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机床厂1432外圆磨床有多重
北京机床厂1432外圆磨床大约重1500斤到2000斤左右。北京第一机床厂建于1949年6月30日,它的前身是国民党北平政府留下的几家小厂合并而成,始称北平机器总厂。现有职工18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人,生产面积7320平方米。北京第一机床厂主要从事2吨以下中小铸铁件及有色金属铸件的生产。
北京机床厂的介绍
北平第一机床厂的前身是北平机器总厂,北平机器总厂的前身主要是北平解放后接受原国民政府北平市第一至第八几个修械所组合而成。
1911年宣统三年,当时北京的大民族资本家封竹轩创办了永增铁工厂。该厂刚开业时是揽到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后来生产绞车,水泵,柴油机,人力车头,人力车轴等。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后,几乎全部生产枪支,炮弹。日本投降后,改为中纺公司天津第一机器厂五厂,制造纺织机械。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改为第八修械所,专门修理和制造枪支。解放前夕,该厂有职工400人左右,有设备60台左右。
Ⅱ 数控机床三轴如何确定六轴名称分别是什么
常规的机床控制轴有6个,除一般空间常见的X、Y、Z三个轴之外,还有绕这三个轴旋转的三个轴:绕X轴的A轴、绕Y轴的B轴及绕Z轴的C轴。
关于通用机床的轴:
1、立式加工中心:X、Y、Z三轴常用,加一个工作台第四轴或四、五轴旋转工作头,这是最多的立式五轴五联动。
2、数控车:X、Z两轴常用,车铣中心有一个C轴(与主轴在一起旋转的轴)。
3、数控平磨:X、Y、Z三轴常用,再加上修正装置还会另有2轴。
4、数控外圆磨:X、Y、Z三轴加修整器1-2个轴。
5、数控曲线磨:X、Z、C三轴常用,可磨内外凸轮曲线。
6、数控曲轴磨:X、Z、C三轴外加修正轴1-2个。
(2)北平机床数控外圆磨怎么样扩展阅读
机床分类
1、普通机床:包括普通车床、钻床、镗床、铣床、刨插床等;
2、精密机床:包括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和其他各种精密机床;
3、高精度机床:包括坐标镗床、齿轮磨床、螺纹磨床、高精度滚齿机、高精度刻线机和其他高精度机床等;
4、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
5、按工件大小和机床重量可分为仪表机床、中小型机床、大型机床、重型机床和超重型机床;
6、按加工精度可分为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和高精度机床;
7、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操作机床、半自动机床和自动机床;
8、按机床的控制方式,可分为仿形机床、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适应控制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
9、按加工方式或加工对象可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花键加工机床、铣床、刨床、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和刻线机等。
参考资料
网络-机床
Ⅲ 北京第二机床厂的厂史沿革
北京第二机床厂的前身是原国民党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办起来的北平第三修械所。
北平解放后于1949年6月并入北平机器总厂,为其第三分厂。当时该厂有职工234人,只能制造简单的机器零件。
1953年7月1日,该厂从北京机器厂划分出来独立经营,成立了北京第二机床厂,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工业管理局领导的国营企业。当时该厂厂址在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红居东街,占地面积24361平方米,建筑面积13080平方米,职工人数597人,有设备112台,固定资产125万元,开始生产牛头刨床,工业总产值126万元。
1953年,该厂开始生产的牛头刨床是按原苏联图纸仿制的B665型牛头刨床,并试制了B737型液压牛头刨床,年产量96台。
从1954年到1957年,该厂改装了原有的旧式机床,进行了初步的技术改造,修整了工艺,增添了67台新设备,牛头刨床的年产量增长到1200台,产品质量年年提高,成为全国的名牌产品,并远销亚、非、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1958年,该厂开始扩建,投资442.78万元,先后新建、扩建了一些车间。
1960年,该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T4240型双柱坐标镗床和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从此逐步改产坐标镗床和万能外圆磨床。
1966年底,停止了牛头刨床生产,成为以生产万能外圆磨床和坐标镗床的专业机床厂。
1971年1月,北京第二机床厂下放到北京市机械工业局主管。
从1971年开始,该厂先后投资1201.7万元,扩建了卢沟桥分厂,新建了铸锻车间、精密铸造车间、精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等,新增生产面积9780平方米,非生产面积7300平方米。
1974年8月,该厂在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的配合下,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THK6380型自动换刀卧式数控加工中心(即数控镗床),为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我国生产数控机床奠定了基础。
1980年底,该厂占地面积114219平方米,建筑面积95888平方米,职工人数3965人,主要生产设备459台,年产各种机床784台,工业总产值3152万元,是我国重点机床制造厂之一。
80年代初,该厂通过引进国外加工中心的先进制造技术,使产品水平、质量不断提高。为了发展生产,1989年10月,北京第二机床厂与北京机床铸造二厂(卢沟桥南里)合并,厂名仍为北京第二机床厂。
1990年底,该厂占地面积237627平方米,建筑面积162834平方米,职工人数434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32人,拥有设备526台,其中精大稀设备83台,固定资产原值5338万元,年产金属切削机床357台,工业总产值2384万元,是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和北京市定点生产高精度机床的专业制造厂,是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的骨干企业之一。
1991年到1998年,该厂先后投资2051.82万元,改建了12米跨和15米跨的油工车间、西厂箱体车间、轴承组件车间、独立制造岛车间、西厂工具库和商业配套楼等,共计新增建筑面积15040.75平方米。
1998年10月,北京第二机床厂兼并了河北省香河县农机厂。
1998年底,该厂厂址为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红居东街2号,占地面积237627平方米,建筑面积194039平方米,职工人数265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63人,拥有设备851台,其中精大稀设备96台、数控机床12台,固定资产原值14471万元,年产金属切削机床330台,工业总产值5090.3万元,是国有大型企业,是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和北京市定点生产高精度机床的专业制造厂,是机械电子工业部的骨干企业之一。
1999年,北京第二机床厂搬迁至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新厂址;
2000年,通过ISO9001:1994质量体系认证;
2000年,成功研制MKS1620/MKS1320-CBN(80m/s)型高速数控(端面)外圆磨床;
2001年,成功研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B2-(K)6006、B2-(K)6008凸轮轴、曲轴(数控)砂带抛光机;
2002年,成功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MKS1332、MKS1632、MK1450、MKS1650生产型数控(端面)外圆磨床;
2003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并被认证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2004年,成功研制MKS1663/MKS1363大型数控(端面)外圆磨床及数控车轴磨床,数控后桥磨床;
2004年12月,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7年,获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承担2项国家863计划课题;
2008年,成功研制B2-K3000型高精度复合磨床;
2009年,承担4项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期间还承担10余项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
2010年,成功研制国家863计划、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科技专项—B2-K1018型双砂轮架随动式(切点跟踪)数控曲轴磨床与B2-K3032高精度复合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