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制冷系统节能有哪些技巧
制冷系统节能主要从设计和管理两方面考虑:
设计节能:1、合理确定设计参数;2、推广分散式制冷系统;3、合理配置冷量,压缩机制冷量与冷库实耗冷量的合理匹配。4、在低温冷藏库中设计封闭低温月台,这样既可以提高冻结食品质量又可以达到节能效果。5、推荐冷库设计采用热气融霜;6、在自动控制方面,冷库最重要的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对冷库制冷装置自动控制。
管理节能:1、合理开机,降低压缩机电耗。2、定期清除冷凝器管壁上的水垢,避免冷凝温度升高。3、执行大、中、小维修制度。4、加强冷库门的维护与管理。5、注意保持隔热材料的保温效果。6、把压缩机的制冷负荷直接与库房的需要进行平衡匹配后确定冷库开机时间是最合理的。7、尽量做到避峰制冷。
节能的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只要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严谨,同时再加强科学管理,认真把住“冰、霜、水、门、灯”这五关,做到及时调整阀门、及时冲霜、及时放油、及时除垢、及时放空气,这样才能把冷库节能问题处理好。
② 冷库节能改造在制冷方面有什么节能方案
调压缩机的制冷量,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调整压力开关值,枫荻思远(北京)国际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这方面的节能方案
③ 办公楼采暖制冷方案问题
建议您采用太阳能地板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系统
旺安佳太阳能地面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位一体系统
该综合系统利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完成地面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位一体工程,实现了零能耗+低能耗的节能减排目标。
该综合系统采用真空超导集热管,白天利用太阳能的有效能量直接储存于地面,在晚上或阴天无太阳时,利用空气源热泵给室内补充不足的热量,实现了太阳能零能耗+空气源热泵低能耗的有效结合。
系统工作原理:
1)地面采暖:冬天利用太阳能集热并直接储存于地面,在热量达不到设定温度值时,自动启动空气源热泵作热补充。
2)生活热水:冬天利用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除完成供暖外还可以提供生活热水;春、夏、秋季利用太阳能提供生活热水完全实现零能耗热水工程。
3)空调制冷:夏天利用该系统的空气源热泵通过风机盘管给室内输送清凉的凉风,一机多用,充分利用资源,大大节省投入资金。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④ 解决别墅采暖以及制冷系统的解决方案那种最好
采用四季沐歌舒适中央空调地暖系统,系统恒温恒湿,小温差制冷技术,制冷更舒适,低温辐射,采暖不干燥。洁净空气,系统主机变频节能,运行电费更低。
⑤ 制冷剂节能的措施是什么
碳冰(汽车 ;家用专用环保冷媒)
1:省动力,省油20%,省电环保
2:兼容R134a、R12制冷剂
3:冲注方法与R134a、R12等同
4:充注量为R134a、R12的1/3
使用说明:
1、 本环保冷媒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不含氟。使用时不产生二氧化碳,不破坏臭氧层,是理想的环保冷媒。
2、 本环保冷媒具有比传统R134a、R12更轻的分子量,相近的饱和蒸汽压,更高的制冷系数和制冷量;经国家前卫部门实际空调测试,其综合节能达到20%.
3、 本产品处于高压之下,切勿重压或焚烧本罐体。
4、 本产品属危险品,须在通风良好且无明火的环境下有专业技师操作使用。
5、 本产品切无喷洒于身体,避免冻伤。一旦喷洒上,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6、 本产品应直立储存于40℃以下的通风良好环境。
7、 在发动机起动时,切勿将本罐体与空调系统高压端连接,这样会引起罐体爆炸,造成危险。
8、 过量的充会降低制冷效果,本产品冲关量为R134a、R12的1/3。
⑥ 供暖系统的热源节能方法有什么
整个供热采暖系统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节能工作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热源主要采用燃煤、燃气、燃油锅炉或电锅炉,也可用地热、水源、地源热泵等。我国北方地区现在仍以集中燃煤锅炉供热为主。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北京等地正在逐步改变以燃煤为主的局面,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取代,地热、热泵技术等也正在逐步发展。
锅炉房热源的节能主要是提高能源转换的效率,包括提高锅炉和换热站内换热器的效率,降低输送系统的能耗,包括风机和水泵的能耗,以及降低辅助系统包括输煤、排灰和排污系统的能耗。
在建筑室内采暖设计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人为附加,热负荷的计算值比实际需要往往高出很多,采暖系统运行参数偏离设计参数较多就是最直接的表现,常见的人为附加如下:
(1)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偏大。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计算得出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就应该直接作为建筑热负荷计算的基础,但由于担心施工问题影响保温效果,又在此基础上附加了20%~30%。
(2)管径选取偏大。在管径选取时,不进行水力计算,只参照比摩阻选取管径,而且每段管径都是取大放小,有时还有意放大一号。
(3)散热器面积偏大。在散热器面积或片数选取时,把计算负荷附加30%~50%。
(4)锅炉选择偏大。设计时不进行水力计算,甚至不进行热负荷计算,而按面积指标估算,使锅炉富余量约大一倍。
在企业中,大锅炉、大水泵、粗管道和大散热器的情况十分普遍,锅炉容量选用过大,使锅炉经常停炉或低负荷运行,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管径选取偏大,使单体内部阻力过小,不利于整个热网的水力平衡,会导致整个供热区域内冷热不均。散热面积过大会造成建筑内采暖系统竖向温度失调,高层过热,底层偏冷,达不到舒适要求,同时造成能源浪费。管径和散热面积偏大还为采暖系统“大流量、小温差”的不合理运行创造了条件,增大循环水泵的电耗,使系统运行费用增加。这些附加还掩盖了建筑围护结构施工、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采暖设计水平的提高,加大了工程投资,浪费了能源。
为了改善旧的供暖系统,应对锅炉、换热器、循环水泵等设备进行全面校核,分析所有设备匹配的合理性,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在严寒期与初寒期最佳的允许方案,力求提高一次水水温,减少锅炉、换热器和水泵的运行台数,以节约能源;对新建的供暖系统,要切实以节能设计标准为依据,确定热负荷,选择设备,并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在运行中则尽量提高一次水水温,避免能源浪费。
锅炉改造实施方法
工业锅炉技术改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兼顾节能、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规程和要求,而且锅炉机组是动力设备,机组的可靠性要求高,如改造不当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远远超出机组本身的范围和价值,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
(1)改造前热工测试(论断性测试)。通过测试全面了解锅炉实际状况,得到热效率和各项热损失的数据。
(2)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测试数据并辅以对锅炉和辅机的现场检查及听取运行操作人员、检修人员的意见或建议后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锅炉效率低下或可靠性差、可用率低的主要问题和关键部位。
(3)制订改造方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找到的主要问题,分析节能潜力,按照技术上可靠的原则选择现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并为确认经济上是否可行,将制订的初步方案作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锅炉机组现状,包括热负荷状况、煤耗、热效率、存在问题等;
改造的必要性;
改造方案选择(包括方案比较);
推荐方案的投资估算;
资金来源;
节能效益;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
敏感性分析;
结论。
(4)项目融资。根据可研报告提出投资估算,确定自筹、贷款式申请补助的额度,并进行融资。
(5)选择实施者。方案选择后,从技术拥有者中选择信誉好、有业绩、价格合理的单位作为实施方。
(6)办理锅炉改造报批手续。改造工作一般应向以下单位报批:上级主管部门、节能和环保主管部门、劳动安全主管部门。
(7)完成施工设计和组织施工。施工过程应由特种设备检测中心负责质量监督。
(8)验证性热平衡测试。锅炉改造完成后,应在调试正常条件下进行热平衡测试,一般情况下,正、反平衡测试均应进行,对于大型工业锅炉无条件进行正平衡测试时,也可只做反平衡测试,以验证改造效果。
改造效果验证不仅要看热效率的提高量,还应重点比较锅炉诊断测试时出现的主要问题中的数据变化,从而判断出所采取的改造技术措施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以便为今后制订改造方案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除了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以及各种集中或分设的采用不同燃料的锅炉房供热的热源以外,燃气壁挂炉供热和直接用电采暖近来都有一定的发展。燃气壁挂采暖炉具有使用调节方便、能效高、便于计量收费、节省热网投资、不需锅炉房占地等优点,但存在燃气安全、消防及排放废气污染环境问题,而且用户使用费用高,设备折旧年限短。直接用电采暖可采用低温辐射电热膜、地板内埋设电缆、电暖气等,其特点是无外部设施建设,投资较少,当地无污染,便于计量收费,管理方便,但能源利用率过低,运行费用较高,只能在难以使用其他供热方式的条件下适用此种方法。
供暖系统的热网节能
从供热热源向用户输送热能的热网,也应力求减少能量损失。为此,必须做好管道保温,满足保温标准的要求;要做好管网的平衡调节,避免由于热用户距离热源远近不同造成的热损失;还要防止管网跑、冒、滴、漏,特别是大量丢水问题的发生。
⑦ 如何让家庭制冷采暖更经济
这位知友,家庭制冷采暖更经济要采用中央空调。中央空调的类型有很多种,变频中央空调被称为最节能的一种。常规的中央空调,采用间歇性的运转方式,当室内达到指定温度时,压缩机停止运转,当室内温度发生变化后,压缩机重新开启,这种频繁启动的运行方式,电能损耗极大。
而采用变频中央空调后,压缩机在室内温度达到指定温度后,不需要进行关机,而是有效调节压缩机的转速,保持低速运转,当需要制冷时,变频器直接提升压缩机运转速度,这样既保证了良好的制冷效果,又避免了压缩机频繁启动带来的电能损耗,省电效果极好。
⑧ 现在使用什么供暖设备,能更环保和节约能源(3800平米的室内泳池)
建议采用地源热泵或地热热泵供暖设备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水源热泵机组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型机组或水-空气型机组。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水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1、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Earth Energy),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2、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
地能或地表浅层地热资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另外,地能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据美国环保署EPA估计,设计安装良好的地源热泵,平均来说可以节约用户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
3、环境效益显著
地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4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相当于减少70%以上,如果结合其它节能措施节能减排会更明显。虽然也采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装置减少25%的充灌量;属自含式系统,即该装置能在工厂车间内事先整装密封好,因此,制冷剂泄漏机率大为减少。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
4、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
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更适合于别墅住宅的采暖、空调。此外,机组使用寿命长,均在15年以上;机组紧凑、节省空间;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可无人值守。当然,象任何事物一样,地源热泵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如其应用会受到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及国家能源政策、燃料价格的影响;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会随着用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采用地下水的利用方式,会受到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制约,实际上地源热泵并不需要开采地下水,所使用的地下水可全部回灌,不会对水质产生污染。
⑨ 供热锅炉房的节能措施有哪些
(1)供热锅炉房的节能潜力。正常技术条件下,对于一般住宅建筑,一台0.7兆瓦的锅炉可供1万平方米暖;对于工业锅炉,每小时2~40吨容量的蒸汽锅炉或1.4~28兆瓦的热水锅炉,热效率一般为72%~80%;小于等于4吨/小时容量的锅炉的热效率为低限值,6吨/小时容量以上的锅炉,其热效率都在75%以上。锅炉运行实践证明,在正常技术条件下,一些锅炉可长期稳定在75%以上的热效率工况下运行,锅炉设备利用率较全国平均水平可提高40%,热效率提高13%。它们所产生的综合效益是,不但节约燃料、电能、运输、人力等,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初投资(包括设备投资、建筑投资、土地面积等)。锅炉房节能除上述指标外,还有锅炉辅机节电、降低锅炉设备和辅机的储备系数、合理利用投资等。可见,在锅炉房设计中锅炉容量配置合理的情况下,供热锅炉房节能潜力巨大。
所谓“1蒸吨供若干建筑面积采暖”是目前采暖技术中的通俗说法。严格地讲,锅炉容量的1蒸吨(热水锅炉为0.7兆瓦)供应若干建筑面积采暖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建筑群的热网和采暖系统的保温、系统泄漏率。热力和水力工况等基本正常,作为衡量锅炉房机组运行工况的一种尺度。二是锅炉机组以及上述技术参数在不正常状态下对热网和采暖系统的综合影响。后一种情况,如保温层严重破坏、泄漏率过大或热力和水力工况严重失调等,易于暴露,用户一般比较重视,并设法解决。
(2)供热锅炉房的重要地位。全国目前平均每蒸吨仅供6000平方米,这主要由于实际工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问题的关键是供热系统的热源——锅炉机组未达到正常技术水平。
锅炉房作为供热热源工程,是由锅炉及其辅机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质量、锅炉房工艺设计、安装施工和锅炉房的管理运行四个主要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全局,造成锅炉设备运行状态恶化。
锅炉房节能技术
锅炉房运行节能与锅炉的选型、锅炉辅机的选型、锅炉房的合理设计、锅炉的安装质量、锅炉房的运行管理及司炉的实际操作等多种条件有关。
锅炉的最大特点就是一种类型的锅炉对应一个煤种。选择锅炉炉型时,不仅根据所需热负荷量、热负荷延续图、工作介质,选择锅炉的结构形式、容量和台数,更重要的是针对用户本地供应燃料的品种选择燃烧设备,这是锅炉节能的前提。其次是按投资金额、施工进程、土地使用面积等因素选择组装锅炉或是散装锅炉。所以选择炉型时,要对该锅炉运行实例进行认真考察,并要对本地燃料特性充分掌握,选用的锅炉型号才能成为优选,否则不但浪费资金而且浪费燃料。
就供热锅炉房的锅炉辅机选型而言,我国尚未制定出明确的辅机容量指标。调查表明,对于相同容量的锅炉房,鼓风机、引风机等锅炉辅机的电功率最大相差可达一倍以上。建议按计算选型,计算公式可查阅各种锅炉房设计手册及有关著作。锅炉设备的辅机选型对节能的效果影响很大,设备选型合理,才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锅炉的安装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锅炉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而且关系到锅炉的长期运行工况和节能效果,尤其对散装锅炉更为重要。锅炉安装是锅炉制造工序的继续,炉排运行状态,烟、风道的密封性,炉排下风室间的密封性能,炉墙砌筑质量等,对锅炉能否满负荷运行及节能降耗影响很大。以下着重谈锅炉房的运行管理。
锅炉运行管理是对热力公司或管理部门而言的。一般单机容量等于或大于10蒸吨的锅炉房,大都设置较全的热工监测仪表,甚至设有微机循环检测和显示,并配置较全的技术管理部门,使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尚存在着如下问题,值得重视:
(1)配备专职司炉。司炉工种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锅炉运行的经济性有直接影响,对热力公司而言,是第一线技工。但是,目前临时司炉工居多,这是锅炉达不到在经济状态下满负荷运行的重要原因。因为锅炉运行要针对各种煤的特性采取不同的运行手段,即使同类品种的煤,当其收到基水分变化时,煤层厚度、煤层推进速度都要相应改变,随着室外温度变化,也需要调节锅炉燃烧负荷,这些都不是用制度硬性规定能做到的。
(2)健全检测制度。某些地方对节煤下达的指标是炉渣含碳量,这就忽视了排烟热损失。由于司炉为了达到合格炉渣含碳量,运行中过于增加煤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增长炉渣区,结果使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炉膛内过量空气系数过大,锅炉炉膛平均温度降低,排烟过量空气系数大,除尘器阻力上升,降低了燃烧的所需空气量,使锅炉热效率大大降低。排烟热损失不是视觉所能观察到的,因而最易被忽视。
(3)建立合理的运行制度。锅炉房运行制度不合理,是造成锅炉热效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如某热力公司2台20吨/小时链条热水锅炉房的运行记录中的运行时间为:
1:00~8:00(运行7小时)
9:35~12:30(运行2小时55分钟)
12:00~17:50(运行5小时50分钟)
18:30~22:30(运行4小时)
全天运行近20小时,分4次运行,根据锅炉从压火状态启运到基本稳定热工况至少需2小时,见下表。上述运行制度,低效率下的不稳定工况占总运行时间的42%,若是将上述运行时间改为每天两次运行,每次9.5小时,使不稳定工况占总运行时间的21%,锅炉负荷和热效率将有很大提高。
锅炉压火启运后热工况
时间10:15~11:1511:15~12:1512:15~16:15锅炉热效率(%)56.9764.5176.56锅炉热效率平均值(%)60.7445.56
(4)防止“大马拉小车”的运行方式。锅炉在“大马拉小车”下运行,即低负荷率下运行是锅炉浪费能源的又一重要原因。锅炉只有在70%~110%额定负荷下运行才处于经济工作状态。从下表中可看出,稳定工况下负荷率为76%时,锅炉效率最高为76.6%,连续低负荷下运行锅炉的效率为66.09%,反而高于长期停运;负荷率为81%不稳定工况时锅炉运行效率为63.08%。
同一台锅炉在不同运行方式下测试结果
运行总时间/小时锅炉效率(%)负荷率(%)备注连续运行7266.0953见注①间歇运行37.563.0881见注②稳定工况负
荷率下运行7.6776.676见注③注:①3月18日2时开始启动,连续低负荷率下运行至3月21日8时为止。
②锅炉采取停12小时,供12小时间歇运行,3月21日8时至3月24日6时停止。
③锅炉在上述间歇运行时的某一段稳定工况的7.67小时,即3月22日18时至23日6时止。
总之,锅炉房系统工程中的四个主要环节互相影响,紧密相关,如某一环节中的某一主要因素失控,就会影响锅炉的经济运行,使得每蒸吨容量供暖面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