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盐水载冷剂的介绍
盐水载冷剂又称为冷媒,是工业制冷和冷却过程中最常用的载冷剂,在化工和制药行业常用的低温制冷系统中,作为载冷剂的盐水是循环于冷冻系统的制冷车间和全厂用冷的生产部门之间,供应生产装置需要的冷量。在生产部门用经过冷冻的低温盐水载冷剂通过换热设备冷却、冷凝物料,以满足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条件。释放冷量后温度升高的盐水载冷剂,返回制冷车间,重新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被冷却,温度降低,负载冷量,再重新返回生产车间,完成载冷的一次循环过程。通过盐水载冷剂的循环,首先可以采用一套制冷系统使多套生产装置同时获得冷量,便于集中管理和维护,盐水在加压下便于远距离输送,避免了铺设长距离气体和液体制冷剂管路所需的能耗和物耗,特别是规避了低压制冷剂气体返回压缩机(或冷冻机)长距离输送管道的阻力。通过盐水载冷剂长距离、多用户的循环,使制冷剂循环系统集中放置在制冷车间控制和操作。简化了流程和建设费用。

⑵ 什么是空调载冷剂,它有哪些作用
空调载制冷剂是在系统中起传送热量作用的物质,一般是水、盐水、二氯甲烷、三氯己烷、乙二醇、丙铜等。在大中型空调制冷装置中都采用间接冷却,由于要求的蒸发温度高于10℃,故一般采用水作为载冷剂。
空调系统中载冷剂的作用是:在蒸发器中将自身的热量传给液体制冷剂,使其蒸发为气体制冷剂,而自身由于降低了温度变为冷水,为空调系统提供冷源。
⑶ 什么是冷水机组载冷剂
载冷剂它是用来将制冷机所产生的冷热量传递给被冷却或加热对象的中间物质,常用的载冷剂有空气,水,盐水,有机化合物及其水溶液,选用原则首先是换热器中的载冷剂不冻结,(常用的有乙二醇,丙二醇(食品级)),常用载冷剂有氯化钠(Nacl)水溶液,氯化钙水溶液(CaCL2),盐水溶液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因而会腐蚀管道和设备,其腐蚀性与盐的纯度和溶液中的含氧量有关,有机化合物载冷剂常用为乙二醇水溶液和三元溶液(质量百分数40%乙二醇,20%乙醇,40%水,冰点为-64℃),该类载冷剂对设备无任何腐蚀性,但有较低的挥发性,因此建议做成密闭循环系统。
简单的来讲大型冷冻机的使用,建议用氯化钾和氯化钠,其成本较低,前期是对设备的投入,乙二醇溶液适合小型冷冻机,对设备要求不高,运行成本高于两者,这就是载冷剂。
⑷ 载冷剂与制冷剂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
制冷剂,又称冷媒、致冷剂、雪种,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
载冷剂,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完成将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中间冷却介质。种中间冷却介质亦称为第二制冷剂。
空调工程、工业生产和科学试验中,常常采用制冷装置间接冷却被冷却物,或者将制冷装置产生的冷量远距离输送,这时,均需要一种中间物质,在蒸发器内被冷却降温,然后再用它冷却被冷却物,这种中间物质称为载冷剂。
2、原理不同
载冷剂的循环为先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并送至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系统的热量,然后返回蒸发器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同时载冷剂重新被制冷剂冷却。使用载冷剂能使制冷剂集中在较小的循环系统中,并将冷量输送给较远的冷却设备。
制冷剂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如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共沸混合工质(由两种氟利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碳氢化合物(丙烷、乙烯等)、氨等。
在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气体制冷剂,如空气、氢气、氦气等,这些气体在制冷循环中始终为气态;在吸收式制冷机中,使用由吸收剂和制冷剂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如氨和水、溴化锂(分子式:LiBr。白色立方晶系结晶或粒状粉末,极易溶于水)和水等;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水作为制冷剂。

3、要求不同
制冷剂性质要求: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特性,以便能在给定的温度区域内运行时有较高的循环效率;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要求工质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最高工作温度下工质不发生分解;与润滑油有良好互溶性;安全性工质应无毒、无刺激性、无燃烧性及爆炸性。
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经济性要求工质低廉,易于获得;环保性。
载冷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应尽量满足下列要求: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凝固、不气化;无毒化学稳定性好,对金属不腐蚀;比热大,输送一定冷量所需流量小;密度小,黏度小,可减少流动阻力,降低循环泵消耗功率;导热系数大,可减少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来源充裕,价格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