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施工预应力用的张拉设备校验期限是几年
每月检查一次或张拉50~100根锚杆检查一次,每3~6个月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张拉设备主要由千斤顶、高压油泵组成,有时还包括测定拉力的压力传感器和测定锚头位移的百分表。张拉时需用仪器测定作用于锚杆预应力筋上的拉力。通常情况下,采用校准的油压表即可,但是用测力计测定更为准确可靠。
(1)板梁张拉设备哪里检定扩展阅读
张拉设备的使用和保养
1、工作现场电压不得低于360V。
2、液压系统须使用160目滤油器过滤的纯净液压油,但不得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加完油将油箱密封。每三个月应换油一次,油箱要定期清底。
3、操作时须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便于操作并避免在千斤顶加压后将其损坏。
4、油泵与千斤顶的操作者须紧密配合,只有在千斤顶就位妥当后,方可开动油泵。
5、张拉作业时油泵司机在统一指挥下,输油回油,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设备应妥善保管并及时保养,拆装或更换零件时严禁用手锤敲打,易损件更换时,必须严格按拆装时前后顺序复位。
6、如遇有故障时须立即停机检查,经专修人员排除后方能使用。
7、尽可能不要分离快换接头,必须分离时须保持快换接头清洁,应及时用防尘螺母拧在千斤顶高压管和油嘴上,并用塑料袋封装好,避免杂物进入油压系统造成污染而引起漏油,油管应盘圆放置。
8、油泵在露天存放时应加覆盖。
『贰』 张拉千斤顶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吗
是的
『叁』 无粘结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施工方案需要专家论证吗
当然不需要!
能用空心板结构,说明桥梁跨度不会超过25m,这么点跨度的简单简支静定结构,施工工艺如此成熟,没有技术与施工组织及安全方面的难度,不需要专家论证。需要专家论证的是非常规的施工方案,比如超高脚手架支架、跨海大桥主跨的施工方案等。
『肆』 张拉用的液压千斤顶跟压力表要不要出两份检定报告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上海彤伟仪表告诉你答案希望被采纳
一般为一个月
或时使用200次后就应该在标定一次
这2个条件按个先到就以那个为准
比如说
你用了一个月但没有用到200次那也需要标定;或者说你用的很频繁
半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就用了200次了,那按规定也得去标定了。
『伍』 桥梁工程施工:箱梁张拉前要做哪些准备
⑴锚具已检验。
⑵钢绞线有合格证并经复验合格。
⑶千斤顶和油压表均已校正并在使用期内。千斤顶校正有效期为1个月。采用0.4级表并按0.4级检定时,校正有效期为1个月,每周校核。当采用1.0级表时,校正有效期为一周。
⑷确认梁体内孔道积水和污物已被清除。
⑸终张拉前对管道做管道摩阻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控制张拉力。
⑹张拉前必须得到工程部的通知。梁的张拉分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28.5MPa,即可进行部分钢绞线束预张拉。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43.5MPa,即可进行部分钢绞线束初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53.5MPa及弹性模量达到35.5GPa,且混凝土龄期超过10天方可进行终张拉。终张拉时须对预张拉和初张拉的预应力束补拉。
⑺张拉之前要对梁体做全面检查,如有缺陷须先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强度,并将锚垫板下管道的大部分残余灰浆清理干净,否则不得进行张拉。
『陆』 智能张拉设备是哪个单位标定
智能张拉设备可以通过标准测力系统和伸长量对系统张拉力进行标定。版
智能张拉技权术由于智能系统的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完全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有效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根据梁场信息管理中心下发的张拉数据,现场输入箱梁梁号、梁型、孔道并校核张拉力目标值及伸长量值后。只需按下按键,张拉过程全自动完成。无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即使是工地上文化素质不高的普工也能够轻松操作。
(6)板梁张拉设备哪里检定扩展阅读:
智能张拉设备对数据的处理:
1、张拉数据通过现场专用存储器进行实时数据存储。
2、张拉数据通过通讯接口以无线方式传入梁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显示张拉数据、张拉力曲线及伸长量曲线,同时进行本地记录保存。
3、远程数据管理系统:通过专用的网络服务器对张拉数据进行备份,并可通过专用程序再现显示张拉数据、张拉力曲线及伸长量曲线。
『柒』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预应力张拉用设备,仪表应按检定周期
千斤顶的校准是半年一次。
『捌』 20m预应力空心板钢绞线后张法理论伸长值计算方法
后张法20米空心板梁张拉计算书
$1.理论依据及材料设备
一、 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
…………………………………………(1)
=P×[1-e-(kL+μθ)]/(kL+μθ)
其中:
—预应力钢束理论伸长值,cm;
— 预应力钢束的平均张拉力,N;
P — 预应钢束张拉端的张拉力,N;
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应考虑千斤顶工作长度及设计图纸对不同梁板在曲线段的参数X值。)
Ay—预应力钢束截面面积,mm2;
Eg—预应力钢束弹性模量,MPa;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钢束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二、材料与设备
(一) 材料:主要是钢线,其标准必须是设计提出的ASTM416-90,标准强度 ,Φj15.24mm。每批材料均要送检,要有试验检验证书,其结果要达到设计标准。
(二) 设备
设备主要是千斤顶油表,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用OVM15系列锚具,和YCW250B型选千斤顶,以及配套的ZB2X2/500型电动油泵。
2、选用油表。
根据20米空心板梁设计图纸要求,该类梁板有三种钢束,分别由4、5、6股钢绞线构成,各种钢束最大控制张拉力分别为781.2KN、976.5KN、1171.8KN。
YCW250型千斤顶活塞面积A=48360㎜2,按最大控制张拉力F=1171800N计算,其油表读数Q=F/A=1171800N/48360㎜2=24.23Mpa故油表选用1.6级,选用量程为(1.3~2倍)×24.32=31.5~48.46(Mpa)最大量程为60Mpa。
使用前千斤顶与油压表配套送有资质单位丁标定,经昆明理工大建筑学院标定结果:
千斤顶编号:20575,油压表编号:2395,千斤顶工作长度0.4m。
回归方程为
y = 0.0214X-0.6739
千斤顶编号:20574,油压表编号:807,千斤顶工作长度0.4m。
回归方程为
y =0.0215X-0.4747
2、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
以α=0°边跨(边板、中板)为实例,计算钢束理论伸长量。
计算参数:
钢绞线弹性模量Ep=1.95×105 Mpa,钢绞线截面积A=140㎜2,
金属螺旋管道系数:K=0.0015,μ=0.2~0.25,取0.225
钢绞线极限应力: ,
一、 根据钢绞线最大控制张拉力:P1=0.75×Rib×A=0.75×1860×140=195300N。
一、 边跨边板
(一)、N1钢束理论抻长值。
根据图纸,将梁板钢束一半分为三段(L1、L2、L3),分别计算伸长量。N1钢束由5股钢绞线组成,最大控制张拉力,P=P1×5=195300×5=976500N。千斤顶工作长度0.4米。
1、 L1为直线段:L1=1.01+0.4=1.41m,θ=0°
平均张拉力:
=P×[1-e-(K L1+μθ)]/ (K L1+μθ)=P×[1-e- K L1]/ K L1
=976500×[1-e-(0.0015×1.41)]/(0.0015×1.41)=975468 N
∴△L1= = =10.08mm
2、L2为抛物线段:
一、 N1钢束理论伸长值L1=4.189m,θ= L2/R=4.189/24=0.17454 rad 或θ=10°×п/180°=0.17453 rad
一、 L2起点力等于终点力 2=P2×[1- e-(K L2+μθ)]/ (K L2+μθ)
=974436×[1- e-(0.0015×4.189×0.17454)]/ (0.0015×4.189+0.225×0.17454)
=952574N
∴△L2= = =29.23㎜
3、L3为直线段:L3=4.541m,θ=0°
L3起点张拉力:P3=2× 2- P2=2×952574-974436=930712N
平均张拉力: 3=P3×[1-e-K L3]/ K L3
=930712×[1-e-(0.0015×4.541)]/(0.0015×4.541)=927550N
3×L3 927550×4540
∴△L3= = =30.85㎜
梁钢板束一端90%的引伸量为:
3
△L=90%×∑△L i =0.9×(△L1+△L2+△L3)
i=1
=0.9×(10.08+29.23+30.85)=63.14㎜。设计值62.5㎜。
(三) N2钢束理论伸长值
N2钢束为直线,由6股钢绞线组成;故θ=0°,L=19.46+0.80=20.26米,最大控制张拉力P=P1×6=195300×6=1171800N,A6=140×6=840㎜2;千斤顶工作长度0.4×2=0.8m。
N2钢束理论伸长值△L:
平均张拉力: =P×[1-e-(K L+μθ)]/ (K L+μθ)= P×[1-e- KL]/ K L =1171800×[1-e-(0.0015×20.26)]/(0.0015×20.26)=1154174N
1×L 1154174×20260
∴△L3= = =142.76㎜
二、边跨中板
(一)N1钢束理论伸长值
N1钢束由4股钢绞线构成,设计总长L=19.48m,弹性模量Ep=195000Mpa,最大控制张拉力P=195300×4=781200N,A4=A×4=140×4=560㎜2,千斤顶工作长度为0.4m。
根据设计图纸将一半钢束分为三段(L1、L2、L3)分别计算引伸量。
1、L1为直线段,L1=1.056+0.4=1.456 m,θ=0°
平均张拉力: =P×[1-e-K L1]/ K L1= 781200×[1-e-( 0.0015×1.456)]/ (0.0015×1.456)
=7803484N
1×L1 780348×1456
∴△L1= = =10.4㎜
2、L2为抛物曲线段:L2=4.189 m,θ=10°×∏/180°=0.17453rad,
L2起点张拉力P2= 2×[1-e-(K L2+μθ)]/ (K L2+μθ)
=779496×[1-e-( 0.0015×4.189+0.225×0.17453)]/ (0.0015×4.189+0.225×0.17453)
=762008N
2×L2 762008×4189
∴△L1= = =29.23㎜2
3、L3为直线段:θ=0°,L3=4.495+0.47=4.965m。
L3起点张拉力P3=2× 2-P2=2×762008-779496=744520N。
平均张拉力: 3=P3×[1-e-K L3]/ K L3 =741755N
3×L3 741755×4965
∴△L1= = =33.73㎜
3
钢束一端伸长量的90%。△L=90%×∑△L i =0.9×(1.04+29.23+33.73)=66.0
i=1
㎜,设计值为62.5㎜。
(二) N2钢束理论伸长值
N2钢束由6股钢绞线构成,为直线,θ=0°,L=19.46+0.8=20.26m。A6=140×6=840㎜2,最大控制张拉力P= P1×6=195300×6=1171800N。
平均张拉力: =P×[1-e-K L]/ K L =1171800×[1-e-( 0.0015×20.26)]/ (0.0015×20.26)
=1154174N
×L 1154174×20260
∴△L1= = =142.76㎜
钢束一半一端90%的引伸量△L1=90%×△L/2=0.9×142.76/2=64.2㎜。设计值为63.7㎜。
同理可以计算0°角中跨边板(N1、N2)及中板(N1、N2)的理论伸长值。以及各种角度梁板钢束理论伸长值。
$2、控制张拉力油表读数计算
一、 张拉设备标定结果
张拉设备 千斤顶编号 油压表编号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备注
Ⅰ 20575 2395
0.999948 x—控制张拉力KN
Ⅱ 20574 807
0.999954 油 —油压表读数MPa
二、控制张拉力与油表读数对照表
张拉控制力 设备编号 10%Pk 25%Pk 50%Pk 100%Pk 105%Pk 备注
9股
Pk=1757.7KN 175.77 439.43 878.85 1757.7 1845.59
Ⅰ读数MPa 3.5 8.9 18.0 36.2 38.0
Ⅱ读数MPa 3.5 8.8 17.7 35.5 37.2
7股
Pk=1757.7KN 136.71 341.78 683.55 1367.1 1435.46
Ⅰ读数MPa 2.7 6.9 14.0 28.1 29.5
Ⅱ读数MPa 2.7 6.9 13.8 27.6 29.0
『玖』 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要求
1钻孔时应记录地层变化情况,核实地层分界面、滑动面高程及设计长度,置于稳定岩层中的锚固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预应力钢绞线锚索编制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
3编索前应按设计要求对预应力钢绞线进行除锈、调直等处理。
4锚索施工前应按工作锚索的3%作锚固试验,且不少于3根,以验证锚固段的设计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5注浆锚固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若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办理。
6锚索张拉施工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张拉用设备、仪表应按检定周期送计量测试部门检定,且应配套检定、配套使用,当使用过程中张拉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设备检修后,均应重新进行检定。
7锚索张拉应在其锚固段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强度以后进行。锚索张拉时应逐级加力,并对加力值及锚索伸长值做好记录。
8锚索张拉前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测力计,并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同时应做好测力计的保护工作。
9锁定及注浆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
10锁定及注浆前应具有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的预应力张拉记录、检查证。
11预应力锚索所用的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矿物掺和料、外加剂等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规定。
12预应力锚索、锚具、锚塞(夹片)、垫板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预应力筋专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有关规定。
13锚索孔的布置形式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14每束锚索的规格、组合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每束锚索其锚固段应按设计要求用一系列紧箍环和扩张环制成波浪状,其自由段应有防护外套。切断钢绞线及锚索时,应采用切割机或砂轮锯,且应有可靠的对锚索降温的措施。严禁用电弧烧割。
15钢绞线按设计要求编成锚索后,应按设计要求作好防锈处理。
16垫块及封闭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17注浆体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18锚孔注浆应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二次补浆,确保注浆密实。
19锚具、锚塞(夹片)、垫板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0锚索预应力张拉应分级加力,其最终拉力应满足设计要求。锚索张拉应在锚固段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以后方能进行。
21锚索张拉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之差不得超过±6﹪。
22锚索张拉时,滑(断)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5‰,且1束内滑(断)丝不超过1根。
23锚索张拉完成7d后,应对其拉力和外观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后方能切除多余的锚索,进行最后的锚固作业。
24锚索张拉端锁定后,其回缩量及锚塞(夹片)外露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5锚具最终锁定时,锚索回缩量及锚塞(夹片)外露量应符合规定。
26注浆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锚索结构一般由幅度锚头、锚索体和外锚头三部分共同组成。内锚头又称锚固段或锚根,是锚索锚固在岩体内提供预应力的根基,按其结构形式分为机械式和胶结式两大类,胶结式又分为砂浆胶结和树脂胶结两类,砂浆式又分二次灌浆和一次灌浆式。
外锚头又称外锚固段,是锚索借以提供张拉吨位和锁定的部位,其种类有锚塞式、螺纹式、钢筋混凝土圆柱体锚墩式、墩头锚式和钢构架式等;锚索体,是连结内外锚头的构件,也是张拉力的承受者,通过对锚索体的张拉来提供预应力,锚索体由高强度钢筋、钢绞线或螺纹钢筋构成。
预应力锚索是一种较复杂的锚固工程,需要专门知识与经验,施工监理人员,应具有更丰富理论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