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氨机的制冷原理及结构、操作方法
氨机的制冷过程,是在氨压缩机、冷却器、调节阀、蒸发器等组成的循环密闭系统中进行,氨液通过调节阀降低压力进人蒸发器后,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而蒸发,使介质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蒸发的氨气被压缩机吸 回,经压缩排人冷却器,使氨气降温凝为氨液,然后,通过调节阀再进人蒸 发器蒸发,如此反复循环达到制冷的目的。
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 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 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冷库排管)是四个最基本部件。它们之间用 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 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 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 经节流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氨在系统 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 备,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以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为例,完 成一次制冷循环,氨必须依次通过低级氨压机、一级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高级氨压机、二级油分 离器、冷凝器、储氨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调节站、蒸发器、再回到低级氨压缩机,这样才完成 一次循环,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
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即电能转化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的作 用进行冷热交换,完成制冷的过程。
㈡ 制冷剂加注过程
高压端加注制冷剂操作步骤:
1、当系统抽真空后,关闭歧管压力表上的高、低压手动阀。
2、 将中间软管的一端与制冷剂罐注入阀的接头连接。打开制冷剂罐开启阀,再拧开歧管压力表软管一端的螺母,让气体溢出几分钟,然后拧紧螺母。
3、 拧开高压侧手动阀至全开位置,将制冷剂罐倒立。
4、从高压侧注入规定量的液态制冷剂。关闭制冷剂罐注入阀及歧管压力表上的高压手动阀,然后将仪表卸下。从高压侧向系统加注制冷剂时,发动机处于不启动状态,不要拧开歧管压力表上的低压手动阀,以防产生液压冲击。
制冷剂加注过程注意事项:
制冷设备只能加注其设计选择的制冷剂。制冷或空调机组的运行效能取决于制冷剂的正确加注量。如制冷剂加注量不足,则蒸发器中制冷剂也将不足。
使吸气压力和排气效率降低,还可能引起电机过热。如制冷剂加注量过度,则冷凝器中液体过多,导致冷凝压力过高及蒸发器回液而可能损坏制冷压缩机。
应该在涡旋压缩机高压和低压侧同时充注制冷机液体,大部分充注量应该放在系统的高压侧。加注前后应称重制冷剂钢瓶以确定实际充注量。
液体制冷剂加注的基本方法是将制冷剂通过一个特设在加液管上的干燥过滤器,通过贮液器上带加注口的截止阀或者加注阀加入设备中。
㈢ 制冷机房如何加氨液
由于氨液有毒,易燃等,并且安装在北立井井口附近,一旦发生井口氨泄漏,对整个矿井造成极大危害。另外,原制冷系统中存在格兰特制冰机制冰效率不高,个别阀门锈蚀严重,需要修理;低压循环桶吸气阀门阀芯现已紧死,无余量,需更换阀门密封垫;综合以上情况,为保证2005年制冷系统安全运转,以及整个矿井的安全,决定将整个系统中的氨液回收运走,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检修。为确保安全顺利回收氨液,特制定以下回收氨液具体方案及措施:(一)、所需材料:无缝钢管 (DN25 35M)、三通接头、阀门(DN25)、法兰盘、螺栓螺母、密封垫圈。(二)、利用氨罐车运走氨液,氨罐车停放在立井制冷机房南外侧(到立井风井站路上),北立井围墙需开洞,利用管路将制冷机房外集油器与氨罐车连接好。(三)、输氨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钳工工具、劳保用品等。2、在回收氨之前要把所有放氨管路连接好,并做好密封工作,防止氨泄露。3、焊接的管路必须保证不泄漏,严格检查,确保安全。4、提前开启制冷压缩机将氨液抽回到两高压贮氨罐内,并使高压贮液桶保持10公斤压力。5、低压循环桶内的氨液通过开机之后对罐内加压(加压时除加压阀、减压阀之外,循环桶所有阀门都关闭)压到贮液桶。6、通过制冷机房内各储氨罐的放油管路,将氨液送到集油器内,再通过输氨管路将集油器内的氨液排入氨罐车。7、回收氨步骤:(1)通过制冷系统中的备用贮液桶、高压贮氨罐的各放油连接管路到集油器,在集油器放油阀处另换接管路连接到氨车。抽氨管路联接好之后打开各相应的阀门开始放氨。(虹吸罐剩余、压缩机油冷却器中的氨液可从各自的放油阀处另设单独管路抽取,设软接头,或另行办法解决。制冰机中的少量氨液通过集油器放出,如果放不出,可让其自然蒸发)。两贮氨罐中的氨液抽去完毕之后,开启小活塞压缩机继续抽空,将抽出的少量剩余氨气体冷却之后通过蒸发冷冷却成氨液之后,放入备用高压贮液桶。(2)最后系统剩余少量氨气,可通过原配置的JA2-10型活塞压缩机,经加氨站,把加氨站两排气阀打开,关闭其余两个加氨阀门,同时将小型活塞压缩机的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连接进出水管路并注入循环冷却水,用来冷却氨气体。并将压缩机排气阀关闭,通过小型压缩机将系统中的气体吸出并冷却,放出氨液。8、氨罐车的加氨量达到规定数量要求时,同时关闭氨车进氨阀、集油器放油阀,集油器放油阀到氨车进氨阀之间管路内剩余的氨液,通过在管路中设置的放氨闸阀,将输氨管路中的氨液排放到水池中,确认输氨管路无氨液后,将集油器与氨罐车之间的输氨管拆下。9、在抽取氨液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机器设备温度压力的变化,如果出现不正常现象应马上停止输氨,查明原因确认无事后,再进行输氨。10、所有阀门开、关时必须挂相应的标志牌,放氨结束后要恢复原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程序工作,不能麻痹大意,确保抽氨工作安全顺利完成。(四)、制冷系统回收安全措施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措施:1、 所有进行泄氨工作的人员必须懂得泄氨的常识。2、 泄氨人员必须穿防毒工作服,并且要预备随时更换的防毒工作服。3、 泄氨人员必须听从安排。4、 所有工作人员一律不准带能引起火花的任何物品;除工具外。5、 检查好机房内外各消防栓、喷水头,确保能随时打开并有水流,井口喷雾装置必须提前测试,保证有水雾喷出。6、 工作期间严禁任何无关人员靠近,以确保安全。消防、急救、环境、技术等部门随时待命,保证随叫随到。只允许穿防化服带呼吸器的工作人员能留在现场。7、 各部门严守岗位,密切配合。8、 周围居民遇到氨气泄漏的情况时,应该立即组织疏散到室外,一般是无风向300米的距离左右。顺风向波及500米。最好到大的空地,例如大广场上。准备一块湿毛巾捂住嘴巴。9、 制冷机房外应标明有危险字样和图案的标牌。10、 新风井风机关闭,在场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化服。11、 工作时还要严格按照制冷机正规操作规程、检修规定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12、 所有工作完成后,需要在现场留守专门值班人员进行连续72小时观察,确保无残留氨液及安全隐患后,方可撤离。 13、 输氨前,应提前与集团公司消防大队联系好,安排两辆消防车,随时待命。14、 供电工区提前安排人员在北风井抽风机、北立井抽风机盯岗,发生大量泄氨紧急情况下,应停止北立井新风机运转,北风井抽风机立井进行反风。15、 施工前北立井应提前试好井口、制冰机房、井底、井底制冷机房的全部喷淋装置,确保完好灵敏,并严格落实现场人员责任,确保紧急情况下,全部打开。二、制冷系统加氨研究随着天气逐渐变热,井下各工作面温度逐渐升高,造成现场作业环境恶化,职工出勤少,正常作业计划不能完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矿决定对原制冷系统进行开机运行,实施冰冷低温辐射降温,以减小矿井高温热害,为井下职工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而增加矿井的经济效益。冬季时,将制冷系统中的氨液排走一部分,因此现制冷系统存在氨液少,系统运转后,制冰机制冰量少,无法将工作面温度降到所规定的温度。为此,需增加系统制冷剂,即对系统进行加氨液,保证地面制冰量,从而将井下工作面的温度降到规定温度。制冷系统加氨,安全必须保证。因此,制定安全合理的方案及措施尤为重要。
㈣ 空调加氨的方法
空调加氨的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需要用充氨软管连接制冷剂钢瓶、修理表和充氨口,排除软管内空气。
(4)制冷机房怎么加氨液扩展阅读:
空调加氨的注意事项:
1、敞开空调。夏天加氨时可直接让空调在制冷形式下运转。由于制热状况下无法进行加氨操作,所以冬季加氨时,要用制热拔换向阀线的办法,强制空调进入制冷状况。
2、衔接加氨设备。空调正常发动后,从室外机低压阀侧的工艺口衔接加氨设备。此过程中一定要排掉加氨管中的空气和脏物。
3、测压加氨。夏天调查低压压力,环境温度32摄氏度左右时,压力控制在0.45MP左右;冬季调查制热时的高压压力,压力安稳后控制在1.7MP左右。
4、撤掉加氨设备。在制泠状况下去掉加氨设备,拧紧外机密封纳子;制热状况下去掉设备的话,会形成很多的氨立昂走漏。加氨结束。对怀疑有走漏点的空调,要用洗刷精泡沫进行检查。
㈤ 冷库制冷系统如何补充和排放制冷剂
冷库制冷系统加入制冷剂时一定要保证制冷剂的干燥(仅适用于氟制冷剂制冷系统),不然制冷系统一定会因为制冷剂的不干燥,造成制冷系统冰堵,从而影响制冷系统的正常运作,今天最冷菌就来为大家详细的说明一下氟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充注与排放。
制冷系统在补充制冷剂时,要关闭冷凝器或储液器的出液阀,把输液管和低压系统抽真空,停机,关闭排气阀,微开出液阀,使低压系统压力回升至0MPa。
拆下干燥过滤器,更换新干燥剂重新装上,再次将输液管和低压系统抽真空,然后开启排气阀,出液阀,截止阀,启动压缩机,运动数小时。
重复上述操作,检查更换干燥剂直至制冷剂中没有水分为止。
一、制冷剂的补充
1.系统补充氨氨系统一般都设置加氨阀,用于氨液补充。加液操作时先关闭总调节站上来自储液器,中间冷却器,排液器的供液阀,启动压缩机,降低蒸发系统的压力,开启氨瓶阀,加氨阀,氨液通过加液管进入蒸发器和循环储液器,然后被压缩机吸入,最后进入储液器。加液过程中必须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加液后的储液器存液量不得超过储液器容积的80%。
2.系统补充氟化合物大,中型氟化合物系统一般在高压侧设置加液阀。加液操作时加液管连接制冷剂钢瓶和加液阀,排除加液管内的空气后旋紧接管螺母,然后关闭储液器的供液阀,开启加液阀,使钢瓶内的制冷剂靠压力差和高度差自行进入系统。加液时应使用磅秤进行计量,并通过储液器上的液位指示器观察,控制加液量。小型氟化合物系统不设加液阀,只能通过压缩机吸气阀多用通道或工艺管在开机状态下进行补充制冷剂操作。为避免压缩机“来霜”产生液击,必须控制制冷剂钢瓶阀门的开启度,保证吸入的是制冷剂气体,补充量的控制应称重计算,或是从制冷系统的运行状况来分析判断。
㈥ 双极液氨制冷机操作方法
氨机的制冷过程,是在氨压缩机、冷却器、调节阀、蒸发器等组成的循环密闭系统中进行,氨液通过调节阀降低压力进人蒸发器后,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而蒸发,使介质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蒸发的氨气被压缩机吸 回,经压缩排人冷却器,使氨气降温凝为氨液,然后,通过调节阀再进人蒸 发器蒸发,如此反复循环达到制冷的目的。?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 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 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冷库排管)是四个最基本部件。它们之间用 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 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 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 经节流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氨在系统 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 备,这些设备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以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为例,完 成一次制冷循环,氨必须依次通过低级氨压机、一级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高级氨压机、二级油分 离器、冷凝器、储氨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调节站、蒸发器、再回到低级氨压缩机,这样才完成 一次循环,实际制冷工艺流程是较为复杂的。?制冷学原理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即电能转化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的作 用进行冷热交换,完成制冷的过程。
㈦ 空调加氨问题
采用氨作制冷剂的空调系统已十分少见,因为氨的严重刺激性的气味,而对铜有腐蚀性,要求压力也高,并有易燃易爆的特点,目前主要用于碑酒制作等工厂化的制冷业。第一次加氨必须采取系统抽空后加入,以后补充只要根据压力、液位需要加入则可。加入时注意量的控制,防止制冷机产生液击(液体具不可压缩性)!
㈧ 什么是氨制冷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按采用的工质不同, 可分为:氨制冷系统、氟制冷系统、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共沸溶液制冷系统和非共沸溶液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由于采用的工质不同, 制冷系统的特性、构造及应用范围亦不同。
㈨ 空调要加氟(氨)水,请问从哪里加,是细管还是粗里加
在空调开制冷模式下从粗管室外机截止阀上的针阀处加注冷媒。
不同类型空调加氟的方法有所差别。以普通家用分体壁挂式空调加氟为例,步骤如下:
1、用复合压力表把冷媒罐针阀阀口和空调气管截止阀上的针阀连接起来;与截止阀针阀连接的胶管接口先保持不拧紧的状态;
2、打开冷媒罐上的开关阀门,打开复合压力表阀门,待截止阀针阀接口有白色的雾状冷媒喷出时快速拧紧管接口并关闭复合压力表阀门;
3、空调开制冷模式运行,如果是冬天的话就开强制制冷模式运行;
4、待空调系统运行相对稳定的时候打开复合压力表阀门加注冷媒,用电子秤承重或者是根据空调系统运行状态参数值来判断所需要追加的合适冷媒量即可。
在加冷媒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关注点是加注冷媒不应把管路中原有的空气也加注进入系统内和所需要加注的冷媒量如何相对准确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