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空调要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而不用二氧化碳
主要是压力问题,因为二氧化碳不容易液化,操作压力大,设备不容易制造,在制冷设备刚开始发展,是有用过的!
『贰』 制冷系统原理
空调制冷原理:

热量不是自己从温度低的地方跑到温度高的地方的,是通过空调里面的一种叫做“制冷剂的物质”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制冷剂,又称“冷媒”、“雪种”,实际上这些叫法仅仅是一种习惯叫法。
简单说下制冷剂,就是各种空调中借以完成热量转移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态变化(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
而空调制冷机的制冷剂则用来将低温处的热量传动到高温处。
首先,制冷剂在压缩机里面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进入到冷凝器里面,在冷凝器里面,制冷剂经过经过空气或者气态物质进行热交换后冷却变成高压液态,这个是制冷剂的第一次相态变化,在这里,气态变液态的过程超外面放热,这就是我们夏季经过空调外机的时候,感受到吹出来的是热风,这个热量就是空调外机的利用室外的空气和冷凝器里面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热交换后变成温度较高的空气吹出来。
然后液态的制冷剂经过节流机构(有的空调器里面是膨胀阀、有的空调器里面是毛细管、有的空调器里面是孔板……),这个节流机构,你也可以理解为消火栓的水枪(高压的水经过水枪,压力变低了),高压液态的制冷剂从节流机构经过,变成了低压液态的制冷剂。
而制冷剂最大的特点就是沸点和压力相关,压力变低,沸点也变低,这样,低压制冷剂进入蒸发器,低压液态变成低压气态,这个过程是需要吸热的,所吸收的热量来自蒸发器外表面。这样,经过蒸发器表面的空气的热量被蒸发器内部的低压液态制冷剂吸收带走空气温度降低,也就是空调内机吹出来的风,温度比空调内机吸进去的风温度低。
在经过蒸发器后,制冷剂就成为了低压气态,这样的气态制冷剂再次进入压缩机,经过压缩机再次压缩,变成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开始下一个循环,空调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进行热量搬运的。
『叁』 商场里的大型空调机组为什么会用水制冷水制冷效果比起专门的制冷剂差很多吗
你所说的“商场里的大型空调机组用水制冷”是种误解。
1)水不是制冷剂。水可以用作载冷剂。
2)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一般采用“制冷主机+空调末端”的空调系统。
制冷主机,一般采用离心式冷水机、风冷/水冷螺杆式冷水机或风冷/水冷涡旋式冷水机。制冷主机一般制取5摄氏度的冷冻水,冷冻水经冷冻水泵加压,通过冷冻水管(外敷保温材料)输送到各空调末端设备(如风柜、风机盘管等),在末端设备的盘管(换热器)内经循环离心式风机吹出冷风,这就是我们在商场吊顶的送风口处感觉到的空调的丝丝冷风,商场的温度于是就降下来了。通过温控器,可以控制冷冻水的流量和风机的送风量,从而调节商场的温度(设定温度)。再看前面,如果制冷主机的冷凝器采用的是水冷却的,那么,就需要在室外安装冷却塔,用冷却塔来给冷水机组的冷却水降温(通过冷却水泵带动冷却水周而复始循环流动。因冷却水会蒸发损失一部分,故还需对冷却水进行补水。
3)在一些小型空间(如有些车间),可安装蒸发冷却制冷机组。原理上简单说就是通过水的蒸发来降温。
『肆』 为什么空调和冰箱,压缩机制冷要使用氟利昂,用其他气体不行吗,气体压缩不是都会吸热吗
1,非氟利昂制冷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来。政府明令禁止的是第一类氯氟烃类产品,对于氢氯氟烃类产品和氢氟烃类制冷剂,还要有相当长的一段使用时间。
2,氟利昂工作原理:氟利昂被压缩后变为液体,其携带的热量在热交换器中被冷水带走,高压的液体氟利昂通过很细的铜管进入气压很低的制冷管道,立刻蒸发为气体,同时吸热,使制冷管道上的“散热片”温度降低,从而使流过“散热片”的风成为冷风(“散热片”是习惯叫法,在这里是起“散冷”即吸热的作用)。压缩机再把制冷管道里的氟利昂抽走,使制冷管道里一直维持负压状态,以便使氟利昂通过毛细管进入制冷管道后能够蒸发吸热。由于在氟利昂的循环流通路径上有这么一处“卡脖子”的地方,故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能使一部分管道内保持高压状态(散热管路),而另一部分管道内保持低压状态(制冷管路),达到制冷效果。
3,氟利昂常温下一般为气体或液体,透明、介电常数低、临界温度高、易液化。溶解性:氟利昂和水几乎完全相互不溶解,对水分的溶解度极小。一般是易溶于冷冻油的,但在高温时,氟利昂就会从冷冻油内分解出来。所以在大型冷水机组中的油箱里都有加热器,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来防止氟利昂的溶解。
这个答案是我复制的,你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