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问个问题,百度有人说,用氟利昂制冷的冰箱会破会臭氧层,有这么严重吗
使用R12的冰箱由于R12当中含有“Cl"元素,泄漏之后确实会对地球臭氧层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包括空调产品上面原来使用的R22冷媒,也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不过目前绝大多数冰箱都使用环保冷媒,比如R134a、R600a等,这些环保冷媒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力度已经非常小甚至没有了。
『贰』 r22比r32制冷效果好
R22制冷剂是目前为止使用比较广泛的制冷剂,好的东西都是用的R22,它的制冷性能是很高的,就是对臭氧层破坏比较严重,所以人类才会想要替换掉它。所以,制冷剂r32与r22的区别很大,尤其在CO2减排上,R32更环保。但是,从制冷效果上看,制冷剂r22制冷效果比r32更好。还有R22空调安装是不需要抽真空的,R32需要抽真空,没抽真空的运行效率会变差。
/
相关资料:
1、R32是一种新型的制冷剂,比较的话,制冷性能是不及R22好的,而且R32是容易燃易爆的制冷剂,化学性能不稳定的,但是对环境的危害还是非常小的。
2、但是格力空调制冷剂r22和r32相比,制冷剂r22制冷效果更好。R22因为自身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比较强,已经被逐步限制使用了,后面使用制冷剂的空调会越来越少。
3、R32,化学名二氟甲烷,分子式CH2F2。为防止爆炸、没有毒、可燃,但仍然是安全的制冷剂。
『叁』 22制冷剂破坏大气臭氧层,国家为什么不做宣传,而且还大量生产。
R22化学名称二氟一氯甲烷,其中的氯原子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这个是不容置疑的。
第一,关于其危害,国家的环保部门一直在进行宣传,可能宣传力度不大,导致你觉得并没有宣传,这个要分开几个方面讲,蒙特利尔协定中明确规定发展中国家,在2030年之后,制冷剂R22只能用于老设备的维修,不可再用于新设备的使用,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状态,所以还在不断的完善替代品种。而且制冷剂的主要应用领域---空调领域,已经开始大批量的进行新型制冷剂的替代生产,其中包括R410、R32、R290等,现在更注重的不只是宣传至普通大众,更多的是引导直接使用者的更新替代;
第二,大量生产,这个其实是错误的,R22的配额管控下,制冷剂R22的生产产能已经在逐步缩减,国家不允许再有新的生产装置上线,而且每年的配额管控很严格,导致制冷剂R22的市场投入量已经大不如从前,价格也在水涨船高。如果说大量生产的话,要说到R22的另一个使用领域-----聚四氟乙烯的生产,R22作为聚四氟乙烯的主要生产原料,使用量之大远远超过对制冷市场的投入量。以东岳化工为例,年产8万吨的制冷剂R22配额,实际自用要达到5万吨以上。其下游的部分高分子材料更是高端产品必需,所以R22的生产在2040年之后还是可以用于这个领域的使用的。
总的来说,制冷剂R22目前是国内应用范围最广,实用效果能效比较好的一种制冷剂,替代品在路上,高端下游在等着。生产还是在生产的,但是该管控的还是在管控的。至于宣传吗,如果真的没有宣传,你也不一定会了解它会破坏臭氧层这个缺点啊,不是吗?
『肆』 氟利昂为什么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
制冷剂是压缩式制冷中的工作介质,在系统中循环流动。 它在低温下吸热汽化,再在高温下凝结放热。历史上曾用过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空气等作为制冷剂。1930年美国开发出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的总称,氟利昂是一大类,有几十种。它们的热力性质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又有许多共同的优点。因此,从1930年到1990年,氟利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75年美国学者提出,含氯的氟利昂中的氯原子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在离地面25-40的平流层。它能够屏蔽对地球上生物有害的紫外线。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有各种波长,其中的波长为0.28-0.32微米以下的紫外线会危害生命。臭氧层能够阻挡这些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氟利昂中的氯原子会破坏臭氧层的理论到九十年代被广泛接受,该理论于1995年得到了诺贝尔化学奖。根据该理论,含氯的氟利昂中的氯原子在平流层会分离出来,与臭氧分子作用生成氧化氯和氧分子。氧化氯能与臭氧作用,重又生成氯原子和氧分子。这样不断重复,使臭氧大量被破坏。
研究表明,臭氧层的臭氧每减少1%,则有害辐射增加2%。其后果是皮肤癌和眼病增加,人体的免疫系统性能下降、海洋生物的食物链被破坏、一些植物生长受影响(包括农作物减产)。有人提出,当臭氧层余下1/5 时,是地球生命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