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声波是怎么形成的什么物质
所谓超声波其实就是声波的一种,只不过它的频率比一般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要高,所以才叫做“超声波”。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一般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声音是怎样形成的,超声波就是怎样形成的。通常我们所听到的声音,特别是噪声,实际上包含了很宽的频带,既有次声、普通声音,也有超声,只不过人耳只能听到普通声音而已。
由于机械波的很多性质都和频率密切相关,比如透射率、衰减系数、辐射本领等等,所以人们经常使用处于超声波段的声波来达到某些用途(次声波也是如此)。这时人们可以用特殊的仪器产生窄频带的超声波,以提高利用率。具体的做法一般就是让声源以高于20000Hz的频率振动,辐射出去的自然就是超声波了。
由于高于20000Hz的声源用机械方法很难产生,所以通常都是用振荡电路产生的电信号激励声源振动。从本质上讲,超声波和电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能产生20000Hz以上的声源,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能产生超声波。
B. 常州三合声源超声波有几个人上班
常州三合声源超声波有约200人上班。三合声源拥有200多名优秀的专业人员团队,其中包括数十名拥有高级职称、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些专业人员主要负责从事食品加绝返工设备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以提供枯宏贺没派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支持客户的需求。常州三合声源超声波是一家专业从事食品加工设备生产的企业,成立于2011年。
C. 江苏超声波清洗机哪家好
江苏超声波清洗机哪家好?国内超声波清洗机的聚集地在广东,我们公司也是在广东的,“佳姆信超声波清洗设备”,我们也有很多配套厂家在江苏那边,希望能帮您解决清洗问题,你可以网络一下我们“佳姆信”
D. 超声波 声波 次声波在相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吗
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一种机械波,因饥铅此在同种介质中速度受到声波的声强与声压牵连声强与声压越大速度越快。如果说声强与声压都是完全相同的话,那么超隐隐声波和次声波在同种介质中速度相同的,只是频烂携好率、波长不同。否则就不同了!
E. 超声波在生活中的用途
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而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种纵波,每秒震动的次数称作声波的频率(单位是赫兹:Hz)。

第二个领域是超声处理,这是靠超声波强大的能量实现的,比如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工厂中除尘,超声波焊接等,这都是依靠超声波强烈的震动完成的。
F.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作用与危害
超声波
超声波一般由具有磁致伸缩或压电效应的晶体的振动产生。它的显著特点是频率高,波长短,衍射不严重,因而具有良好的定向传播特性,而且易于聚焦。也由于其频率高,故而超声波的声强通常比一般声波大得多。用聚焦的方法,可以获得声强高达109W/m2的超声波。超声波在液体、固体中传播时,衰减很小。在不透明的固体中,能穿透几十米的厚度。超声波的这些特性,在技术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用
利用超声波的定向发射性质,可以探测水中物体,如探测鱼群、潜艇等,也可用来测量海深。由于海水的导电性良好,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吸收非常严重,因而电磁雷达无法使用。利用声波雷达——声纳,可以探测出潜艇的方位和距离,因为超声波碰到杂质或介质分界面时有显著的反射,所以可以用来探测工件内部的缺陷。超声探伤的优点是不伤损工件,可以探测大型工件,如用于探测万吨水压机的主轴和横梁等。此外,在医学上可用探测人体内部的病变,如“B超”仪就是利用超声波来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目前超声探伤正向着显像方向发展,如用声电管把声信号变换成电信号,再用显像管显示出目的物的像来。随着激光全息技术的发展,声全息也日益发展起来。把声全息记录的信息再用光显示出来,可直接看到被测物体的图像。声全息在地质,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超声波能量大而且集中,所以也可以用来切削、焊接、钻孔、清洗机件,还可以用来处理种子和促进化学反应等。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如波速,衰减,吸收等与介质的某些特性(如弹性模量、浓度、密度、化学成份、黏度等)或状态参量(如温度、压力、流速等)密切有关,利用这些特性可以间接测量其他有关物理量。这种非声量的声测法具有测量精度高,连度快等优点。
由于超声波的频率与一般无线电波的频率相近,因此利用超声元件代替某些电子元件,可以实现电子元件难于起到的作用。超声延迟线就是其中一例。因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起电磁波小得多,用超声波延迟时间就方便得多。
次声波
次声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它的频率范围大致为10-4~20Hz。
作用
由于次声的频率很低,所以大气对次声波的吸收系数很小,因而其穿透力极强,可传播至极远处而能量衰减很小。10Hz以下的次声波可以传播至数千千米的距离。1983年夏,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时产生的强次声波绕地球转了3圈,历时108小时后才慢慢消逝。全世界的微气压计都记录到了它的振动余波。1986年1月29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历时12小时53分钟,其爆炸威力之强,连远在1万多千米处的我国北京香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监测站的监测仪都"听"到了。通常的隔音吸音方法对次声波的特强穿透力作用极微,7000 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隔挡,而7Hz的次声波用一堵厚墙也挡不住,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危害
次声波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强烈的次声波通过固体媒质的传播,会直接破坏建筑物,使其损坏或坍塌。1980年,我国南京某广场的一座大楼施工时,打桩机产生的强烈振动波,把工地附近一家电影院的墙壁震裂,致使这家电影院不得不被拆掉重建。高空大气湍流产生的次声波能折断万吨巨轮上的桅杆,能将飞机撕得四分五裂;地震或核爆炸所激发的次声波能将高大的建筑物摧毁;海啸带来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毁坏。
次声的频率与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相近(人体各器官的固有频率为3~17Hz,头部的固有频率为8~12Hz,腹部内脏的固有频率为4~6Hz),当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人体器官容易发生共振,引起人体功能失调或损坏,血压升高,全身不适;头脑的平衡功能亦会遭到破坏,人因此会产生旋转感、恶心难受。许多住在高层建筑上的人在有暴风时会感到头晕恶心,这就是次声波作怪的缘故。如果次声波的功率很强,人体受其影响后,便会呕吐不止、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神经错乱、失去知觉,甚至内脏血管破裂而丧命。所谓次声波武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对人体产生影响和杀伤作用的一类新概念武器。由于人听不到、看不见、摸不着次声波,所以又有人把次声波武器称之为"无声杀手"、"哑巴武器"等。
次声波对人类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人们通过研究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机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性和规律,例如人们利用测定极光产生次声波的特性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等。利用接收到的被测声源所辐射出的次声波,探测它的位置、大小和其他特性,例如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发射火炮或台风所产生的次声波去探测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许多灾害性现象如火山喷发、龙卷风和雷暴等在发生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预测灾害事件等等。
另一方面,次声波对人体是有害的,人类必须防止次声波的污染。让人头痛的是,由于次声波的穿透力极强,几乎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消除它对人体的危害。人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在各种次声波污染物上(交通工具、打桩机等)安上减振器,把它对人体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G. 超声波有哪些物理特性与超声诊断有什么关系
超声波有以下几种主要物理特性,并与超声诊断有密切关系。超声波的声束指向性:当声源直径远远大于所发射声波波长时,其发射的声波才具有一定方向传播的特性。诊断用超声波频率极高,波长大大小于换能器晶体片(声源)的直径,因此,超声波的成束性好,指向性强。临床上利用这种良好的声束指向性准确地对机体某一器官和病变进行定向探测或引导穿刺来诊断疾病。反射和折射:超声波在均匀的介质内沿直线传播。在入射到两种声阻抗不同的介质界面时,如果界面的宽度大于波长,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界面两侧声阻抗差值有千分之一即可形成界面反射,因此超声波对不同的软组织分辨消正并率很高。目前所用的超声诊断仪就是根据超声波的反射特性而研制的。反射构成的回波,代表了组织结构内不同的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信息,是超声成像的基础。绕射和散射:超声波在介质内传播过程中,如遇到声阻抗不同、直径等于或小于1/2波长的微粒时,超声波则绕过拿迹微粒继续前进,这种现象叫做绕射。绕射可使超声波达到沿直线传播不能达到的区域。而当声波遇到一个界面远小于其波长的微粒时,部分声能激发微粒振动,形成新的点状声源向各个方向辐射声波,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散射是人体组织细微结构的成像基础。例如,多普勒频谱仪接收人
体红细胞的散射回波,获得多普勒的频移信号,以此显示其运动状态。一清芹般来说,超声波在人体内的大界面上产生反射,而在软组织(包括血液)内的微小界面上发生散射。声波的衰减: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入射的能量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这种现象称为衰减。其主要原因是介质对声波的吸收、扩散和散射。声波的衰减给位置较深的病变诊断带来困难。但这一特性,也可以帮助我们诊断一些疾病,如结石的后方由于声能明显衰减,出现声影等,有助于识别某些特殊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