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基本公式:Q=W*C*ΔT
即:制冷量Kacl/h=物料重量*比热*温差(这里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换算)
例:1M³的水从20℃降到10℃
1M³=1000L=1000KG
Q=1000L*4.2*10℃/860Kcal/h(转换为KW)
Q=42000Kcal/h
Q=48.8KW
如果不确定物料的体积重要,如果是液体可以按水泵的流量来计算,公式:Q=L*ΔT*1.163
L是流量,计算时的单位是M³
,然后温差,1.163是行业内的缩略公式值。
如上所说,这二种制冷量的计算公式,是可以应用到大多数的冷冻机选型计算中,但是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情况以及应对不同的物料降温时,所需要把各种各样的因素考虑在内。
制冷量是指空调等制冷机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
网络-制冷量
『贰』 制冷量计算公式只要公式!!!!
1、围护冷间热流量计算=φ1=KAa(tw-tn)
2、货物热流量计算:φ2=φ2a+φ2b+φ2c+φ2d
(1)食品热流量=φ2a=m(h1-h2)/3.6t
(2)包装材料和运载工具热流量φ2b=mBbCb(t1-t2)/3.6t
(3)货物冷却时呼吸热流量φ2c=m(φ'+φ'')/2
(4)货物冷藏时呼吸热流量φ2d=(mz-m)*φ''
3、通风换气热流量计算φ3=φ3a+φ3b
(1)冷间换气热流量φ3a=(hw-hn)nVnpn/3.6t
(2)操作人员所需新空气热流量φ3b=30nrpn(hw-hn)
4、电动机运转热流量计算φ4=1000ΣPd*ξb
5、操作热流量计算φ5=φ5a+φ5b+φ5c
(1)照明热流量φ5a=φd*Ad
(2)开门引起的热流量φ5b=nk'*nk*Vn*(hw-hn)*M*pn/(3.6*24)
(3)操作人员热流量φ5c=8/24*nr*φr
一、冷却设备负荷:φs=φ1+Pφ2+φ3+φ4+φ5
P货物热流量系数 ,对冷却间、冻结间、货物不经冷却直接进入冷藏间的冷却物冷藏间取1.3,对于其他冷间(冻结物冷藏间、冰库、部分冷却物冷藏间取1.0)
二、机械负荷计算φj=(n1Σφ1+n2Σφ2+n3Σ3φ3+n4Σφ4+n5Σφ5)*R
n1围护结构热流量季节修正系数,取1
n2货物热流量折减系数,冷却物冷藏间取0.3-0.6,冷藏间公称体积大值时取小值,冻结物冷藏间取0.5-0.8,公称体积大时取大值。
n3同期换气系数,取0.5-1,同时最大换气量与全库每日总换气量的比数为大值时取大值。
R为制冷装置和管道等冷损失补偿系数,直接冷却系统取1.07,间接冷却系统取1.12。
『叁』 制冷量如何计算
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标称很不统一、规范。严格讲,空调器输出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2486W。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所谓能效比也称性能系数即一台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与其耗电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
比如,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是2000W,额定耗电功率为640W,另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为2500W,额定耗电功率为970W。则两台空调器的能效比值分别为:第一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调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这样,通过两台空调器能效比值的比较,可看出,第一台空调器即为节能型空调器
『肆』 求制冷量计算公式
常高温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
冷库容积×90×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据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确定,范围在100-400W之间;
中温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
冷库容积×95×1.16+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200-600W之间;低温冷库压缩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为: 冷库容积×110×1.2+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300-800W
(4)展示柜制冷量怎么算扩展阅读:
制冷量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制冷量大的空调适用于面积比较大的房间,且制冷速度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积为例,使用额定制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调比较合适。
民用空调的制冷量单位是“匹”,1匹=2324W;机房用的空调的制冷量一般都比较大,单位是“kW”。
选择制冷量的原则是:空调器的制冷量应略大于房间的冷负荷,房间的热负荷应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墙壁和屋顶的隔热情况,以及室内热源包括人员的多少。
举例:一个16平方米的卧室或客厅,需配多大冷量的空调器?
普通房间冷负荷的推荐值为115-145W/m2,取中间值130 W/m2为计算依据,则冷负荷=130×16=2080W。 由于空调器的实际制冷量比名义值低8%,因此所选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必须大于2080÷0.92=2260W。选用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应该为2300 W左右。
对于空调效果要求较高的房间,冷负荷应取160-180 W/m2。 这里再提一下瓦(W)过去用制冷量单位千卡/小时(kcal/h)之 间的关系: 1W=0.86kcal/h; 1kcal/h=1.16W。
制冷系统由4个基本部分即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组成。由铜管将四大件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封闭系统,系统内充注一定量的制冷剂。一般的空调用制冷剂为氟里昂,以往通常采用的是R22,有些空调的氟里昂已经采用新型的环保型制冷剂R407。
以上是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 以制冷为例,压缩机吸入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氟里昂气体,然后流经热力膨胀阀(毛细管),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汽液两相物体,然后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来自室内空气的热量,成为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体又被压缩机吸入。
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后,释放了热量,空气温度下降。如此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反复循环,制冷剂不断带走室内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房间的温度。
制热时,通过四通阀的切换,改变了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使室外热交换器成为蒸发器,吸收了室外空气的热量,而室内的蒸发却成为冷凝器,将热量散发在室内,达到制热的目的。
『伍』 如何计算制冷量
一般家庭每平米需要的制冷量是120W---150W,如果是顶层或者是西晒,每平米所需要制冷量需要相应增加。
中国机房在单层建筑内290~350w/m2[250~300kcal/h•m2]
机房在多层建筑内175~290w/m2[150~250kcal/h•m2]
于绝大多数机房(设备发热量一般),在无法准确计算机房内的设备发热量的情况下,在进行精密空调选型时可直接按照290~350w/m2即0.29-0.35KW/m2(等同于250~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而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按照0.35KW/m2(即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
简单的办法,140W*房间平方米面积,例:20平方*140等于2800W.就要选最小1.2匹的空调。
『陆』 制冷量怎么算
计算方法:
1:体积(升)×降温度数÷降温时间(分)×60÷0.86(系数)=(W)
2:体积(吨或立方米)×降温度数÷降温时间(时)÷0.86(系数)=(KW)
2、制冷量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制冷量大的空调适用于面积比较大的房间,且制冷速度较快。
3、选择制冷量的原则是:空调器的制冷量应略大于房间的冷负荷,房间的热负荷应考虑到房间的朝向,墙壁和屋顶的隔热情况,以及室内热源包括人员的多少。
(6)展示柜制冷量怎么算扩展阅读:
制冷量单位换算:
1 kcal/h (大卡/小时) = 1.163 W,1 W = 0.8598 kcal/h;
1 Btu/h (英热单位/小时) = 0.2931 W,1 W = 3.412 Btu/h;
1 USRT (美国冷吨) = 3.517 kW,1 kW = 0.28434 USRT;
1 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
1 英国冷吨=3373千卡/小时(kcal/h)=3.923千瓦(KW)。
『柒』 冷柜的制冷量怎么算啊 压缩机该怎么选择啊
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如1.5匹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5100W可称为2匹,3200W~3600W可称为1.5匹。
『捌』 谁知道空调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啊
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
--Q2 环境热负荷(=0.14~0.18KW/㎡x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
Qt=S xP
--Qt 总制冷量(kw)
--S机房面积(㎡)
--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机房的估算指标选取)。
单位换算
民用空调的制冷量单位是“匹”,1匹=735W;机房用的空调的制冷量一般都比较大,单位是“kW”。
各种制冷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
1、1kcal/h(大卡/小时)=1.163W,1W=0.8598kcal/h;
2、1Btu/h(英热单位/小时)=0.2931W,1W=3.412Btu/h;
3、1USRT(美国冷吨)=3.517kW,1kW=0.28434USRT;
4、1kcal/h=3.968Btu/h,1Btu/h=0.252kcal/h;
5、1USRT=3024kcal/h,10000kcal/h=3.3069USRT;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空调制冷量
『玖』 冷库制冷量的计算
冷库的制冷量换算如下:
kcal/h(大卡/小时)=1.163W,1W=0.8598kcal/h;
1Btu/h(英热单位/小时)=0.2931W,1W=3.412Btu/h;
1USRT(美国冷吨)=3.517kW,1kW=0.28434USRT;
1kcal/h=3.968Btu/h,1Btu/h=0.252kcal/h;
1USRT=3024kcal/h,10000kcal/h=3.3069USRT;
1匹=2.5kW(用于风冷机组),1匹=3kW(用于水冷机组)
制冷名词解释
(1)“匹”用于动力单位时,用Hp(英制匹)或(公制匹)表示,也称“马力”,1Hp(英制匹)=0.7457kW,1(公制匹)=0.735kW。
1HP(匹)是功率单位(一般是指输入功率)而非制冷量单位,制冷能效比国家标准用EER表示,COP指的是制热时的能效比,则制冷量=EER*功率 。
(2)中小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冷吨(美国冷吨)”表示;
10P机主 可以用在多少立方的库,代入公式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