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冷库建设需要哪些条件
建造一个冷库,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有:合适的场地、厂房,有排水的地方,有合适的电源,交通运输方便这些基本建造条件。
一般小型冷库大多在室内建造,比如家庭冷库,农用冷库,这些是可以在室内拼装的,并且可以采用220v电源,而稍微上了规模的冷库就不行,需要有足够大的场地,并且有380v电源。
冷库实际上是一种低温冷冻设备,冷冻温度一般在零下10度至零下30度之间,存储冷冻食品的量比较大。冷库又叫冷藏库,也属于制冷设备的一种与冰箱相比较,其制冷面积要大很多,但他们有相通的制冷原理。土建冷库需要有一座房子这样的场地,在墙体进行喷涂,作为代替聚氨酯保温板的保温。而装配式冷库则是采用聚氨酯保温板搭建的冷库,灵活多变,保温效果也好。不同类型的冷库作用不同,许多地区建造冷库是有相应补贴的,大多数为果蔬保鲜冷库补贴。
更多关于冷库建设条件的相关信息,推荐选择广翔制冷。广翔的服务范围涉及到食品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包括:提供商用冷柜和制冷机组、负责安装和售后服务等。该厂生产的超市便利店冷柜、超市便利店冰柜、冷藏保鲜柜、冷库等集保鲜、冷藏为一体,其控制系统元件均采用国际,国内名牌厂家生产,中外优质名牌压缩机,具有质量稳定、性能优良、高效等特点。【点击获取冷库造价方案】
② 冷库分为哪几种类型
冷库分类标准目前有八种类型:
1.按冷库容量规模分类:大型冷库、中型冷库、小型冷库;
2.按按冷藏设计温度分类:高温冷库(恒温库)、中温冷库(冷藏库)、低温冷库(冷冻库)、超低温冷库(深冷库)、速冻库(急冻库;
3.按库体结构类别分类:土建冷库、贮藏冷冻品场所。覆土冷库、山洞冷库、组合板式冷库;
4.按使用性质分类: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零售性冷库、
5.按冷库制冷剂分类
氨冷库:制冷系统使用氨作为制冷剂的冷库。
氟利昂冷库:冷系统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冷库。
6.按使用储藏特点分类:超市冷库、恒温冷库、气调冷库、双温冷库;
7.按储藏物品分类:药品冷库、肉类冷库、血液类冷库、疫苗类冷库、水果冷库、药材冷库、水产品冷库
8.按使用结构材料及档次分类:高档冷库、低档冷库、不锈钢冷库、彩钢冷库、玻璃钢冷库
③ 冷库属于什么行业
冷库属于食品流通行业。
一般冷库多由制冷机制冷,利用气化温度很低的液体(氨或氟里昂)作为冷却剂,使其在低压和机械控制的条件下蒸发,吸收贮藏库内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
最常用的是压缩式冷藏机,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管等组成。按照蒸发管装置的方式又可分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直接冷却将蒸发管安装在冷藏库房内,液态冷却剂经过蒸发管时,直接吸收库房内的热量而降温。
冷库的除霉杀菌与消毒:
冷库冷藏的烹饪原料和食品都有含有一定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这些营养成分的存在,会使霉菌和细菌大量繁殖生长。 为做好冷厍卫生管理工作,保证食品和烹饪原料的冷藏质量,就要定期地进行冷厍卫生消毒工作。 冷库的除霉杀霉与消毒,可先用酸类消毒剂。
酸类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是凝固菌体中的蛋白,常有的消毒剂有乳酸、过氧乙酸、漂白粉、福尔马林等。
④ 高温冷库,中温冷库,低温冷库,超低温冷库,速冻冷库的定义
根据冷库建设单位(中山科瓦特)冷藏冷库网站上的内容回复:
冷库从库内温度来讲可分为:高温冷库、中温冷库、低温冷库、超低温冷库;冷库从制冷速度来讲可分为常规工业冷库与速冻冷库。高温冷库也叫保鲜冷库或冷藏库,库内温度为:-5—0度,中温冷库的库内温度为-5—-12度,低温冷库库内温度为:-18度—-12度,-18度以下的冷库称之为超低温冷库。
速冻冷库也称速冻库,与普通工业冷库不同的是,其开启制冷度设备后达到设定温度的时间比较快,目前最快速冻库的速冻时间只要15分钟。
⑤ 冷库的分类有哪些
目前冷库划分主要有八种类型,具体分类及其定义如下。
(1)高档冷库
高档冷库定义:保温板的材料使用优质的聚氨酯(带阻燃功能,材料等级A级以上)保温板或者优质的的不锈钢(磨砂或者抛光材质,材料等级A级以上)保温建造的低温贮藏冷冻品场所,价格偏高。
(2)低档冷库
低档冷库定义:保温板的材料使用普通的聚氨酯(无阻燃功能)保温板或者优质的的不锈钢(无磨砂或者无抛光材质)保温建造的低温贮藏冷冻品场所价,格与高档冷库相比较低。
(3)玻璃钢冷库
玻璃钢冷库:冷库库体使用玻璃钢保温板的材料建造的低温贮藏冷冻品场所。
(4)彩钢冷库
彩钢冷库定义:冷库库体使用玻璃钢材料建造的低温贮藏冷冻品场所。
(5)不锈钢冷库
不锈钢冷库定义:冷库库体(除地面外)使用不锈钢保温板的材料建造的低温贮藏冷冻品场所。
冷库被广泛的应用在多种行业,根据不同的应用行业,冷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科研冷库:应用在科研行业或者高校实验室作为科研研究使用及储藏的冷库;
(2)农业冷库:指应用在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后的冷处理、低温储藏的冷库;
(3)工业冷库:指应用在工业化学原料及工业电子产品低温储藏的冷库;
(4)物流冷库:物流冷库主要应用在物流行业,低温储藏食品的冷库;
(5)医药冷库:指主要应用在医药行业,低温储藏医药类产品的冷库。
(6)餐饮冷库:指应用在餐饮行业,低温储藏餐饮食材的冷库。
⑥ 制冷库房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冷库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ld store
GB 50072-2001
主编部门:原国家国内贸易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1年6月1日
1 总则
1.0.1 为满足冷库设计中食品冷藏的技术要求和卫生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公称体积为500m3及以上新建、改建、扩建以氨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的食品冷库。
不适用于夹芯隔热板冷库、气调库、山洞冷库、石拱覆土冷库。
1.0.3 冷库设计应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使生产流程合理,节约能源,操作、维修方便。
1.0.4 冷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 术语、符号(略)
3 基本规定
3.0.1 冷库的设计规模应以冷藏间或冰库的公称体积为计算标准。
公称体积应按冷藏间或冰库的净面积(不扣除柱、门斗和制冷设备所占的面积)乘以房间净高确定。
3.0.2 冷库计算吨位可按下式计算。
3.0.3 冷藏间体积利用系数不应小于表3.0.3的规定值。
3.0.4 冰库体积利用系数不应小于表3.0.4的规定值。
3.0.5 食品计算密度应按表3.0.5的规定采用。
3.0.6 冷库设计的室外气象参数除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库房围护结构热流量计算的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
计算库房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时的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2 开门热流量和冷间通风换气热流量计算的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应采用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3.0.7 冷间设计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根据各类食品冷藏工艺要求确定。可按本规范附录A规定选用。
4.1 库址选择
4.1.1 冷库库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库址不宜选在居住区集中的地区。经当地城市规划、环保部门批准,可建在城镇适当地点;
2 库址应选择在城市居住区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3 库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必须避开和远离有害气体、灰沙烟雾、粉尘及其他有污染源的地段;
4 库址应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5 库址必须具备可靠的水源和电源;
6 库址宜选在地势较高,干燥和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
7 肉类、水产等加工厂内的冷库库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其厂址选择要求。
4.2 总平面
4.2.1 冷库厂区总平面设计应符合如下规定:
1 应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运输和设备管线布置合理等综合要求。
2 应沿铁路专用线或靠近水运码头布置。
3 肉类、水产类等加工厂的冷库应布置在厂内牲畜、家禽、水产等原料区和锅炉房、煤场、污物、污水处理场地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 总平面布置应做到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兼顾今后扩建的可能。对于设有铁路专用线或水运码头的新建冷库,其扩建冷库位置宜预留在铁路专用线的两侧或水运码头附近。
4.2.2 冷库与其他建(构)筑物的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当地环保部门有关规定。
4.2.3 氨压缩机房的位置应靠近冷负荷最大的冷间,并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
4.2.4 变配电间应布置在氨压缩机间的附近。
4.2.5 冷库场区的主要道路和进入场区的主要道路应铺设适于车辆通行的坚硬路面(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路面应平坦,不积水,场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4.2.6 厂区绿化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要求。
4.3 库房的要求
4.3.1 库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运输线路要短,避免迂回和交叉;
2 冷藏间平面柱网尺寸和层高应根据贮藏货物的包装规格、托盘大小、堆码方式以及堆码高度等使用功能确定,并应综合考虑建筑模数及结构选型的合理;
3 冷间应按不同的设计温度分区、分层布置;
4 冷间建筑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其隔热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
4.3.2 每座库房中冷间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符合表4.3.2的要求。冷间建筑内防火墙应将外墙、屋面、楼面和地面的可燃隔热材料截断。
4.3.3 冷藏间的分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贮藏食品的特性及冷藏温度等要求分间;
2 有异味的贮藏食品应设单间。
4.3.4 库房应设穿堂,其温度应根据需要确定。
4.3.5 库房的公路站台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公称体积大于4500m3的冷库,其站台宽度为6~8m;公称体积小于4500m3的冷库,其站台宽度为4~6m。
2 站台边缘顶面高出站台下地面0.9~1.4m,根据需要可设高度调节板。
3 站台边缘顶侧面应涂有明显的黄、黑相间防撞标示色带。
4 站台上应设罩棚,靠站台边缘一侧如有结构柱时,柱的边缘距站台边缘净距不得小于0.6m;罩棚顶板应挑出站台边缘的部分不得小于0.75m,罩棚净高应适应运输车辆的高度,且应设有组织排水。
5 根据需要可设封闭站台,封闭站台宜与冷库穿堂合并布置
6 封闭站台的宽度及其内的温度可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其外围护结构应满足相适应的保温要求。
7 封闭站台的门洞尺寸及数量应与货物吞吐量相适应。
4.3.6 库房的铁路站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站台宽度7~12m;
2 站台边缘顶面应高出轨顶1.1m,边缘距铁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1.75m;
3 站台长度一般为220m,当受地形等条件限制时,可适当缩短,但不应少于128m;
4 站台上应设罩棚,其柱边与站台边缘净距不应小于2m,其檐高和挑出长度应符合铁路专用线的限界规定。
4.3.7 库房的电梯宜设置在常温环境内。电梯轿厢的选择应充分利用电梯的起重能力。
4.3.8 库房设置电梯的数量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3t型电梯运载能力,按每小时20t计;2t型电梯按每小时13t计;
2 以铁路进出货为主的冷库及港口中转冷库应按进出货吨位和装卸允许时间确定设置电梯的数量;
3 在以铁路、水运进出货确定电梯设置的情况下,其位置应兼顾日常生产和汽车装卸货使用的需要,不宜再为其另设电梯。
4.3.9 多层库房的楼梯应设置在靠穿堂处,用非燃烧材料建造。如只设一个楼梯时,不得采用螺旋扇步形式。首层楼梯出口应靠近通向室外门。
4.3.10 带水作业的加工间和温度高、湿度大的房间不应与冻结物冷藏间毗连,生产流程必须毗连时,应考虑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4.3.11 面积在1000m2以上的冷藏间应至少设两个门。面积在1000m2以下的冷藏间可只设一个门。
4.3.12 库房的过磅设备应根据进出货操作流程短捷的原则和需要进行布置。
4.3.13 库房工作人员需要的办公室、烘衣室、更衣室、休息室及卫生间等辅助房间宜布置于穿堂附近,多层库宜设置在首层、卫生间内应设自动冲洗的大小便器和洗手盆。
4.4 库房的隔热
4.4.1 隔热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热导率小;
2 不散发有毒或异味等对食品有污染的物质;
3 难燃或不燃烧,且不易变质;
4 块状材料应温度变形系数小,易于在施工现场分割加工,且便于与基层粘结;
5 地面、楼面采用的隔热材料,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25MPa;
4.4.2 围护结构隔热材料的厚度应按下式计算:
4.4.3 冷库隔热材料设计采用的热导率值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4.4.4 隔热材料热导率的修正系数b值可按表4.4.4规定采用。
4.4.5 围护结构总热阻R0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确定。
4.4.6 库房围护结构外表面和内表面传热系数(αw、αn)和热阻(Rw、Rn)可按表4.4.6规定采用。
4.4.7 围护结构的总热阻必须大于下式计算出的最小总热阻。
4.4.8 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可按下式计算。
4.4.9 相邻同温冻结物冷藏间的隔墙可不设隔热层。上下相邻两层均为同温冻结物冷藏间时,其两层间的楼板也可不设隔热层。
4.4.10 冷库底层冷间设计温度低于0℃时,地面应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
注:地面下为岩层或砂砾层,旦地下水位较低时可不作处理。
4.4.11 冷库底层冷间设计温度等于或高于0℃时,地面虽可不采取防冻胀措施,但应设置隔热层。此时在空气冷却器基座下部及周围1m范围内的地面总热阻(R0)应采用3.18m2·℃/W。
4.4.12 冷间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不大于4时,其隔热层外侧宜设通风层。
4.4.13 库房屋面及外墙外侧宜涂白色或浅色。
4.5 库房的隔汽和防潮
4.5.1 围护结构两侧设计温差等于或大于5℃时,应在温度较高的一侧设置隔汽层。
4.5.2 围护结构蒸汽渗透阻可按下式验算:
4.5.3 库房隔汽层和防潮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砖外墙外侧应抹面;
2 外墙的隔汽层应与地面隔热层上下的隔汽层或防潮层搭接;
3 冷却间或冻结间隔墙的隔热层两侧均宜设置防潮层;
4 隔墙隔热层底部应设防潮层;
5 楼面、地面的隔热层上、下、四周应作防潮层或隔汽层。
4.6 构造要求
4.6.1 库房屋面上应设置通风间层及隔热层。
4.6.2 库房顶层隔热层采用块状隔热材料时,不宜再做阁楼层。
4.6.3 仅用作铺设松散隔热材料的阁楼,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阁楼楼面不应留有缝隙,若采用预制构件时,其构件之间的缝隙必须填实;
2 松散隔热材料的设计采用厚度应比计算厚度增加50%;
3 阁楼柱应自阁楼楼面起包1.2m高度的块状隔热材料,其厚度应使其热阻不小于1.38m2·℃/W,其外侧应设置隔汽层,隔汽层外面不应再抹灰。
4.6.4 库房下列部位易形成冷桥:
1 由于承重结构需要连续,使隔热层断开的部位,如墙体、楼面与梁、板、柱的连接处;
2 门洞和设备管道穿墙、楼板四周部位;
3 门洞外面局部地面和楼面。
凡存在冷桥的部位,均应采取适当增铺隔热层的构造措施,以减少其部位的热交换,避免结露或结霜。
4.6.5 严禁采用含水粘结材料粘结块状隔热材料。
4.6.6 带水作业的冷间应有保护墙面、楼面和地面的防水措施。
4.6.7 冰库的围护墙和柱应有防止冰块冲撞的保护设施。
4.6.8 库房屋面排水宜设置外天沟和墙外明装雨水管。
4.6.9 冷间建筑的地下室或地面架空层应防止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浸入,并应设排水设施。
4.6.10 外墙与阁楼楼面均采用松散可燃隔热材料时,其相交处应设防火带。
4.6.11 多层冷库库房外墙与檐口及穿堂与库房连接部分的变形缝部位应做好防漏水的构造处理。
4.7 氨压缩机房、变配电室和控制室
4.7.1 氨压缩机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I6中火灾危险性乙类建筑的有关规定。
4.7.2 氨压缩机房净高应根据设备高度和采暖通风的要求确定,不宜高于6m。
4.7.3 氨压缩机房的屋面应设通风间层及隔热层。
4.7.4 氨压缩机房的自动控制室或操作人员值班室应与机器间隔开,并应设固定密封观察窗。
4.7.5 机器间内的墙裙、地面和设备基座应采用易于清洗的面层。
4.7.6 变配电室与氨压缩机房毗连时,共用的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该墙上只允许穿过与配电室有关的管道、沟道,其孔洞周围应采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堵塞。
4.7.7 氨压缩机房和变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启,并采用手开门。
4.7.8 配电室如通过走廊或套间与氨压缩机房相通时,走廊或套间门的材料应为难燃烧体,并应有自动关闭装置;配电室与氨压缩机房共用的隔墙上不宜开窗,如必须开窗时,应用难燃烧的密封固定窗。
其他专业略。
⑦ 酒店一般用什么冷库
酒店冷库一般贮藏的无非就是食品,其中有需要冷藏保鲜的食品,比如水果、蔬菜还有一些冷藏的食材,需要冷冻贮藏的食品,比如猪肉、牛肉、羊肉、海鲜等。所以通常情况下,酒店使用的冷库通常需要具备冷冻和保鲜两种功能。
根据酒店大小来说,一般酒店冷库不用太大。通常情况下,酒店冷库冷冻和保鲜两种功能同时实现需要建造的冷库面积大约在20平方至100平方以内。这其中至少包含两间冷库,冷冻库和保鲜库。
根据预算及功能,我们可以将酒店冷库分为两种情况:
1、一机双温冷库
预算较少且冷库使用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需求的可以采用一机双温冷库,也就是说一个冷库既可以实现冷冻又可以实现保鲜,使用一套制冷设备来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这种冷库一般面积不大,通常在50平方以下。
这种预算大概在3万左右
2、双机双温冷库
预算充足,且冷库使用率较高建议采用双机双温冷库,也就是说冷冻建造一个冷库,保鲜建造一个冷库,两个冷库,两组设备,互不影响,这样成本会稍微高一些。建议面积较大的使用双机双温冷库,比如50平方至100平方的。
这种预算大概在5~10万左右。
⑧ 冷库是如何制冷的
冷库是利用降温设施创造适宜的湿度和低温条件的仓库。又称冷藏库,冷冻库,保鲜库.冷库是加工、贮存产品的场所,能摆脱气候的影响,延长各种产品的贮存期限,以调节市场供应。冷库主要用作对食品、乳制品、肉类、水产、禽类、果蔬、冷饮、花卉、绿植、茶叶、药品、化工原料、电子仪表仪器等的恒温贮藏。
⑨ 冷库分为哪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分类标准不同类型也不一样,具体如下:
1.按冷库的容量规模分类:大型冷库、中型冷库、小型冷库;
2.按按冷藏设计温度分类:高温冷库(恒温库)、中温冷库(冷藏库)、低温冷库(冷冻库)、超低温冷库(深冷库)、速冻库(急冻库);
3.按库体结构类别分类:土建冷库、贮藏冷冻品场所。覆土冷库、山洞冷库、组合板式冷库;
4.按使用性质分类: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零售性冷库;
5.按冷库制冷剂分类
氨冷库:制冷系统使用氨作为制冷剂的冷库。
氟利昂冷库:冷系统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冷库。
6.按使用储藏特点分类:超市冷库、恒温冷库、气调冷库、双温冷库;
7.按储藏物品分类:药品冷库、肉类冷库、血液类冷库、疫苗类冷库、水果冷库、药材冷库、水产品冷库
8.按使用结构材料及档次分类:高档冷库、低档冷库、不锈钢冷库、彩钢冷库、玻璃钢冷库
⑩ 什么是冷藏库
冷藏库的定义:冷藏库是利用降温设备创造适宜的湿度和低温条件的仓储库,又称冷库,是加工、贮存农畜产品、医药产品、化工产品的场所。
冷藏库按库温分类:
阴凉库:10℃以上,20℃以下,主要用于储存医药产品,冻品加工等
保鲜库:0℃至10℃之间,主要用于储存水果蔬菜及医药产品
低温库:-18℃以下,主要用于储存冻猪肉、冻家禽、冻海鲜等
速冻库:-30℃以下,主要用于鲜肉、常温食品在短时间内将温度降至-1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