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数控车床一般操作流程
1.书写或编程:加工前应首先编制工件的加工程序,如果工件的加工程序较长且比较复杂,最好不在机床上编程,而采用编程机编程或手动编程,这样可以避免占用机时,对于短程序,也应该写在程序单上。
2.开机:一般是先开机床,再开系统。有的设计二者是互锁,机床不通电就不能在CRT上显示信息。
3.回参考点:对于增量控制系统的机床,必须首先执行这一步,以建立机床各坐标的移动标准。
4.程序的编辑输入:
输入的程序若需要修改,则要进行编辑操作。此时,将方式选择开关置于EDIT位置,利用编辑键进行增加、删除、更改。
5.机床锁住,运行程序 此步骤是对程序进行检查,若有错误,则重新编辑。
6.上工件、找正、对刀 采用手动增量移动,连续移动或采用手播盘移动车床。将对刀点对到程序的起始点,并对好刀具的基准。
7.启动坐标进给,进行连续加工 一般是采用存储器中程序加工,这种方式比采用纸带上程序加工故障率低。加工中的进给速度可采用进给倍率开关调节。加工中可以按进给保持按钮FEEDHOLD,暂停进给运动,观察加工情况或进行手工测量。
再按CYCLESTART按钮,即可恢复加工,为确保程序正确无误,加工前应再复查一遍。在车削加工时,对于平面曲线工件,可采用铅笔代替刀具在纸上画工件轮廓,这样比较直观,若系统具有刀具轨迹模拟功能则可用其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8.操作显示:利用CRT的各个画面显示工作台或刀具的位置、程序和机床的状态,以使操作工人监视加工情况。
9.程序输出:程序结束后,若程序有保存的必要,可以留在CNC的内存中,若程序太长,可以把内存中的程序输给外部设备保存。
10.零件检测、拆除 :在工件尚处于卡盘装夹的情况下,进行工件尺寸检测。工件尺寸不合格的要求的适当进行刀具补偿,从新加工,尺寸合格时拆除工件。
11.关机 :一般应先关机床,再关系统。

(1)数控机床加什么是找正扩展阅读:
机床组成:
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体,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
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驱动装置,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
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
自从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以来,数控机床在制造工业,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中被广泛地应用,数控技术无论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飞速发展。
② 我在数控机床这里当学徒 请问一下 这个XYZ轴怎么使用。 基础操作怎么
你这种情况就先看师傅操作吧,在没把握的情况下,别去乱动。帮师傅找找东西啊,打扫一下卫生啊!简单的说,主要步骤只有几个,第一步,按图装夹,这个你要善于利用图形的特点,比如有一个尖角在正X方向,你一下就知道怎么装夹了。装夹时要细心,特别是精加工时,打干净毛刺,擦干净机床工作台和夹具。第二步就是找正坐标系和对刀,也就告诉机床图纸上的原点应该在什么地方。比如一个正方形料,原点在正中间,那就是X方向分中,Y方向也分中。对刀就是对Z值,比如Z值原点在这个正方形料的上表面,那你就在上表面对Z值。第三步就是调程序进行加工了。前两步都作对了的话,这步就很简单了。你应该刚开始学,不要着急,师傅自然有安排,在这说多了,第一你不一定能听懂,第二说多了反而给你造成混乱。所以平时勤快一点,主动一点,不懂的就问师傅,很快就能学会的,这个不难。不过不建议的还一丝丝都不懂的时候就开始问东问西,那样师傅会觉得很烦人。带个笔记本做纪录吧,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可以图文并茂的纪录,不懂的也先纪录下来,学久了后不用问师傅,以前的一些问题自己就懂了。学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专业一点发问了。另外,看得懂装夹图很重要,如果你以后自己独立干,连图都看不懂的话,那就是第一步都没法开始。
③ 数控立车如何用百分表找正
这个 我已经很久不干数控车床了 不所以只能说一下我的想法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吧 把百分表固定在圆弧上一点 然后缓慢转动大盘根据表针的跳动 可以用粉笔或者记号笔一类的在相应的位置上记一下表针的数值 我一般是找四个位置均分的点 然后用胶锤或者卡爪使对点的数值一致就好 比方说对点两个点 一个是0.9 一个是0.3 那就可以把其中一个点往0.6调 然后因为规则圆肯定是对称移动 那么两外一个点也应该是0.6 然后去调另两个对点 把四个点都找成0.6就好了 如果毛坯面比较糙的话应该找不了这么准 不过当你某一方向的位置发生改变后另一个方向的数值肯定也要有变化 所以很难一次就把工件四个点找正 等第一件干完之后卸活时不要四个卡爪都松开 只松相邻的两个让活能出来就行 记好这两个卡爪 装下个活时把这俩直接紧上 只要工件毛坯不是很糙的话 找正时应该差不了多少 熟练以后可以大盘一边转一边找 那样就快了 不过小心活放的太歪撞表
④ 数控车床怎样装刀能快速找正回转中心
你可以先找根棒料,用刀车到中心位置,然后把刀拿下来,平放在拖板上,再划一条线,以后就对着这条线把刀对的差不多了就能很快找到中心了。
⑤ 数控立式加工中心如何找正
找正都用杠杆百分表,圆形工件就抡圆,方形的就找正,按照相对,调工件的位置。在找正之前,先用手动方式把主轴降到工件上表面附近,大致的使主轴轴心线与工件轴心线同轴,再抬起主轴到一定的高度,把磁力表座吸附在主轴端面,安装好百分表头,使表头与工件圆柱表面垂直。
找正时,可先对X轴或Y轴进行单独找正。若先对X轴找正,则规定Y轴不动,调整工件薯野在X方向的坐标。通过旋转主轴使得百分表绕着工件在X1与X2点之间作旋转运动,通过反复调整工作台X方向的运动,使得百分表指针在X1点的位置与X2点相同,说明X轴的找正完毕。同理,进行Y轴的找正。

(5)数控机床加什么是找正扩展阅读:
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机床开机时应遵循先回零(有特殊要求除外)、手动、点动、自动的原则。机床运行应遵循先低速、中速、再高速的原则,其中低速、中速运行时间不得少于2-3分钟。当确定无异常数亩喊情况后,方可开始工作。
2、刀具、工件应装夹正确、紧固牢靠。装卸时不得碰伤机床。找正工件不准重锤敲打。不准用加长套筒柄增加力矩的方法紧固刀具、工件。
3、不准在机床主轴锥孔及其他工具安装孔内,安装与其锥度或孔径不符、表面有刻痕和不清洁的顶针、刀具、刀套等。
4、按工艺规定进行加工。不准任意加大耐悔进刀量、削速度。不准超规范、超负荷、超重使用机床。
参考资料:网络-找正⑥ 数控车床对刀诀窍是什么
1、试切对刀法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会在工件表面留下切削痕迹,且对刀精度较低。以对刀点(此处与工件坐标系原点重合)在工件表面中心位置为例采用双边对刀方式。
(1)x,y向对刀。
①将工件通过夹具装在工作台上,装夹时,工件的四个侧面都应留出对刀的位置。
②启动主轴中速旋转,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刀具快速移动到靠近工件左侧有一定安全距离的位置,然后降低速度移动至接近工件左侧。
③靠近工件时改用微调操作(一般用0.01mm)来靠近,让刀具慢慢接近工件左侧,使刀具恰好接触到工件左侧表面(观察,听切削声音、看切痕、看切屑,只要出现一种情况即表示刀具接触到工件),再回退0.01mm。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显示的坐标值,如-240.500。
④沿z正方向退刀,至工件表面以上,用同样方法接近工件右侧,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显示的坐标值,如-340.500。
⑤据此可得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坐标值为{-240.500+(-340.500)}/2=-290.500。
⑥同理可测得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2)z向对刀。
①将刀具快速移至工件上方。
②启动主轴中速旋转,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刀具快速移动到靠近工件上表面有一定安全距离的位置,然后降低速度移动让刀具端面接近工件上表面。
③靠近工件时改用微调操作(一般用0.01mm)来靠近,让刀具端面慢慢接近工件表面(注意刀具特别是立铣刀时最好在工件边缘下刀,刀的端面接触工件表面的面积小于半圆,尽量不要使立铣刀的中心孔在工件表面下刀),使刀具端面恰好碰到工件上表面,再将轴再抬高,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的z值,-140.400,则工件坐标系原点W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140.400。
(3)将测得的x,y,z值输入到机床工件坐标系存储地址G5*中(一般使用G54~G59代码存储对刀参数)。
(4)进入面板输入模式(MDI),输入“G5*”,按启动键(在自动模式下),运行G5*使其生效。
(5)检验对刀是否正确。
2、塞尺、标准芯棒、块规对刀法
此法与试切对刀法相似,只是对刀时主轴不转动,在刀具和工件之间加人塞尺(或标准芯棒、块规),以塞尺恰好不能自由抽动为准,注意计算坐标时这样应将塞尺的厚度减去。因为主轴不需要转动切削,这种方法不会在工件表面留下痕迹,但对刀精度也不够高。
3、采用寻边器、偏心棒和轴设定器等工具对刀法
操作步骤与采用试切对刀法相似,只是将刀具换成寻边器或偏心棒。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效率高,能保证对刀精度。想学数控编程,在群192-96-35-72可以帮助你。使用寻边器时必须小心,让其钢球部位与工件轻微接触,同时被加工工件必须是良导体,定位基准面有较好的表面粗糙度。z轴设定器一般用于转移(间接)对刀法。
4、转移(间接)对刀法
加工一个工件常常需要用到不止一把刀,第二把刀的长度与第一把刀的装刀长度不一样,需要重新对零,但有时零点被加工掉,无法直接找回零点,或不容许破坏已加工好的表面,还有某些刀具或场合不好直接对刀,这时候可采用间接找零的方法。
(1)对第一把刀
①对第一把刀的时仍然先用试切法、塞尺法等。记下此时工件原点的机床坐标z1。第一把刀加工完后,停转主轴。
②把对刀器放在机床工作台平整台面上(如虎钳大表面)。
③在手轮模式下,利用手摇移动工作台至适合位置,向下移动主轴,用刀的底端压对刀器的顶部,表盘指针转动,最好在一圈以内,记下此时轴设定器的示数并将相对坐标轴清零。
④确抬高主轴,取下第一把刀。
(2)对第二把刀。
①装上第二把刀。
②在手轮模式下,向下移动主轴,用刀的底端压对刀器的顶部,表盘指针转动,指针指向与第一把刀相同的示数A位置。
③记录此时轴相对坐标对应的数值z0(带正负号)。
④抬高主轴,移走对刀器。
⑤将原来第一把刀的G5*里的z1坐标数据加上z0 (带正负号),得到一个新的坐标。
⑥这个新的坐标就是要找的第二把刀对应的工件原点的机床实际坐标,将它输人到第二把刀的G5*工作坐标中,这样,就设定好第二把刀的零点。其余刀与第二把刀的对刀方法相同。
注:如果几把刀使用同一G5*,则步骤⑤,⑥改为把z0存进二号刀的长度参数里,使用第二把刀加工时调用刀长补正G43H02即可。
5、顶尖对刀法
(1)x,y向对刀。
①将工件通过夹具装在机床工作台上,换上顶尖。
②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顶尖移动到近工件的上方,寻找工件画线的中心点,降低速度移动让顶尖接近它。
③改用微调操作,让顶尖慢慢接近工件画线的中心点,直到顶尖尖点对准工件画线的中心点,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的x, y坐标值。
(2)卸下顶尖,装上铣刀,用其他对刀方法如试切法、塞尺法等得到z轴坐标值。
6、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刀法
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刀法(一般用于圆形工件的对刀)
(1)x,y向对刀。
将百分表的安装杆装在刀柄上,或将百分表的磁性座吸在主轴套筒上,移动工作台使主轴中心线(即刀具中心)大约移到工件中心,调节磁性座上伸缩杆的长度和角度,使百分表的触头接触工件的圆周面,(指针转动约0.1mm)用手慢慢转动主轴,使百分表的触头沿着工件的圆周面转动,观察百分表指针的便移情况。
慢慢移动工作台的轴和轴,多次反复后,待转动主轴时百分表的指针基本在同一位置(表头转动一周时,其指针的跳动量在允许的对刀误差内,如0.02mm),这时可认为主轴的中心就是轴和轴的原点。
(2)卸下百分表装上铣刀,用其他对刀方法如试切法、塞尺法等得到z轴坐标值。
7、专用对刀器对刀法
传统对刀方法有安全性差(如塞尺对刀,硬碰硬刀尖易撞坏)占用机时多(如试切需反复切量几次),人为带来的随机性误差大等缺点,已经适应不了数控加工的节奏,更不利于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
用专用对刀器对刀有对刀精度高、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把繁琐的靠经验保证的对刀工作简单化了,保证了数控机床的高效高精度特点的发挥,已成为数控加工机上解决刀具对刀不可或缺的一种专用工具。

(6)数控机床加什么是找正扩展阅读
对刀原理
对刀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工件坐标系,直观的说法是,对刀是确立工件在机床工作台中的位置,实际上就是求对刀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
对于数控车床来说,在加工前首先要选择对刀点,对刀点是指用数控机床加工工件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对刀点既可以设在工件上(如工件上的设计基准或定位基准),也可以设在夹具或机床上,若设在夹具或机床上的某一点,则该点必须与工件的定位基准保持一定精度的尺寸关系。
对刀时,应使指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所谓刀位点是指刀具的定位基准点,对于车刀来说,其刀位点是刀尖。对刀的目的是确定对刀点(或工件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值,测量刀具的刀位偏差值。对刀点找正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在实际加工工件时,使用一把刀具一般不能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通常要使用多把刀具进行加工。在使用多把车刀加工时,在换刀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换刀后刀尖点的几何位置将出现差异,这就要求不同的刀具在不同的起始位置开始加工时,都能保证程序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机床数控系统配备了刀具几何位置补偿的功能,利用刀具几何位置补偿功能,只要事先把每把刀相对于某一预先选定的基准刀的位置偏差测量出来,输入到数控系统的刀具参数补正栏指定组号里,在加工程序中利用T指令,即可在刀具轨迹中自动补偿刀具位置偏差。刀具位置偏差的测量同样也需通过对刀操作来实现。
⑦ 数控车床一般操作流程
数控车床一般操作流程:
1、工件程序的编辑与输入,加工前应先分析和编制工件的加仁工艺和加工程序;
2、开机,一般老腔信先开主电源,此时数控机床具备了开机条件,启动一个带钥匙按钮,使数控系统和机床同时都上电,数控机床系统的CRT上显示出信息,同时检查机床的液压,气动、各进蛤轴及其他辅侍轮助设备的连接状态;
3、固参考点,机床加工前先建立机床各坐标的移动基准;
4、加工程序的输入调用,根据程序的介质,用磁圆知带机、编程机或串口通信输入;
5、程序的编辑,辖入的程序若需要怪改时,应将工作方式选择开关置于编辑的位置;
6、程序的检查与调试,将机床锁住,只运行系统,对系统进行检查后,再开启机床;
7、工件的安装与找正,对要加工的下件进行安装找正,建立基准;
8、启动坐标轴进行连续加工,连续加工一般采用存储器中的程序加丁;
9、关机,关闭电源前,需注意检查数控机床的状态及机床各部件位置,保证安全后,再关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