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超声波治疗仪的作用】超声波治疗仪的作用原理 超声波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超声波治疗仪的作用原理
超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独特疗效已获得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等,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超声治疗已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多个领域,临床应用范围广泛,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超声波治疗仪的作用
在中医科,超声波治疗仪通过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以及超强的穿透能力,使超声波作用于人体穴位时,能媲美中医针灸和艾灸的效果。
在治疗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方面,超声波的超强穿透力提高了治疗部位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了血液循环,促进了细胞修复过程。人体神经体液系统对超声波非常敏感,其形成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应有助于综合调节人体机能,尤其是对陈旧性损伤有显著疗效。超声波的能量集中传播,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从而实现治疗目的。
在肢体运动康复中,超声波改善了微循环,提高了病灶周围血供,刺激肥大细胞释放趋化因子,促进了吞噬细胞在病灶部位的聚集,增强了吞噬细胞的功能,疏通了血管,建立了侧支循环,从而促进患肢血供,改善微循环,减缓疼痛。
在外科领域,超声波治疗仪对于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骨科,超声波通过温热效应和理化效应,对局灶性疾病的靶位进行精确治疗,增强全身药物治疗局部靶位的效果,以及手术前后的协同治疗,和物理治疗的配合治疗。
在内科方面,超声波治疗仪在患者全身给药的基础上,通过局部超声药物导入协同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超声波治疗仪的使用方法
固定法适用于小关节疼痛的患者,将探头固定在疼痛部位进行治疗。特点是操作简便,所用剂量较小(每平方厘米面积小于0.6瓦)。
移动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疼痛,将探头在疼痛关节局部不断移动进行治疗。移动法使用剂量较大。此外,还有水下法、透声法等多种方法可供应用,但固定法和移动法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要求患者暴露疼痛关节,并在该部位涂敷接触剂(接触剂的作用是消除探头与皮肤之间的间隙,以利于声能的穿过,减少声能的损耗)。然后将探头紧贴皮肤表面,确定治疗剂量和时间。对于面积较大的疼痛,可不断移动探头的位置,探头移动速度为每秒0.1~1厘米,移动速度应尽可能均匀。在治疗剂量较大时,探头不可停留在同一位置,以免患者感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