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能,...
利用冷冻水出口温度来比例调节能源输入量,利用变频器来调节冷剂泵,溶液泵和喷淋泵,利用房间负荷大小调节冷冻水和冷却水泵开启数量。基本就只有这些,溴化锂本来就还能节能了,制冷制热好久算下来,一年要比电制冷节约30%左右的能源。
Ⅱ 一台零下七十度制冷机的原理
首先讲讲什么叫制冷。制冷两字 只能说是技术上的术语,严格讲是 错误的,世界上没有那国的科学家 能制造出“冷”来。我们是把利用 机械设备把降温对象降到所需温度 的方法叫制冷,这就是术语。
什么叫制冷,比如我们将装有一公斤20℃冷水的水壶放 到一块烧到500℃的铁板上,没有多久水就开了,如果不拿 开水壶,不多久水就干了。大家和说钢板在对水加热,反过 来也可以说水在对钢板降温。而且,降了多少度,都可计算 出来,因为一公斤水从20℃升到100℃,它需要外界提供它 80大卡热量,水从100℃到烧干,它需要外界提供539大卡热 量,也就是说一公斤20℃冷水烧到干,要外界提供619大卡 热量。
如果按制冷的角度它从外界或钢板中提取了619 大卡 热量而变成了水蒸汽,使钢板降温了,这就是制冷,是利用 水对钢板制冷。热量总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从温度高 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绝不可能反过来进行。一个物 体失去一些热量后,它的温度也会降低一些。 我们的目的就 是通过制冷系统,将介质中的热量向比制冷剂传递,达到降 低介质温度的目的。
制冷机的结构
制冷机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组成。压缩机用于把制冷剂蒸气从低压状态压缩至高压状态;冷凝器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 过热蒸气冷却,并凝结为制冷剂液体,在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在制冷机的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经压缩机绝热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再压入冷凝器中定压冷却,并向冷却介质放出热量,然后冷却为过冷液态制冷剂。
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绝热节流成为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吸收空调循环水(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冷却空调循环水达到制冷的目的,流出低压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如此循环工作。
制冷机的注意事项:
1、冷库压缩机离蒸发器越近越好,主要易维修,散热较好,如安装室外要注意防雨,主机位四角需要安放防震垫片,水平安装牢固,注意安全不易被人碰着。
2、散热器安装散热器安装位置离主机越近越好,最好在主机偏上位,散热器安装位具备最佳散热环境。
3、电线排放所有电线除用空调扎带
Ⅲ 提高制冷系数的措施
一、提高制冷系数的措施
1、降低冷凝温度;
2、提高蒸发温度;
3、提高供液过冷度;
4、提升换热器传热效率;
5、使用高效制冷剂;
二、制冷系数
1、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这是与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个系数,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由于这一参数是用相同单位的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表示,因此为一无量纲数。
2、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这是与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个系数,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由于这一参数是用相同单位的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表示,因此为一无量纲数。
3、在吸收式或蒸汽喷射式制冷机中采用热力系数(英文对照词为heat ratio)表示这一特性,与制冷性能系数涵义是一致的。
Ⅳ 如何提高制冷系统的过冷度
冷水机制冷系统中的“过冷”指防冻保护功能,“过热”指压缩机防过热保护功能。
“过冷”,一般常规冷水机使用自来水作为循环媒介,水到零度会结冰。为了避免结冰问题,冷水机制冷系统就设计了过冷保护功能;
“过热”,压缩机设计有上限工作温度,如果压缩机自身温度超过上限工作温度,容易烧电机,因此,冷水机制冷系统需要设计过热保护功能。
Ⅳ 适当提高蒸发温度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能效比,那么如何
家用空调一般不能调节蒸发温度!对于冷库等装置可以微量调整,蒸发温度的提高主要是在设计制造阶段!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发时的温度,也是制冷剂对应于蒸发压力的饱和温度.它对制冷效率影响较大,它每降低1度,制取同样的冷量需增加功率4%,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蒸发温度,对提高空调器制冷效率是有利的。家用空调器的蒸发温度一般比空调出风口温度低5-10℃,正常运行时,蒸发温度在5~12℃,出风温度在10-20℃.5 1.4 蒸发温度如何调节 蒸发温度调节,在实际操作中是控制蒸发压力,即调节低压压力表的压力值,操作中通过调节热力膨胀阀(或节流阀)的开度来调节低压压力的高低。膨胀阀开启度大,蒸发温度升高,低压压力也升高,制冷量就会增大;如果膨胀阀开启度小,蒸发温度降低,低压压力也降低,制冷量就会减少。 1.5 影响蒸发温度变化的因素 在制冷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蒸发温度的变化是很复杂的,它除了直接受膨胀阀(节流阀)控制外,与被冷却对象的热负荷、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和压缩机的容量有关。这三个条件某一个发生变动时,制冷系统的蒸发压力和温度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操作人员要保证蒸发温度在规定范围内稳定运行,就需要及时地了解蒸发温度的变化,根据蒸发温度的变化规律,适时地、正确地进行蒸发温度的调节。 1.5.1 热负荷的变化对蒸发温度的影响 所谓热负荷,即指被冷却物的放热量。热负荷的变化就是被冷却物放热量大小的变化。制冷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热负荷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当热负荷增大时,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温度就会升高,低压压力也会升高,吸气的过热度也会加大。这种情况下只能开大膨胀阀,增大制冷剂的循环量,而不能因为低压压力升高关小膨胀阀, 降低低压压力。这样做将会使吸气过热度更大,排气温度升高,运行条件恶化。调节膨胀阀时,每次调节量不应过大,调节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才能反映出热负荷与制冷量是否平衡。 1.5.2 制冷压缩机能量的变化对蒸发温度的影响当增加制冷压缩机的能量时, 压缩机的吸气量就相应增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高压升高,低压降低, 蒸发温度也会随之下降。为了继续保持生产工艺需要的蒸发温度,就要开大膨胀阀,使低压压力上升到规定范围。制冷压缩机加大能量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被冷却物温度的下降,蒸发温度、低压压力也会逐渐降低(膨胀阀不作任何调节),这是因为被冷却物温度下降热负荷减少的缘故。这种情况下不应误认为压力下降,是供液量不足去开大膨胀阀,增加供液量,而是应关小膨胀阀,减少制冷压缩机能量运行,否则,则会出现能量过大,供液量过大使制冷机组出现带液运行或奔油事故的发生。 1.5.3 传热面积发生变化对蒸发温度的影响 传热面积主要是指蒸发器的蒸发面积,传热面积的变化主要是指蒸发面积大小发生的变化。在完整的制冷装置中,蒸发面积通常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实际运行操作中, 由于供液不足或者蒸发器内积油,蒸发面积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蒸发面积的增、减对蒸发温度的影响与热负荷的增、减对蒸发温度的影响是基本相似的。当蒸发面积增加时,蒸发温度就会升高; 当蒸发面积减少时,蒸发温度就会降低。为了保持需要的温度,就应调节能量和膨胀阀,对蒸发器进行放油清理,以保持传热面积与制冷量的相对平衡。
Ⅵ 制冷机的节能方法
离心式制冷机节能方法1.制冷机节能原则: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在满足设备安全和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蒸发温度和降低冷凝温度。为此加大了冷却塔的改造,以保证冷却水效能。
2.防止和减少管道结垢以提高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效率补充水如果水处理做的不好,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受热产生的碳酸钙和碳酸镁会沉积在管道上。使导热性能下降,影响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并使设备运行电费大幅度上升。此时除了采用水处理技术外,还可以利用管道定期自动清洗设备进行管道清洗。
3.调整制冷机设备合理的运行负载
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制冷主机运行在70%-80%负载比运行在100%负载时,单位冷量的功耗更小。运用此方式开机要结合水泵、冷却塔的运行情况综合考虑。
4.采用制冷机变频装置,调节离心制冷机压缩机的转速低压的冷媒经过离心机后,压力升高。离心机的转速越大,压力升得越高。在实际运行中,设备大多是在非满负荷运行。固定转速的离心机在设备小负荷运行时,造成能源浪费。而变频离心制冷机可以依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压缩机转速,节能空间比较大。
Ⅶ 热驱动吸收空调制冷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你说的应该就是常说的溴化锂制冷机。
真空状态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制取0℃以上的低温水,多用于中央空调系统。
溴化锂制冷机利用水在高真空状态下沸点变低(只有4摄氏度)的特点来制冷(利用水沸腾的潜热)。
溴化锂制冷机即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用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其中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溴化锂属盐类,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和醇,无毒,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变质。溴化锂水溶液中有空气存在时对钢铁有较强的腐蚀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因用水为制冷剂,蒸发温度在0℃以上,仅可用于空气调节设备和制备生产过程用的冷水。这种制冷机可用低压水蒸汽或75℃以上的热水作为热源,因而对废气、废热、太阳能和低温位热能的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中,由于溴化锂水溶液本身沸点很高(1265℃),极难挥发,所以可认为溴化锂饱和溶液液面上的蒸汽为纯水蒸汽;在一定温度下,溴化锂水溶液液面上的水蒸气饱和分压力小于纯水的饱和分压力;而且浓度越高,液面上的水蒸气饱和分压力越小。所以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溴化锂水溶液浓度越大,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这也就是通常采用溴化锂作为吸收剂,水作为制冷剂的原因。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换热器、循环泵等几部分组成。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运行过程中,当溴化锂水溶液在发生器内受到热媒水的加热后,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浓度不断升高,进入吸收器;水蒸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凝器内的冷却水降温后凝结,成为高压低温的液态水;当冷凝器内的水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被吸收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吸收,溶液浓度逐步降低,再由循环泵送回发生器,完成整个循环。如此循环不息,连续制取冷量。由于溴化锂稀溶液在吸收器内已被冷却,温度较低,为了节省加热稀溶液的热量,提高整个装置的热效率,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换热器,让发生器流出的高温浓溶液与吸收器流出的低温稀溶液进行热交换,提高稀溶液进入发生器的温度。
Ⅷ 制冷机组效率低下制冷量不足要求怎么办
排除故障因素。
配置组合式冷库设备的问题
组合式冷库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拼装快速简易的冷藏设备。据对部份组合式冷库的实地观察,其蒸发器的蒸发面积只有应该配置的75%左右。我们知道。
本文分析了组合式冷库设备的蒸发器及
制冷机组
的合理配置的问题。
组合式冷库设备的蒸发器蒸发面积的配置不合理。可通过肉眼观察
制冷压缩机
的吸、排气压力大致判断压缩机的制冷能力,由专门的工厂进行专业生产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目前大多数小型组合式冷库,原先超强的密封性能会相应下降,制冷机组的输气系数也随之大幅降低,在设计选用组合式冷库的蒸发器时
制冷设备
由于长期运转,制冷机的工作系数直趋上升,运行费用增加等诸种不利因素,所以:
组合式冷库内蒸发器的蒸发面积在配置上与实际的制冷工艺技术要求差距较大,制冷量相对将减少。当制冷设备的制冷量小于库房
热负荷
时,不确定因素将导致库房温度下降缓慢,就是在各种
建筑构件
和隔热板,应根据其
设计温度
要求进行各项热负荷的计算,确定出蒸发器的蒸发面积,然后才根据制冷工艺要求进行配置。如果不按设计要求合理配置蒸发器而盲目减少蒸发器的配置面积将会使组合式
冷库蒸发器
单位面积上的制冷系数较大幅度地下降及制冷负荷增加、
能效比
明显降低,导致组合式冷库内温度下降缓慢,对组合式冷库内蒸发器的配置。若压缩机的制冷能力下降,汽缸套和
活塞环
等部件由于不同程度磨损严重,配合间隙增大,常用的方法是更换压缩机的汽缸套和活塞环,如果更换后仍不能凑效,则应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甚至拆机检修,应按最佳传热温差来选择配置蒸发器的面积,均可进行二次拆装。
简单介绍一下
活动冷库
类别:
室外型活动冷库:建筑在已有的建筑物室内的小型组合式冷库:大中小型组合式冷库一般均为室外型设计,与室内型不同的是室外型需要加盖外围护结构和基础。外围结构可防风,防雨,防晒。
室内型活动冷库
Ⅸ 影响制冷机性能的因素
真空度,机组真空度下降会影响机组的制冷量和使用寿命及溶液的质量。如果机组的真空度下降,则传热管表面容易存在空气,会增加热阻力,使用传热系数降低,直接影响换热量,使用机组制冷量下降。
蒸汽压力。加热蒸汽压力下降,首先引起浓溶液温度与浓度降低,随之吸收器中吸收冷剂蒸汽的能力减弱,浓度差减小。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溴化锂制冷机组的制冷量随加热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水质,水质不好将造成机组传热管内结垢、腐蚀或两者兼而有之,如不严加管理,生成的泥垢和水垢将影响传热管的传热。导致机组制冷量下降和效率下降,而腐蚀更可能使得机组因传热管发生点溃蚀而被迫停机。
影响制冷效率的因素有很多的。1、冷凝温度。冷凝温度高,制冷效率会很低。 2、蒸发器、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比如说蒸发器是否结霜。在结霜初期,传热效率是上升的,所以制冷效率上升;如果结霜多了,严重影响换热,制冷效率急速下降。 3、蒸发温度。就是你想得到多低的温度。如果蒸发温度低,制冷效率就低。一般民用的制冷剂COP都是大于一的一般在3到4之间,但是工业用的低温制冷机很多设备的COP都是低于一的。 5、制冷剂的种类也会影响制冷效率。 6、压缩机的压比也会影响制冷效率。 7、节流装置也会影响制冷效率。节流装置引起的功的耗散越大,制冷效率就越低。
Ⅹ 氦气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谢谢
深低温设备 - 工作原理
深低温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有气体液化和气体分离两个方面。
气体液化 气体液化是根据液化循环,组织液化设备实现的。主要的液化循环有林德液化循环和克劳德液化循环。
深低温设备① 林德液化循环:利用节流阀的节流效应使原料气液化的循环(图1)。常压p1、常温T1的原料气在压缩机中等温压缩由状态1到状态2,相应的压力为p2,经换热器降温到状态3,然后通过节流阀降压,等焓膨胀到状态4。这时,部分气体就转变成液体,从贮液器排出;未液化的部分气体在换热器中复热至状态1,从而形成一个热力循环。
② 克劳德液化循环:利用等熵膨胀和等焓膨胀结合制冷来使原料气液化的循环(图2)。常压p1、常温T1的原料气在压缩机中等温压缩由状态1到状态2,相应的压力为p2,经换热器E1降温到状态3。此后气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气体继续经换热器E2、E3,降温到状态4、5,再通过节流阀等焓膨胀到状态6。这时,部分气体转变为液体从贮液器排出;未液化的部分气体在换热器E3中复热至状态8,再汇合另一部分在膨胀机中等熵膨胀至状态8的气体,最后在换热器E2、E1中复热至状态1,从而形成一个热力循环。其他尚有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液化循环,如带附加制冷循环(如带氨或液氮或其他冷源的预冷循环)的节流液化循环或等熵膨胀液化循环,带外加制冷循环(如外加氮制冷循环)等熵膨胀的液化循环、回热式气体制冷循环(见制冷机循环)和多级等熵膨胀的液化循环等。
以上各种循环均为理想循环。但在实际应用中,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不是等温过程,换热器有复热不足和外热侵入的冷量损失,膨胀机有绝热损失和机械损失等,因此在实际制冷流程中需要采取补偿措施,以求流程的热量平衡。
气体分离 常用的原料气分离原理有深低温精馏、深低温分凝和深低温吸附3种。①深低温精馏:先将原料气液化,然后再按各组分冷凝(蒸发)温度的不同,应用精馏原理分离出各组分。分离的过程是在深低温精馏塔中实现的。这种方法适用于被分离组分的冷凝温度相近的原料气,如从空气中分离氧和氮。②深低温分凝:利用原料气中各组分冷凝温度的差异,在换热器中降低原料气的温度,由高到低逐个组分进行液化,并在分离器中将液体分离。这种方法适用于被分离组分的冷凝温度相距较远的原料气如焦炉气的分离。③深低温吸附: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具有选择吸附的特性,在深低温下吸附某些杂质组分,以获得纯净的产品。如利用分子筛吸附器在液态空气温度下从粗氩中吸附氧和氮,以获得精氩。
根据工艺的需要,有时单独使用一种原理,有时几种原理同时并用。
http://www.hudong.com/wiki/%E6%B7%B1%E4%BD%8E%E6%B8%A9%E8%AE%BE%E5%A4%87
原理
斯特林制冷机的理想工作过程是由两个定容过程和两个定温过程(见热力过程)组成的可逆循环(见热力循环)。工质在压缩腔被定温压缩后,经过回热器被定容冷却,然后在膨胀腔定温膨胀,再经过回热器被定容加热后返回压缩腔。要完成这样的理想循环,一个气缸内的两个活塞必须作间断运动。但实际上,两个活塞是利用同一根曲轴的转动作连续往复运动的;而且机器还存在余隙容器、工质流动阻力、换热器换热不完全和冷量损失等情况,故实际过程与理想过程有所差异。
图为单级斯特林制冷机的结构。压缩气缸和膨胀气缸组成一体。推移活塞把气缸工作空间分成膨胀腔和压缩腔。压缩活塞通过两个主连杆与曲轴上的两个曲拐相连;推移活塞由穿过压缩活塞的活塞杆和副连杆与曲轴的中间一个曲拐相连。这个曲拐与另两个曲拐保持一定的夹角。曲轴的转动使两活塞作差动往复运动,从而使气体压缩、膨胀和回热。气缸的周围装有水冷却器、回热器和冷凝器(即凝汽器)。在气体工质通道中设有阀门。当压缩活塞向上运动时,工质被压缩,从压缩腔排出,经水冷却器、回热器冷却和降温,然后经冷凝器内侧流入膨胀腔。推移活塞向下移动(此时压缩活塞仍向上,然后向下移动),工质在膨胀腔内膨胀后温度降低,即产生冷量。当推移活塞向上运动时(此时压缩活塞仍向下移动),工质继续膨胀后经冷凝器内侧对外输出冷量,依次进入回热器、水冷却器。低压低温的工质由膨胀腔回流至压缩腔时,在回热器填料中吸取热量而温度升高。气体经上述工作过程消耗了功,产生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消耗的功由电动机输入。冷凝器外侧的气体将热量传递给冷凝器,而使气体温度降低,直至冷凝成液化气体流下。
斯特林制冷机已由单级发展到双级和三级。为了增加机器的制冷量,还有利用四个单级制冷机并联组成的四缸回热式气体制冷机。
单级斯特林制冷机的致冷温度范围为173~73K,适用于空气液化和气体分离等。双级的致冷温度范围为12~15K,适用于氢和氖气的液化。三级制冷机的致冷温度为7.8K,还能为更低温度的物理实验提供冷源。当工质处于气液两相区时,最低温度可到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