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蝙蝠发射超声波主要是为了什么
探测路和食物的方位
B. 蝙蝠怎样发出超声波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一种尖叫声,这是一种超声波信号,是人类无法听到的,因为它的音频很高。这些超声波的信号若在飞行路线上碰到其他物体,就会立刻反射回来,在接收到返回的信息之后,蝙蝠于振翅之间就完成了听、看、计算与绕开障碍物的全部过程。
超声效应 包括以下4种效应:
①机械效应。
②空化作用。
③热效应。由于超声波频率高,能量大,被介质吸收时能产生显著的热效应。
④化学效应。超声波的作用可促使发生或加速某些化学反应。
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回声定位。人类根据蝙蝠飞行识物的原理,制造出了雷达,但蝙蝠身上“仪器”的精确度比雷达要高得多。蝙蝠在夜间飞行不是靠眼睛看的,而是靠耳朵和发音器官飞行的。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
小蝙蝠亚目即通常所说的蝙蝠,我国有6科,26属,110种。蝙蝠大多数为食虫性及肉食性,主要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信号搜寻食物 , 探测距离,确定目标,回避障碍和逃避敌害等 。 蝙蝠是真正会飞的兽类,这种进化上的优势使它们利用了兽类中一个全新的未被利用的生态位。
C. 蝙蝠在夜空中飞行的物理原理
蝙蝠在夜空中飞行采用的是回声定位物理原理。
蝙蝠与其能够飞行并进行夜间生活相适应,它们在生理机能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则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最基本的手段是能够利用回声定位。

(3)蝙蝠飞行时为什么会发出超声波扩展阅读:
蝙蝠的习性及特点:
蝙蝠是唯一会飞的哺乳类动物。白天他们一般栖息在阴暗的角落,当夜晚来临时,他们会凭借高超的飞行能力与超声波侦测能力,在夜空中从容飞行。
蝙蝠通常为群体活动,一次可达百万只,有些温带地区的种类在冬季前会有迁徙行为。蝙蝠主要栖息于洞穴、树洞、森林中,一年繁殖一次,一次生产一胎。
世界上最大的蝙蝠是翼展长达2米,体重可高达1.5公斤的马来大狐蝠。最小的蝙蝠是仅重2克的猪鼻蝙蝠,也叫凹脸蝠,它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
D. 蝙蝠一边飞,一边发出超声波,为什么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
蝙蝠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同时也是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蝙蝠与其能够飞行并进行夜间生活相适首洞应,它们在生理机能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则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橘罩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

蝙蝠可分为两个亚目,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属962种,中国约7科30属者伍枯120种。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出版的《1996年受胁动物红色名录》中公布了蝙蝠(翼手目)动物受胁状况。
指出处于极危险(CR)种类有26种,濒危(EN)有32种,易危(VN)有173种。许多蝙蝠在自然界越来越少,趋于灭绝,严重的物种濒危局面令人深思。
E. 蝙蝠是怎么发出超声波的
蝙蝠利用超声波来“看”东西
蝙蝠的喉咙可以发出很强的超声波,(如果一种声音振动每秒钟超过两万次,人耳就听不见了,这就叫超声波。)通过嘴巴和鼻孔向外发射。遇到物体时超声波就被反射回来,被蝙蝠的耳朵所接收。蝙蝠根据回声来判断物体的种类、大小和距离,区别是敌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然后从容不迫地决定自己的行动是躲避还是追捕。
蝙蝠这种根据回声来探测物体的方法叫回声定位法。蝙蝠的耳朵很大,内耳特别发达,能够接收频率很高的超声波和低密度的回声。令人吃惊的是,蝙蝠竟然能在一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0组的回声,而且分辨率很高,就是极其微弱的回声信号,它也可以据以区别各种物体。
蝙蝠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的能力。一个岩洞里,千百只蝙蝠同住在一起,都是使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却不互相干扰。正因为如此,蝙蝠捕虫有着惊人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不愧为“活雷达”。
F. 蝙蝠为什么会发出超声波
G. 蝙蝠靠声带振动而发声,为什么蝙蝠能发出超声波呢
因为蝙蝠的喉头结构特殊,可以发出来频率比较高的声波。根据科学研究,蝙蝠的口鼻处长着被称为鼻状叶的结构,在周围还有很复杂的特殊皮肤褶皱,这种结构有利于蝙蝠发出超高频率的声波。
一、蝙蝠与超声波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它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真正飞翔的兽类。蝙蝠有大有小,颜色多样,身上携带着很多天然病毒。蝙蝠的视觉很差,但是它一般要进行夜间生活,所以在生活技能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随着逐渐地进化,蝙蝠的听觉能力变得越来越发达,在夜间或者灰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地捕捉食物,而其中它们用的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回声定位。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关于蝙蝠的超声波,你们都明白了吗?
H. 蝙蝠是怎样发出超声波的又是怎样接收超声波
蝙蝠用嘴巴发出超声波,用耳朵接收超声波。
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8)蝙蝠飞行时为什么会发出超声波扩展阅读
在诸多的现代武器及军械中,相当一部分是源自对动物的仿生。
1、蜜蜂与偏振定向器
蜜蜂采集花粉而不迷路,是因为头上有一对复眼,每只复眼由6300个单元组成,光线进入眼晶体后,通过晶锥到达含有感光色素的感光束。
感光色素分子对偏振光特别敏感,因而具有良好的定向功能。特别是在乌云蔽日的情况下,也能根据太阳方位的变化进行时间、方向的校正。科学家受益于蜜蜂偏振光定向本领,研制出偏振定向器用于飞机、舰船。
2、响尾蛇与热定位器
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对0.001摄氏度的温差都能感觉出来,且反应时间不超过0.1秒。
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就能感知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探测器。
3、鸽子与预警雷达
鸽子的视网膜主要由外层的视锥体、中层的双极细胞、后层的神经细胞以及视顶盖构成,能对亮度、边缘、方向以及运动等发生特殊反应。
所以人们称鸽眼为“神目”。科学家通过模仿研制出鸽眼电子模型,用于预警雷达系统,提升了探测能力。
4、夜蛾与超声波报警器
夜蛾胸腹之间有一对叫作鼓膜器的特殊听觉器官,可以从很强的背景噪声中分辨出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其身上厚密的绒毛还能吸收蝙蝠发射的探测超声波,从而在天敌面前处于“隐身”状态。
科学家通过把夜蛾身上绒毛状的材料用于飞机、舰船等装备,大大减少了目标被雷达、红外线和超声波发现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