-finishing craft realizes the proct design, guaranteed the proct quality, saves the energy, reces the consumption the important method. After this topic studies the CA6140 lathe the bracket process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First through to the detail drawing analysis, understood the work piece the structural style,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concrete specification, thus to work piece each composition surface choice appropriate processing method. Again drafts the more reasonable technological process, fully manifests the quality, the proctivity and the efficient unification .
Engine bed jig design is in a craft equipment design important constituent, in the entire machine-finishing process, the jig except clamps, fixes is processed outside the components, but also requests guarantee processing components position precision, enhancement processing proctivity .
This topic in the middle of the design process, penetrates the proction reality, concts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bsorb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mulates the reasonable design proposal, is carrying on the concrete design .

Keywords shift the proct design,latter bracket ,processing craft,jig

外语文献翻译
原文:
3.4.1CAD HARDWARE
Computers
There are two major types of hardware used in a CAD system. Computer and input/output (I/O) devices. In the early days of CAD. Some commercial CAD systems used proprietary computers. Today, nearly all CAD software runs on a general-purpose computer.
Depending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CAD package, it may require a mainframe computer, a minicomputer, or simply a microcomputer. In general, the more functionalities a CAD system provides, the more powerful the computer needed. Three dimensional solid modelers require much more computing than do two-dimensional drafting systems; thus, they need more powerful computers. Systems that integrate engineering analysis or simulation packages generally are more computation-intensive. A powerful computer not only speeds up the response of a CAD system, but also can support multiple users without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译文:
3.4.1CAD硬件
计算机
两大主要类型的硬件使用于CAD系统,计算机和输入/输出设备。在CAD的早期,一些商业的CAD系统使用于专业计算机。如今,几乎全部的CAD软件都运用于普通用途的计算机。
根据CAD命令的复杂性,它可能需要一台大型计算机,一台迷你型计算机,或仅一台微型计算机,大体上,CAD系统提供更好的功能性,需要更有强的计算机。三维空间建模比二维线型建模需要更好的计算机;因而,他们需要更有力的计算机。那使成整体分析的系统或一般模拟命令是更多更强的计算。一台强的计算机不仅加速CAD系统的运行,而且也能支持多个使用者,并不降低使用性能。
几个其他的参数和关于计算机的成分,也不得不被考虑。
随机存取储藏器容量

[目 录]
摘 要 …………………………………………………………………………………………Ⅰ
ABSTRACT……………………………………………………………………………………Ⅱ

1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设计 3
1.1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3
1.2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材料、毛坯和热处理 3
1.2.1 毛坯材料及热处理 3
1.2.2 毛坯的结构确定 4
1.3 工艺过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4
1.3.1 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 4
1.3.2 加工阶段的划分 4
1.3.3 工序的合理组合 5
1.3.4 加工顺序的安排 5
1.4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5
1.4.1 CA6140车床后托架零件图分析 5
1.4.2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的路线 7
1.5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工序设计 12
1.5.1 工序基准的选择 12
1.5.2 工序尺寸的确定 12
1.5.3 加工余量的确定 14
1.5.4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15
1.5.5 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16
2 专用夹具设计 26
2.1 铣平面夹具设计 26
2.1.1 研究原始质料 26
2.1.2 定位基准的选择 26
2.1.3 切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 26
2.1.4 误差分析与计算 27
2.1.5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8
2.2 钻三杠孔夹具设计 28
2.2.1 研究原始质料 28
2.2.2 定位基准的选择 29
2.2.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9
2.2.4 误差分析与计算 30
2.2.5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1
2.3 钻底孔夹具设计 31
2.3.1 研究原始质料 31
2.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31
2.3.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31
2.3.4 误差分析与计算 32
2.3.5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3
结 论 34
参考文献 35
致 谢 36

[参考文献]
[1] 孟少龙.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2] 李洪.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3]《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 于骏一.典型零件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5] 王季琨、沈中伟、刘锡珍.机械制造工艺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6] 莫雨松、李硕根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中国计量出版社,1988
[7] 方昆凡.公差与配合技术手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8] 马贤智.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9] 上海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0]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农业机械学院、长春汽车厂工人大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1] 余光国、马俊、张兴发.机床夹具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12]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等.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13] 刘文剑、曹天河、赵维.夹具工程师手册[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4] 贵州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教研室.机床夹具结构图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
[15] 孙已德.机床夹具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16]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连接与紧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7] Machine Tool Metalworking John L.Feirer 1973. [18] Peter Dransfield,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ir Dynamics,Sprinyer-Verlag 1981.

可惜要付费……你看着办吧~

⑵ 套筒加工开题报告

套筒加工开题报告

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大学生们都开始做毕业设计了,而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那么优秀的开题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套筒加工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没模起来看看吧。

学生姓名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 2021年 2月 15 日

套筒的工艺分析与夹具设计

学生:吴新刚

指导老师:张明松

教学单位: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1 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探讨机械加工中一般性基础问题。课题涉及知识面较广,且设计要求较高,对学生的设计能力,特别是思考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课题研究内容包括机械工程学科的力学,材料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公差与互换性,机械制造工艺等知识,特别涉及机构的应用与创新是本课题的主要靓点。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锻炼。课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机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是一个挑战。课题为典型的机械设计类课题,涉及机械知识全面,与机械专业方向结合紧密。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1研究的目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腾飞,市场不断国际化全球化,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谋求发展,就要想方设法提高竞争力。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和开发时间,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降低研发成本,进行创新性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哗旅。

在现代企业的机械生产中,如何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机械零件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技术经济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套筒零件是机械产品中最常见的一种零件,其生产工艺比较特殊,改造后的套筒零件可达到较高的精度,同时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2.2研究的意义

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在机械加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零件工艺编制得合不合理,这直接关系到零件最终能否达到质量要求;夹具的设计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关系到能否提高其加工效率的问题。因此这两者在机械加工行业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零件的全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单位是工序,工序又由安装,工位,工步及走刀组成。

规定产品或零件制造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主要作用如下: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根据它来组织原料和毛坯的供应,进行机床调整,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调配劳动力,以及进行生产成本核算等。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也是组织生产,进行计划调度的依据,有了它就可以指定进度计划,实现优质高产和低消耗。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新建工厂的基本技术文件,根据它和生产纲领,才能确定所需机床的种类和数量,工厂的面积,机床的平面布置,各部门的安排。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是两个主要的工艺文件,对于检验工序还有检验工序卡片,自动,半自动机床完成的工序,还有机床调整卡片。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是说明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是每个工序制定时,用于直接指导生产,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和成批生产中的重要零件。

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必须正确安装工件,使其对机床切削成形运动和刀具占有正确位置,还必须对“定位”。为了不因受切削力、惯性力、重力等外力作用而破坏工件已定的正确位置,还必须对其施乱察凳加一定的夹紧力,这一过程称为“夹紧”。定位和夹紧全过程称为“安装”。在机床上用来完成工件安装任务的重要工艺装备,就是各类夹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床夹具”。

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且有专业厂生产。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因此,专用夹具的设计是一项重要生产准备工作,每一个从事机械加工工艺的工装设计人员,都应掌握有关夹具设计的基础知识。

套筒零件是一种常用零件,研究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生产技术,可以改进套筒零件的生产方法,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零件精度,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能,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过程中,其装夹方式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

1)套筒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套筒零件在产品中通常起支撑或导向作用,由于功用不同,在结构和尺寸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在结构上仍有共同的特点:零件的主要表面为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内外旋转表面,零件壁的厚度薄且受力容易变形。其主要技术要求为:外圆表面直径精度,通常取IT7~8;内孔直径精度,通常取IT7;内外圆的同轴度;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及表面粗糙度等。

2)生产加工现状

由于套筒零件壁薄,受到径向力容易变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常采用以下两种装夹方式:

(1)用外圆定位装夹;

(2)用已加工内孔定位。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均匀径向力夹紧或轴向力夹紧的方式。常用的'夹具有软爪,心轴,弹簧夹头,液性塑料夹具等。这些夹具都是根据不同的套筒零件专门设计出来的专用夹具,一旦零件结构,尺寸改变或者停产,这些夹具将成为报废品,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这对企业来说是要尽量避免出现的。

套筒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

一般套筒零件在机械加工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内外圆的相互位置精度(即保证内,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和防止变形。

1)保证相互位置精度

要保证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通常可采用下列三种工艺方案:(1)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内外圆表面和端面。(2)全部加工分在几次安装中进行,先加工孔,然后以孔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表面。(3)全部建工分在几次安装中进行,先加工外圆,然后以外圆表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内孔。

2)防止变形的方法

薄壁套筒在加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夹紧力,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影响而引起变形,致使加工精度降低。需要热处理的薄壁套筒,如果热处理工序安排不当,也会造成不可校正的变形。防止薄壁套筒的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减小夹紧力对变形的影响;

(2)减小切削力对变形的影响;

(3)减小热变形引起的误差。

3.2未来发展趋势

4、加工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

1.采用模拟技术,优化工艺设计

成形、改性与加工是机械制造工艺的主要工序,是将原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加工成毛坯或零部件的过程。这些工艺过程特别是热加工过程是极其复杂的高温、动态、瞬时过程,其间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冶金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不能直接观察,间接测试也十分困难,因而多年来,热加工工艺设计只能凭“经验”。近年来,应用计算机技术及现代测试技术形成的热加工工艺模拟及优化设计技术风靡全球,成为热加工各个学科最为热门的研究热点和跨世纪的技术前沿。

应用模拟技术,可以虚拟显示材料热加工(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注塑等)的工艺过程,预测工艺结果(组织性能质量),并通过不同参数比较以优化工艺设计,确保大件一次制造成功;确保成批件一次试模成功。模拟技术同样已开始应用于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及装配过程,并已向拟实制造成形的方向发展,成为分散网络化制造、数字化制造及制造全球化的技术基础。

2.成形精度向近无余量方向发展毛坯和零件的成形是机械制造的第一道工序。金属毛坯和零件的成形一般有铸造、锻造、冲压、焊接和轧材下料五类方法。随着毛坯精密成形工艺的发展,零件成形的型成形的形状尺寸精度正从近净成形(Near Net Shape Forming)向净成形(Net Shape Forming)即近无余量成形方向发展。“毛坯”与“零件”的界限越来越小。有的毛坯成形后,已接近或达到零件的最终形状和尺寸,磨削后即可装配。主要方法有多种形式的精铸、精锻、精冲、冷温挤压、精密焊接及切割。如在汽车生产中,“接近零余量的敏捷及精密冲压系统”及“智能电阻焊系统”正在研究开发中。

3. 成形质量向近无“缺陷”方向发展毛坯和零件成形质量高低的一另一指标是缺陷的多少、大小和危害程度。由于热加工过程十分复杂,因素多变,所以很难避免缺陷的产生。近年来热加工界提出了“向近无“缺陷”方向发展”的目标,这个“缺陷”是指不致引起早期失效的临界缺陷概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采用先进工艺,净化熔融金属薄板,增大合金组织的致密度,为得到健全的铸件、锻件奠定基础;采用模拟技术,优化工艺设计,实现一次成形及试模成功;加强工艺过程监控及无损检测,及时发现超标零件;通过零件安全可靠性能研究及评估,确定临界缺陷量值等。

4.机械加工向超精密、超高速方向发展超精密加工技术目前已进入纳米加工时代,加工精度达0.025μm,表面粗糙度达0.0045μm。精切削加工技术由目前的红处波段向加工可见光波段或不可见紫外线和X射线波段趋近;超精加工机床向多功能模块化方向发展;超精加工材料由金属扩大到非金属。

5、夹具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卡盘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

(1)高精

随着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为了降低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对卡盘的制造精度要求更高。高精度卡盘的定位孔距精度高达±5μm,夹具支承面的垂直度达到0.01mm/300mm,平行度高达0.01mm/500mm。德国demmeler(戴美乐)公司制造的4m长、2m宽的孔系列组合焊接卡盘平台,其等高误差为±0.03mm;精密平口钳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在5μm以内;夹具重复安装的定位精度高达±5μm;卡盘的重复定位精度高达2~5μm[12]。机床卡盘的精度已提高到微米级,世界知名的卡盘制造公司都是精密机械制造企业。诚然,为了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经济性,卡盘有不同的型号,以及不同档次的精度标准供选择。

(2)高效

为了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双面、四面和多件装夹的夹具卡盘产品越来越多。

为了减少工件的安装时间,各种自动定心夹紧、精密平口钳、杠杆夹紧、凸轮夹紧、气动和液压夹紧等,快速夹紧功能部件不断地推陈出新。新型的电控永磁卡盘,加紧和松开工件只用1~2秒,夹具结构简化,为机床进行多工位、多面和多件加工创造了条件。为了缩短在机床上安装与调整夹具的时间,瑞典3R夹具仅用1分钟,即可完成线切割机床卡盘的安装与校正。采用美国Jergens(杰金斯)公司的球锁装夹系统,1分钟内就能将卡盘定位和锁紧在机床工作台上,球锁装夹系统用于柔性生产线上更换卡盘,起到缩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3)模块、组合

夹具元件模块化是实现组合化的基础。利用模块化设计的系列化、标准化夹具元件,快速组装成各种夹具,已成为夹具技术开发的基点。省工、省时,节材、节能,体现在各种先进夹具系统的创新之中。模块化设计为夹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组装打下基础,应用CAD技术,可建立元件库、典型夹具库、标准和用户使用档案库,进行夹具优化设计,为用户三维实体组装夹具[13]。模拟仿真刀具的切削过程,既能为用户提供正确、合理的夹具与元件配套方案,又能积累使用经验,了解市场需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夹具系统。组合夹具分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正在着手创建夹具专业技术网站,为夹具行业提供信息交流、夹具产品咨询与开发的公共平台,争取实现夹具设计与服务的通用化、远程信息化和经营电子商务化。

(4)通用、经济

夹具的通用性直接影响其经济性。采用模块、组合式的夹具系统,一次性投资比较大,只有夹具系统的可重组性、可重构性及可扩展性功能强,应用范围广,通用性好,夹具利用率高,收回投资快,才能体现出经济性好。德国demmeler(戴美乐)公司的孔系列组合焊接夹具,仅用品种、规格很少的配套元件,即能组装成多种多样的焊接夹具[14]。元件的功能强,使得夹具的通用性好,元件少而精,配套的费用低,经济实用才有推广应用的价值。专家们建议组合夹具行业加强产、学、研协作的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夹具技术水平的步伐,创建夹具专业技术网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夹具技术。主动与国外夹具厂商联系,争取合资与合作,引进技术,这是改造和发展我国组合夹具行业较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6、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通过对套筒零件的工艺进行分析,设计出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其中包括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基准的选择,确定工艺路线等。另外要设计出相应的夹具。

7、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及要求

8、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本课题最终要完成如下目标:对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设计出其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完成相应夹具的设计,达到核审单位的核审标准。

最终完成时间为6月初,参加答辩。

9、 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现有条件为大学期间所学的有关专业课程和从网上搜集的相关论文,相应的制图软件。目前仍需要搜集更多的资料,复习所学的相关知识,阅读更多的相关文献,以对课题有更深的了解。

10、 协助单位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要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由于经验不足,需要得到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于骏一,邹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于骏一.典型零件制造工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4] 李旦,邵东向.机床专用夹具图册[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5] 刘鸿文.材料力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沈学勤.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 王先逵.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 龚定安.蔡建国.机床夹具设计原理[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9] 王光斗,王春福.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10] 邹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1] 胡宗武.非标准机械设备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2] 汪小平.薄壁套筒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18):177-178.

[13] 卢小波,陆志科.套筒零件夹具生产技术改造的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3):51-54.

[14] 廖雪梅.浅谈批量生产中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J].大众科技,2011,(7):160-162.

[15] 彭红梅.液压三爪卡盘机构设计[J]. 科技信息,2008,(33):23-27.

;

⑶ 机械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怎么写

1课题名称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
2选题理由
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261.7亿美元。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33.6亿美元。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後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中国加入WTO后,正式参与世界市场激烈竞争,今後如何加强机床工业实力、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实是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数控机床出现至今的50年,随科技、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
例如:在19世纪初时是1mm级,到20世纪初时提高到了0.01mm级.而近30年来,普通机械加工的精度已从0.01mm提高到0.005mm级,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1um级提高到0.02um级,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0.~0.01um级进入纳米级.在表面粗糙度方面,日本用萤光碳素泡沫抛光剂和细微SiO2粉末抛光工作,成功获得了小于0.0005um的表面粗糙度.过去们只注意表面粗糙度、波度和纹理等表面特征,忽视了表面之下0.38mm范围内的内部效应,即次表面效应对零件可靠性的影响.这方面尚需深入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方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中国於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在1958~1979年间为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中对数控机床特点、发展条件缺乏认识,在人员素质差、基础薄弱、配套件不过关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终因表现欠佳,无法用於生产而停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性大,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第二阶段从日、德、美、西班牙先後引进数控系统技术,从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奥、韩国、台湾省共11国(地区)引进数控机床先进技术和合作、合资生产,解决了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并逐步向前发展。在20余年间,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培训一批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使设计、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数控系统配套,开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基本上处於从仿制走向自行开发阶段,与日本数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象日本“机电法”、“机信法”那样的指引;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企业和专业间缺乏合作,基本上孤军作战,虽然厂多人众,但形成不了合力。
4研究内容:
1. 按图纸要求制定真确的工艺方案
2. 选择合理的刀具和切削工艺参数
3. 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5研究方法:
首先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教材及新闻背景资料,包括机械制造的原理及方法,质量管理应用,数控机床现有技术水准,国际水平探讨方面的书籍,报刊.以了解可靠性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概况和数控机床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现状及需求.接下来进行分析与设计.确定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再进行系统设计
由于现有设备所采用的是分析设计方法,因此可以首先对原有设备进行适当的测试与调试,然后使用快速原型方法来提高加工质量,等得到企业有效的反馈信息后再可以考虑用统计分析法和棕合法进行接下去的再分析,再设计
6进展按排:
1准备阶段(12月15日~12月30日).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参考资料
2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交老师批阅(1月1日~1月15日)
3依据论文大纲完成论文一稿交老师批阅(1月16日~3月10日)
4完成论文二稿交老师批阅(3月11日~4月10日)
5完成三稿(4月11日~4月30日)
6完成相关论文简介、答辩提纲,准备答辩阶段(5月1日~5月10日)
7毕业设计答辩阶段(5月中旬)
7主要参考资料:
1周昌治,杨忠鉴,赵之渊,陈广凌,机械制造工艺学,,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第6次印刷,
2张丽华,马立克,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4. 杨建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3次印刷
5. 吕天玉,宫波,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3次印刷
6. 高波,机械制造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次印刷
7. 黄鹤汀,王芙蓉,金属切削机床(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阅读全文

与机床零件加工课题简介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子皮带秤的自动化装置 浏览:979
什么是水表前的阀门 浏览:690
太阳能阀门怎么算开 浏览:479
西安大明宫五金电料批发市场 浏览:185
进入到dos工具箱 浏览:344
西安体育器材哪里便宜 浏览:135
实验室制无水氯化铝装置 浏览:879
小车断绳保护装置的作用是 浏览:358
铜制阀门是做什么的 浏览:913
查高血压的仪器有哪些 浏览:26
检测设备abc类怎么分 浏览:460
制冷机双螺杆组怎么启动求回答 浏览:615
金旺鑫五金制品 浏览:993
泵房什么时候需要起重设备 浏览:963
ga工具箱函数取最大值 浏览:706
上海飞球阀门排气阀 浏览:770
设计一种测速装置 浏览:800
单片机温度测控装置设计开题 浏览:270
计算机设备插口在哪里 浏览:727
冷车制冷为什么抖动 浏览: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