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个ICU到底需要有哪些设施
ICU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而且在不断地进步和普及。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空间、人力、资金,来配置和管理维护其设备,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ICU的基础设施配置、设备配置及选购以及设备的安全与维护三个方面来介绍。
1、ICU的基础设施配置

监护设备是ICU的基础设备,监护仪能够实时、动态地监测多导心电、血压(有创或无创)、呼吸、血氧饱和度、温度等波形或参数,并能对所测得的参数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存贮、波形回放等。
在ICU设计时,要考虑所监护病人的类型,以选用合适的监护仪,如心脏病ICU与婴幼儿ICU,所需监护仪的功能重点就会不同。
ICU监护设备的配备,又分单床独立监护系统和中央监护系统两类。
多参数中央监护系统,是通过网络将各个床位病人的床旁监护仪所得到的各项监护波形和生理参数,同时集中显示在中央监护的大屏幕监视器上,使医务人员能对每个病人实施有效的实时监护。
在现代ICU中,普遍建立起了中央监护系统。
不同性质的ICU,除配备常规设备和器械外,有的尚需配备特殊设备。
例如,在心脏外科ICU中,必须配有持续性心排量监测仪、球囊反搏器、血气分析仪、小型快速生化分析仪、纤维喉镜、纤维支气管镜,以及小型手术设备、手术灯、消毒用品、2套开胸手术器械包、手术器械台等。
3、ICU设备的安全与维护
ICU是大量电器和医疗设备集中使用的地方,有许多大电流和高精度医疗设备,因此,要注意设备的使用安全和运行安全。
为保证医疗设备在良好的环境下工作,首先应保证为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监护仪的位置,应设在稍高处,既便于观察,又可远离其它设备,以避免对监测信号的干扰。
现代ICU配置的设备,技术含量高,操作起来专业要求高。
为保证ICU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用,大型医院的ICU病房,应设立专职的维护工程师,以指导医生、护士正确操作使用设备;协助医生设定机器参数;平时负责对使用后的设备维护保养,更换损毁的配件;定期对设备进行测试,定期按要求进行计量校正;对故障设备及时进行修理或送修;对设备的使用、修理情况进行登记,建立ICU设备档案。
⑵ icu基本治疗设备有哪些
1、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采用10英寸TFT高清晰度彩色液晶,内置长效高能充电电池,交直流两用。是最先进的彩色多参数监护仪。
采用简化控制操作的飞梭设计,便于携带和移动使用,多通道显示完善的信息以及回顾功能,便于术后观察和及时发现顾客身体微细体征变化,给予优质、安全的术后监测保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纤维支气管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体外膜肺氧合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呼吸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无创呼吸机
⑶ 内科ICU需要用到哪些医疗设备
危重病的监护与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临床学科,宗旨是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病人提供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即对危急重症的病人进行生理机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并发症,促进和加快病人的康复过程,这是续复苏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是社会现代化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进步,多种检测和支持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ICU病房的普及与规范,人们对生命生理机能的了解也逐渐完善,因此,提高了对衰竭器官的支持和保护能力,使危急重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许多危急重症的病人在严密监护与精心治疗下,度过了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而逐渐走向康复。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其他临床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ICU医师的基本技术要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肺脑复苏的能力;呼吸支持的能力(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能持续地心电监测;有识别处理心率失常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能力;作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能力;对各种化验结果作出快速反应并立即给予反馈的能力;多个赃器功能支持的能力;进行全肠道外营养的能力;微量输液的能力;掌握各种监测技术,以及多种操作技术的能力;对输送病人过程中,生命支持的能力(有吸氧、呼吸机、心电监测的能力);有对各个医学专业疾病进行紧急处理的能力。
ICU的中文译名目前尚不统一,内地一般译作“监护病房”或“加强治疗病房”,而在香港则译为“深切治疗病房”。从原文看,Intensive一词译为“加强”似无疑义,但Care的含义却可推敲,它包括了“看护”和“治疗”二层含义,“看护”用现代概念解释不妨译作“监护”。因此有人认为,ICU译作“加强监护治疗病房”可能更确切。事实上,ICU也正是以实施广泛和密切的生理功能监测,并据此进行判断和治疗为其特色。不管如何命名,ICU的基本宗旨是为危重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由于ICU所从事的是最富有活力并居于医学发展前沿的危重病医学,因此,具有极大的开拓性,能够从理论到临床不断推陈出新,做出许多普通病房难以做到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无论ICU如何“特殊”,它毕竟是以医学发展为根基,“加强”之意实际上只是对现存方法和手段进行浓缩,因此它不可能超越时代发展做出迄今医学尚不能做到的事情。充分理解这点即可规范ICU的行为,同时也可解除某些人的 疑虑和误解。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 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中小医院是一个病房,大医院是一个特别科室,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ICU在世界上有30多年的历史了,现已成为医院中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ICU的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ICU起步较晚,开始于80年代初期,目前国内设有ICU的医院还不普遍,但已受到了重视,估计发展很快。ICU又分综合和ICU专科ICU(如烧伤ICU、心血管外科ICU、新生儿ICU等)。CCU是专科ICU中的一种,第一个C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缩写,是专门对重症冠心病而设的。
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每个病床占地面积较宽,床位间用玻璃或布帘相隔。ICU主要收治对象是:①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者;②需要心肺复苏者;③某个脏器(包括心、脑、肺、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衰竭者;④重症休克、败血症及中毒病人;⑤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者。病情好转后,又转回普通病房。 ICU的设备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在条件较好的医院,还配有血气分析仪、微型电子计算机、脑电图机、B超机、床旁调线机、血液透析器、动脉内气囊反搏器、血尿常规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等。由于ICU是在现代医疗装备下对病情相当危重的患者进行监护治疗,因此,在ICU里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应变能力强,并能掌握复杂仪器的操作。
ICU能使重危病人得到早期而又准确的诊断,紧急而又恰当的处理。因此, ICU病房对于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危重病人来说,无疑是战胜死神的极好战场。
⑷ ICU医疗仪器有哪些
ICU医疗仪器有呼吸机、医用吊塔、心电图机、血糖仪、血气分析仪、床旁x光机、纤维支镜、除颤机、营养输入泵、有创动脉监测系统等等。
1、呼吸机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2、医用吊塔
吊塔是医院现代化手术室必不可少的供气医疗设备,主要用于手术室供氧、吸引、压缩空气、氮气等医用气体的终端转接。 它由电机控制设备平台的升降,安全、可靠; 平衡式设计保证设备平台的水平,保证设备的安全; 电机的驱动保证设备快速、有效地运作。

3、心电图机
心电图机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
4、血糖仪
血糖仪又称血糖计,是一种测量血糖水平的电子仪器。血糖仪从工作原理上分为光电型和电极型两种。电极型血糖仪的测试原理更科学,电极可内藏。
5、血气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是指利用电极在较短时间内对动脉中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的仪器。
6、床旁x光机
床旁即床边,床旁x光机指可在床边使用的x光机,适用于病房、急诊室、手术室、ICU等处对人体的头部、四肢、胸腔、腰腹部等多部位进行摄影的的移动式诊断设备。由于其小巧的身形,还可以做动物X光检查用。
⑸ icu病房都有什么设备
ICU设备清单
(一) 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1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1个和负压吸引接口1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ICU床位的电源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具备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
(二) 配备适合ICU使用的电动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三) 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配备便携式监护仪1台。
(四) 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配备有便携式呼吸机1台。
(五) 微量注射泵每床配备。
(六) 其他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血液净化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电子升降温设备。
(七) 医院有足够的设备,随时为ICU提供床旁B超、X光、生化和细菌学等检查。
(八) 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
(九) 输液加温设备。
(十) 呼气末二氧化碳、代谢等监测设备。
(十一) 防止下肢DVT发生的反搏处理仪器。
(十二) 胸部震荡排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