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声呐为什么用超声波不用次声波
由于其他探测手段的作用距离都很短,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电磁波在水中也衰减太快,而且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米。
然而,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就小得多,在深海声道中爆炸一个几公斤的炸弹,在两万公里外还可以收到信号,低频的声波还可以穿透海底几千米的地层,并且得到地层中的信息。在水中进行测量和观察,至今还没有发现比声波更有效的手段。
(1)声呐什么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扩展阅读:
可用来探测水下目标,并测定其距离、方位、航速、航向等运动要素。主动声呐发射某种形式的声信号.利用信号在水下传播途中障碍物或目标反射的回波来进行探测。由于目标信息保存在回波之中,所以可根据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来判断目标的存在,并测量或估计目标的距离、方位、速度等参量。
传统上潜艇安装声呐的主要位置是在最前端的位置,由于现代潜艇非常依赖被动声呐的探测效果,巨大的收音装置不仅仅让潜艇的直径水涨船高,原先在这个位置上的鱼雷管也得乖乖让出位置而退到两旁去。
Ⅱ 声呐是利用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超声波,
超声波遇到很多物体(如海底,船壳等)会沿原来的路线返回,被接收器收到,就可以用于雷达了..蝙蝠也是用超声波的!
次声波,就是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为它的频率与某些人体器官一样,会与那些器官产生共振.会使那些器官出现问题..
Ⅲ 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1)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2)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
故答案为:超声波;真空不能传声.
Ⅳ 什么是次声波和超声波
人生活在声波的世界里。说话声、唱歌声、音乐声、行车声、嘈杂声……其实,人能听到的仅是声波的一部分。实验表明,人仅能听到频率在20~20000赫以内的声波。这个范围内的声波叫可闻声波。低于20赫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赫的叫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是人听不见的。可闻声主要应用于语言交流和音乐等。次声波波长长,绕射能力强,不易被水、空气和一般障碍阻挡吸收。地震、核爆炸产生的次声可绕地球传播两三周。因此次声可用来探测高空气象、侦察核爆炸、预测地震等。超声波波长短,对液体和固体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用来对机械零件探伤,诊断人体内脏器官病变、粉碎肾结石。还可用来清洗机械、仪器零件等。
19世纪时,德国科学家克拉尼通过实验得出:2万赫是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上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超过2万赫的人耳不能听到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神奇的超声与次声超声波有两个很重要的特性:第一是它的定向性。由于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波长很短,因此它可以像光那样沿直线传播,而不像那些波长较长的声波会绕过物体前进。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通过接收和分析反射波,就可以测定障碍物的方向和距离。在自然界里,蝙蝠就是用口器发出超声波,用耳朵接收反射波来辨别障碍物的,因此它在漆黑的岩洞里能够飞翔自如,还能准确无误地捕捉到小飞虫呢!
超声波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在水里能传播很远的距离。在空气中,3万赫的超声波前进24米,强度就减弱过半;而在水里,它前进44千米强度才减弱一半,是空气中传播距离的1800倍左右。由于光和其他电磁波在水里步履维艰,走不了多远,因此超声波便成了探测水中物体的首选工具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潜水艇凭借浩瀚的海洋做掩护,频频袭击英国和法国的巡洋舰。此时,法国科学家朗之万心急如焚,他经过苦心钻研,发明了一种叫声呐的仪器。声呐由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声器主动发出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并测量各种回声,通过计算发出和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来发现各种目标。精密的主动声呐不仅能够确定目标的位置、形状,甚至还能分析出敌潜艇的许多性能呢。
在和平的年代里,声呐还被用来探测鱼群、测定暗礁、港口导航等。用现代的侧扫声呐来考察海底的情况,它能清晰地把海底地貌描绘到图纸上,画出精确的“地貌声图”,误差不超过20厘米。
同样的道理,把超声波送入人体,产生的反射波经过电子设备的处理,会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清晰的图像,把人体内脏的大小、位置、彼此间的关系和生理状况反映得清清楚楚。大家熟悉的医院里常做的B超检查,就是用B型超声波来检查肝、胆、胰以及子宫、盆腔、卵巢等重要内脏器官,及时发现其中的结石、肿瘤等病变。利用超声波,医生还能对怀孕妇女腹中的胎儿进行检查。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应用到工程上,就是超声探伤。只要向工件发射一束超声波,遇到工件内隐藏的裂纹、砂眼、气泡等,超声波就会发生不正常的反射波,再小的缺陷也逃不过它的检测。超声波成了工程师明亮的“眼睛”。
超声技术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发现了压电效应与反压电效应之后,人们解决了利用电子学技术产生超声波的办法,从此迅速揭开了发展与推广超声技术的历史篇章。
1922年,德国出现了首例超声波治疗的发明专利。40年代末期超声治疗在欧美兴起,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医学超声波学术会议上,才有了超声治疗方面的论文交流,为超声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第二届国际超声医学学术会议上已有许多论文发表,超声治疗进入了实用成熟阶段。
国内在超声治疗领域起步稍晚,1950年首先在北京开始用800KHz频率的超声治疗机治疗多种疾病,至5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并有了国产仪器。到了70年代有了各型国产超声治疗仪,超声疗法普及到全国各大型医院。
Ⅳ 声纳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潜水艇用的声纳是超声波
Ⅵ 声呐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声呐利用的是超声波。声呐是超声波的应用之一,声呐即是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强且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进行距离测定。
超声波的声音频次高于20000Hz,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而次声波的声音对人体有害。
Ⅶ 声纳,雷达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雷达应该采用无线电波技术而不是超声波
次声波的话会把人共振到死亡为止的
Ⅷ 声纳是利用超声波还是次声波工作
超声波,因为次声对人体危害很大
Ⅸ 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一、超声波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二、次声波
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9)声呐什么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扩展阅读
特点:
(一)、超声波
(1)、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
(2)、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
(3)、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的相互作用适中,易于携带有关传声媒质状态的信息诊断或对传声媒质产生效用及治疗。
(4)、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固熔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
(5)、超声波可传递很强的能量。
(6)、超声波会产生反射、干涉、叠加和共振现象。
(二)、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
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Ⅹ 潜艇上的声呐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声纳发射的就是高频声波。
电磁波在水中会被吸收,无法穿透水层探测。
次声波的发射和接收都很困难,而且对船体有损伤,甚至可能造成船只解体。
超声波虽然可以用,但它的穿透性比较强,回波比较弱,不好接收。