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车床 铣床 磨床 钻床 刨床 镗床 它们从外观上如何区别
车床一般都是加工轴类、套类、盘类、垫类等零件,一般是卧式卧式车床为主,当然大型车床也有立式等形式,车床一般都有刀架,用来按照刀具,加工形式一般是刀具进行进给移动,主运动为工件旋转运动。
铣床一般都是加工槽类工件,例如花键轴的花键、轴的键槽、齿轮的齿等,当然也可以进行平面的铣削加工,铣床一般小型机床也是以卧式为主,大型机床为龙门式。加工形式一般正好与车床相反,主运动为刀具旋转运动,工件移动为进给运动。
磨床一般是为了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和提高工件的表面光洁度而设计的机床,小型机床也是以卧式为主,大型机床为导轨磨,其表面结构形式最显著的特点是,磨床都有砂轮,其加工形式为主运动是砂轮旋转,进给运动时工件移动。
钻床一般都是立式的,其主要分别在于只能夹持钻头,其加工形式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分别是钻头旋转和钻头移动。
镗床一般都是卧式和落地式,主运动都是刀具旋转,小型镗床的进给运动一般是工件移动,大型镗床的进给运动一般是刀具移动(也就是镗头移动)。
我建议你多看看机械加工基础,这对你来说有好处。
我公司的网址是http://www.CNTRSK.COM
有空可以来看看
『贰』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的外观造型特点是什么
数控机床的外观大都采用线型简洁的板块组合式全封闭安全防护罩,
配备有现代特征的集操作、显示、控制于一体的操作面板,
淘汰了普通机床各种操作手柄、手轮和线型复杂零散的多面型表大胡面形态。
安全防护罩可防止高压、大流量冷却液及铁屑飞溅、减少粉尘入侵,隔音降噪,有利于机床的精度保持和环境保护,真正体现了机、电、液一体化的特点;
先进的数控数显装置;
对机床的精度和刚度使用的可靠性、安全防护性及环保等有严格要求;
采用先进标准的刀具系统及安装位置合理的自动换刀装置;采用整套商品化、标准化的新型配套件、自动排屑、润滑和冷却装置等。依人机工程学宜人性原则设计的桌面式或悬挂式数控操作面板,是机床与操作者联系和信息交流的唯一界面,
指示灯、按钮、按键排列的设计,既适合人的操作特性,
又利于人机间的协调与交流,通过视觉良好的键面色彩,
标准化的象形符号,
能准确反映和传递两者间的信息。另滚扮拦外,采用触摸屏操作使得人机界面更加友好,加工过程的动态实时显示,使加工过程更加直观,
操作更加容易缺笑。
『叁』 机床的故障诊断方法
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有故障检测、故障判断及隔离和故障定位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故障检测就是对数控机床进行测试,判断是否存在故障;第二阶段是判定故障性质,并分离出故障的部件或模块;第三阶段是将故障定位到可以更换的模块或印制线路板,以缩短修理时间。为了及时发现系统出现的故障,快速确定故障所在部位并能及时排除,要求故障诊断应尽可能少且简便,故障诊断所需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为此,可以采用以下的诊断方法:
直观法
利用感觉器官,注意发生故障时的各种现象,如故障时有无火花、亮光产生,有无异常响声、何处异常发热及有无焦煳味等。仔细观察可能发生故障的每块印制线路板的表面状况,有无烧毁和损伤痕迹,以进一步缩小检查范围,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CNC系统的自诊断功能
依靠CNC 系统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对出错部位进行多路、快速的信号采集和处理,然后由诊断程序进行逻辑分析判断,以确定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及时对故障进行定位。现代CNC系统自诊断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 开机自诊断开机自诊断是指从每次通电开始至进入正常的运行准备状态为止,系统内部的诊断程序自动执行对CPU、存储器、总线、I/O单元等模块、印制线路板、CRT单元、光电阅读机及软盘驱动器等设备运行前的功能测试,确认系统的主要硬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2) 故障信息提示当机床运行中发生故障时,在CRT显示器上会显示编号和内容。根据提示,查阅有关维修手册,确认引起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一般来说,数控机床诊断功能提示的故障信息越丰富,越能给故障诊断带来方便。但要注意的是,有些故障根据故障内容提示和查阅手册可直接确认故障原因;而有些故障的真正原因与故障内容提示不相符,或一个故障显示有多个故障原因,这就要求维修人员必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间接地确认故障原因。
数据和状态检查
CNC系统的自诊断不但能在CRT显示器上显示故障报警信息,而且能以多页的“诊断地址”和“诊断数据”的形式提供机床参数和状态信息,常见的数据和状态检查有参数检查和接口检查两种。(1) 参数检查数控机床的机床数据是经过一系列试验和调整而获得的重要参数,是机床正常运行的保证。这些数据包括增益、加速度、轮廓监控允差、反向间隙补偿值和丝杠螺距补偿值等。当受到外部干扰时,会使数据丢失或发生混乱,机床不能正常工作。(2) 接口检查CNC系统与机床之间的输入/输出接口信号包括CNC系统与PLC、PLC与机床之间接口输入/输出信号。数控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诊断能将所有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显示在CRT显示器上,用“1”或“0”表示信号的有无,利用状态显示可以检查CNC系统是否已将信号输出到机床侧,机床侧的开关量等信号是否已输入到CNC系统,从而可将故障定位在机床侧或是在CNC系统。
报警指示灯显示故障
现代数控机床的CNC系统内部,除了上述的自诊断功能和状态显示等“软件”报警外,还有许多“硬件”报警指示灯,它们分布在电源、伺服驱动和输入/输出等装置上,根据这些报警灯的指示可判断故障的原因。
备板置换法
利用备用的电路板来替换有故障疑点的模板,是一种快速而简便的判断故障原因的方法,常用于CNC系统的功能模块,如CRT模块、存储器模块等。需要注意的是,备板置换前,应检查有关电路,以免由于短路而造成好板损坏,同时,还应检查试验板上的选择开关和跨接线是否与原模板一致,有些模板还要注意模板上电位器的调整。置换存储器板后,应根据系统的要求,对存储器进行初始化操作,否则系统仍不能正常工作。
交换法
在数控机床中,常有功能相同的模块或单元,将相同模块或单元互相交换,观察故障转移的情况,就能快速确定故障的部位。这种方法常用于伺服进给驱动装置的故障检查,也可用于CNC系统内相同模块的互换。
敲击法
CNC系统由各种电路板组成,每块电路板上会有很多焊点,任何虚焊或接触不良都可能出现故障。用绝缘物轻轻敲打有故障疑点的电路板、接插件或电器元件时,若故障出现,则故障很可能就在敲击的部位。
测量比较法
为检测方便,模块或单元上设有检测端子,利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仪表,通过这些端子检测到的电平或波形,将正常值与故障时的值相比较,可以分析出故障的原因及故障的所在位置。由于数控机床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引起故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上述故障诊断方法有时要几种同时应用,对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快速诊断出故障的部位,从而排除故障。同时,有些故障现象是电气方面的,但引起的原因是机械方面的;反之,也可能故障现象是机械方面的,但引起的原因是电气方面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因此,对它的故障诊断往往不能单纯地归因于电气方面或机械方面,而必须加以综合,全方位地进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