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声波的主要用途
(一)工程学方面的应用:水下定位与通讯、地下资源勘查等。
(二)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剪切大分子、生物工程及处理种子等。
(三)诊断学方面的应用:A型、B型、M型、D型、双功及彩超等。
(四)治疗学方面的应用:理疗、治癌、外科、体外碎石、牙科等。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兆赫兹-30兆赫兹。
Ⅱ 超声波疗法有用吗
所谓超声波,其实是一种声波,它超出了人类听觉界限,但确确实实存在于自然界中,频率在500-2500千赫的超声波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科学家们将超声波应用于身体治疗,因此就有了超声波治疗仪。那么超声波理疗的作用有哪些?
1,神经系统:小剂量的超声波可以使得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减轻炎症、促进神经的愈合损伤,因此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大剂量的超声波可以作用于末梢神经,可能会引起血管麻痹、组织细胞缺氧、继而坏死,因此只有一定剂量的超声波对中枢神经有影响。
2,循环系统:超声波可以导致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虽然大剂量超声波可能会导致心率减慢,诱发心脏病,但小剂量超声波可以使得心脏毛细血管充血,对冠心病患者有扩张动脉管腔及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有一定疗效。
3,眼睛:大剂量超声波可能导致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导致白内障和交感性眼炎;但小剂量超声波可以促进吸收,改善循环,对玻璃体浑浊、眼内出血、视网膜炎、外伤性白内障等有较好疗效。
4,生殖系统:适当的超声波可以使得精子数量增加,导致受孕率增加。
5,骨骼:大剂量超声波可能导致发育不全,因此幼儿骨骺处禁用超声,但小剂量超声波可以促进骨骼生产。
6,结缔组织:一定量的超声波可以对疤痕有明显的软化散作用,促进组织损伤纤维组织软化,最终达到祛疤作用。
7,皮肤:大剂量超声波可能导致伤害性炎症,但是适当的超声波可提高皮肤血管的通透性,使皮肤轻微充血,但无红斑,而且还可增强皮肤汗腺分泌,促进皮肤排泄功能,增强真皮再生能力。
现在我们知道了超声波理疗有七个方面的作用,多年来诊断用超声一直被认为是很安全的。在国际规定的安全阀值条件下,未发现任何明显副作用,包括对胚胎和早孕胎儿的不利影响。
Ⅲ 超声波有什么作用啊
超声波一般是指医学上超声波治疗,它的作用和功效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机械作用:可以促使局部和软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局部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
2、温热效应:利用软组织对超声波能量的吸收产生热量的原理,来改善不同区域的软组织,特别是骨骼、脂肪以及肌肉对能量的吸收;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活力。一般情况下,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显著,脂肪与血液为最少;
3、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
Ⅳ 超声波治疗的治疗作用
小剂量超声波能使神经兴奋性增高,传导速度加快,减轻神经的炎性反应,促进神经的损伤愈合,提高痛阈,减轻疼痛。因而对周围神经疾病,如神经炎、神经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大剂量超声波作用于末梢神经可引起血管麻痹、组织细胞缺氧、继而坏死。
中枢神经对超波显示较高的敏感性,一定剂量之内,超声波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如下:作用于大脑可刺激细胞能量代谢,脑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速侧枝循环的建立,加速脑细胞功能的恢复;作用于间脑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作用于脊髓可以改变感觉、运动神经传导。 房室束对超声波的作用很敏感。超声波主要影响心脏活动能力及其节律。大剂量超声波可使心律减慢,诱发心绞痛,严重时发生心律紊乱,最后导致心跳停止;小剂量超声波使心脏毛细血管充血,对冠心病患者有扩张动脉管腔及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有一定疗效。
治疗剂量超声对血管无损害作用,通常可见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低强度超声作用下,血管器扩张;在较大剂量作用下,可引起血管收缩。更大剂量的超声可使血管运动神经麻痹,从而造成血液流动停止。用大剂量超声时可直接引起血管内皮肿胀,血循环障碍。 将超声波头直接和治疗部位的皮肤接触进行治疗。此时在皮肤和声头之间应加接触剂。
(1)移动法:该法最常用。治疗时声头轻压皮肤,在治疗部位作缓慢移动,移动速度以每秒1-2厘米为宜。
(2)固定法:较少采用。将超声波声头以适当压力固定在治疗部位。此法易产生过热而发生“骨膜疼痛反应”。故治疗剂量宜小。 (1)水下法:治疗时将超声波声头和治疗肢体一起浸入36-38℃温开水中,声头与皮肤距离1-5厘米,剂量要比直接接触法稍大。
此法常用于不规则的体表,局部痛觉敏感的部位或声头不便直接接触的部位如手指、足趾、踝、肘、溃疡等。
(2)辅助器治疗法:常用有水漏斗法,水枕或水袋法。后者是用薄橡皮膜制成袋,灌满煮沸过的温水,然后再涂接触剂进行治疗,用于面部、颈部、关节、前列腺、牙齿、眼等不平之处。
(3)聚集照射法:利用凹面镜和声透镜将超声波高度集中在某一部位而获得大能量超声波的作用,以做特殊治疗。如治疗肿瘤时用。 1.治疗强度:以0.4-1.5W/cm2为宜,水下法、水枕法时强度可稍大临床多采用低、中等强度。
2.治疗时间:总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多选择5-10分钟。固定法要比移动法治疗时间要短。
3.疗程:一般治疗次数5-10次,慢性病15-20次或更多。每日或隔日一次。疗程间隔1-2周。 1.外科疾病:软组织扭挫伤、乳腺炎、颈椎病、运动支撑器官创伤性疾病腰痛、肌痛、肩关节周围炎、增生性脊柱炎、颞颌关节炎、腱鞘炎、退行性骨关节病等。
2.皮肤科疾病:荨麻疹、瘙痒症、硬皮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带状疱疹、湿疹等
3.神经科疾病: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神经炎、神经痛、幻肢痛、坐骨神经痛等
4.其他脑血管病偏瘫、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眼视网膜炎、玻璃体混浊、营养不良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胃肠功能紊乱。 凡恶性肿瘤、急性全身性感染、高热、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的心区和星状神经节、出血倾向、感觉神经异常的局部、孕妇腹部等。
Ⅳ 超声波的主要用途
超声效应已广泛用于实际,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超声处理
利用超声的机械作用、空化作用、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进行超声焊接、钻孔、固体的粉碎、乳化 、脱气、除尘、去锅垢、清洗、灭菌、促进化学反应和进行生物学研究等,在工矿业、农业、医疗等各个部门获得了广泛应用。
2,超声波清洗
清洗的超声波应用原理是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 清洗溶剂中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空化核)在声场的作用下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长,然后突然闭合,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力,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它们分散于清洗液中,当团体粒子被油污裹着而粘附在清洗件表面时,油被乳化,固体粒子即脱离,从而达到清洗件表面净化的目的。
3,超声波加湿器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中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
如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很难利用血流使药物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超声波在医学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
4,超声除螨
科研人员发现,螨虫的听觉神经系统很脆弱,对特定频率的超声非常敏感,针对螨虫的这种生理特性,已有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超声波除螨仪。这种新型的除螨产品采用现代微电子技术手段,直接用特殊频率的超声作用于螨虫的听觉神经系统,使其生理系统紊乱,烦躁不安,食欲不振,最终奄奄一息逐渐死亡。
采用这种原理的除螨产品不用添加任何化学药剂,无毒无二次污染,对人体和家中宠物都没有伤害,是比较理想的除螨产品。
5,超声除油
将黏附有油污的制件放在除油液中,并使除油过程处于一定频率的超声波场作用下的除油过程,称为超声波除油。引入超声波可以强化除油过程、缩短除油时间、提高除油质量、降低化学药品的消耗量。
尤其对复杂外形零件、小型精密零件、表面有难除污物的零件及绝缘材料制成的零件有显著的除油效果,可以省去费时的手工劳动,防止零件的损伤。
超声波除油的效果与零件的形状、尺寸、表面油污性质、溶液成分、零件的放置位置等有关,因此,最佳的超声波除油工艺要通过试验确定。
超声波除油所用的频率一般为30kHz左右。零件小时,采用高一些的频率;零件大时,采用较低的频率。超声波是直线传播的,难以达到被遮蔽的部分,因此应该使零件在除油槽内旋转或翻动,以使其表面上各个部位都能得到超声波的辐照,受到较好的除油效果。
另外超声波除油溶液的浓度和温度要比相应的化学除油和电化学除油低,以免影响超声波的传播,也可减少金属材料表面的腐蚀。
(5)超声波治疗主要用来治疗什么扩展阅读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兆赫兹-30兆赫兹。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中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
如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很难利用血流使药物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超声波在医学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
Ⅵ 超声波治疗有什么效果
超声在介质中前进时所产生的效应。(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是由反射而产生的机械效应)它可引起机体若干反应。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振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这是超声波治疗所独有的特性。
超声波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使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细胞的功能变化,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伸,松软。
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软化组织,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系统和细胞功能,因此具有超声波独特的治疗意义。
(6)超声波治疗主要用来治疗什么扩展阅读
国内在超声治疗领域起步稍晚,于20世纪50年代初才只有少数医院开展超声治疗工作,从1950年首先在北京开始用800KHz频率的超声治疗机治疗多种疾病,至5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并有了国产仪器。公开的文献报道始见于1957年。到了70年代有了各型国产超声治疗仪,超声疗法普及到全国各大型医院。
40多年来,全国各大医院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料和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超声体外机械波碎石术和超声外科,是结石症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如今已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外科,已使超声治疗在当代医疗技术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在21世纪,超声聚焦外科(HIFU)已被誉为是21世纪治疗肿瘤的最新技术。
Ⅶ 超声波治疗仪应用及功能作用
超声波其实是一种声波。它超出了人类听觉的界限,但它确实存在于自然界。下面给大家说说超声波治疗仪应用及功能作用。请看下面
可渗入组织深处,形成内源热量,加强组织微循环血液供应,刺激修复再生,促进新陈代谢,抑制炎症过程,恢复正常免疫反应。
循环系统,超声波可引起血管扩张并加速血液循环。尽管高剂量超声波可能会导致心率减慢并诱发心脏病,但低剂量超声可以使心脏充血的毛细血管扩张,从而扩张动脉腔并减轻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痉挛。对冠脉功能不全患者有一定疗效。
中医方面,通过利用超声波加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以及超强的穿透能力,使超声波作用于人体各个穴位,可以与中药针灸相媲美,具有相当于艾灸点的刺激作用。
触变作用,在超声波下,凝胶可以转化为溶胶状态。使肌肉,肌腱软化,和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变化。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和关节,肌腱和韧带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Ⅷ 什么是超声波治疗
就是将超声波作用于人体,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影响身体某一阶段或全身,使人体组织产生机械作用、热作用和空化作用,导致人体局部组织血流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壁蠕动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加强,离子重新分布,新陈代谢旺盛,组织中氢离子浓度减低,PH值增加,酶活性增强,组织再生修复能力加强,肌肉放松,肌张力下降,疼痛减轻或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Ⅸ 超声波治疗仪的作用
1.高脂血的社区防治
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经临床试验证明超声降脂和他汀类药特等效。需要社区全科医生进行持续的宣传教育,而难以改变饮食习惯、坚持服降脂药物的低依从性使得高脂血防治愈加艰难。超声波治疗高脂血症可以减轻长期药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2.广泛的适用性
超声波治疗根据频率、功率、发射方式等指标的不同适合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和配合药物辅助治疗,具有无创安全,效果明显的特点。面对的多种慢性疾病康复治疗:例如腰肌劳损、中风康复、冠心病血脂预防等都可以用超声进行治疗。
3.操作安全简单
超声波治疗已被广泛运用了几十年,机理确切,设备均有完善的多重智能保护措施,应用安全而无副作用,可有效降低医疗风险。
4.普及家庭治疗
便携式超声设备可以深入家庭,有经济能力的可以自行购买,节约治疗费用,全家受益。在社区医生指下使用,利于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信任度。
Ⅹ 超声疗法的超声的主要治疗作用
超声的主要治疗作用如下:①镇痛、解痉挛。在超声作用下神经传导受抑制,肌肉兴奋性下降,从而收到镇痛与解痉挛的效果。②软化和消除瘢痕组织。超声能软化和消除瘢痕组织,故常用于松解粘连,治疗增生性瘢痕、关节挛缩、外伤或手术后的粘连、肌腱和腱鞘炎性增厚等。③加速局部血流。增加膜的透性,促进物质交换,提高代谢过程。故可促进病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消退炎症引起的水肿,加速外伤或术后血肿的吸收。由于超声能改善局部血运,超声应用于心前区可治疗冠心病,应用于颅部可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④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恶性肿瘤瘤体内血流量低于周围正常组织,采用超声使肿瘤内热量积蓄,温度升高,达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目的。⑤超声与间动电同时应用,可以明显提高单一治疗的作用;利用超声可将药物透入完整的粘膜和皮肤,效果良好;超声还能把药液雾化,经呼吸道吸入,治疗呼吸道疾病。
超声波对人体作用的大小与所用超声剂量关系密切,剂量大小则取决于仪器输出的超声强度(以 W/cm2计)、作用时间和使用方法(固定法大于移动法)。临床应用剂量见表。
超声强度大于2.0W/cm2对皮肤有刺痛感,临床除治疗恶性肿瘤外较少应用。脉冲超声波的平均功率小于连续超声波,故脉冲超声波治疗较连续超声波治疗易于耐受,使用时前者剂量可略大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