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车空调制冷循环的四个过程。(指出各过程制冷剂状态、温度、压力的变化)
汽车空调的制冷过程
汽车空调和其它空调制冷都一样。把温度通过人为的方式使它下降(或者说把温度从较高的物体转移给较低的物体)叫做“人工制冷”,简称“制冷”。 蒸汽压缩循环式制冷(空调)系统都是通过四个过程来完成的。即:节流过程——蒸发过程——压缩过程——冷凝过程。 节流,通过节流装置,即节流阀(也称调节阀或膨胀阀,在汽车空调中通常叫膨胀阀或孔管)。制冷剂的高压液体经过阀的狭窄通道使其流量和压力得到节流变小而成为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此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虽然变了,但形态未改变。 蒸发,通过热交换装置,即蒸发器。低压液体在其中与外界(驾驶室)内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即传热,实际为吸热)而产生沸腾(汽化)现象。从而使空间的温度不断得到降低。沸腾(汽化)后产生低压制冷剂气体,从而改变了制冷剂的形态,但压力未改变。 压缩,通过气体压缩装置,即制冷压缩机。低压低温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经过压缩,变为高压高温气体排出。 冷凝,通过热交换装置,即冷凝器(也称散热器)。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在其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实际为放热)而冷凝(冷却)成高压液体,从而又改变了制冷剂的形态,但压力未改变。 整个制冷过程就是通过这四个装置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来完成的,系统用管道将此连接,制冷剂在此系统中如此反复循环,从而不断使温度得到降低。 为了使制冷能正常进行,系统在冷凝器通向膨胀阀之间加设了储液干燥器(通常称干燥过滤器或干燥瓶)。干燥和过滤制冷剂中的水份和杂质,并储存制冷循环所需要的制冷剂。 此外还有一些附属装置,如冷凝器用的散热电子风扇,蒸发器用的鼓风机,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在低压侧蒸发器至压缩机之间还加设了气液(油)分离器等。 为了使空调系统能安全自动运行,系统在高低压侧分别设置了压力控制器(压力开关);低压侧的蒸发器上设置了温度控制器(温度感应器或传感器);整个电气系统由电脑或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化运行。
B. 液态制冷剂是什么物态变化
液态制冷剂是汽物态变化。
空调器制冷时液态孝培闷的制冷剂经毛细管进入热交换器(室内机)汽化成气体,吸热;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入室外机的热交换器,在冷凝器毛细管内液化放热,将室内的热搬到室外。通过压缩机压缩气态制冷剂,压缩成液态,液态经过制冷管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目的。

主要中咐特点
(1) 不破坏臭氧层。其分子式巧弯中含氯元素,故其臭氧层破坏潜能值(ODP)为0.055。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0.35。
(2) 毒性极低。容许浓度和R22同样,都是1000ppm。
(3) 不可燃。空气中的可燃极性为0。
(4) 化学和热稳定性高。
(5) 水分溶解性与R22几乎相同。
(6) 是混合制冷剂,由两种制冷剂组成。
C.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对吗
(1)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液化要放热;
(2)冰箱中水结冰,属于凝固,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故答案为:液化;减小.
D. 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
空调器制冷时,液态的制冷剂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汽化成气体,吸热;在压缩机中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体积而液化为液态,并经冷凝器毛细管放热,将室内的热搬到室外;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若大气压强大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将高于100℃.
故答案为:放热;压缩体积;>.
E. 冰箱是怎样制冷的
您好!
冰箱制冷原理是制冷剂以气态的形式由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气经排气管进入冷凝器,制冷剂将热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冷凝为高压的液体,经过过滤器进入毛细管,并被截流降压进入蒸发器中汽化。制冷剂液体吸收外界热量汽化为干饱和蒸汽,实现冰箱内降温,制冷剂变为低压过热蒸气而被压缩机吸回,如此往复。
很高兴为您服务,感谢您对美菱数字服务企业平台的支持!

F. 制冷制冷剂汽化。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两种方式
(1)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2)生成的蒸气在冷凝管里又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放热;在冷凝器里的液化是通过压缩机压缩体积实现的.
故答案为:吸热;汽化;放热;液化.
G. 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此过程_________
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汽化,此过程吸热。
当电冰箱工作时,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内发生汽化而吸热,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在外面冷凝器中发生液化而放热,将热量散失在空气中,其制冷过程大致如下:
1、压缩机将制冷气体压缩并加热,并使其通过盘状的冷凝器。
2、气体会在冷凝管中冷凝成液态,同时将热量散发出去,变成高压状态的冷凝液体。
3、冷凝液体流过膨胀阀,降压后进入冷冻室中的蒸发器,在蒸发器中,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吸收冰箱内部的热量(吸热制冷),转变成低压气体。
4、然后,制冷气体再次流入压缩机中,开始下一次制冷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循环制冷系统。

(7)制冷剂放热液化的过程属于什么扩展阅读:
冰箱的制冷剂主要是在制冷系统中循环不断的变化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现今使用的制冷剂已达70~80种,并正在不断发展增多。但用于食品工业和空调制冷的仅十多种。其中被广泛采用的只有以下几种:
1、氨,又名R717,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压中温制冷剂。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单位标准容积制冷量大约为520kcal/m3。
2、氟利昂-12,又名R12,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8℃,冷凝压力一般为0.78~0.98MPa,凝固温度为-155℃,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288kcal/m3。由于此类制冷剂破坏大气臭氧层,已限制使用。
3、氟利昂-22,又名R22,标准蒸发温度约为-41℃,凝固温度约为-160℃,冷凝压力同氨相似,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454kcal/m3。
4、四氟乙烷,又名R134a,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环保制冷剂,它具有良好的迟碧综合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和码指举安全的R12(二氯二氟甲烷)的替代品,可以应用于使用R12制冷剂的多数领域。
5、异丁烷,又名R600a,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可燃性气体。熔点-159.4℃。沸点-11.73℃。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逗培醇、乙醚等。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