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声波人能听到吗
超声波人是听不到的,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正常人耳能听见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
B. 超声波人能听到吗
超声波人是听不到的,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正常人耳能听见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
超声波概念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产生
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一般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由于其频率高,因而具有许多特点:首先是功率大,其能量比一般声波大得多,因而可以用来切削、焊接、钻孔等。再者由于它频率高,波长短,衍射不严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工业与医学上常用超声波进行超声探测。 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模式,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1兆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
C. 人能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吗
因为低于人体能听到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人体能听到的声波叫超声波。所以从定义上说人是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科学的解释;声音是震动产生的,并与耳道内的鼓膜产生共振,经听小骨,淋巴液的震动传递给听神经,由于内耳道中的鼓膜的构造只能与20HZ-20OOOHZ的震动产生共振,所以人只能听到20-20000赫兹频率的声波。
D. 超声波能否听见
人耳听不到超声波,而抹香鲸 蝙蝠 老鼠 大象等动物则可以听到。因为超声波震动频率超过人耳能听到的范围(20-20000) ,人的大脑识别不出来 。
我们知道,当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或小于20赫兹时,我们便听不见了。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5兆赫。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明显的作用.
E. 人耳不能听见的声音有超声波和______,平时说的B超是______波,大象的语言声音对人类来说是一种______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这种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所以是次声波.
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除去人体结石,这就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次声波;超声;次声;能量.
F. 超声和次声人耳能听到吗
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故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声音不能传播,宇航员通话时要借助无线电,因为无线电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故答案为:不能,不能,无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