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冷水机压缩机性能系数是什么
压缩机性能系数一般指压缩机消耗单位轴功率所能产出的制冷量,用符号COP表示。更详细一点楼主可以网络一下深创亿制冷,问问他们。
B. 能效比和制冷系数的区别
制冷压缩机的性能系数 COP
即:单位轴功率的制冷量。
轴功率(压缩机的耗功率)指电动机传至压缩机机轴上的功率,主要包括直接用于压缩空气的所耗功率和克服运动机构的摩擦阻力所耗功率。
b、能效比 EER :单位电动机输入功率的制冷量大小。
此指标考虑到驱动电机效率对能耗的影响。
C. .什么是空调器制冷系数(能效比)什么是空调器制冷循环热力完善度它们有何区别
通常将工作于相同温度间的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ε与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εk之比,称为该制冷机循环的热力完善度,用符号η表示。即: η=ε/εk
热力完善度是用来表示制冷机循环接近逆卡诺循环循环的程度。它也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但它与制冷系数的意义不同,对于工作温度不同的制冷机循环无法按其制冷系数的大小来比较循环的经济性好坏,而只能根据循环的热力完善度的大小来判断。热力完善度始终小于1,而制冷系数可以小于1也可以大于1.
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 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这是与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个系数,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由于这一参数是用相同单位的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表示,因此为一无量纲数。
D. cop和制冷系数由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cop:在冬季供热时,制热量(W)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W/W);
在夏季制冷时,制冷量(W或Btu/h)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W/W 或Btu/W.h)
为不引起歧义,我们将冬季热泵循环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表达形式均采用COP(能效比)表示。
制冷系数: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
这是与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个系数,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由于这一参数是用相同单位的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表示,因此为一无量纲数。
2、计算公式不同
cop:其计算公式为 :εs=Q0/Ne=Q0/N0·ηs=ε0·ηs。
Q0:制冷系统需要的制冷量(制热量)
N0:制冷压缩机的理论功率
Ne:轴功率
ε0:是理论制冷系数(制热系数)
ηs:是总效率(绝热效率)
COP值(制冷效率)实际就是热泵系统所能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在相同的工况下,其比值越大说明这个热泵系统的效率越高越节能;因此在作制冷系统COP值比较之前,首先要确定各个热泵系统是否在相同的工况之下,然后再进行计算比较。
制冷系数:Wc=T2/(T1-T2)
T1:环境温度
T2:制冷温度
3、数值不同
制冷系数ε,是制冷量与压缩机的功率之比。能效比COP,是制冷量与整个冷机功率的比值。制冷系数的分母较大,数值上小于cop。比如说:某冷机制冷量800,冷机功率200,压缩机功率100.那么:
制冷系数ε=800/100=8
能效比=800/200=4
E. 能效比和制冷系数的区别是什么 谢谢
能效比和制冷系数的区别是:不同的定义、不同的计算公式、不同的价值观不同。
一。不同的定义
cop:冬季供暖时,供热量(w)与输入功率(w)之比定义为循环性能系数cop(性能系数w/w)。
夏季,制冷量(w或btu/h)与输入功率(w)的比值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w/w或btu/w.h)。
为了避免歧义,采用cop(energy efficiency ratio)来表示冬季热泵循环的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
冷却系数:cop(性能系数),是指每单位功耗可获得的冷却量。又称制冷性能系数,是制冷系统(冰箱)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说明制冷系统(冰箱)能效高。
这是一个与制冷剂类型和工作条件相关的系数。制冷性能理论系数可达2.5~5。因为这个参数是用同一单位的输入输出比来表示的,所以它是一个无量纲数。
2.不同的计算公式
cop:计算公式为:εs=q0/ne=q0/n0·ηs=ε0·ηs。
Q0:制冷系统所需制冷量(制热量)
N0:制冷压缩机理论功率
Ne:轴心国
ε0:理论冷却系数(加热系数)
ηs:总效率(绝热效率)
cop值(制冷效率)实际上是热泵系统可以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相同工况下,比值越大,热泵系统效率越高,节能效果越好。因此,在比较制冷系统cop值之前,首先要确定各热泵系统是否处于相同的工况下,然后进行计算和比较。
冷却系数:wc=t2/(t1-t2)
T1:环境温度
T2:制冷温度
3、不同的价值观
制冷系数ε是制冷量与压缩机功率的比值。能效比(cop)是制冷量与整个冰箱功率的比值。冷却系数的分母较大,小于cop。例如:冷却机构的冷却能力为800,冷却功率为200,压缩机功率为100。
(5)什么是压缩机制冷系数扩展阅读:
冷却系数ε=800/100=8
能效比=800/200=4
能效比是指定制的制冷量与额定功率(功耗)的比值。
能效等级是反映空调产品能效差异的一种分级方法。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空调产品能效分为1、2、3、4、5五个等级。
网络-制冷系数
网络-能效比
F. 压缩机的COP值的含义是什么
压缩机的COP是指压缩机的制冷量与输入功率(消耗的电功率 W)的比值,COP值越高,表示压缩机的效率越高,电冰箱就越省电。常用压缩机的COP值一般在1.1~1.8之间。
COP性能系数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是否低于标准规定。
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
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
这是与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个系数,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由于这一参数是用相同单位的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表示,因此为一无量纲数。
G. 求制冷系数理论计算公式
制冷系数ε=q/w,其中,q为制冷所消耗的功,w为理论功耗,q=cΔT,w=q放-q吸,而且制冷系数是可以大于1的,因为实际的制冷系统中有一个与外界大气相通的热交换过程(既压缩气体后会向外界释放能量,再用释放后的气体制冷),在与大气进行热交换之后移去部分因压缩造成的温升热再进行膨胀制冷,这时温度就会更低,制冷系数便大于1
H. 空调或冰箱其制冷系数如何定义热效率
热效率就是产出的除以吸收的。
热机效率公式应为η=Q有/Q放×100% 热机定律定义转变为有用功的热量跟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比叫做热机的效率,也叫热机的有效效率。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说明①凡是能够利用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来做机械功的机器就叫做热机。
②热机在工作过程中,发热器(高温热源)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并没有全部被工作物质(工质)所吸收。
而工质从发热器所得到的那部分热量也只有一部分转变为机械功,其余部分随工质排出,传给冷凝器(低温热源)。
工质所作的机械功中还有一部分因克服机件摩擦而损失。根据热机的工作特点,下面对热机中热量的利用和损耗情况作说明。
以蒸汽轮机为例,蒸汽对汽轮膨胀做功的同时,汽轮对蒸汽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使其压缩,不能完全做功,由于这对作用力大小相等。
且压缩的膨胀能又等于蒸汽冷却释放的热量,即w胀=w缩=q放,也就是说这三者各占总能量的三分之一,这就是蒸汽轮机效率只有30%的原因。
也是热电厂只有60%的原因,而压缩的30%的能量白白释放掉了。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机的热效率恒小于等于100%。
热泵及制冷设备也有类似的无量纲物理量,称为性能系数(COP),是输入功和提供热能(或抽出热能)的比例,不过能效可能大于100%,和一般对效率的认知不同。
若以百分比表示,热效率介于0%到100%之间。由于摩擦力、热损失等因素,热机效率一般会低于100%。
例如汽油引擎的效率大约是30%,燃煤的火力发电厂效率大约是46%,世界上最大的柴油引擎是由芬兰制造的Wärtsilä-Sulzer RTA96-C,最高效率约有51.7%。
若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加上蒸汽涡轮发动机的复合循环发电,热效率可以接近60%。热效率的数值可以视为类似设备的特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