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声波治疗仪的禁忌症
1、脑溢血患者:非稳定期禁用,后遗症患者须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2、 孕期妇女:禁用。
3、 经期妇女:慎用。
4、极个别患者在治疗时偶有烧灼感或刺痛感,这是骨膜对超声波的“过敏”
5、反应,停止治疗即可恢复,无任何后患。
6、带心脏起搏器﹑有大出血倾向者禁用。
7、禁止用超声波直接作用于暴露的脑组织。
8、 恶性肿瘤,严重脑水肿。
9、 颅内高压。
10、化脓性炎症
11、儿童生长的骨端
12、皮肤溃烂处应避免与治疗头直接接触。
13、心脏区域、眼部、脑部和性腺部位禁用
⑵ 超声波疗法的主要适应证禁忌证
1.运动支撑器官创伤性疾病腰痛、肌痛,挫伤,扭伤,肩关节周围炎,增生性脊柱炎,颞颌关节炎,腱鞘炎等。
2.疤痕,粘连,注射后硬结,硬皮症,血肿机化。
3.作用于局部及相应的神经节段时可治疗神经炎,神经痛,幻肢痛,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湿疹,搔痒症,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胃肠功能紊乱。
4.其他脑血管病偏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眼视网膜炎,玻璃体混浊,营养不良性溃疡。 1.凡恶性肿瘤(大剂量聚集可治),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的心区和星状神经节,出血倾向,静脉血栓之病区均禁用。
2.孕妇(早期)腹部及小儿骨骼处最好选用其它疗法。在头部、眼睛、心脏、生殖器部位治疗时剂量要严格掌握。
[附处方举例:
1.超声波,连续式,慢移法,脊柱或骶髂病损区,0.4-0.8W/cm2,6-8分钟,每天一次,6-12次为一疗程。
适应证腰骶劳损,骶髂劳损,棘间韧带劳损。
2.超声波慢移法,连续式0.8W/cm2或脉冲式1-1.5W/cm2,疤痕,粘连部位,6-10分钟,每日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
适应证增生性疤痕,注射后硬结,局限性硬皮症。
3. 超声波脉冲式,慢移法,相应的神经节段或神经疼痛区域,0.6-1.2W/cm2,4-10分钟,每日一次,6-12次为一疗程。
适应证神经痛,溃疡病,搔痒症,湿疹,慢性荨麻疹。
4. 超声波:水枕法,慢移法,连续式,0.4-1.0W/cm2或脉冲式0.4-1.5W/cm2,病损区5-8分钟,每日一次,6-12次为一疗程。
适应证某些眼病,小关节扭伤挫伤。
⑶ 超声波治疗仪的禁忌症是什么
①中风后遗症肢体康复
②颈、肩、腰、腿、膝、关节六大部位由软组织挫伤引起的疼痛
③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久治不愈的骨病
⑷ 超声疗法简介
chāo shēng liáo fǎ
ultrasonic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1]频率在20千赫以上者,不能引起人耳声音感觉,称为超声波。应用800~1 000千赫的超声波以各种方式作用于人体穴位或患病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超声波疗法”,简称“超声疗法”。
超声疗法其主要通过热效应、机械效应和化学效应起治疗作用,使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加速,细胞膜的通适性增加,具有解痉、镇痛、抗炎、软化组织疤痕等作用。超声波能缓解肌痉挛、软化瘢痕及结缔组织,加强组织代谢,提高细胞的再生能力,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促进骨痂生长及消炎作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能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其温热作用于机体组织后,使其温度增高,血管扩张,从而有利于增加血管的吸收能力。
超声疗法的临床适应范围很广,主要用来治疗周围神经系统疾病、骨和关节肌肉疾病、软组织损伤及炎症、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道溃疡、胃炎、前列腺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心病,以及妇、皮肤、五官科等多种疾病;具体的治疗方法也较多,如超声热疗法,超声水下辐射法、超声体腔内辐射法,超声药物逐入疗法、超声穴位 *** 疗法、超声针灸等。我国超声波生物学作用与临床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目前,临床治疗除用一般超声波疗法外,还有超声波药物透入疗法、超声波与其他理疗因子同时应用的超声波综合疗法,如超声波间动电综合疗法、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以及用大功率超声波作为外科、耳科手术或破坏肿瘤组织的超声波疗法。现在超声波已应用到心脏病、颅内病变、肿瘤治疗,以及在男性节育和体内碎石等方面。
超声疗法
扭伤、挫伤、落枕、瘢痕、粘连、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雷诺病、冠心病、瘙痒症、荨麻疹、硬皮症、慢性盆腔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肌炎、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腱鞘炎、鼻窦炎、乳突炎氏桐春、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出血倾向、孕妇腹部、骨骺部位。
1.患者取合适 *** ,治疗部位皮肤涂以接触剂(油剂或乳剂)。将声头置于治疗部位或浸入水中后,接通电源,根据需要选用连续或脉冲输出,调输出至所需剂量,调好定时装置。
2.常用方法
(1)接触法:①固定法:将声头以适当压力固定于治疗部位,剂量一般为0.20.5W/cm2。②移动法:将声头轻压并均匀接触治疗部位后,作缓慢往返或圆圈移动,速度以3~6cm/s为宜,常用强度为0.5~2.0W/cm2。
(2)水下法:在冷开水中进行。超声头应密闭防水,与皮肤距离2~4cm,对准治疗部位,固定或小范围缓慢移动。用于治疗凹凸不平的体表或局部疼痛敏感之部位。声头表面与体表集聚的气泡应注意拭去。
(3)辅助器法:有水枕、漏斗、接管、反射器、凹镜及透镜等。用于凹凸不平的体表及特殊部位,如眼等处治疗。
3.治疗结束,将声头拭净,并用75%乙醇擦拭消毒。
4.每次治疗8—20min,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治疗中应询问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处理。
5.脉冲超声操作方法同连续超声治疗,一般剂量可稍大,时间可稍长(歼耐头颅及眼等部位例外)。
1.膝关节炎治疗法 膝关节区移动法, 0.6~1.3W/cm2,每次10~15min,1/d。10~轮缺 12次为1疗程。
2.脑出血后遗症治疗法 瘫痪肢体对侧相应脑损害区颅外,移动法,0.75~1.25W/cm2,每次10—20min,1/d。
3.慢性盆腔炎治疗法 腰骶及下腹部,移动法,0.6~1.2W/cm2,每次8—12min,1/d。
1.不同疾病及部位治疗,剂量应严格掌握,按医嘱执行。
2.声头切忌放空,必须在浸水或接触治疗部位后,方可调节输出。
3.接触剂要涂布均匀,声头应紧贴皮肤。
4.移动法治疗时勿停止不动。治疗时导线不得卷曲或扭转。
5.超声治疗机连续工作1~2h后,应休息10~20min。
6.超声头把柄如无保护胶层,操作者应戴双层手套。
超声波疗法在临床上有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其适应证如下。
1.各种软组织损伤上肢:曲池、外关、合谷、天应穴;下肢:足三里、阳陵泉、昆仑、天应穴。
2.三叉神经痛 下关、翳风、阳白、合谷。
3.下颌关节紊乱下关、颊车。
4.肋间神经痛肝俞、期门、阳陵泉。
5.坐骨神经痛大肠俞、秩边、环跳、委中。
6.臂丛神经痛大椎、外关、合谷。
7.多发性神经炎上肢:肩髑、臂臑、曲池;下肢:环跳、血海、足三里。
8.肩周炎肩髑、臂孺、曲池。
9.肱骨外上髁炎曲池、手三里、天应穴。
lO.强直性脊柱炎大椎、脾俞、肝俞、肾俞。
11.颈椎病天柱、天宗、曲垣。
12.腰痛肾俞、次谬、委中。
13.腱鞘炎外关、阳池、天应穴。
14.痛经中极、子宫穴、三阴交、合谷。
15.慢性蓝腔炎关元、归来、太冲。
⑸ 超声波洗牙的禁忌症
超声波洗牙禁用于置有心脏起搏器、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艾滋病的患者。未受控制病情的糖尿病、高血压、急性牙周脓肿不洗牙。
⑹ 超声波治疗仪有没辐射
超声波治疗仪的治疗原理
①机械效应
②温热效应
③理化效应
超声波主要治疗:
1、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用于腰腿病、颈椎病、关节病、骨质增生、肌肉关节酸痛、肿胀、四肢麻木、肌肉痉挛、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关节韧带损伤和慢性劳损、跌打损伤等的治疗。
2、用于脑中风后遗症的肢体运动障碍恢复。
3、适用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4、用于美容及减肥。
超声波治疗仪的禁忌症
1、严重出血性疾病及外科急病症,严重心、肝、肺等疾病,肾功能衰竭及其他危重病人禁用;
2、装有心脏起搏器者,不准在心前区使用;
3、妇女妊娠期、月经期暂停使用;
超声波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由于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能量集中,穿透力强的三大特点,尽可能做到对症调理,找准痛点和病变处,以达到最佳效果。
2、超声穴位调理法:由于超声波波束集中,能够进入人体深层细胞组织,用于中医穴位治疗效果更好;
3、因人对超声波的适应能力大小和耐受力不同,治疗时皮肤有温热和轻微针刺的感觉是正常反应,如果皮肤感到灼热,不能忍受则降低治疗档位或暂停治疗。
4、超声波调理必须要有足够的导声膏涂抹在皮肤表层,以便于超声导入人体,同时治疗头要完全接触皮肤才能保证超声波的正常传导。导声膏过少或探头与皮肤接触不良,超声波就难以传导入人体,探头易发烫损害;更不可用其他物品代替。
5、超声探头必须围绕“调理部位”作往复式移动,不能固定或停留在某一部位。
6、使用本机会加速新陈代谢,排出毒素及废物,请多喝开水。
7、超声与通常所运用的电子脉冲、微波等电磁波治疗完全不同,超声波调理所运用的声波能量是纯粹的机械波,绝无任何辐射。
8、中药超声穴位导入调理法:使用中草药浓缩药膏,通过超声波作用,经皮肤穴位或粘膜导入人体体内,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综合了中医穴位针灸、超声理疗和中药外敷的优点,三效合一、协同作用,实现了针灸理疗化、理疗穴位化、中药外治化、外治增效化,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经验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