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空调制冷综合性能系数6.1和6.0哪个好
仅仅从综合性能系数数值上看数值越大越好。
不过空调厂家在产品铭牌上面所标注的这种能效类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虚标,实际工作能效与厂家标称值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能太过相信厂家的标注。
另外空调机组所标注的能效数值仅仅是空调机组在对应国家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工作工况条件下的理论数值。实际使用过程中几乎碰不到这种工况条件。能效指标本身意义也不大。
2. 格力空调综合制冷系数是指什么,比如:6·3
全年的运行的制冷量和全年的运行的电功率之比。反映空调的能耗水平,数字越大越节能
3. 空调五级能效的好还是三级的好
空调3级比5级好。
1、空调能效,通常是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EER)的代称,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冷暖式家用空调还包含制热能效比(COP)这个概念,指的是额定制热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
2、在我国,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我们一般所称的空调能效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国家的相关标准也以此为划定能效等级的依据。
3、蓝白背景的彩色标识,分为1、2、3、4、5共5个等级:空调能效等级1表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电,即耗能低;空调能效等级2表示比较节电;空调能效等级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空调能效等级4表示产品能源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空调能效等级5是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4. cop和制冷系数由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cop:在冬季供热时,制热量(W)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W/W);
在夏季制冷时,制冷量(W或Btu/h)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W/W 或Btu/W.h)
为不引起歧义,我们将冬季热泵循环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表达形式均采用COP(能效比)表示。
制冷系数: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
这是与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个系数,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由于这一参数是用相同单位的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表示,因此为一无量纲数。
2、计算公式不同
cop:其计算公式为 :εs=Q0/Ne=Q0/N0·ηs=ε0·ηs。
Q0:制冷系统需要的制冷量(制热量)
N0:制冷压缩机的理论功率
Ne:轴功率
ε0:是理论制冷系数(制热系数)
ηs:是总效率(绝热效率)
COP值(制冷效率)实际就是热泵系统所能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在相同的工况下,其比值越大说明这个热泵系统的效率越高越节能;因此在作制冷系统COP值比较之前,首先要确定各个热泵系统是否在相同的工况之下,然后再进行计算比较。
制冷系数:Wc=T2/(T1-T2)
T1:环境温度
T2:制冷温度
3、数值不同
制冷系数ε,是制冷量与压缩机的功率之比。能效比COP,是制冷量与整个冷机功率的比值。制冷系数的分母较大,数值上小于cop。比如说:某冷机制冷量800,冷机功率200,压缩机功率100.那么:
制冷系数ε=800/100=8
能效比=800/200=4
5. 什么是制冷系数
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
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这是与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个系数,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由于这一参数是用相同单位的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表示,因此为一无量纲数。
在吸收式或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中采用热力系数(英文对照词为heat ratio)表示这一特性,与制冷性能系数涵义是一致的。
在美国还采用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国内技术界称为能效比或能源利用系数,定义为在规定条件下制冷量(单位用BTU/h表示)与总的输入电功率(单位用W表示)的比值,涵义上也是一致的。
这里要说明,由于计算时采用不同单位,因此所得数值也不相同。例如,当制冷量和输入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单位分别采用kcal/h和W表示时,COP=1;当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即均用W)表示时,COP=1.16;当分别采用英热单位(BTU/h)和W表示时,EER=3.97。
上述术语名称,在国内外制冷技术领域都使用,只是使用场合或不同国家习惯有所不同而已。这里要进一步说明的是,COP或EER是指在标准条件下运行的能源利用系数,实际上制冷机大都是在非标准条件下运行,因此美国还提出SEER(seasonal enerqy efficiency ratio)即季节性能效比等术语,涵义也没本质上的不同。
http://www.nt01.cn/art/ArticleShow.asp?ArticleID=11961
http://..com/question/2490014.html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COPk=q2/w0=q2/(q1-q2)=T2/(T1-T2)
T1:环境温度
T2:制冷温度
一定温度条件下,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COPk最大,实际制冷循环的COP都小于COPk,COP可以小于1,也可以大于等于1.
6. iplvc是什么意思
定频空调COP值的概念大家都已经知道,即空调额定制冷量与空调额定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简称能效比(COP),但她不能完全反应一台空调在不同负荷下的耗电情况,尤其是在目前中央空调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关心中央空调在部分负荷(也就是部分开启)情况下的耗电情况;那么就用到了IPLV(C),什么是IPLV(C)。
IPLV(C)即制冷综合性能系数,说通俗点就是她能反应空调在不同符合的是毫电情况,比值越大越好。根据国标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要求,要通过测试机组在四个不同的运行工况下的运行效率,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得出的,其能综合反应多联机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也统一了测试方法以,是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现多联机产品节能性的指标数据。
具体算法为:通过对多联机组100%,75%,50%和25%四个部分负荷时的运行效率加权计算得出。NPLV(c)的计算公式如下:
NPLV(c)=0.05*100%负荷时的运行效率+0.3*75%负荷时的运行效率+0.4*50%负荷时的运行效率+0.25*25%负荷时的运行效率。
根据GB21454-2008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多联机产品IPLV(C)可分成5个等级(1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5级为能效限定值,2级表示达到节能水平)
7. iplv值是指的什么
iplv值是指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integratedpartloadvalue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是用一个单一数值表示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于下表规定的IPLV工况下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IPLV公式得到的数值。
iplv介绍说明
IPLVC即制冷综合性能系数,用来衡量多联式空调在制冷季节的部分负荷效率。由于家庭生活中大部分均是使用部分空调,因此IPLVC能更加准备的反应出家用在及时运行中的节能型。iplv值是指标准工况下的部分负荷,也就是指一年中季节变化时综合能效系数。其加权平均系数A,B,C,D也是对不同温度下的时间的一个比例统计。
8. 空调能效比是什么意思 空调能效比怎么算
空调能效比是什么意思?空调能效比怎么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想这些问题,这是专业人士所要了解的。那么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做个具体的回答。
一、空调能效比是什么意思
空调能效,通常是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EER)的代称,是额定制冷量与额定功耗的比值。此外,冷暖式家用空调还包含制热能效比(COP)这个概念,指的是额定制热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但是,就我国绝大多数地域的空调使用习惯而言,空调制热只是冬季取暖的一种辅助手段,其主要功能仍然是夏季制冷,所以,我们一般所称的空调能效通常指的是制冷能效比EER,国家的相关标准也以此为划定能效等级的依据。
1、空调能效比的定义
能效比也可称为能耗比,指一台空调用一千瓦的电能产生多少千瓦的制冷/热量,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转换成的制冷量。空调能效比越大,在制冷量相等时节省的电能就越多,空调能效比越高就越省电。
能效等级是表示空调产品能效高低的一种分级方法,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空调采用的是新能效国标,其中1级能效等级的空调最节能,2级能效等级的空调其次,3级能效等级的空调节能性就比较低了,4、5级的定速空调是已经遭淘汰的高耗能产品。
2、中央空调能效比
随着各大厂家在中央空调的大投入研发,中央空调的能效比已经超过柜式、分体式等普通空调的水平。在同一空调温度下,家用中央空调的耗电量要低于普通的柜式、分体式空调。一般家用分体空调的能效比是2.3~2.8左右,而中央空调则能达到3.0以上。以舒适100网热卖的大金VRV-N中央空调为例,此系列采用大金直流高效涡旋式压缩机,制冷综合性能指数最高可达4.75,超过国家一级节能标准,系统运转高效节能。此外,中央空调还可以配壁挂炉使用,也可以借助地源热泵技术,将能效比提升至5以上,节能效果显著。
二、空调能效比怎么算
空调能效比的计算公式为,空调的能效比=制冷量÷制冷功率,制冷量是指空调调节室温的能力,制冷功率是空调制冷的耗电量,例如一款制冷量5000瓦的2匹空调,制冷功率2000瓦,能效比:5000÷2000=2.50;另一款制冷量同样为5000瓦的2匹空调,制冷功率1500瓦,能效比:5000÷1500=3.33。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该数值的大小反映出不同空调产品的节能情况。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所需要消耗的电功率就越小,则在单位时间内,该空调产品的耗电量也就相对越少。
空调能效比越高越好吗
国家新颁布的空调能效标准共分五级,能耗比是制冷量除以输出功率的比值,最低标准是一级2.6。按照新规定,能耗比低于2.6即为不合格产品。
能耗级别能耗比
五、3.4
四、3.2
三、3.0
二、2.8
一、2.6
能耗比越高,空调越省电,但价格也越高。每年空调的利用率并不很高,化很多钱买个能耗比高的空调,从经济上讲不一定划算。要综合考虑,比如买个二级或三级能耗的就可以了。
变频空调能效比等级如何划分
变频空调与定速空调的能效级别标准不一样。据介绍,能效比实际就是等于制冷量除以耗电量,定速空调的能效比共分为5个等级,从1~5级分别为3.4、3.2、3.0、2.8、2.6,变频空调的能效比也分5级,分别为5.2、4.5、3.9、3.4、3.0,其中变频空调的能效5级相当于定速空调的3级。
定速空调:是市场常见的转速与频率都是固定的空调,制冷制暖量也是固定不变的。
变频空调:其频率可以转换,压缩机的转速可以变化,变频式空调机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1.快速制冷、制暖,启动时,以最高的功率进行运转,迅速制冷、制暖;2.高效节能,根据需要的多少来决定功率,且由于压缩机几乎没有反复的启动/停止,故不消耗多余的电力,所用电费只是一般空调机的约2/3;3.恒温控制,可控制压缩机的转速,自如地改变功率的高低,保持舒适。
空调最好还是选择单冷的效能要高些,但用起来不方便,所以说,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以上就是有关空调能效比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9. 什么是IPLV-IPLV的含义
IPLV的概念
IPLV(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是用一个单一数值表示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于下表规定的IPLV工况下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IPLV公式得到的数值。
IPLV(C)即制冷综合性能系数,用来衡量多联式空调在制冷季节的部分负荷效率。由于家庭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均是使用部分空调,因此IPLV(C)能更加准确的反应出家用中央空调在实际运行中的节能性。
10. IPLⅤ5.2在中央空调系统中代表什么意思
IPLV是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的简称,是空调能效等级的一种形式。数值越高,表示空调越节能。 IPLV=5.2,无论制热还是制冷,都是一个不错的值。
以前空调的能效等级直接用EER和COP表示,是在国标规定的工况下,用空调制冷量除以空调的消耗功率得到的值。
这样的能效描述方法过于简单,不能全面描述空调的实际性能,所以诞生了新的能效计算方法,它就是IPLV等。
IPLV是其中的一种。
那么IPLV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如有兴趣可以参考国家标准:GBT17758-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需要注意,制冷IPLV能效系数和制热IPLV能效系数是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