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实用机床设计手册的序言
机床作为机械装备的母机,它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其下游产业,目前,机床的下游产业——造船、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汽车、铁路、电力设备、风电设备、动力设备、制冷设备和石化设备等,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所以机床工业的发展正面临最佳机遇。但是我国的机床在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尚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设计方法落后,设计资料老化,长期仿制国外产品,基础不够扎实,因此很难发展高档产品等,为使机床设计人员的思维更多元,视野更开阔,促进我国机床工业的大发展,我们两校一企三方强力合作,组织编写了这本《实用机床设计手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机床的设计理论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计算机技术和分析技术的飞速进步,为机床设计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工程已在机床设计的各个阶段得到了应用。机床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由人工绘图向计算机绘图过渡,改变了传统的经验设计方法,由定性设计向定量设计、由静态的和线性分析向动态的和非线性分析、由可行性设计向最佳设计过渡。
数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机床的传动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伺服驱动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机床的单轴运动及多轴联动,从而可以省去复杂的机械传动系统设计,使其结构及布局也得到很大改善。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FMS等先进制造系统。机床是:FMS的核心装备。早期的FMS,可以说是“以机床为主的系统”设计,即根据现有机床的特点来构造FMS,但是传统的机床(包括数控机床)设计并未考虑到它在FMS中的作用,因此在功能上制约了FMS的发展。FMS的发展对机床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机床设计向“以系统为主的机床设计”方向发展,既要在机床设计时就应考虑它如何更好适应FMS等先进制造系统的要求,例如要求具有时、空柔性,与物流的可亲性等等,这就对机床设计的方法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❷ MDI的上游和下游是什么意思
MDI,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
1.MDI(MultipleDocumentInterface)就是所谓的多文档界面,与此对应就有单文档界面(SDI),它是微软公司从Windows2.0下的MicrosoftExcel电子表格程序开始引入的,Excel电子表格用户有时需要同时操作多份表格,首歼MDI正好为这种操作多表格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于是就产生了MDI程序。
2.MDI的全称MediumDependentInterface,网络上给的翻译是介质相关接口(个人认为翻译较准确)。在hub或switch中有两种接口,分别叫MDIport和MDI-Xport,MDIport也叫做级联端口(uplinkport),是hub或switch之间相互连接的端口。MDIport和MDI-X袜败port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MDIport内部发送数据线和接收数据线没交叉,而MDI-Xport内部发送数据线和接收数据线是交叉的,这个X代表交叉的意思。
3. MDI(Media Delivery Index)媒体传输质量指标,是由思科公司和IneoQuest共同提出的,对视频流在IP网络传输质量进行评估的测量指标。作为IP视频流传输质量测试的行业标准,MDI测量指标广泛地应用于IPTV和IP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质量评估和监测。
4. Manual Data Input 手动输入程序控制模式。
机床的工作方式分为:手动,MDI,自动
工作在MDI方式下通过手动输入代码后按循环启动键,进行代码执行。
就本问题而言,MDI的上游是指MDI的生产原料,如下图:

下游是指MDI的用途
1 粗MDI
冰箱冰柜,汽车顶棚,供热管道,外墙喷涂,冷库板,彩钢板,太阳能;
仿木材料,胶粘剂,汽车内饰件(与改性混合使用)
2 纯MDI
PU合成革(万华以前就做合成革),弹性体(鞋底,实心轮胎,气动软管等),防水涂层(织物),胶粘剂,氨纶
3 改性MDI
汽车内饰告芹颤件(仪表台,方向盘),座垫,头枕,PU玩具等
❸ 机械行业的发展形势
从机械行业目前形势分析,企业手持订单的增长幅度并不低,预亮早计不会出现使生产大起大落的问题。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态势仍保持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外贸出口额将保持25%左右的较高速度增长。
一、机床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从产能挖掘阶段进入产能扩张阶段,机床工业很可能迎来一个加速发展阶段。受下游多个子行业轮流推动,行业因此增长趋势更为稳健。其中,大型、重型机床工业的发展要远快于普通中小型机床工业。
(一)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国机床消费连创纪录,大陆市场机床消费总额和进口额已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成为令全瞩目的机床消费大国。2006年中国大陆市场机床消费额达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机床进口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1.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作为一个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我国必须从各个方面确保国家的独立自主地位。我国机床行业产品种类齐全,可生产品种已经超过3600种,基本已经无空白领域,大部分满足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对机床的需求。 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金属切削机床方面,机敬差雀床产量连年上升,年复合增长率22%以上,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上升幅度更快,数控金切机床比例稳步增长,2001年中国数控金切机床比例只有9%,到2007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20%。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很多金属加工产品要求的精度并不要求很高,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因此低端普通机床仍然有一定的市场销路。
(二)下游推动发展
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载体和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设备,主要应用领域是船舶、工程机械、军工、农机、电力设备、铁路机车、汽车等行业。在船舶、工程机械等行业的产能扩张压力的推动之下,机床工业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在机床工业的下游产业中,船舶、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军工是发展最快的行业,这些行业的企业在从产能闲置发展到满产超产的过程中,对机床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小规模添置需求带动了机床工业稳定中速增长。当前各大造船公司、工程机械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基本都在100%以上,尤其是造船行业,手持订单远超当前产能,生产任务已经排到了2011年,扩大庆局产能已成为必然,扩产必需的生产设备尤其是机床设备的需求量将迎来加速增长,其他如汽车、电力设备的需求也将维持稳定增长。
❹ 数控行业有前景吗
首先,这个行业还是很有前途的,但是要精湛,现在这个行业现在普通人也很多,有好多从技校出来的学生都说是会,其实到了现场只是会操作和简单的编程,这样的人很多。不需要。
现在市场上缺的是高级编程工艺人员,缺少那种能综合运用现在数控加工技术并熟悉加工工艺,正确选用加工参数的综合性人才,这样的人才市场上非常吃香,国内好多数控机床尽管性能非常先进,但编程工艺人员不能完全发挥出其先进性能。
现在普通操作人员工资不高,但综合性高级编程工艺员很缺,工资很高,很有前途。
1、数控人才市场需求 在发达国家中,数控机床已经大量普遍使用。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机床数控化率还不到2%对于目前我国现有的有限数量的数控机床(大部分为进口产品)也未能充分利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数控人才的匾乏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数控技术是最典型的、应用最广泛的机电光一体化综合技术,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的从研究开发到使用维修的各个层次的技术人才。
2、数控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的企业和地区:
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目前经济效益较好的军工企业和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军工制造业是我国数控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 杭州发电设备厂用6000元月薪招不到数控操作工;
随着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具有数控知识的模具技工的年薪已开到了30万元,超过了“博士”。
3、数控人才的知识结构:
现在处于生产一线的各种数控人才主要有二个来源:一是大学、高职和中职的机电一体化或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的毕业生,他们都很年轻,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计算机应用、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容易接受新工作岗位的挑战。
他们最大的缺陷就是学校难以提供的工艺经验,同时,由于学校教育的专业课程分工过窄,仍然难以满足某些企业对加工和维修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4、另一个来源就是从企业现有员工中挑选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数控技术中、短期培训,以适应企业对数控人才的急需。这些人员一般具有企业所需的工艺背景、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大部分是传统的机类或电类专业的各级毕业生,知识面较窄,特别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数控系统不太了解。
5、对于数控人才,有以下三个需求层次,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同:
蓝领层: 数控操作技工:精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工艺知识,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手工编程,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控机床的简单维护维修。适合中职学校组织培养。此类人员市场需求量大,适合作为车间的数控机床操作技工。但由于其知识较单一,其工资待遇不会大高;
灰领层: 数控编程员: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数控机床的操作,掌握复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三维CAD/CAM软件,如uc、ProE等;熟练掌握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技术;适合高职、本科学校组织培养。适合作为工厂设计处和工艺处的数控编程员。此类人员需求量大,尤其在模具行业非常受欢迎;待遇也较高;
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掌握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和机电联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熟悉各种数控系统的特点、软硬件结构、PLC和参数设置。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修。适合作为工厂设备处工程技术人员。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但培养此类人员非常不易,知识结构要求很广,适应与数控相关的工作能力强,需要大量实际经验的积累,目前非常缺乏,其待遇也较高。
❺ 数控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中国数控系统行业上下游市场发展情况具体如下:
工控机
工控机,即工业计算机。其为数控系统中控制系统的核心,近年来,交通、医疗、金融、通信等其它应用行业需求量的增长为工控机市场规模的增长提供了较大的助力。
工控网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工控机市场规模达到48.1亿元,同比增长3.5%。2015年,我国工控机市场规模在60亿元左右,2019年达到94亿元左右,2011-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1%,2015-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8%。

发展前景——发展前景广阔
综合来看,我国数控系统行业上游发展良好,原材料组建供给充分,且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从解决短缺为主逐步向建设经济强国转变,煤炭、汽车、钢铁、房地产、建材、机械、电子、化工等一批以重工业为基础的高增长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构成了对机床市场尤其是数控机床的巨大需求,这将进一步拉动我国数控系统行业需求的增长。我国数控系统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市场规模或将持续扩张。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控系统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❻ 机床是做什么的
❼ 数控机床的工作主要是在做什么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并加工零件。
工作员级别评定:
主要分为 初级技工
普通技工
高级技工
技师级
高级技师级
如果你水平高的话,很容易找工作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现状及前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代表产品之一。数控机床是制造业的加工母机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手段,具有无限放大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目前,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仍处于发展阶段。
“十五”期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实现了超高速发展。其产量2001年为17521台,2002年24803台,2003年36813台,2004年51861台,2004年产量是2000年的3.7倍,平均年增长39%;2005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59639台,接近6万台大关,是“九五”末期的4.24倍。“十五”期间,中国机床行业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汽车和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迅猛、外商投资企业增长速度加快所致。
2006年,中国数控金切机床产量达到85756台,同比增长32.8%,增幅高于金切机床产量增幅18.4个百分点,进而使金切机床产值数控化率达到37.8%,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此外,数控机床在外贸出口方面亦业绩骄人,全年实现出口额3.34亿美元,同比增长63.14%,高于全部金属加工机床出口额增幅18.58个百分点。
2007年,中国数控金切机床产量达123,257台,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产量达3,011台;国产数控机床拥有量约50万台,进口约20万台。
2008年10月,中国数控机床产量达105,780台,比2007年同比增长2.96%。
长期以来,国产数控机床始终处于低档迅速膨胀,中档进展缓慢,高档依靠进口的局面,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需要的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技术受制于人。究其原因,国内本土数控机床企业大多处于“粗放型”阶段,在产品设计水平、质量、精度、性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了5-10年;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差距则达到了10-15年。同时中国在应用技术及技术集成方面的能力也还比较低,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相对滞后,国产的数控机床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中国的数控机床产业目前还缺少完善的技术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市场营销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高。更重要原因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少之又少,制约了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
国外公司在中国数控系统销量中的80%以上是普及型数控系统。如果我们能在普及型数控系统产品快速产业化上取得突破,中国数控系统产业就有望从根本上实现战略反击。同时,还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高档数控系统的自主创新体系,提高中国的自主设计、开发和成套生产能力,创建国产自主品牌产品,提高中国高档数控系统总体技术水平。
“十一五”期间,中国数控机床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中国数控机床行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根据中国数控车床1996-2005年消费数量,通过模型拟合,预计2009年数控车床销售数量将达8.9万台,年均增长率为16.5%。根据中国加工中心1996-2005年消费增长模型,预计2009年加工中心消费数量将达2.8万台,较2005年年均增长率为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