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什么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分别是什么
1、人耳可以听到的最低频率约20Hz,最高频率约20000Hz。这是常见的、较公认的理论值。
2、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是一种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
拓展内容: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兆赫兹-30兆赫兹。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中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如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很难利用血流使药物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超声波在医学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
B.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超声波: 一般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20HZ-20000HZ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10E4~10E12赫以上,频率在10E12赫以上的声波称为特超声波声波 HZ(波频单位 赫兹) 低于 20HZ的叫 次声
C.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什么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分别是什么
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
人们把超过听力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即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人们把低于听力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即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
物理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Hz。
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D.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一般来说大于 20KHZ 的频率即可算是超声波的范畴。
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0-20KHZ为可听声
E.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一般超声波频率范围在20-40千赫兹。
这是指震荡频率,每秒钟含多少个波(或反复变化的次数)。超声波设备一般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20KHz、25KHz、28KHz、33KHz、40KHz、60KHz、80KHz、100KHz或以上尚未大量使用。
超声波特点
1)超声波在传播时,波长短,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
2)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
3)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的相互作用适中,易于携带有关传声媒质状态的信息诊断或对传声媒质产生效用及治疗。
4)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固熔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
5)超声波可传递能量。
6)超声波会产生反射、干涉、叠加和共振现象。
F.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超声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机械波,在空气中波长大多短于2cm(厘米)。需要依靠介质进行传播,无法存在于真空(如太空)中。它在水中传播距离比空气中远,但因其波长短,在空气中则极易损耗,容易散射,不如可听声和次声波传得远,不过波长短更易于获得各向异性的声能,可用于清洗、碎石、杀菌消毒等。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超声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机械波,在空气中波长大多短于2cm(厘米)。需要依靠介质进行传播,无法存在于真空(如太空)中。它在水中传播距离比空气中远,但因其波长短,在空气中则极易损耗,容易散射,不如可听声和次声波传得远,不过波长短更易于获得各向异性的声能,可用于清洗、碎石、杀菌消毒等。
G.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
一般定义是20KHz以上的频率。在一些书上,把20KHz~500MHz这段定义为超声。把大于500MHz的定义为特超声。
H.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为(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在多少之间)
1.人类耳朵能听到的机械波波长为2cm-20m,而超声波是波长短于2cm(17000Hz)的机械波。
2.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波长在4cm以下(10000hz以上)的机械波就可以视作超声波研究。
3.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波长为10μm-350μm。
I. 超声波的意思
超声波是声波的一部分,是人耳听不见、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
1、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高。超声波属于机械波,人耳可听波的频率是20-20000Hz,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工程学、生物学、诊断学、治疗学等方面的应用。
3、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4、超声还有它的特殊性质,如具有较高的频率与较短的波长,所以,它也与波长很短的光波有相似之处。
J.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声波是属于声音的类别之一,属于机械波,声波是指人耳能感受到的一种纵波,其频率范围为16Hz-20KHz。当声波的频率低于16Hz时就叫做次声波,高于20KHz则称为超声波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超声波可以根据原理分可以分为检测超声和功率超声。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约等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所谓振动是指物质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返运动。譬如,鼓面经敲击后,它就上下振动,这种振动状态通过空气媒质向四面八方传播,这便是声波。 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声成象所用的频率范围在 2∽5兆Hz之间,常用为3∽3.5兆Hz(每秒振动1次为1Hz,1兆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