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制冷量和制冷功率有什么关系,怎样计算
制冷量和制冷功率的关系。制冷量是一个类似于功率的名词,如一个房间的需冷量可以按200W/m²来计算所需的制冷量,制冷装置能提供的制冷量由压缩机的种类及参数、制冷剂的种类及充注量、装置系统的结构、风道布置等因素有关,一般实验测得此数据。制冷功率一般是指制冷装置的耗电功率。
功率*能效比=制冷量,功率是实际的用电功率,制冷量是需要乘以能效比的,根据能效比的不同空调可分为1-5级的耗能空调。比如一个柜机的输入功率为3850W,能效比为3.12,制冷量就为12012,铭牌显示制冷量为12000,基本相同。而匹这个单位是指输入功率的一匹大概有700多W。
(1)空调制冷量是实际功率的多少w扩展阅读:
空调器上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制冷量”,它就是空调器的“大小”,就像电视机讲的屏幕尺寸大小一样,空调器也是有着大小的区别,除了外观可能有的大小不同以外,实际上唯一重要的“大小”指标,就是指这个“制冷量”。
制冷量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法定计量单位W(瓦)。
1. “匹”用于动力单位时,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称“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 中小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冷吨(美国冷吨)”表示。
❷ 空调制冷量与用电功率怎么换算
1. 空调制冷量与用电功率的换算公式为:制冷量 = 制冷功率 × 能效比。制冷功率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而能效比则是衡量空调能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数值越高,表示空调在制冷过程中每消耗一度电所能产生的制冷效果越好,耗电量越小。
2. 以常见的1匹空调为例,其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kcal/h)。要将这个制冷量换算成制冷功率,需要乘以一个换算系数,通常取1.162W/kcal。因此,2000大卡 × 1.162W/kcal = 2324W。
3. 空调制冷量与用电功率的换算方法是将制冷量乘以一个换算系数,该系数包含了电压、时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再除以1000。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出空调的能效比。
4. 要正确理解空调制冷量和用电功率的概念及其基本单位。制冷量表示空调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为瓦特(W)或千卡每小时(kcal/h)。用电功率则是指空调在单位时间内的耗电量,单位为千瓦(kW)或兆瓦(MW)。
5.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举例说明。假设一台空调的制冷量为6000W,用电功率为0.5MW,室内温度为20℃,湿度为50%,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空调的能效比:制冷量 / 用电功率 × 100% = [(6000W) / (0.5MW)] × 100% = 112.5%。这意味着空调在满载状态下,其制冷量达到用电功率的112.5%时,效率才能达到100%。
6. 使用换算公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确保单位统一,精确计算,以及合并计算多个参数。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❸ 空调制冷量与用电功率怎么换算
空调的“匹”数,是指空调的制冷功率,或者叫制冷量(W),也就是空调的输出功率的能量。制冷功率是制冷量的1.162W,制冷量的单位是大卡。
1匹空调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制冷功率,乘以1.162W,即2000大卡×1.162=2324(W)(瓦)制冷功率,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根据计算值,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功率,2200W—2300W称为小一匹机,2500W称正一匹机,2600W称大一匹机。2800W的称1.25匹,3200W称小一匹半,3500W称正一匹半,3600W称大一匹半。4500(W)—5100(W)可称为2匹,或者称小二匹机,或者正二匹机,或者大二匹机。以此类推,各种叫法,均可以。
知道了空调的制冷功率,就是空调的输出功率,我们还需要知道空调的输入功率,就是电功率,知道了电功率才可以选择电线的截面积和保护用的空气断路器,或者叫空开。
电功率是制冷功率除于能效比。能效比是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的值,称能效比;欧洲的能效标准,空调能效水平分为A、B、C、D、E、F、G共7个级别。其中A级最高,能效比为3.2以上;D级居中,介于2.8~2.6之间;E级以下属于低能效空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空调处于欧洲E级水平。而在日本国内的空调器的能效比现在一般都在4.0~5.0左右。原来制冷能效比(EER)最高的是一款东芝开利空调,其制冷能效比为6.3。目前,科龙第四代双高效空调以6.65的制冷能效比,刷新了世界最高的空调能效比纪录。据悉,其在科龙实验室测得的能效比最高值已超过7.0。这说明我国的空调行业发展还是颇具潜力的。我们国家的目前的标准是;一级能效比是3.4以上,二级是3.2,三级3.0,四级是2.8,五级是2.6。级别越大能耗越高。目前国家已经规定企业不再允许生产能效比在3.0以下级别的空调,该级别的空调属于淘汰产品。比如;原来的高能耗机,能效比是五级,那么,1匹空调的电功率就是=
2000×1.162≈2324(W)/2.6≈894(W),如果是现在的一级低能耗机,那么,就是=
2000×1.162≈2324(W)/3.4≈684(W),一级比五级节省电能;894-684=211(W),如果一天制冷工作5小时计算,一个月150h×211W
=
31.65度/月。因此,空调选择时,除了选择需要的制冷量,还要根据价格比和能效比选择合理的能效比档次。
电线的截面积选择,建议按照低能耗值选择,根据单相功率计算空调的额定电流,因为,空调有压缩机,风扇等电器均属于电感性电器,因此,按照感性负载计算电流,I=P/U/Cos¢,功率因数Cos¢考虑0.80,那么,I=1000/220/0.80≈5.68(A),知道了一千瓦电功率的空调机的电流是约5.7安,我们可以通过该数值,求出多少匹空调的电流了,比如,1.5匹空调的电流I≈(1.5×2000×1.162/2.6)×5.7≈7.6(A),根据导线截面的安全载流量,1㎜²的铜芯线即可,但是,考虑到线路的机械强度及损耗和穿管敷设的散热效应等情况,建议选择1.5㎜²的铜芯线为最佳选择。
空气断路器的额定容量,是按照空调的额定电流的1.3-1.5倍选择。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0-150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因为,家用电器在工作时也要产生一些热量,这就要消耗部分的制冷量,比如像;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W/
M2,南面窗180W/
M2,北面窗100W/
M2,如果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可根据实际情况估算需要制冷量,还要根据个人对环境温度的感受程度,选择合适的空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