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热端是相对的还是定义好的要遵循;两端温差为多少时功率最大,谢谢
应该是定义好的。红线接电源正,黑线接负。制冷片的冷端、热端自然也就固定了。不过据说反接电源可以用于制热。但正反交换时,需要等待两端温度恢复正常后才能改变极性。
功率不能按温差考核吧?温差是受散热片散热情况影响的。
其次,据说温差超过60度就会烧掉制冷片。
电压、电流达到额定值,而且散热良好的时候,功率最大。
B. 半导体制冷技术和压缩机制冷技术比较
压缩机制冷缺点:
低温启动难,冬天制热效率低,怕震动,不能倾斜,更不可以随意颠倒。系统维护时需要火工作业来更换损坏元件。遇到损坏元件和管路,要放掉冷媒,才能火工作业,有一定浪费。
压缩机制冷优点:
制冷效率高,COP最高可以达到3.8.,节能环保。
半导体空调是由半导体制冷片、散冷片、散热片等构成,通过电缆连接起来。
半导体制冷缺点:
制冷效率低,最高可以到0.6。制冷性能随环境温度、电压、导冷块厚度、冷端散热模式,机械压力、导热相变材料材质影响而呈非线性变化。
半导体制冷优点:
半导体空调没有制冷剂,不会泄露,不怕震动,不怕倾斜,不怕颠倒;运转无机械运动,不会磨损;体积小,可靠性高。具体优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1、 首先半导体制冷片热惯性小,冷热随意切换。制冷制热时间非常快,通常在数秒内即可达到最大温差
2、 半导体空调冷热调节范围宽,冷热转换快。大温差环境,即使外界环境高达60度,散冷器表面依旧可以保持22~25度
3、 半导体空调是换能元件,通过对其电流、电压控制可以很容易实现对箱体温度的精确控制。同时半导体空调采用多组并联使用,即使有一组失效,也不会影响制冷效果
4、 半导体空调制热表面温度低于80度,无明火,对设备安全可靠
C. 谁晓得制冷片的使用谢谢
半导体致冷片由许多N型和P型半导体之颗粒互相排列而成,而N/P之间以一般的导体相连接而成一完整线路,通常是铜、铝或其他金属导体,最后由两片陶瓷片像夹心饼乾一样夹起来,陶瓷片必须绝缘且导热良好,
D. 请问半导体制冷过程中,能否立即转换到制热状态
不能,那样极容易烧坏半导体制冷片的,最好是先停一分钟之后再转换,有一个缓冲过程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E. 半导体制冷片发热不制冷
1、可能是因为散热不足导致。制冷片的的制冷效果与热面的散热效果有很大关系,如果热面的散热效果不好的话,冷面温度就难以下降。 这也会导致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越来越高,半导体制冷片出现只发热,不制冷的现象,所以必须进行散热。2、除了散热不足的原因外,也可能是因为半导体制冷片的正负极装反了。建议解决方法:1、半导体制冷片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进行散热。一般来说,功率在60W以上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可以借助外部力量,使用CPU散热器散热,但如果在功率更高的情况下,则需要更大、更强大的散热系统。除了使用CPU散热器进行散热外,我们也可以采用超大型铝合金或铜制散热器,也可以水冷。 2、想要测试是否是因为半导体制冷片的正负极装反导致的发热不制冷可以用一节单三干电池进行冷热面的测试,因为在最大电压的驱动下,可以使制冷片正常工作。这样就能感受到制冷片的冷热面。 如果是极性相反的话,冷热面也会根据极性切换,所以设置时注意将冷热面的线头重新调换就行。
F. 如何分别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热面
制冷片没有绝对的冷热面,只是相对的,当你通电时正负极切换冷热面也会切换。
G. 怎样可以使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既可以制冷也可以制热
正负极调换接电源,正接制冷,反接制热。
H. 半导体制冷片原理
半导体制冷原理
半导体制冷又称电子制冷,或者温差电制冷,是从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介于制冷技术和半导体技术边缘的学科,它利用特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形成热电偶对,产生珀尔帖效应,即通过直流电制冷的一种新型制冷方法,与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并称为世界三大制冷方式。
半导体制冷器特点
半导体制冷器具有无噪声、无振动、不需制冷剂、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且工作可靠,操作简便,易于进行冷量调节。但它的制冷系数较小,电耗量相对较大,故它主要用于耗冷量小和占地空间小的场合,如电子设备和无线电通信设备中某些元件的冷却;有的也用于家用冰箱,但不经济。 半导体制冷片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
半导体制冷优点
1、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没有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没有滑动部件是一种固体片件,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安装容易。
2、半导体制冷片具有两种功能,既能制冷,又能加热,制冷效率一般不高,但制热效率很高,永远大于1。因此使用一个片件就可以代替分立的加热系统和制冷系统。
3、半导体制冷片是电流换能型片件,通过输入电流的控制,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再加上温度检测和控制手段,很容易实现遥控、程控、计算机控制,便于组成自动控制系统。
I. 半导体制冷片原理
半导体制冷片原理:
由直流电源提供电子流所需的能量,通上电源后,电子负极(-)出发,首先经过P型半导体,于此吸热量,到了N型半导体,又将热量放出,每经过一个NP模块,就有热量由一边被送到另外一边造成温差而形成冷热端。
冷热端分别由两片陶瓷片所构成,冷端要接热源,也就是欲冷却之。在以往致冷器是运用在CPU的,是利用冷端面来冷却CPU,而热端面散出的热量则必需靠风扇来排出。制冷器也应用于做成车用冷/热保温箱,冷的方面可以冷饮机,热的方面可以保温热的东西。
半导体制冷片作为特种冷源,在技术应用上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
1、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没有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没有滑动部件是一种固体片件,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安装容易。
2、半导体制冷片具有两种功能,既能制冷,又能加热,制冷效率一般不高,但制热效率很高,永远大于1。因此使用一个片件就可以代替分立的加热系统和制冷系统。
3、半导体制冷片是电流换能型片件,通过输入电流的控制,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再加上温度检测和控制手段,很容易实现遥控、程控、计算机控制,便于组成自动控制系统。
4、半导体制冷片热惯性非常小,制冷制热时间很快,在热端散热良好冷端空载的情况下,通电不到一分钟,制冷片就能达到最大温差。
5、半导体制冷片的反向使用就是温差发电,半导体制冷片一般适用于中低温区发电。
6、半导体制冷片的单个制冷元件对的功率很小,但组合成电堆,用同类型的电堆串、并联的方法组合成制冷系统的话,功率就可以做的很大,因此制冷功率可以做到几毫瓦到上万瓦的范围。
7、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差范围,从正温90℃到负温度130℃都可以实现。
J. 如何调节半导体制冷片冷端温度
这个首先是由半导体制冷片本身功率决定的,一但半导体制冷片确定了,个人实践发现主要还是要散热做得足够好,才能达到很好的制冷效果。至于调节冷端温度,在相同散热条件下,这就是你的控制算法的问题了。你可以简单点用PWM控制,通过调节制冷片工作的时间调节问题。复杂一点的可以根据控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来控制功率,从而实现冷端温度的精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