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物质标准焓变数据表那里有
化学手册中有。
压焓图与热力计算
1、单位质量制冷量q0:
1kg制冷剂在蒸发器内从被冷却物体吸收的热量 。
q0=h1-h4
2、单位体积制冷量qv :
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气(按吸气状态计),在蒸发器中所产生的制冷量 。
qv=q0-v1=(h1-h4)/v1
制冷剂质量流量MR:
MR=Qo / q0
单位冷凝负荷qk:
1kg制冷剂在冷却和冷凝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
qk=h2-h3
单位理论压缩功w0:
压缩机每压缩输送1kg制冷剂所消耗的压缩功 。
w0=h2-h1
2. 工程化学中Qv与Qp有什么区别
Qv是等容反应热,Qp是等压反应热,二者的差值一般就是等压过程中所做的体积功。
等压反应热:化学反应时,如果体系不作非体积功,当反应终了的温度、压力恢复到反应前的温度、压力时,体系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为该反应的等压反应热,由符号Qp表示。
等容反应热:在恒容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称为恒容反应,其热效应称恒容反应热,通常用QV表示。
计算方法
1、通过实验测得
根据比热容公式进行计算:Q=cm△t,再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由Q来求反应热。
2、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3、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kJ/mol。方法:△H=ΣE(反应物)—ΣE(生成物),即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与生成物键能总和之差。
4、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反应热
△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3. Qv和Qp什么情况下有区别
Qv是表示恒容或者是等容状态的热变化,Qp则是恒压或是等压条件下的热变化,两者从定义上来讲就有很大的差别啊
4. 制冷剂的牌号和应用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量,既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类、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室召开了专门性的国际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书》,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对氟里昂在的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类的生产进行限制。1990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该议定书缔约国的第二次会议,增加了对全部CFC、四氯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2H3CL3)生产的限制,要求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产以上物质,发展中国家可推迟到2010年。另外对过渡性物质HCFC提出了2020年后的控制日程表。
HCFC中的R123和R134a是R12和R22的替代品。
对制冷剂的要求如下。
1、热力学的要求
1)、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ts要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ts愈低,则不仅可以制取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o下,使其蒸发压力Po高于大气压力。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发生泄漏时较容易发现。
2)、要求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c应尽量低些,以免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机、冷凝器及排气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并且,冷凝压力过高也有导致制冷剂向外渗漏的可能和引起消耗功的增大。
3)、对于大型活塞式压缩机来说,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求尽可能大,这样可以缩小压缩机尺寸和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而对于小型或微型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可小一些;对于小型离心式压缩机亦要求制冷剂qv要小,以扩大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并避免小尺寸叶轮制造之困难。
4)、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些、冷凝温度要低些。临界温度的高低确定了制冷剂在常温或普通低温范围内能否液化。
5)、凝固温度是制冷剂使用范围的下限,冷凝温度越低制冷剂的适用范围愈大。
制冷剂
分子式
分子量u
正常蒸发温度t(℃)
凝固点tf(℃)
临界温度
tkp(℃)
临界压力PKP
绝对压力
绝热指数K
水(R718)
H2O
18.02
+100
±0
+374.1
225.6
1.33
氨(R717)
NH3
17.03
-33.4
-77.7
+132.4
115.2
1.31
R11
CFCL3
137.39
+23.7
-111
+198
44.6
1.17
R12
CFCL2
120.92
-29.8
-155
+111.5
40.86
1.15
R13
CF3CL
104.47
-81.5
-180
+28.8
39.4
-
R22
CHF2CL
88.48
-40.8
-180
+96
50.3
1.19
R115
C2HF5
154.48
-38
-106
+80
33
1
2、物理化学的要求
1)、制冷剂的粘度应尽可能小,以减少管道流动阻力、提换热设备的传热强度。
2)、制冷剂的导热系数应当高,以提高换热设备的效率,减少传热面积。
3)、制冷剂与油的互溶性质:制冷剂溶解于润滑油的性质应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如果制冷剂与润滑油能任意互溶,其优点是润滑油能与制冷剂一起渗到压缩机的各个部件,为机体润滑创造良好条件;且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换热面上不易形成油膜阻碍传热。其缺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过多,并且能使蒸发器中的蒸发温度升高。部分或微溶于油的制冷剂,其优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少,故蒸发器中蒸发温度较稳定。其缺点是在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面上形成很难清除的油膜,影响了传热。
类别
溶解性
制冷剂
产生的影响
1
难溶
NH3、CO2、R13、R14、R15、SO2
无
2
微溶(在压缩机曲轴箱和冷凝器内相互溶解,在蒸发器内分解)
R22、R114、R152、R502
溶解时降低润滑油的沾度
3
完全溶解
R11、R12、R21、R113、烃类、CH3CI、R500
降低润滑油的沾度和凝固点,并使油中石蜡下沉,蒸发温度升高
4)、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这样就不致在制冷系统中形成“冰塞”,影响正常运行。
5)、应具有化学稳定性:不燃烧、不爆炸,使用中不分解,不变质。同时制冷剂本身或与油、水等相混时,对金属不应有显著的腐蚀作用,对密封材料的溶胀作用应小。
3、安全性的要求
由于制冷剂在运行中可能泄漏,故要求工质对人身健康无损害、无毒性、无刺激作用。
4、制冷剂的分类
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是氨、氟里昂和烃类。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根据冷凝压力,制冷剂可分为三类: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剂和低温(高压)制冷剂。
1)、无机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使用得比较早,如氨(NH3)、水(H2O)、空气、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等。对于无机化合物制冷剂,国际上规定的代号为R及后面的三位数字,其中第一位为“7”后两位数字为分子量。如水R718...等。
2)、氟里昂(卤碳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中全部或部分氢元素(CL)、氟(F)和溴(Br)代替后衍生物的总称。国际规定用“R”作为这类制冷剂的代号,如R22...等。
3)、饱和碳氢化合物:这类制冷剂中主要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和环状有机化合物等。代号与氟里昂一样采用“R”,这类制冷剂易燃易爆,安全性很差。如R50、R170、R290...等。
4)、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中主要是乙烯(C2H4)、丙烯(C3H6)和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它们的R后的数字多为“1”,如R113、R1150...等。
5)、共沸混合物制冷剂:这类制冷剂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制冷剂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混合物,这类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能保持一定的蒸发温度,其气相或液相始终保持组成比例不变,但它们的热力性质却不同于混合前的物质,利用共沸混合物可以改善制冷剂的特性。如R500、R502...等。
6)、高温、中温及低温制冷剂:是按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和常温下冷凝压力来分的。
制冷剂
使用温度范围
压缩机类型
用途
备注
R717(氨)
中、低温
活塞式、离心式
冷藏、制冰
在普通制冷领域
R11
高温
离心式
空调
R12
高、中、低温
活塞式、回转式、离心式
冷藏、空调
高温为:10~0℃
R13
超低温
活塞式、回转式
超低温
R22
高、中、低温
活塞式、回转式、离心式
空调、冷藏、低温
中温:0~-20℃
R114
高温
活塞式
特殊空调
低温为:-20~-60℃
R500
高、中温
活塞式、回转式、离心式
空调、冷藏
超低温为:-60~-120℃
R502
高、中、低温
活塞式、回转式
空调、冷藏、低温
氨(R717)的特性
1)、氨(R717、NH3)是中温制冷剂之一,其蒸发温度ts为-33.4℃,使用范围是+5℃到-70℃,当冷却水温度高达30℃时,冷凝器中的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1.5MPa。
2)、氨的临界温度较高(tkr=132℃)。氨是汽化潜热大,在大气压力下为1164KJ/Kg,单位容积制冷量也大,氨压缩机之尺寸可以较小。
3)、纯氨对润滑油无不良影响,但有水分时,会降低冷冻油的润滑作用。
4)、纯氨对钢铁无腐蚀作用,但当氨中含有水分时将腐蚀铜和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故在氨制冷系统中对管道及阀件均不采用铜和铜合金。
5)、氨的蒸气无色,有强烈的刺激臭味。氨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当氨液飞溅到皮肤上时会引起冻伤。当空气中氨蒸气的容积达到0.5-0.6%时可引起爆炸。故机房内空气中氨的浓度不得超过0.02mg/L。
6)、氨在常温下不易燃烧,但加热至350℃时,则分解为氮和氢气,氢气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会发生爆炸。
氟哩昂的特性
氟哩昂是一种透明、无味、无毒、不易燃烧、爆炸和化学性稳定的制冷剂。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氟里昂制冷剂热力性质相差很大,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
氟里昂对水的溶解度小,制冷装置中进入水分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并容易造成低温系统的“冰堵”,堵塞节流阀或管道。另外避免氟里昂与天然橡胶起作用,其装置应采用丁晴橡胶作垫片或密封圈。
常用的氟里昂制冷剂有R12、R22、R502及R1341a,由于其他型号的制冷剂现在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1)、氟里昂12(CF2CL2,R12):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中、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路冷藏运输等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0.8-1.2KPa。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而对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近年来电冰箱的代替冷媒为R134a。
2)、氟里昂22(CHF2CL,R22):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其低温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近年来对大型空调冷水机组的冷媒大都采用R134a来代替。
3)、氟里昂502(R502):R502是由R12、R22以51.2%和48.8%的百分比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
4)、R502与R115、R22相比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用于低温。R50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R22相近。在相同的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大,但排气温度却比R22低。R502用于全封闭、半封闭或某些中、小制冷装置,其蒸发温度可低达-55℃。R502在冷藏柜中使用较多。
5)、氟里昂134a(C2H2F4,R134a):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是近年来鼓吹的环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应。是比较理想的R12替代制冷剂。
6)、氟里昂与水的关系:氟里昂和水几乎完全相互不溶解,对水分的溶解度极小。从低温侧进入装置的水分呈水蒸气状态,它和氟里昂蒸气一起被压缩而进入冷凝器,再冷凝成液态水,水以液滴壮混于氟里昂液体中,在膨胀阀处因低温而冻结成冰,堵塞阀门,使制冷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水分还能使氟里昂发生水解而产生酸,使制冷系统内发生“镀铜”现象。
7)、氟里昂与润滑油的关系:一般是易溶于冷冻油的,但在高温时,氟里昂就会从冷冻油内分解出来。所以在大型冷水机组中的油箱里都有加热器,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来防止氟里昂的溶解。
5. 制冷剂有多少种
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用的是氨、氟利昂类、水和少数碳氢化合物等。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传递热量,既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凝结时放热。
1987年9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室召开了专门性的国际会议,并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协议书》,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对氟利昂在的R11、R12、R113、R114、R115、R502及R22等CFC类的生产进行限制。1990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该议定书缔约国的第二次会议,增加了对全部CFC、四氯化碳(CCL4)和甲基氯仿(C2H3CL3)生产的限制,要求缔约国中的发达国家在2000年完全停止生产以上物质,发展中国家可推迟到2010年。另外对过渡性物质HCFC提出了2020年后的控制日程表。 HCFC中的R123和R134a是R12和R22的替代品。
热力学的要求
1 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沸点)ts要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ts愈低,则不仅可以制取较低的温度,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蒸发温度to下,使其蒸发压力Po高于大气压力。以避免空气进入制冷系统,发生泄漏时较容易发现。
2 要求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Pc应尽量低些,以免处于高压下工作的压缩机、冷凝器及排气管道等设备的强度要求过高。并且,冷凝压力过高也有导致制冷剂向外渗漏的可能和引起消耗功的增大。
3 对于大型活塞式压缩机来说,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求尽可能大,这样可以缩小压缩机尺寸和减少制冷工质的循环量;而对于小型或微型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可小一些;对于小型离心式压缩机亦要求制冷剂qv要小,以扩大离心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并避免小尺寸叶轮制造之困难。
4 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些、冷凝温度要低些。临界温度的高低确定了制冷剂在常温或普通低温范围内能否液化。
5 凝固温度是制冷剂使用范围的下限,冷凝温度越低制冷剂的适用范围愈大。
制冷剂 分子式 分子量u 正常蒸发温度ts(℃) 凝固点tf(℃) 临界温度
tkp(℃) 临界压力PKP绝对压力 绝热指数K 水(R718) H2O 18.02 +100 ±0 +374.1 225.6 1.33
氨(R717) NH3 17.03 -33.4 -77.7 +132.4 115.2 1.31 R11 CFCL3 137.39 +23.7
-111 +198 44.6 1.17 R12 CF2CL2 120.92 -29.8 -155 +111.5 40.86 1.15 R13
CF3CL 104.47 -81.5 -180 +28.8 39.4 - R22 CHF2CL 88.48 -40.8 -180 +96
50.3 1.19 R115 C2F5CL 154.48 -38 -106 +80 33
物理化学的要求
1 制冷剂的粘度应尽可能小,以减少管道流动阻力、提换热设备的传热强度。
2 制冷剂的导热系数应当高,以提高换热设备的效率,减少传热面积。
3
制冷剂与油的互溶性质:制冷剂溶解于润滑油的性质应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如果制冷剂与润滑油能任意互溶,其优点是润滑油能与制冷剂一起渗到压缩机的各个部件,为机体润滑创造良好条件;且在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换热面上不易形成油膜阻碍传热。其缺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过多,并且能使蒸发器中的蒸发温度升高。部分或微溶于油的制冷剂,其优点是从压缩机带出的油量少,故蒸发器中蒸发温度较稳定。其缺点是在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面上形成很难清除的油膜,影响了传热。
类别溶解性制冷剂产生的影响
1 难溶 NH3、CO2、R13、R14、R15、SO2 无
2 微溶(在压缩机曲轴箱和冷凝器内相互溶解,在蒸发器内分解) R22、R114、R152、R502 溶解时降低润滑油的沾度
3 完全溶解 R11、R12、R21、R113、烃类、CH3CI、R500 降低润滑油的沾度和凝固点,并使油中石蜡下沉,蒸发温度升高
4 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这样就不致在制冷系统中形成“冰塞”,影响正常运行。
5 应具有化学稳定性:不燃烧、不爆炸,使用中不分解,不变质。同时制冷剂本身或与油、水等相混时,对金属不应有显著的腐蚀作用,对密封材料的溶胀作用应小。
6. 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热力学在线考试(主观题)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
《 化工热力学 》
一、请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工热力学知识,从以下给定的题目中选择至少选择2个题目进行论述:(总分100分)
1.教材中给出了众多的状态方程,请根据本人的工作或者生活选择一个体系、选择一个状态方程、对其PVT关系的计算准确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意见。
丙烯的PVT状态分析
近期我正在新疆五家渠一家焦化厂甲醇车间进行培训,在甲醇净化工段丙烯为利用最多的制冷剂,在学习丙烯压缩工段的同时对丙烯的物化性质也有了深入了解。
丙烯的理化学性质:丙烯是一种无色略带甜味的易燃气体,分子式为CH3CH=CH2,分子量为42.08,沸点-47.7℃,熔点为-185.25℃,其密度为空气的
1.46倍,临界温度为91.8℃,临界压力为4.6Mpa,爆炸极限为2.0~11%(vol),闪点为-108℃。(因此,丙烯在贮藏时要特别小心,如果发生泄漏,因为它比空气重,积聚在低洼处及地沟中,如在流动过程中遇到火星,则极易引起爆炸,酿成严重后果。)
选择用R-K状态方程计算对液态丙烯的PVT关系计算准确度进行分析,从《化工热力学、陈光进等编著》中查得丙烯的临界数据为Tc=364.9K;pc=46.0*10-1MPa,
下面是上海焦化厂给定的丙烯性质数据。
为了计算方便,用excel换算和简单计算得到新的数据如下:
温度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压力
atm) 1.401 2.097 3.023 4.257 5.772 7.685 10.046 12.911 16.307 体积
mL/g) 12966 6404 4639 3423 2569 1957 1510 1510 1177 50 20.299 922 (℃)((
温度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
温度(K) 233 243 253 263 273 283 293 303 313 压力P
1.4196 2.1248 3.0631 4.3134 5.8485 7.7868 10.1791 13.0821 16.5231
(1*10-1MPa)
摩尔体积v
54560.928 26948.032 19520.912 14403.984 10810.352 8235.056 6354.080 6354.080 4952.816
(1*10-5m3/mol)
R-K方程:pRT
vba
T0.5vvb
0.42748R2T2.52.5
ac0.427488.3146364.916.3409m6PaK0.5
p.6106mol2
c4
b0.08664RTc0.086648.3146364.95.7145105
p.6106m3mol1
c4
由上表又知道摩尔体积v,故根据R-K方程,用excel可分别计算得到各温
度下的压力值P1:
温度
(℃)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压力P
1*10-1MPa) 1.4196 2.1248 3.0631 4.3134 5.8485 7.7868 10.1791 13.0821 16.5231 20.5680 计算压力
P-11.0288 2.1706 3.1182 4.3903 6.0679 8.2505 11.0602 11.4412 15.1467 19.9288
1(1*10MPa)
用R-K状态方程计算得数据与给定值比较可得如下数据图: 50 323 20.5680 3879.776 50 (
图2 理论制冷循环压焓图
1)制冷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取蒸发压力为p0的饱和制冷剂蒸气(状态点1),沿等熵线压缩至冷凝压力pk(状态点2),压缩过程完成。
2)状态点2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进入冷凝器,经冷凝器与环境介质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qk后,沿等压线pk冷却至饱和蒸气状态点2,然后冷凝至饱和液状态点3,冷凝过程完成。在冷却过程(2-2)中制冷剂与环境介
质有温差,在冷凝过程(2-3)中制冷剂与环境介质无温差。
3)状态点3的饱和制冷剂液体经节流元件节流降压,沿等焓线(节流过程中焓值保持不变)由冷凝压力pk降至蒸发压力p0,到达湿蒸气状态点4,膨胀过程完成。
4)状态点4的制冷剂湿蒸气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沿等压线p0汽化,到达饱和蒸气状态点1,蒸发过程完成。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与被冷却介质间无温差。
理论循环的计算方法:
1、单位质量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经循环从被冷却介质中制取的冷量称为单位质量制冷量,用q0表示。
q0=h1-h4=r0(1-x4) (1-1)
式中 q0单位质量制冷量(kJ/kg);
h1与吸气状态对应的比焓值(kJ/kg);
h4节流后湿蒸气的比焓值(kJ/kg);
r0蒸发温度下制冷剂的汽化潜热(kJ/kg);
x4节流后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干度。
单位质量制冷量q0在压焓图上相当于过程线1-4在h轴上的投影(见图1-2)。
2、单位容积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气(按吸气状态计)经循环从被冷却介质中制取的冷量,称为单位容积制冷量,用qv表示。
qvq0h1h4v1v1 (1-2)
式中 qv单位容积制冷量(kJ/m3);
v1制冷剂在吸气状态时的比体积(m3/kg)。
3、理论比功 制冷压缩机按等熵压缩时每压缩输送1kg制冷剂蒸气所消耗的功,称为理论比功,用w0表示。
w0=h2-h1 (1-3)
式中 w0理论比功(kJ/kg);
h2压缩机排气状态制冷剂的比焓值(kJ/kg);
h1压缩机吸气状态制冷剂的比焓值(kJ/kg)。
4、单位冷凝热负荷 制冷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称为单位冷凝热负荷,用qk表示。
qk=(h2-h2)+(h2-h3)=h2-h3 (1-4)
式中 qk单位冷凝热负荷(kJ/kg);
h2与冷凝压力对应的干饱和蒸气状态所具有的比焓值(kJ/kg); h3与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液状态所具有的比焓值(kJ/kg);
第6/7页
在压焓图中,qk相当于等压冷却、冷凝过程线 2-2-3 在h轴上的投影(见图2)。
比较式(1-1)、式(1-3)、式(1-4)和h4=h3可以看出,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存在着下列关系
qk = q0 +w0 (1-5)
5、制冷系数 单位质量制冷量与理论比功之比,即理论循环的收益和代价之比,称为理论循环制冷系数,用0表示,即
q0h1h4w0h2h1 (1-6) 0
根据以上几个性能指标,可进一步求得制冷剂循环量、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压缩机所需的理论功率等数据。
3.为含苯酚的水溶液处理过程选择合适的相平衡计算方法,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和步骤,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建立了一种混合电解质溶液相平衡计算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用遗传算法求解。首先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化原理,通过对液相、固相析出盐种类编码的处理,建立了电解质体系相平衡计算模型,将相平衡计算问题转化为有约束的最优化问题;其次用遗传算法求解,通过对优化变量采取动态边界的可行域编码方法和序贯收敛技术保证了算法的有效实施,可实现固液平衡计算并得到析出的晶体数、盐的种类、固体的量以及液相组成;最后对多种体系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有效。
http://wenku..com/link?url=-aUqckP78QSMc4BnDfWeknGC5VY-
7. 知道空调制冷量和环境温度怎么计算冷凝水量
应该是冷冻水量。要确定进出水温差。Qo=cpa×△t×qv,其中Qo为制冷量,cpa为水的定压比热容,qv为水的质量流量,△t为进出水传热温差。一般来说空调冷冻水为定流量。
冷凝水是从室内机蒸发器下面的集水盘流出的。它的流量一般与空气的含湿量,露点温度,室温等有关,找一份湿空气焓湿图可以算出来。
8. 流体力学qv是什么
流体力学qv是等容反应热。
Qv是等容反应热,Qp是等压反应热,二者的差值一般就是等压过程中所做的体积功。等压反应热:化学反应时,如果体系不作非体积功,当反应终了的温度、压力恢复到反应前的温度、压力时,体系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为该反应的等压反应热,由符号Qp表示。
应力张量
对流体微元的作用力,主要有表面力和体积力,表面力和体积力分别是力在单位面积和单位体积上的量度,因此它们有界。由于我们在建立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的时候考虑的是尺寸很小的流体微元,因此流体微团表面所受的力是尺寸的二阶小量,体积力是尺寸的三阶小量,故当体积很小时,可以忽略体积力的作用。
9. 单位容积制冷量qv(0,40)是什么意思
单位体积制冷剂流经制冷系统时产生的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