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氨制冷系统的产后怎么处理

氨制冷系统的产后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22-09-17 07:48:01

⑴ 氨制冷系统热氨冲霜时库房有氨味怎么处理

(1)、检查低压桶的液面和压力,必要时进行降压、排液处理,使低压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提前关闭或关小供液阀门,使其液面不超过40%,以备容纳融霜排液。
(2)、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蒸发器的抽气状态。
(3)、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20分钟),关闭其鼓风机,关闭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注意:对于蒸发温度低于-40℃、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融霜前的抽气过程尤为重要,否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管道易发生“液爆”现象。)

⑵ 氨制冷系统排气压力过高的原因有哪些

http://..com/question/46621638.html?si=1现 象 原 因 处理方法
1.启动负荷过大或根本不能启动 滑阀未停到0位 使滑阀停到0位
压缩机内充满了润滑油或液体制冷剂 按转动方向盘动压缩机,排出积液或积油
部分运动部件严重磨损或烧伤 拆卸检修及更换零部件
电压不足 检查电网电压值
2.机组发生不正常振动 机组地脚螺栓未紧固 旋紧地脚螺栓
压缩机与电动机不同轴 重新找正
因管道振动引起机组振动加剧 加支撑点或改变支撑点
过量的液态制冷剂被吸人机体内 调整系统供液量,关小吸气截止阀
滑阀不能定位而且振动 检查油活塞及增减载阀是否泄漏
吸气腔真空度过高 开大吸气截止阀
3.压缩机运转后自动停机 自动保护及自动控制元件调定值不能适应工况的要求 检查各调定值是否合理,适当调整
控制电路内部存在故障 检查电路,消除故障
过载 检查原因并消除
4.制冷能力不足 滑阀的位置不合适或其它故障 检查指示器并调整位置,检修滑阀
吸气过滤器堵塞 拆下吸气过滤器的过滤网清洗
机器不正常磨损,造成间隙过大 调整或更换零件
吸气管线阻力损失过大 检查阀门(如吸气截止阀或止回阀)
高低压系统间泄漏 检查旁通管路
喷油量不足,不能实现密封 检查油路系统
排气压力远高于冷凝压力 检查排气系统管路及阀门,清除排气系统阻力。
吸气截止阀未全开 打开
5.运转中机器出现不正常响声 转子齿槽内有杂物 检修转子及吸气过滤器
止推轴承损坏 更换轴承
轴承磨损造成转子与机壳间的摩擦 更换轴承
滑阀偏斜 检修滑阀导向块及导向柱
运动部件连接处松动 拆开机器检修,加强防松措施
6.排气温度或油温度过高 压缩比较大 降低排气压力和负荷
油温过高 清除油冷却器传热面上的污垢,降低水温或增大水量
吸入严重过热的蒸气 向蒸发系统供液
喷油量不足 提高喷油量
空气渗入制冷系统 排出空气,检查空气渗入部件
7.排气温度或油温度下降 吸入湿蒸气或液体制冷剂 减少向蒸发系统的供液量,关小吸气截止阀
连续无负荷运转 检查滑阀
排气压力异常低 降低冷凝器的冷凝能力、减小供水量
8.滑阀动作不灵活或不动作 电磁阀动作不灵 检修电磁阀
油管路系统接头堵塞 检修
手动阀关闭 打开进油截止阀
油活塞卡住或漏油 检修
9.压缩机机体温度过高 吸气严重过热 降低吸气过热度
旁通管路泄漏 检修旁通管路及阀门
摩擦部位严重磨损 检修及更换零部件
压缩比过高 降低排气压力及负荷
油少 增加油量
10.压缩机轴封泄漏 轴封供油不足造成损坏 检修
装配不良 检修
O形圈损坏 更换新件
动环与静环接触不良 拆下重新研磨
11.油压低于排气压力太多 油粗过滤器脏堵 清洗油粗过滤芯
油精过滤器脏堵 清洗油精过滤芯
油路阀门开启度小 开大阀门
12.回油速度低或不流动 回油阀堵塞 检修回油阀
油路阀门开启度小 开大阀门
13.油消耗量大 回油过滤器脏堵 清洗回油过滤器芯
回油管脏堵 清除回油管内的污物
油分离器效率下降 更换油分离芯
二级油分离器内积油过多,油位高 放油、回油,控制油位
排气温度过高,油分离效率下降 降低油温
14.油面上升 过量的制冷剂进入油内 提高油温,加速油内制冷剂蒸发
油分离器出油管路堵塞 检修、清理
15.停机时压缩机反转 吸气及排气管路上的止回阀关闭不严 检修,消除卡阻现象
防倒转的旁通管路堵塞 检修旁通管路及电磁阀
16.压缩机吸入气体温度高于应有温度 系统制冷剂不足,吸入气体过热度较高 向系统内充入制冷剂
调节阀及供液管堵塞 检修及清理
调节阀开度小 加大供液量
吸气管路绝热不良 检修绝热层,必要时更换绝热材料
17.压缩机吸入气体温度低于应有温度 系统液体制冷剂数量过多 停止或减少供液量
调节阀开度大 减小开度
18.冷凝压力过高 冷却水量不足 加大水量
冷凝器结垢 清洗、除垢
系统中不凝性气体含量过多 放空气

⑶ 氨制冷系统不正常制冷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有哪些

现 象 原 因 处理方法 :
1.启动负荷过大或根本不能启动 滑阀未停到0位 使滑阀停到0位
压缩机内充满了润滑油或液体制冷剂 按转动方向盘动压缩机,排出积液或积油
部分运动部件严重磨损或烧伤 拆卸检修及更换零部件
电压不足 检查电网电压值
2.机组发生不正常振动 机组地脚螺栓未紧固 旋紧地脚螺栓
压缩机与电动机不同轴 重新找正
因管道振动引起机组振动加剧 加支撑点或改变支撑点
过量的液态制冷剂被吸人机体内 调整系统供液量,关小吸气截止阀
滑阀不能定位而且振动 检查油活塞及增减载阀是否泄漏
吸气腔真空度过高 开大吸气截止阀
3.压缩机运转后自动停机 自动保护及自动控制元件调定值不能适应工况的要求 检查各调定值是否合理,适当调整
控制电路内部存在故障 检查电路,消除故障
过载 检查原因并消除
4.制冷能力不足 滑阀的位置不合适或其它故障 检查指示器并调整位置,检修滑阀
吸气过滤器堵塞 拆下吸气过滤器的过滤网清洗

⑷ 氨制冷机排气压力保护怎样复位

复位的方法是:在控制盒的上方有一个突起的黑色半圆球橡皮,用手指按下,听到弹片的响声就复位了。
(1)系统及机组高压部份混合气体较多 排除方法: 停止压缩机运转, 开启冷却水泵进行循环, 将放空阀开至 1/5~1/6 圈
,随时查看压力表读数(保证压力表准确性, 参照热力性质表对应的压力和温度)放空时间视排放后压力接近值为止。

(2)冷凝器换热管结水垢及杂物
排除方法:
拆开冷凝器两侧盖

① 用高压水枪冲洗。
② 请专业清洗公司处理。
③ 利用布条往返带擦。

(3)冷凝器积液过多、积油过多
排除方法:
① 过多的充填制冷剂, 排放或排放到另一容器内。

② 检查出液阀和平衡阀是否全部开启(必要检查阀头是否脱落)。
③ 将多余积油排出。

(4)冷凝器进出水管导程垫损坏造成冷却水短路循环 排除方法: 拆盖、除净导程部位锈蚀, 更换胶垫。

(5)冷却水进水温度超过设计要求 排除方法: 清理冷却水塔污物,尤其是分水器及填料均布和进水口是否有异物堵
塞。
(6)冷却水流量不足 排除方法:( 冷凝器进出水温差超过要求 ) 水泵内机械磨损过大或异物堵塞、 水阀、止回阀、过滤网是否异常,
扬程是否符合要求, 管路走向及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⑸ 氨制冷系统中氨怎样回收

加压,冷却,变成液体
在这里氨气水循环使用,不回收。

⑹ 涉氨制冷企业液氨的使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有如下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1.在设备设施方面,液氨管线严禁穿过有人员办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答筑物,避免发生氨制冷系统管道泄漏给房间内人员带来的危险。2.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严禁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3.快速冻结装置回气集管端部封头等焊缝质量要符合规范要求。4.热氨融霜工艺,必须采取有效的超压导致泄漏的预防措施。5.氨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应安装氨气浓度检测报警仪器,并与事故排风机自动开启联动。

⑺ 应用氨为制冷剂时,常用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氨(NH3)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中温制冷剂,在特殊凿井行业冻结工程中被大量使用。
氨蒸汽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7kg/m2,对空气比重为0.5971,沸点—33.4℃,溶点—77.7℃。氨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5~28%,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3.5~79%。氨极易溶于水,呈碱性,1%水溶液的ph值为11.7左右。氨属有毒类介质,毒性2级,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和腐蚀作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时,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氨还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损伤。车间空气中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0 mg/m3,当氨蒸汽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氨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并落实对氨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
一、 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制
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意识,建立处、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会制度、班前班后安全会等制度。
二、 安全装置与安全防护措施
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转除了依靠过硬的安装质量外,必备的安全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冷系统中须安装足够的氨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温度计等,有效且足够的安全装置能够准确监视系统运行工况(如压力、温度等),以便及时察觉制冷系统有无异常,并能在出现系统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及时动作,避免发生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计必须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
1、 制冷设备上需安装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
2、 监视冻结站内氨气浓度的氨气浓度检测仪,可在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规定含量时及时报警。
3、 针对氨气浓度比重比空气小的特点,泄漏的氨气易积聚于冻结站顶部,在冻结站屋顶处开设通风口。
4、 冻结站内应设有局扇,其排风能力要求每小时将室内空气更换不少于8次。而且在室内室外都应装设按扭开关,配备事故电源,在紧急情况下能确保局扇工作。
5、 车间的门应向外开,并最少留有两个进出口,以保证安全。
6、 冻结站应配备带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胶靴、管夹、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妥善放置在机房进口的专用箱内,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专用箱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强行打开。
7、 冻结站须配备足够数量的二氧化碳或干粉或“1211”等灭火器材,已备扑灭油火、制冷剂火和电火。
三、 安全操作
要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冻安工均须持证上岗,确保安全操作。
1、 新安装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耐压试验、检漏、排污、抽真空,当确认系统无泄漏时,方可充灌制冷剂。
2、 像容器内充灌制冷剂时,阀门开启操作应缓慢进行,以免引起容器的脆性破坏。
3、 制冷系统中,存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
4、 为避免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发生爆炸,在冻结站和辅助设备间不能有明火,冬季严禁用明火取暖。
5、 检修设备和管道时,在制冷剂未抽空或未置换完全与大气接通的情况下,严禁拆卸设备进行焊接作业。
四、 事故救援与紧急救护
各项目部须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处审批后执行,必要时要进行演练。
项目部应配备专兼职医生,也2可与附近医院建立联系,保证在人员发生氨中毒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冻氨工亦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措施。
项目部应备有硼酸水、凡士林以及其他必备的药品,以备急用。

⑻ 氨制冷剂的氨制冷剂的安全措施

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意识,建立处、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会制度、班前班后安全会等制度。 1、制冷设备上需安装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
2、监视冻结站内氨气浓度的氨气浓度检测仪,可在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规定含量时及时报警。
3、针对氨气浓度比重比空气小的特点,泄漏的氨气易积聚于冻结站顶部,在冻结站屋顶处开设通风口。
4、冻结站内应设有局扇,其排风能力要求每小时将室内空气更换不少于8次。而且在室内室外都应装设按扭开关,配备事故电源,在紧急情况下能确保局扇工作。
5、车间的门应向外开,并最少留有两个进出口,以保证安全。
6、冻结站应配备带靴的防毒衣、橡皮手套、胶靴、管夹、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妥善放置在机房进口的专用箱内,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专用箱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强行打开。
7、冻结站须配备足够数量的二氧化碳或干粉或“1211”等灭火器材,已备扑灭油火、制冷剂火和电火。

⑼ 氨制冷系统压缩机运转但库温降不下来怎样检修

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如下:
(1)节流阀坏或调整不当 先将节流阀适当开大,若无效,再检查阀心是否堵塞,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2)蒸发排管内表面有油污,或外表面结霜太厚 应进行清洗和溶霜处理。若蒸发排管面积小,还应考虑增加蒸发排管。
(3)制冷压缩机工作效率低 检查修理活塞环、气缸套、阀片,使压缩机的制冷量达到设计能力。
(4)系统内制冷剂太少,应及时补充制冷剂。
(5)冷库外墙保温材料受潮 检查保温材料,进行翻晒或更换,重新进行保温处理。
(6)冷库门关闭不严 应修理门封使其关闭严密,并尽量控制开门次数。

⑽ 氨制冷系统的操作规程至少有几条

氨制冷系统安全运行,至少有三个必要的条件:

  1. 系统内的制冷剂不得出现异常高压,以免设备破裂;

  2. 不得发生湿冲程、液击等误操作,以免破坏压缩机;

  3. 运动部件不得有缺陷或紧固件松动,以免损坏机械或制冷剂泄漏。

阅读全文

与氨制冷系统的产后怎么处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江西电动工具铝压铸件 浏览:378
制乙烯的实验装置图常见错误 浏览:827
四轴机械手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687
做阀门工资怎么样 浏览:218
脱水机包埋机染色机哪个科室设备 浏览:704
如何确认多串口对应设备 浏览:247
汽车各种排气阀门牌子 浏览:47
如何测量轴承是否换 浏览:152
宁波勇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300
海缸养鱼用什么过滤器材好 浏览:39
下图两个实验装置是实现 浏览:94
喷泉实验的引发装置 浏览:388
笔记本怎么看固态和机械硬盘 浏览:539
为什么制冷机组耗电 浏览:986
哪里有租钢板桩设备的 浏览:841
地暖阀门开不开是什么原因 浏览:400
超声波身高体重分析仪怎么测 浏览:283
野马jdc阀门排气怎么样 浏览:566
江苏南通阀门厂 浏览:21
大a工具箱 浏览: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