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检查心血管的方法都有什么
一、心电图:心电图是记录人体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心脏在激动过程中能产生电势变化,这种电的变化可通过人体这个容积导体传到体表,如通过导联线把电势变化用心电图机将其放大并记录出波形,就是心电图。它可记录心脏节律和频 率以及电压的高低,用于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病变、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
二、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动态血压监测是近10年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监测高血压的技术,有助于了解患者接近真实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规律以及患者血压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三运动负荷试验:运动负荷试验是目前对已知或可疑冠心病进行临床评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检查手段。该试验与一些具体的检查方法结合,如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运动核素心肌显像等检查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无创检查手段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四、心血管超声技术:心血管超声技术是体表Doppler技术在检测心脏各房室大小、室壁运动、血流速度和心脏功能方面可以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二维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和心瓣膜病的最方便、最安全和比较可靠的检查手段。近10年来,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冠心病的诊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CT冠状动脉成像和心脏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是1998年以来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进展最大、最快的一个方面。对于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阴性预测价值较高,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筛查方面可部分取代有创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⑵ 什么是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
echocardiogram
应用超声波回声探查心脏和大血管以获取有关信息的一组无创性检查方法。包括m型超声、二维超声
、脉冲多普勒、连续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正在研究已开始初步用于临床的有超声心动三维重建、各种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包括运动和药物诱发)、经食道超声、血管内超声、造影超声心动图。
就是心脏彩超,是的可排除心脏疾病问题。
⑶ 医学超声动检查是用什么原理
简而言之,是通过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的反射不同来辨别组织,随着科学发展,超声检查在心脏、腹部、四肢血管,浅表器官,颈部血管等方面有优势。心脏彩超还是很准确的。当然,由于超声检查是由超声医师在显示器上辨别病变,并出具报告,所以准确以否与超声医师的经验和水平有关。
⑷ 求问心脏超声波,也称“超声心动图”检查什么
1. 心脏的大小。心脏瓣膜病变、高血压或其他疾病能引起心脏房室腔扩大。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诊断和评估治疗。2. 心脏功能。具体是测量出每次心跳的排血量,每分钟的排血量,心室射血分数,可以知道你是否有足够的心脏输出满足您的身体的需要。3. 心肌病变。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肌的运动,正常人是协调的向心收缩,部分运动减弱或者不运动,就会降低心脏泵功能。这可见于有冠状动脉疾病,传导系统异常和其他各种病变。4. 心脏瓣膜功能。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的心瓣膜的活动。正常情况下,瓣膜以正常幅度、大小开放及关闭允许无阻力、单向行进。如果开放幅度过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瓣膜狭窄,或者关闭受限,也就是关闭不全,可以通过二维、三维及彩色多普勒观察到,多普勒血流速度可以测量血流速度变化,得出瓣口面积。5. 先天性心脏病。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诊断心脏内异常心房、心室之间的关系,异常的房室与大血管的联系。异常的瓣膜。产前检查可以在出生前就就能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6. 心包疾病。心包积液,心包炎。7. 其他。心脏血栓,瓣膜赘生物,心脏肿瘤,动脉夹层,夹层动脉瘤。等等。 心脏超声的形式有几种 经胸超声(TTE):常规应用M-型,二维,三维及多普勒超声经胸部检查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功能。经食道超声(TEE):经食道用二维,三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功能。优点是超声探头在心脏的后方,与心脏距离更近,可以拟补经胸超声的不足。如检查左心房血栓,大血管病变,夹层动脉瘤,心脏瓣膜赘生物,特别是有瓣膜置换后,尤其是金属瓣,因为金属回声很强,经胸超时效果多数不理想。TEE已经常规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中,检测瓣膜术后的返流,间隔修补后的残余漏等。运动超声:运动状态用二维,三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同时监测运动时间,运动前后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以同一切面,在休息、中度运动、激烈运动达到年龄的目标心率状态下时的心肌功能变化,与特定瓣膜的血流速度变化进行记录,在同一屏幕上进行比较。结合与症状的变化诊断心肌病变和瓣膜病变的严重程度。药物运动超声:用药物模拟运动状态下用二维,三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是针对因为身体状态、疾病状态不能进行或者不能完成运动超声的病人准备。如肝移植,肾脏移植前的心脏功能检查,非心脏病人的其他器官大手术前的心功能状态评估。心内超声:经心内经用二维,三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现在很多先天性心脏病,如心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可以不用手术,通过腹股沟插入导管进入心脏,将伞型装置放入关闭缺损,或将导丝进入动脉导管,关门导管。心内超探头极细,可以作为导管放入心脏,对于心房纤颤的导管射频治疗有导向作用。目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⑸ 超声波检查的方法有哪几种
超声检查即利用超声波原理作用于人体,来判断人体组织的生理特性、形态结构与功能状态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可多次重复、切面灵活多样,且无放射损伤,同时具价廉、安全、无痛、定位可靠报告及时等。超声波检查宜做近期跟踪复查,以掌握病情的动态,同时也可作为产期健康检查项目之一,以便早期发现病变。超声波检查的方法有4种,即A型(示波)法、B型(成象)法、M型(超声心动图)法、扇型(两维超声心图)法(多普勒超声法)。
B型法,即B超检查在腹部应用最广,能显示肝、胆、脾、胰、肾及肾上腺的正常解剖,判断有无病变,病变是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
B超腹部检查必须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尤其是对胆囊的观察。妇产科病变,如子宫及附件肿瘤,也应首选B超检查。妊娠时做B超检查,可确定胎儿的数目、发育情况、胎盘的位置等。膀胱检查时,受检者处憋尿状态,对病变的显示更清楚。乳腺病变也可用B超检查。但是B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宜检查含气的结构(如肺),也不适宜检查骨及被骨遮蔽的结构。
扇型法可得到心脏各种切面图象,并可观察到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真实表现,检测心脏和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尤其对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的分流及返流情况,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多普勒彩色血流显象,以实时彩色编码显示血流的方法,即在显示屏上以不同彩色显示不同血流方向和流速,从而增强对血流的直流感。心腔中存在的小血块以及瓣膜上的裂口等改变也可被发现。此外,经颅超声多普勒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及腹部血管检查对肾功能狭窄、胎儿脐带绕颈等的诊断均有很高价值。
M型法可根据体内心脏等结构活动,记录其与胸壁(探头)间的回声距离变化曲线,从记录的曲线图上,可清晰认出心壁、室间隔、心腔、瓣膜等特征。可用来诊断多种心脏病。对心房内粘液瘤检出率极高。
A型法主要从示波上的波幅、波数、波的先后次序等,来判断有无异常病变。可诊断脑血肿、脑瘤、囊肿及胸腹水、早孕、葡萄胎等。但由于此法过分粗略,现已基本淘汰。
⑹ 心脏的超声测量
成人心脏测量正常值
范 围(厘米)
平均值(厘米)
年 龄(岁)
13~54
26
体表面积(平方米)
1.45~2.22
1.8
右室内径(RVDD)(平卧)
0.7~2.3
1.5
右室内径(RVDD)(左侧)
0.9~2.6
1.7
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平卧)
3.7~5.6
4.7
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侧)
3.5~5.7
4.7
左室后壁厚度(LVPWD)
0.6~1.1
0.9
左室后壁运动幅度(LVPWd)
0.9~1.4
1.2
室间隔厚度(IVSD)
0.6~1.1
0.9
中部室间隔运动幅度(IVSd)
0.3~0.8
0.5
心尖部室间隔运动幅度(IVSad)
0.5~1.2
0.7
左房内径(LAD)
1.9~4.0
2.9
主动脉根内径(AOD)
2.0~3.7
2.7
主动脉瓣开放幅度(LVD)
1.5~2.6
1.9
平均周经缩短率(FS)(%)
1.02~1.94周/秒
1.3周/秒
【测量方法】
右室内径(RVDD)为在心电图R波处右室前壁回声后缘到室间隔右室面回声前缘间的距离。
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系指在心电图R波处室间隔左室面后缘到后壁心内膜前缘的距离。
左室后壁厚度(LVPWD)系指在心电图R波处左室后壁心内膜前缘到心外膜前缘间的距离。
左室后壁运动幅度(LVPWd)系指左室后壁心内膜回声最大运动幅度。
室间隔厚度(IVSD)即在心电图R波处室间隔右室面前缘到左室面后缘间的距离。
中部室间隔运动幅度(IVSd)系指声束穿过左室中部时所得室间隔左室面回声的运动幅度。
心尖部室间隔的运动幅度(IVSad)即声束穿过乳头肌附近时室间隔左室面回声的收缩期运动幅度。
左房内径(LAD)系指收缩末期主动脉瓣水平主动脉后壁回声后缘到左房后壁前缘间的距离。
主动脉根内径(AOD)系指在心电图R波处主动脉前壁前缘到后壁前缘间的距离。
主动脉瓣开放幅度(LVD)即收缩早期主动脉瓣前叶后缘到后叶前缘间的距离。
⑺ 医学超声怎么给病人做检查
1、心脏超声:
患者采取适宜体位(左侧卧位)于检查床上,解开上衣钮扣,暴露胸部,让医生检查。小儿若因哭闹乱动不能检查,应待安静后在检查,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消化系超声(肝、胆、胰,脾):
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如腹腔的肝、胆、胰、脾,检查前3天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的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饮食,禁食8~12小时,检查当天空腹、禁水;病人如同时要作胃肠、胆道X线造影及胃镜检查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为了进行左上腹肿物的鉴别诊断,可在空腹检查后饮水300~500ml再进行检查;对胰腺显示欠佳的病人,饮水或口服声学造影剂500~800ml后检查,能够显著改善检查效果,特别是能够明显增加左上腹和胰尾部病变的检出率;横结肠内粪便干扰严重者,需灌肠排便后检查;对于急诊可以随时检查。
3、泌尿系统超声(双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
肾脏检查一般无需特殊准备。若同时检查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或盆腔其他结构,患者应适度充盈膀胱;必要时饮水后服用速尿或注射速尿或通过导尿管向膀胱注入无菌生理盐水250~400ml。
4、妇科超声(子宫及附件):
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适度充盈膀胱,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必要时可口服或注射利尿剂(速尿)或可通过导尿管向膀胱注入无菌生理盐水250~400ml,使膀胱快速充盈。其目的是将盆腔内的肠管推开,避免肠道内气体的干扰,使子宫及附件清晰显示。适度充盈膀胱的标准为以能显示子宫底部为宜,过度充盈则可能使子宫位置发生改变,不利图像分析。
5、产科超声:
早期妊娠超声检查前准备同妇科。中、晚期妊娠一般不需准备,如需观察胎盘有否前置时需充盈膀胱。
⑻ 超声检查的超声波检查的方法
1、A型法:较常用。主要从示波屏上的波幅、波数、波的先后次序等来判断有无病变。应用于诊断脑血肿,脑瘤,囊肿,胸、腹水,肝脾肿大和肾盂积水等。
2、B型法:图形直观而清晰,容易发现较小病变,可看到人体内脏各种切面图形。对肝、脾、胆囊、胰腺、肾及膀胱的多种病变能及时获得早期诊断。
3、M型法:常同时加入心电图、心电图显示记录。可用于诊断各类心脏病,如风湿性瓣膜病、心包积液、心肌病、心房内粘液瘤、心功能测定及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前诊断和手术后随访。
4、扇型法:由于可得到心脏各种切面的图象,并可观察到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真实表现,故较M型法的观察更为细致和确切。诊断疾病的范围也更扩大了,除心脏外,尚可检查肝、胆、胰、颅脑等疾病。
5、多普勒超声法:这是测定血管腔或心腔内血流的新方法,可从体外测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用于诊断多种四肢动、静脉疾病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转位、动脉导管未闭等。产科医生还用来诊断、确定胎动和胎心。
超声波检查也被用于与其他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中,在超声波检查的监视下,为进行组织学检查进行超声波下活检,以及与内窥镜检查联合进行的超声波内窥镜检查,在许多方面得已应用。
⑼ 超声心电图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患者采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探头放置部位与 M型相同。二维超声心动图采用三个直角相交的平面束观察心脏。长轴切面指纵切心脏的探测平面,与前胸壁体表垂直,平行于心脏长轴,相当于患者平卧,由左向右观察。扇尖为前胸壁,扇弧为心脏后部,图右为头侧,图左为脚侧。短轴切面即横断心脏的扫查平面,与前胸体表及长轴相垂直,相当于患者平卧,检查者由脚侧向头侧观察心脏横断面。图像的上下端分别为心脏的前后侧,图左为心脏右侧,图右为心脏左侧。四腔切面即探测平面与心脏长轴及短轴垂直,而与前胸壁体表近于平行,扇尖为心尖部,扇弧为心底部,图左为心脏右侧,图右为心脏左侧。心脏体积较大,结构复杂,探头随意置于心前区,即能获得一种图像。常用的有10种基本图像。
⑽ 超声诊断的原理是什么
声波是一种机械能的表现形式。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一般用赫兹表示,符号为Hz。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波即为超声波。超声波本身有一定的方向性;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要发生反射、折射以及多普勒效应等;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发生声能衰减。因此超声通过一些实质性器官,会发生形态及强度各异的反射,声束通过肿瘤组织,声能的吸收和衰减现象也比较明显,由于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解剖情况的不同,对超声的反射、折射和吸收衰减各不相同,超声诊断就是根据这些反射信号的多少、强弱、分布规律来判断各种疾病。医用诊断超声波的发生与接收,均由特制的探头来完成,它能把电能和声能互相转换,声检查法(简称A超),B型超声诊断(简称B超),M型超声诊断以及用于检测人体心脏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诊断,也叫D型超声诊断,等等。所有这些诊断及其诊断仪对于疾病诊断无疑是带来很大方便和科学依据,但超声诊断也有一定限制。因之,在临床使用当中,要结合临床和其他诊断技术资料,综合判断,以期得出正确的诊断,求得正确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