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次声波和超声波是什么它们的应用有哪些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很显然,次声波和超声波是声波的“近亲”,它们虽然不能被人耳感知,但却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去发射和接受到。而且据我们所知,某些动物也有发射和接受次声或超声波的能力。 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产生: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枪炮发射、热核爆炸、动物联络。 特点:a、被大气吸收的能量少、传播距离远——1883年8月,难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饶地球3圈,历时108小时;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实验激起的次声波饶地球35圈!b、穿透力强(7000Hz的普通声波用一张纸即可以阻挡,但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应用:研究自然次声——预测自然灾害;测定人工产生的次声——做大规模气象预测;研究人和动物的次声——了解人体或动物器官的活动情况;军事应用——次声武器只对敌人的人员有伤害,不会对武器设备有任何影响(共振原理:4~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不过从总体上来讲,人们对次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被称为声波家族中的“小字辈”。 2、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产生:某些动物、仪器。 特点:a、波长短。大部分的超声波波长已经接近无线电波,有的已经接近可见光波。这使得超声波的传播基本接近直线,分辨率极高,可以用于各种信息探测,并可以将超声波“聚焦”后向凹透镜一样使用;b、功率大(振幅相同的1MHz的超声波比1kHz的普通声波能量大100万倍)。可以用于传递强大的能量;可以在液体中产生“空化现象”——当超声波作用于液体界质时,液体先是被撕裂成很多小空穴,然后这些小空穴又会瞬间闭合,在空穴闭合的过程中,产生高压(几千大气压)和高温(几千摄氏度)——空化可以用于清洗、粉碎、乳化和加速化学反应等。 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已经非常重视,应用方面也已渗入到了工业、农业、国防、医学以及航天和航空等领域,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有人甚至认为超声波技术的研究可以和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核子技术向媲美。
Ⅱ 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一、超声波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二、次声波
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2)超声波与次声波有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特点:
(一)、超声波
(1)、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
(2)、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
(3)、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的相互作用适中,易于携带有关传声媒质状态的信息诊断或对传声媒质产生效用及治疗。
(4)、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固熔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
(5)、超声波可传递很强的能量。
(6)、超声波会产生反射、干涉、叠加和共振现象。
(二)、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
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Ⅲ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作用与危害
超声波
超声波一般由具有磁致伸缩或压电效应的晶体的振动产生。它的显著特点是频率高,波长短,衍射不严重,因而具有良好的定向传播特性,而且易于聚焦。也由于其频率高,故而超声波的声强通常比一般声波大得多。用聚焦的方法,可以获得声强高达109W/m2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液体、固体中传播时,衰减很小。在不透明的固体中,能穿透几十米的厚度。超声波的这些特性,在技术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用
利用超声波的定向发射性质,可以探测水中物体,如探测鱼群、潜艇等,也可用来测量海深。由于海水的导电性良好,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吸收非常严重,因而电磁雷达无法使用。利用声波雷达——声纳,可以探测出潜艇的方位和距离,因为超声波碰到杂质或介质分界面时有显著的反射,所以可以用来探测工件内部的缺陷。超声探伤的优点是不伤损工件,可以探测大型工件,如用于探测万吨水压机的主轴和横梁等。此外,在医学上可用探测人体内部的病变,如“B超”仪就是利用超声波来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目前超声探伤正向着显像方向发展,如用声电管把声信号变换成电信号,再用显像管显示出目的物的像来。随着激光全息技术的发展,声全息也日益发展起来。把声全息记录的信息再用光显示出来,可直接看到被测物体的图像。声全息在地质,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超声波能量大而且集中,所以也可以用来切削、焊接、钻孔、清洗机件,还可以用来处理种子和促进化学反应等。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如波速,衰减,吸收等与介质的某些特性(如弹性模量、浓度、密度、化学成份、黏度等)或状态参量(如温度、压力、流速等)密切有关,利用这些特性可以间接测量其他有关物理量。这种非声量的声测法具有测量精度高,连度快等优点。
由于超声波的频率与一般无线电波的频率相近,因此利用超声元件代替某些电子元件,可以实现电子元件难于起到的作用。超声延迟线就是其中一例。因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起电磁波小得多,用超声波延迟时间就方便得多。
次声波
次声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它的频率范围大致为10-4~20Hz。
作用
由于次声的频率很低,所以大气对次声波的吸收系数很小,因而其穿透力极强,可传播至极远处而能量衰减很小。10Hz以下的次声波可以传播至数千千米的距离。1983年夏,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时产生的强次声波绕地球转了3圈,历时108小时后才慢慢消逝。全世界的微气压计都记录到了它的振动余波。1986年1月29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历时12小时53分钟,其爆炸威力之强,连远在1万多千米处的我国北京香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监测站的监测仪都"听"到了。通常的隔音吸音方法对次声波的特强穿透力作用极微,7000 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隔挡,而7Hz的次声波用一堵厚墙也挡不住,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危害
次声波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强烈的次声波通过固体媒质的传播,会直接破坏建筑物,使其损坏或坍塌。1980年,我国南京某广场的一座大楼施工时,打桩机产生的强烈振动波,把工地附近一家电影院的墙壁震裂,致使这家电影院不得不被拆掉重建。高空大气湍流产生的次声波能折断万吨巨轮上的桅杆,能将飞机撕得四分五裂;地震或核爆炸所激发的次声波能将高大的建筑物摧毁;海啸带来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毁坏。
次声的频率与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相近(人体各器官的固有频率为3~17Hz,头部的固有频率为8~12Hz,腹部内脏的固有频率为4~6Hz),当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人体器官容易发生共振,引起人体功能失调或损坏,血压升高,全身不适;头脑的平衡功能亦会遭到破坏,人因此会产生旋转感、恶心难受。许多住在高层建筑上的人在有暴风时会感到头晕恶心,这就是次声波作怪的缘故。如果次声波的功率很强,人体受其影响后,便会呕吐不止、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神经错乱、失去知觉,甚至内脏血管破裂而丧命。所谓次声波武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对人体产生影响和杀伤作用的一类新概念武器。由于人听不到、看不见、摸不着次声波,所以又有人把次声波武器称之为"无声杀手"、"哑巴武器"等。
次声波对人类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人们通过研究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机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性和规律,例如人们利用测定极光产生次声波的特性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等。利用接收到的被测声源所辐射出的次声波,探测它的位置、大小和其他特性,例如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发射火炮或台风所产生的次声波去探测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许多灾害性现象如火山喷发、龙卷风和雷暴等在发生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预测灾害事件等等。
另一方面,次声波对人体是有害的,人类必须防止次声波的污染。让人头痛的是,由于次声波的穿透力极强,几乎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消除它对人体的危害。人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在各种次声波污染物上(交通工具、打桩机等)安上减振器,把它对人体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Ⅳ 超声波和次声波是怎么定义的
超声波
我们知道,当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16~20,000赫兹。因此,当物体的振动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人耳听阈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出来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5兆赫。
次声波
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Ⅳ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区别
学物理的超声波与次声波后,知道了超声波的应用,列如超声波洗碗机那些乱七八糟,还有发出超声波的声呐,但是次声波的应用好像没有,为什么不能用次声波来做超声波可以做的事情呢,两者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超声波与次声波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两个概念是针对人的听力来说的。
超声波是指频率很高的声波,说白了就是单位时间内震动次数很高的声波。
次声波则正好相反,是频率很小的声波。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震动次数很少的声波。
这么说吧,举个例子,所有声波的速度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假设,两个人跑步,一个人个子高腿比较长,一个人个子矮,腿比较短。跑一段距离,二者同时到达终点。(假设二人的重量一致)
那么这个过程中二人谁做的功做多呢
假设个子高的跑了10步,个子矮的跑了15步。那么他们每一步与地面接触都受到一个摩擦力。
根据FS的理论,因为重力相同,摩擦因数相同,所以摩擦力F是一样的,那么谁的S长呢?就是说谁的摩擦力作用的时间长呢?明显是跑了15步的那个人,也就是频率高的,那么这个人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就多一些。
同样,超声波所携带的能量比次声波来的多些。
同样还是这个例子,在这二人跑动的距离中有一个台阶,那么谁的某一步步幅正好到台阶下的可能大。如果册并还说不清楚,如果说跑15步那个人改为100步,那么是不是台阶对他的影响会变小,因为他有很大的可能有一步正好到台阶下,然后下一步上去。可是10步那个呢,可能也正好到台阶下,然后一步上去,但是有更大的可能是他这一步不得不调整。
也就是说,次声波受地形的限制较大,也就是受形状的限制较大。
同理:用超声波洗盘子,是因为他的能量较大,能够有能连分力油和盘子间的分子力。而且因为受形状的影响较小,不会有洗不到的地方。
声呐,基本上也是这个因素,主要是能量和形状。
振动筛用的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区别
标准振动筛对一些比较特殊,难以甄别材料的筛选,他们往往会导致一些问题,如阻塞网络,所以对于一些特殊的材料,使用超声波振动筛(振动筛超声波设备)。但在调查过程中,有些客户会误说声振动筛。
超声技术是物理,电子,机械和材料科学为基础的通用技术。超声技术是超声波,完成了发电,输电和接收的物理过程。超声波的聚光灯下,方向和思考,传输等功能。由超声波振动辐射大小不同,可分为:
1。超声波的性质,对象或功率的变化,说功率超声的应用,如:在足够大的能量产生气蚀发生的液体,可用于清洗,乳化。
2。使用超声波来获得一些信息,获得通信应用,如超声波检测,超声波脉冲反射:在测试对象的厚度语言,超声波测厚说。
超声波清洗及应用
首先,超声波清洗的原则
超声波清洗是一种物理的清洗,进入水箱的清洗液,超声在坦克的作用。由于超声波和声波振动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密度,备用介质的压力。在真空区域,液体会腊姿悄产生撕裂的力量,形成真空泡。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气泡在快速增长的压力区域,由于泡沫破灭的压力挤压,封闭。此时,液体之间的强烈的冲击波碰撞。虽然位移,速度是非常小,但加速度却非常大,成千上万的当地的大气压力,这就是所谓的空化。
其次,有几个因素影响清洗效果
1。频率的关轮渣系:更一般的低频效果越明显,但噪音相对较高,为物体表面相平对象。频率越高,空化效应越差,但噪音相对较低,为更有效的微盲孔和电子晶体和其他对象。
2。温度:30℃-50℃介质的温度一般洗最好。
3。和声音强度:根据不同的频率,声强,在1-2w/cm2换届选举。
4。随着清洗液:一般情况下,清洗液气体含量越高,清洗效果更好的粘度较低的。
5。和清洗液的深度和物体的位置进行清洗。
猜你喜欢
1. 怎么形成声波
2. 声学基础知识
3. 理工科学乐理必看的基础知识
4. 声音的世界知识点归纳
5. 初中物理教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