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超声波声速测量实验中,为什么要在超声换能器的谐振状态下测量
测速原理:
v= fxλ (f为声波频率,λ为声波波长)
为此我们需要测得 f和λ
原因一:利用谐振现象,当发射换能器处于谐振状态时,其谐振频率即声波频率,由此定出f
原因二:实验装置采用柱波测距原理,相邻两波幅间距=相邻两波节间距=λ/2,为观测准确以减小实验误差,选取测量波幅间距,对应相邻谐振距离的间距
『贰』 超声声速的测定实验步骤
超声声速的测定实验步骤是:(1)按照驻波法测声速原理连接电路。
(2)将换能器调至水平,在信号源中闷轿设定合适的正弦波形,记录波形频率,输出信号,调节换能器两端子的距离,使示波器显示的峰值最大,记录此时的距离。
(3)不断增大两端子距离,并微调卡尺,记录每次使得波形最大时的距离。
(4)分析数据,利用公式V=f λ,计算声速。
用相位法测波长和声速
(1)按相位法测声速原理,依下图正确连线。
(2)信号发生器调节,选择超声波频率,约35KHZ,选择合适的波幅,输入正弦波。
(4)测蚂薯肆量时,将S2从S1缓慢移开,依次记录下屏上每次出现直线时所对应的X1,X2,X3,…,Xn 共10个值
(5)分析处理数据,利用公式V=f λ,计算声速。
『叁』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的测量谁能帮我弄一份 最好直接有数据 谢谢 +分30
实验原理
由波动理论可知,波速与波长、频率有如下关系:v = f λ,只要知道频率和波长就可以求出波速。本实验通过低频信号发生器控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就是声波频率。声波的波长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和行波法(相位比较法)测量。下图是超声波测声速实验装置图。
n 驻波法测波长
由声源发出的平面波经前方的平面反射后,入射波与发射波叠加,它们波动方程分别是:
叠加后合成波为:
y = ( 2Acos2pX/l ) cos2p ft
cos2pX/l = ±1 的各点振幅最大,称为波腹,对应的位置:
X =±nl/2 ( n =0,1,2,3……)
cos2pX/l = 0 的各点振幅最小,称为波节,对应的位置:
X = ±(2n+1)l/4 ( n =0,1,2,3……)
因此只要测得相邻两波腹(或波节)的位置Xn、Xn-1即可得波长。
n 相位比较法测波长
从换能器S1发出的超声波到达接收器S2,所以在同一时刻S1与S2处的波有一相位差:j = 2px/l其中l是波长,x为S1和S2之间距离�8�8。因为x改变一个波长时,相位差就改变2p。利用李萨如图形就可以测得超声波的波长。
实验重点
n 了解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方法。
n 加深对振动合成、波动干涉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n 掌握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声速。
注意事项
n 确保换能器S1和S2端面的平行。
n 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与压电换能器谐振频率f 0保持一致。
『肆』 声速的测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测量声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声速v 、振动频率f和波长λ之间的基本关系,即实验时用结构相同的一对(发射器和接收器)超声压电陶瓷换能器,来作声压与电压之间的转换。
利用示波器观察超声波的振幅和相位,用振幅法和相位法测定波长,由示波器直接读出频率f。
谐振频率:超声压电陶瓷换能器是实验的关键部件,每对超声压电陶瓷换能器都有其固有的谐振频率,当换能器系统的工作频率处于谐振状态时,发射器发出的超声波功率最大,是最佳工作状态。
声学中的基本量
在声学中,或描述一声源及其产生的声场的特性,或在某些声学现象、效应中起主导作用的一些量,为声学中的基本量。表1所列为这些基本量及其相互关系。在前四个量中,声强是最容易测量的,而且可以量得很准确,另三个量又能由声强导出,因此,过去一直误认为只有声强才是声学中的基本量。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声学测量
『伍』 多普勒效应 超声波测速的公式有哪些
第一步,多普勒测速仪发射声波,运动物体接收到其所发射的声波.在这个过程中,多普勒测速仪作为波源是静止的,而运动物体作为波接收器以速度v运动.设多普勒测速仪所发射的声波频率为f,运动物体所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为f′,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0,观测者相对于介质的运动速度vr.可得:f'=f*(v0-v)/v0
第二步,运动物体反射或散射声波,多普勒测速仪接收到其所反射或散射的声波.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物体作为波源以速度v运动,而多普勒测速仪作为波接收器静止.设多普勒测速仪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为f″,由第一步我们知道,运动物体所反射或散射的声波频率为f′,于是可得:f"=f'*vo/(vo+v)
代入可得:v=vo*(f-f")/(f+f")
即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多普勒测速仪所发射的声波频率f、多普勒测速仪所接
收到的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而频移的声波频率f″以及声波的传播速度v0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